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正>在近日农业部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传出消息,我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取得量化性成果。经科学测算,2015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5.2%,比2013年提高2.2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为36.6%,比2013年提高1.6个百分点。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表示,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起到的作用很明显。在节本增效方面,化肥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农业部下发的《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分别提出了两个目标:到2020年,化肥利用率达到40%以上、比2013年提高7个百分点,力争实现农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长;丰耍农作物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比2013年提高5个百分点,力争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介绍,这是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  相似文献   

3.
《吉林农业》2015,(6):26-27
<正>3月17日,农业部表示,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力争到2020年,化肥利用率和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0%以上,分别比2013年提高7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实现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介绍,这是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农业部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工  相似文献   

4.
<正>12月18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发布了2019化肥农药利用率情况:2019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9.2%,比2017年提高1.4个百分点、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为39.8%,比2017年提高1个百分点、比2015年提高3.2个百分点。据专家测算,化肥利用率提高1.4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尿素用量70万吨(实物量),减少生产投入约14亿元。农药利用率提高1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农药使  相似文献   

5.
声音     
正目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扎实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制度的"四梁八柱"已经构建起来,一批样板模式显现出来,农业发展方式更绿了。2017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7.8%,农药利用率为38.8%,比2015年都提高2.2个百分点,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提前3年实现。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在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之后,需要接续替代动力,更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农业永续发展。近年来,农业部坚决贯彻中央部署,紧紧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的工作主线,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组织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大力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取得了明显成效。经科学测算,2015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5.2%,比  相似文献   

7.
正7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在京联合发布《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0》。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和农药利用率分别达到40.2%、40.6%,较2015年分别提高了5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利用率提高使化肥和农药用量连续多年实现负增长。2020年,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有效遏制农业面源污染,今年农业部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总体目标。甘肃省也制定了化肥农业零增长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实现化肥用量零增长、肥料利用率达到40%的总体目标。从2005年至2015年连续十一年国家和省级财政支持我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通过项目实施肥料利用率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达到了35%,粮食作物化肥使用率逐年下降。而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由于产出高、效益好,"粪大水勤、不  相似文献   

9.
正本报讯近年来,在农业部的指导支持下,安徽省扎实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2015年化肥农药利用率实现双提(均提高1个百分点)、用量实现双降(分别下降0.79%、3.6%),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走好走稳了一条肥药减量增效新路子。调整农业结构,以主攻关键节点为突破。今年,安徽全省压缩肥药用量高的玉米72.3万亩、棉花48.8万亩,发展生  相似文献   

10.
<正>本报讯从农业部召开的化肥农药利用率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目前,农药使用量已连续三年负增长,化肥使用量已实现零增长,提前3年实现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加快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据悉,2015年以来,农业部按照中央部署,紧紧围绕农  相似文献   

11.
<正>有消息称,近5年全国农药用量都在31万吨左右,制剂100多万吨,农药利用率35%左右,与化肥利用率真可谓难兄难弟,吓死各位宝宝啦。今年元月28日,农业部部长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并原则通过《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3月17日,农业部表示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启这一行动;7月份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所长表示,我国已经具备实施"农药零增长"的技术和物质基础;10月18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战略实施研究与应用"课题开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部2015年3月17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启动"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进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的落实,本文为对化肥使用量零增长产生全面的认识,推动其顺利开展,针对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3.
2014年底,农业部提出力争到2020年,实现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而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明确提出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的目标。在生态环境受到高度关注的今天,"零增长"成为农资行业面临的新课题,一场"减肥"行动在行业悄然掀起。企业纷纷顺应形势,开始投入到这一行动中。然而"零增长"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不仅需要化肥企业行动,还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从农业部召开的化肥农药利用率发布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目前,农药使用量已连续3年负增长,化肥使用量已实现零增长,提前3年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这对农资行业来说意义重大。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过去为了保证产量,过多的使用化肥,不仅提高了成本,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在绿色农业大改革的背景下,近年来农业部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通过精准施肥减量、有机  相似文献   

15.
化肥农药是农业生产上必不可少的重要农业生产资料,能有效促进作物产量的大幅提高,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化肥农药施用量过多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造成了环境污染,影响生态安全。2015年3月,原农业部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力争到2020年,化肥利用率和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吉林农业》2016,(6):61
正化肥、农药减量是我国农业向更现代更生态化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一步。2015年3月,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了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目前天津市已经开始分阶段实施。天津市农机部门的技术专家为北辰区双街现代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海藻有机颗粒肥、褐藻双寡糖和壳寡糖等海洋性肥料在青海省马铃薯零化肥和零农药施用种植模式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马铃薯产量、大薯率和增产率均为最高,分别为52 045.45 kg/hm~2、85.76%和59.47%;与常规化肥对比,马铃薯产量减少6.38%,而大薯率提高8.9个百分点,VC、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11.22%、14.72%和10.89%。该技术的应用符合农业部制定的"化肥零增长""农药零增长"和青海省打造一批绿色产品基地、有机产品基地、知名品牌基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绿色、有机农产品供给,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战略定位,也能为三江源、"中华水塔"的青海省绿色生态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2015年,农业部印发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阳谷县根据方案要求积极开展化肥、农药"两减"行动,本文总结了化肥、农药两减措施、取得成效、存在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更好推动化肥、农药零增长,促进节本增效、节能减排,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家致富》2012,(5):48
农业部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力争到2015年,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比2010年降低8%,氨氮排放总量比2010年降低10%;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60%,化肥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力争主  相似文献   

20.
<正>农药零增长的话题,我想大家都并不陌生,从2015年2月17日农业部制定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以来,关于农药、化肥零增长的话题就成了农资行业的重点关注和热门话题。时过近两年,今天我们发现,这不仅仅只是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