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红铆钉菇是生长于中国东北林区的一种大型食药用菌,分类学上属于铆钉菇科色钉菇属,厚壁囊状体是该种的主要鉴别特征.作为外生菌根真菌,在欧洲与欧洲赤松共生,在中国常与乳牛肝菌共见于油松林下.作为林下经济资源,该菌口味鲜美且有营养价值,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但随着近年环境条件变化及人为干扰的增加,其林下子实体发生量出现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2.
美味牛肝菌菌体大型,肉肥厚,柄粗壮,产量多,食味鲜差可口、清香浓郁,营养丰富,是牛肝菌家族中的佼佼者,是一种著名的世界性食用菌。它因其鲜美如味精、清香醇真而得名。又由于其身躯高大魁悟,宛如一英姿威武的森林卫士,群众多叫它大脚菇。有的也叫白牛肝菌。它不仅是我省各族人民喜食的菌类,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喜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在正常林木储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食用菌种植来提高复合经营效益,科学发展林下经济产业,达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以短养长,长短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为此,在昆明地区进行了林下食用菌种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下栽种的大球盖菇与榆黄蘑、香菇、灵芝、长根菇产量差异显著,林下食用菌每棒出菇率和产量为:大球盖菇榆黄蘑香菇灵芝长根菇;每棒产值为:大球盖菇灵芝榆黄蘑香菇长根菇。由此可知,大球盖菇和灵芝更适宜在滇中地区杉木-华山松、油橄榄及核桃等林下栽种,并能够发挥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几种森林大型真菌纯培养菌种的RAPD及ITS分子标记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采自野外的4对外生菌根菌和1对木腐菌的子实体及其各自的组织分离菌株作为研究材料,运用RAPD分子标记来分析组织分离菌株与子实体间的亲缘关系,通过PCR产物克隆测序比较二者的ITS碱基序列差异,最终对组织分离菌株是否为其纯培养菌种作出判定.RAPD分析结果表明,彩色豆马勃、白乳菇以及缘盖牛肝菌的子实体及其组织分离菌株分别在0.949、0.953以及0.969的Dice相似系数水平上聚为一类,而正红菇、香杯伞的子实体及其分离菌株仅在0.04和0.08的Dice相似系数水平上聚为一类.ITS序列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彩色豆马勃、白乳菇以及缘盖牛肝菌子实体与其各自组织分离菌株的ITS片段在长度和碱基序列上完全一致,而正红菇、香杯伞子实体与其各自分离菌株具有数量和长度均不同的ITS片段.RAPD分析结果与ITS分析结果相互支持,表明彩色豆马勃、白乳菇以及缘盖牛肝菌的组织分离菌株为其纯培养菌种,而正红菇、香杯伞的组织分离菌株并非其纯培养菌种,RAPD和ITS二种分子标记的结合运用可以更加高效准确地鉴定出外生菌根菌组织分离菌株是否为其纯培养菌种.ITS分析结果还提示正红菇、香杯伞子实体内可能存在多种伴生菌.  相似文献   

5.
铝对外生菌根真菌草酸分泌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来自我国西南酸性土壤上的松乳菇、褐环乳牛肝菌和来自西北石灰性土壤的厚环乳牛肝菌、土生空团菌作为供试菌株,采用液体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铝对4种外生菌根真菌的生长、草酸分泌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铝胁迫下,4种外生菌根真菌生物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且松乳菇与褐环乳牛肝菌生物量下降幅度较厚环乳牛肝菌、土生空团菌少;同时,松乳菇与褐环乳牛肝菌无论在是否含铝的培养基中均有较高的草酸分泌量。这可能是由于草酸能够与培养基中的铝螯合,从而降低铝离子的活性、减轻对菌株的伤害。在大多数铝处理的菌丝中,松乳菇与褐环乳牛肝菌的氮磷钾吸收量高于厚环乳牛肝菌与土生空团菌。根据菌株在铝胁迫下的生物量与养分吸收状况可知,选自酸性土壤上的菌种具有较强的抗铝性,这可能是酸性土壤上自然选择的结果。另外,培养基中适当的铝浓度能够增加4种菌株的磷含量,这可能是有益于沉淀细胞内的铝以减轻铝毒。  相似文献   

6.
暗褐网柄牛肝菌是牛肝菌中目前唯一能人工栽培和仿生栽培的食用菌,近年来随着人工栽培规模的扩大,虫害已成为导致其产量和品质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对暗褐网柄牛肝菌人工和仿生栽培过程中主要害虫种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危害暗褐网柄牛肝菌的主要害虫种类有蜗牛、蛞蝓、菌螨、白蚁等4大类,其中螨类主要危害菇房人工栽培的暗褐网柄牛肝菌,蜗牛、蛞蝓、白蚁主要危害仿生栽培的牛肝菌。  相似文献   

7.
暗褐网柄牛肝菌人工栽培的生物学转化率较低,收菇后的废菌渣中余留了大量营养物质。为充分利用其废菌渣中的营养成分,减少资源浪费,研究采用不同比例暗褐网柄牛肝菌菌渣为主料栽培巨大口蘑。结果显示,采用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为主料栽培的巨大口蘑长势良好,菌丝生长速度在6.49±0.33~9.65±0.52 mm/d,鲜菇产量263.87±12.93~401.33±6.10 g/袋,生物学转化率达到57.36%~87.25%,表明巨大口蘑可以充分利用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中的营养物质。建议栽培巨大口蘑时,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用量控制在90%以内,并加强出菇管理。  相似文献   

8.
林地小拱棚双孢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分郁闭后,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发展食用菌栽培,可以提高收益。本文重点介绍了适宜林下栽种的双孢菇菌种及其栽培料的配置关键、接种技术、菇棚的搭建规格、林下栽培管理和采菇方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蒸馏水15℃、蒸馏水室温、5%海藻糖+20%甘油-80℃、斜面种15℃4种不同保藏方法对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生长及出菇的影响,结果表明:蒸馏水15℃保藏,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萌发速度最快,只需(4.20±0.28)d;菌丝呈黄褐色、浓密、粗壮,长满菌袋的时间最短(27.14±1.57)d;覆土(13.86±1.08)d开始出菇,子实体平均单菇重为(94.54±1.26)g,是中长期(12个月)保藏暗褐网柄牛肝菌菌种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0.
昆明食用菌林下栽培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下食用菌栽培是发展林下经济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种植基地样方调查和访谈等方法,以了解昆明食用菌林下栽培现状。结果表明:昆明食用菌林下栽培种类主要有榆黄蘑、香菇、大球盖菇、猪肚菌、长根菇、金耳、羊肚菌、灵芝、竹荪和双孢菇;种植地主要集中在盘龙区、西山区、嵩明县、晋宁县、宜良县、禄劝县和富民县;食用菌总的栽培面积约16hm~2,其年产量约870t;昆明林下食用菌多以鲜品和粗加工的产品销售为主。针对昆明林下食用菌栽培所存在的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科技含量低、产品深加工不足、市场流通不畅等问题,提出政策扶持到位、加强科技支撑、培育市场品牌的发展对策。研究结果将为昆明市林下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菌根性食用菌为山林珍品,经济价值高。调查发现,祁连山北麓民乐县境内有野生白色块菌、乳牛肝菌、乳菇等多种菌根菌自然生长。两种乳牛肝菌无意识半人工栽培成功实例表明,当地适宜菌根性食用菌栽培。设想选用本地树种和真菌资源,在祁连山北麓营造食用菌林,开展菌根性食用菌的半人工栽培,林菌并举,以推进祁连山生态保护和当地乡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依据抚顺地区气候特点,经过几年的科研与生产实践,该文总结了林下香菇栽培技术要点,阐述了香菇林下栽培的优势、季节安排、林地选择、拱棚搭建、品种选择、菌棒制作、出菇管理等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与传统大地冷棚栽培相比,林下天然的出菇环境,湿度大、温度低、昼夜温差大,减少了早晚管理工作量;夏季伏天高温季节保证正常出菇,优质菇率提高10%左右;节省耕地,减少了棚被、草帘、遮阳网成本,平均每标准袋(棒)增加收入0.3元左右。  相似文献   

13.
将外生菌根菌牛肝菌(Boletus sp.)、铆钉菇(Gomphidin viscidns)、厚环枯盖牛肝菌(Snillus grevillei)的人工纯培养物接种于培育湿地松苗的大田中,对苗木的生长、产量和抗病能力都有显著提高,施菌苗比未施菌苗每亩净增值分别为B 菌66.2%、G 菌105%、S菌70.8%,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缘盖牛肝菌[Boletus appendiculatus(Schoeff:Fr)Secretan],原是美味牛肝菌的变种,现独立为一个种。主要分布在浙江庆元、景宁县,当地的村民俗称其为黄靛、黄甸,是一种生长在海拔1000~1300m的黄山松纯林或以黄山松为主混交林地上的野生食用菌,子实体色泽鲜艳、菇香绵绵、口感细  相似文献   

15.
林分郁闭后采伐前没有直接的经济收益,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发展食用茵栽培,可以提高林地经济收益,实现以短养长的目标。本文针对重庆市丰富的林地资源,提出了适宜林下栽种的蘑菇菌种及其栽培料的配置关键、接种技术、菇棚搭建、林下栽培管理和采菇方法,以指导广大林农因地制宜地进行林下蘑菇生产。  相似文献   

16.
采用红蜡蘑L.l、美味牛肝菌B.e、铆钉菇G.v、厚环乳牛肝菌S.g、褐环乳牛肝菌S.l等5种外生菌根真菌的固体培养物对油松幼苗进行接种实验,研究外生菌根真菌对其生长的影响。3个月后取样测量,结果表明外生菌根真菌能明显提高苗木的菌根化程度,对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提高了植株对养分NPK的吸收。筛选出L.l、S.l、S.g是油松菌根化育苗的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17.
介绍竹荪林下的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地概况、栽培种制作、培养料处理、种植方法、发菌期、出菇期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技术措施,为竹荪林下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为续篇(1991年10期)14.卷边桩菇(paxillus involutus),别名卷缘网褶菌,俗名杨树蘑(海拉尔),属于牛肝菌目桩菇科桩菇属。梅拉尔市及黑龙江、辽宁群众大量采集该菌晒干食用。俄国人将其煮后或醋渍、盐腌食用。有关文献记载该菌有毒,最好不要鲜炒食用。此菌在我区主要分布于大青山、喀喇沁旗、海拉尔市、额尔古纳左旗和额尔古纳右旗。卷边桩菇子实体伞状,其菌盖扁半球形,后平展,中部多下凹,近漏斗状;初期有短绒毛,后变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灰环乳牛肝菌生态调查及开发利用前景韩瑞兴,王淑清,栾庆书,宋健伟,王景和(辽宁省林科院110032)(桓仁县林业局)灰环乳牛肝菌[J。。7U。111””“J”‘“‘“”’“(Seer.)Snell]又名粘牛肝菌、铜绿乳牛肝菌、白粘团子一,属伞菌...  相似文献   

20.
落叶松外生菌根合成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厚环乳牛肝菌、赭丝膜菌、彩色豆马勃、血红铆钉菇 4种菌根菌 ,在纯培养条件下对土壤温度和含水量 2个生态因子的适应性 ,以及同日本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形成外生菌根的能力。结果表明 ,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对菌根生长、菌根侵染率具有很大影响。其中厚环乳牛肝菌和彩色豆马勃具有很强的耐温湿性 ,而赭丝膜菌和血红铆钉菇则稍差。在菌根纯培养合成中 ,供试菌株均与落叶松形成了外生菌根。接种后苗木的各项生长指标均比对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