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颈动脉体是一种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瘤是公认的最典型的化学感受器瘤之一。颈动脉体瘤是头部较常见的一类肿瘤,此病诊断困难,误诊率高,误诊率高达41%-51%,多数为良性,少数为恶性。因体积较小.周围血管丰富,极易出血,而且出血后很不容易控制,所以手术较困难,术后并发症多。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 ,5 0岁 ,因发现左侧腹部无痛性包块进行性增大半年入院。患者于半年前自己发现左腹部有一包块 ,约 5cm× 3cm大小。无疼痛不适 ,无发热及恶心呕吐 ,食欲好 ,大小便正常。在当地医院检查未查明病因 ,遂到广州某大医院就诊 ,行CT及彩超检查示腹膜后肿物。予手术探查发现  相似文献   

3.
鼻腔化学感受器瘤1例陈梓宏,李先明(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湛江524001)患者男,44岁,工人。因右颌下肿物3年,渐增大6月于1994年2月18日入院。患者2年前曾因双侧鼻塞在本院诊为"鼻腔粘连"而先后2次手术治疗。体查:外鼻呈蛙形,双侧鼻腔内堵满深...  相似文献   

4.
正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PGL)亦称异位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来源于肾上腺以外的嗜铬细胞组织,占嗜铬细胞瘤的15%~20%[1],可发生于多个部位,腹膜后副神经节瘤临床罕见,术前诊断困难[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1医院近期收治1例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65岁,体检时超声检查发现左上腹囊性占位性病变20余天入院。入院查体:P 78·  相似文献   

5.
α-海洋性贫血伴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例刘华锋,王羲(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湛江524001)患者女,33岁,因左上腹包块伴间歇尿黄1年入院。患者于1年前自扪及左上腹有一无痛性包块,同时间歇排浓茶样尿,无畏寒、发热及腰痛,无皮肤粘膜及牙龈出血。否...  相似文献   

6.
胃血管球瘤在临床上属罕见肿瘤,现报道1例. 病例:男性,岁.间断剑突下隐痛不适1wk,胃镜检查示胃窦部粘膜下1.5×1.5cm隆起性病变,疑为平滑肌瘤,于2003年7月29日入院.入院查体:生命体征稳定,一般情况好.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听诊正常,腹部平坦,腹肌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弓下未触及,腹部无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化验检查:血常规、血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心电图、胸片无异常.经术前准备于2003年8月1日行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术中见胃窦部前壁隆起,局部可触及一个约1.5cm×1.5cm的包块,质中等,可活动.剖检示:胃窦部粘膜隆起,包块位于胃壁肌层内,有完整包膜,切面灰红色,与周围无侵犯.术后送病理检查报告:胃血管球瘤.术后病人恢复顺利,于2003年8月5日治愈出院.随访无异常.  相似文献   

7.
1例外伤性假性胰腺囊肿误诊的教训赖志寿(廉江市人民医院外科,廉江524400)患者女性,8岁,因左季肋部被牛践踏伤拟诊"(1)腹部闭合伤;(2)脾破裂出血?"于1992年4月11日入院并急诊剖腹探查,术中见胰尾明显挫伤,包膜下血肿,后腹膜及肠系膜数处...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25岁。因右上腹部闷痛1年,加重伴发热2周于1988年12月12日入院。1年前因右上腹部闷痛在当地医院做B超,诊断为“肝脓肿”,经抗感染治疗好转。1年来患者时感右上腹部闷痛,近2周疼痛加剧伴寒战、高热。体查:右中上腹部隆起,可扪及一大小为20cm×30cm包块,压痛、质较硬,边清,表面光滑。辅助检查:WBC13.4×10~9/L,N0.76,L0.24。B超见:于右侧腹部探及一29cm×17cm×10.7cm巨大液性暗区,该包块上界于右锁骨中线第6肋间,下界达右下腹部,边清,包膜完整,肝脏被推  相似文献   

9.
肾畸胎瘤的CT表现陈义雄,郁成,刁胜林(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湛江524001)肾畸胎瘤罕见,笔者遇一例,重点报道其CT表现并通过文献复习,分析其影像特征。1病例患者,女,47岁,因左侧腹痛、自觉腹块逐渐增大34年入院。体查:腹部摸到巨大包块,表...  相似文献   

10.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鳜鱼咽腔中除了味蕾以外的其它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鳜咽腔表皮中的上皮细胞,粘液细胞及孤立化学感受器的超微结构和其它硬骨鱼的表皮细胞结构极为相似,孤立化学感受器的超微结构和味蕾的感觉细胞的结构也极为相似,鳜鱼咽腔孤立化学感受器极为丰富,是对其味觉功能的一个补偿。  相似文献   

11.
病例,男,26岁。因在大腿外侧中上段刀刺伤1h于1994年12月15日入院。查体:T36.8℃,P90次,R20次,BP14/10kPa。意识清,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左大腿外侧中段可见一长4cm伤口,深达肌层,伤口内未见明显活动性出血,左大腿中上段轻度肿胀,左足背动脉可触及历动.诊断:左大腿外侧刀刺伤。入院后急诊行清创术.术后6h患者诉左大腿胀痛明显,检查发现其左大国中上段明显肿胀,且左大腿中段周径比右大腿中医用在长8cm,左足首动脉济动可触及,考虑患者伤口内活动性出血的可能性较大,于1994年12月16日下午3时急诊在硬膜外麻下行左大腿伤…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18岁,雷州市某中学学生,因转移性右下腹痛1d入院。患者于1998年5月10日8Am突感上腹部疼痛,校医给予阿托品、颠茄片口服,疼痛暂时缓解,次日疼痛转移至右下腹,呈持续性阵发加剧,上午解1次粘糊状样脓血便,呈里急后重感。当日上午10时急送我院,行X光照片见小肠充气扩张,门诊拟“急性阑尾炎”收入院。体查:T39℃,P100/min,BP16/9kPa,心肺正常,右下腹轻度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腰大肌试验阳性,腹稍胀,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减弱。血象:WBC127×109…  相似文献   

13.
鳜咽部味蕾神经组织化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神经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支配鳜咽蕾神经的属性。在鳜咽部的粘褶上分布着大量的味蕾,根据与上皮的关系,味蕾可以分为3种类型。Ⅰ、Ⅱ型味苗与胆碱能型神经纤维联系,除了化学感受器作用外,高出周转上皮的微绒毛瘘有机械感受器功能。Ⅲ型味蕾的微绒毛完全没有超出周围上皮,与上腺素能型神经纤维联系,主要为化学感受器。  相似文献   

14.
卵巢恶性勃勒纳氏瘤发病率低 ,临床罕见 ,近 2 0 a来 ,国内文献报道共 7例 [1~ 4] 。该病术前难以确诊 ,治疗尚无成熟的措施 ,亦无评价预后的可靠指标。我院近来收治 1例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49岁 ,已婚。因发现下腹包块 5 d于 2 0 0 0年 5月3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 5 d因“感冒、腹胀”在当地医院作 B超检查 ,发现“盆腔右侧卵巢区实性占位性病变”而就诊我院。并诉数月来体重减轻约 5 kg。查体 :消瘦 ,左锁骨上有一肿大淋巴结 ,大小为 4cm× 3cm× 2 cm,活动、无压痛 ,心肺正常。腹平坦 ,右下腹可及一包块大小为 16 cm× 14c…  相似文献   

15.
腹膜后巨大淋巴结反应性增生1例许庆文(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湛江524001)以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的腹膜后巨大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罕见,文献少有报道,作者遇1例。患者女,45岁。发现腹部肿物2年,伴腰背部疼痛半年入院。5个月前曾在当地医院行剖腹探查术,发现...  相似文献   

16.
1例反复胃出血保守疗法失败后行胃左动脉离断术抢救成功柯小龙,林华燕(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湛江524001)患者,女,12岁。因四肢麻木无力8天于1993年8月11日拟"急性脑脊髓炎"入院。入院前后曾应用地塞米松。8月14日始,出现呕吐咖啡样物及暗...  相似文献   

17.
腹膜假粘液瘤较罕见,其表现为腹膜广泛的粘液转移瘤,伴大量胶冻样腹水。该瘤于1884年由Werth首次发现。由于这种胶冻物质的化学成分与粘液不同,故亦称之为假粘液瘤[1]。其病理倾向良性,但极易复发,病程迁延。患者5a、10a生存率仅为50%、40%。目前除反复手术外,尚无理想治疗方法。患者死亡原因多为继发肠梗阻、肠瘘、腹膜炎等手术并发症[2]。为延缓复发,减少手术次数,作者对2例试用手术和葡萄糖溶液溶解法治疗,收到良好疗效。1 临床资料例1,患者32岁。腹胀2个月。体查:腹隆,腹水征(+)。妇查:左附件可扪及包块儿头大,质硬,不规则。1997年7月…  相似文献   

18.
输卵管绒癌误诊为输卵管妊娠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21岁,已婚,G2P0,因下腹部坠痛伴有头晕、眼花2h于1994年11月11日入院。患者末次月经1994年11月5日,量和色与平时相同,5d干净,于入院当天中午房事后突然下腹部刺痛,伴头晕、眼花,继而昏迷,由家人抬来急诊,在急诊室测血压0/0kPa,经补液回升到10/8kPa收入院。既往史(-)。入院体查:急性痛苦面容,心肺(-),腹稍胀,腹肌紧张,压痛,移动性法音(+)。妇检:外阴(-),阴道畅,后穹隆饱满,触痛,宫颈抬举痛,无着色,子宫平位,常大,双侧附件压痛,未及包块,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3ml,诊断:(1)异位妊娠人2)…  相似文献   

19.
患儿,男,1岁半。因间歇性呕吐9个月入院。患儿出生后1周出现呕吐,每次发作时呕吐频繁,虽多,非喷射状,呕吐物中有宿食,无胆汁,症状间歇出现,曾多次保守治疗无效。入院查体:体重8kg,Ⅰ度营养不良,心肺(-),上腹可见胃型.未扪及实性包块,肠鸣音正常。B超:幽门部未探及包块.上消化道造历示:幽门梗阻。行剖腹探查,所见:胃中度扩张,无扭转,幽门处轻度增厚,切开幽门,发现幽门处有隔膜,厚0.Icm,中央有一直径0.2cm/小孔,呈漏斗状向十二指肠球都突出,远端十二指肠变小。术中切除隔膜行幽门成形术。术后症状消失,8d…  相似文献   

20.
提高人鼻咽癌系在裸鼠特异特肺转移。方法分别将鼻咽癌细胞克隆株F1在体外与鼠肺块共同孵育及胸内移植,然后将带瘤细胞肺块和胸内瘤组织块各行皮下移植,并与瘤细胞悬液皮下移植瘤比较,观察各组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情况。结论鼻咽 体外与肺块共同孵育或胸内移植后均能提高其转移能力,体外民肺块孵育能促进其发生肺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