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在郑州举办的中国人民大学农资MBA企业成功管理与变革管理郑州专题课程中,参与者纷纷将目光投向农资电商这个农资圈里现下最热的问题。移动互联形势下的新商业模式已经对传统行业产生巨大冲击。而近年来,不论是阿里巴巴、京东这样的电商巨鳄,还是农资业内的企业都意图农资电商纳入自己的事业版图。面对"狼来了"的问题,传统渠道经销商应当如何应对?他们又该如何进  相似文献   

2.
<正>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农资电商这个话题日益更新,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概念出现,让人在信息化的浪潮下感受到科技对农村、农业带来的转变。不管是农资生产企业利用传统渠道嫁接的电商的平台,还是第三方力量自建的平台,都抓住了农民最想要的东西进行不断完善。现在农资电商也讲"借力",很多电商平台的发展并不是独自一个人在战斗,想要站得更高,如何去借助巨人的肩膀呢?带着问题,记者走访了与联想合作的云农场以及老刀网络的微农商,看看他们是如何借力前行的。  相似文献   

3.
<正>农资电子商务被市场上炒作得沸沸扬扬,到底企业开展电商能解决什么问题呢?企业是不是有必要搞电商呢?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国内随着十多年的发展,电商概念在消费者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方方面面都开始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近几年农资行业思想超前的企业家们不断尝试农资电商,虽有失败,但是大家认为方向是对的。正如论坛有句话:农资电商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谁来做、怎么做?  相似文献   

4.
行业     
《新农业》2015,(16)
<正>如何应对本轮猪价上涨?一是各部门要加强信息监测,准确掌握能繁母猪存栏水平、生猪存栏结构、市场消费总量等关键信息变化情况。二是继续发挥好保险、信贷等市场化工具。三是抓紧研究库存玉米降价销售措施。农资电商元年上演抢滩大战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以及对市场和需求的乐观判断,今年以来,传统农资生产企业、传统流通企业、电商平台公司等纷纷布局农资电商,2015年堪称我国"农资电商元年"。  相似文献   

5.
<正>企业电商三部曲,渠道升级引上去;农户慢慢来接受,垂直电商大势趋。农资企业转型电商平台,借用新型渠道,解决现有销售中存在的问题,想法虽好,应注意节奏。正如之前企业的那些担心,实际上是没有从行业的角度思考农资电商的发展过程。就算是C2C电商的大面积暴发,其前期也是经过B2B的发展积累;那些B2C的快速发展,实际上是对原有专业卖场的升级,并利用互联网思维,给予了创新。对于一直依赖于渠道推广销售的农资行业,如何把电商引入,是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发展农资电商之路,第一步可以考虑利用第三方,或自建平台,逐步补上B2B业务,因  相似文献   

6.
<正>8月11日,京东农资频道正式上线,对于农资行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对行业的影响几何?这是否代表农民将会点击鼠标在网上购买农资?行业最为关心的物流及服务问题,电商怎么解决?电商与企业之间,是对抗大于友谊、还是合作压过竞争?京东"白条"是怎么回事儿?  相似文献   

7.
<正>近一年来,电商几乎成了解决传统渠道疑难杂症的代名词,各类农资企业提出各种电商的概念。特别是一些舆论导向,似乎在都市成功的淘宝、京东模式可以一下子复制到农村市场。而实际上,农村市场中的农资产品同时具有生产资料和大宗货品的双重属性,和都市电商流通的货物有本质的区别。即便是阿里巴巴、慧聪网这些以做大宗生产资料商品起家的网站也没能解决生产资料货品交易流通的问题。所以,农资行业的电商梦要更冷静,也要更符合实际。农资电商的设计要解决农资市场问题。这是河南万庄农资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慧清提出的理念。万庄农资电  相似文献   

8.
<正>本周一,从朋友处听到,某水溶肥料厂要建电商平台,惊讶之余我也在琢磨,为什么这么一个小的肥料企业也要建农资电商平台?是不是这个老板脑子一热,就拍板决定了。当然,我并不是反对企业创新或者企业升级,而是企业做什么,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力。同时,也要看清未来电商发展的趋势,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首先,农资电商不是一个单纯农资的问题,而是农村电商的问题。脱离农村电商谈农资电商,有点不切合实际。毕竟一个农户购买农资的次数非常有限,况且农业生产只是农  相似文献   

9.
<正>农资电商要上线,产品投放仔细看;通用产品技术少,新推产品实体店。在农资行业内,肥料是单位重量上价值最低的产品,因此认为肥料行业物流是发展电商的瓶颈;农药虽然单位重量价值较高,但施用技术含量很高,指导不到位会产生药害,成为农药电商发展的瓶颈。目前农资企业操作电商最大的担心就是线上渠道与传统经销渠道之间的冲突。厂商间的关系是否稳定,很大程度上要看企业推出新产品的频率和产品的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本报讯今年的"双11",天猫单日交易额912亿元成为焦点,而"双11"更值得关注的是,农资电商企业第一次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农资电商O2O初露锋芒。据农商1号内部邮件显示,其"双11"当天销售额过千万。目前传统农资行业还有许多弊病,巨大的市场空间和现实的落后形成了鲜明对比。2015年被称为"中国农资电商元年",农资电商企业作为农资行业的新  相似文献   

11.
<正>嘉宾观点:纵观今年的农资销售市场,可以说是呈现出的最为复杂的市场,而造成农资销售市场复杂的根本原因在于农资电商的介入。近5年的农资市场分化与整合,最突出的表现在农资连锁经营企业的大量出现和农资生产企业销售渠道的下沉。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农资销售市场在农资电商的导入之后,市场会更加复杂。自今年以来,"化肥使用量零增长"政策的出台,会使得农  相似文献   

12.
<正>农资电商可能会对肥料行业发展进行洗牌,但是农资电商的发展也将促进肥料产品的回归。目前肥料市面上,各式各样的"新产品",各式各样的"高科技",不但让农民不知如何,就算是专家也未必说得清楚,难道农资行业内的技术革新真的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吗?这段时间很多企业领导在讨论农资电商怎么对接的问题,也亲自到农村市场、农场主那里探讨电子商务对行业的影响。了解到部分种植大户开始选择网上寻找农资产品,并针对自己的情况,尽可能压低农业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13.
<正>在疫情之下,农资电商在叫好,其发展或将迎来新契机。农民真的买账吗?是否还会出现剃头挑子一头热?现在的电商和传统意义上的电商一样吗?根据《中国农资》记者的采访调研了解到,本次疫情不仅仅是推动了农资电商发展的一个契机,更是推动整个行业数据化转型的重要机会。除了线上交易之外,农资企业还将更多的线下业务搬上了线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现在的电商和传统的电商已经不一样。  相似文献   

14.
<正>我叫农商1号,中国领先的农资电商平台!我拥有强大的实力依托:大型央企直属产业基金,中国复合肥领导品牌金正大,农资行业冠军企业联盟等;总投资20亿,是中国目前投资最大的农资电商平台!我更熟悉农民,更擅长农资,我的团队驰骋农资行业已十数载,业绩遥遥领先!作为农资电商国家队,我们郑重承诺:我们将以国家资本、国家品质、国家技术、国家渠道四大支撑,通过全新的电商020模式,更超值高效的农资产品及种植方案,更便捷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计划的推进,农资电商发展越来越火,而农资连锁不温不火,似乎在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可喜的是,近期许多农资连锁企业也借"网"转型升级,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电商,逐步实现线上线下对接,延伸服务。作为两种不同的模式,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当农资连锁遇到农资电商,对于农资流通企业来说能否擦出火花?能否推动行业服务模式的变革?两种模式对接对于农村市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等一系列问题成了行业关注的热点。近日,《中国农资》记者针对这一系列问题采访了业内有关人士。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农村上网、网购变得越来越简单。年轻一族的农民对网购已经并不陌生,低价、支付简单、收货方便等因素使农民开始热衷使用电商平台。农资电商平台顺应时机进入到农村市场后,可谓是各显神通:有以低价吸引用户的、有以扩大品牌、宣传电商平台为主的、有的只是将传统的线下销售转为线上、也有的企业只是先"占坑"……无论以何种形式、何种目的出现,农资电商确实冲击着传统销售渠道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正>农资电商大势所趋,谁也无法阻挡。企业应当更多思考,当电子商务掀起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时,能给企业提供的盈利点在哪里?当然,农资销售需要强大的物流和服务,但在设计农资电商体系时,互联网金融平台一直是被企业所重视的。这主要是基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相对于交易平台来说有一定的盈利优势。有望改变现有的农资经营模式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无解,互联网金融被寄予厚  相似文献   

18.
坤哥 《中国农资》2014,(29):4-4
<正>今年农资行业大多数企业都意识到农资电商是发展趋势,电商将会影响未来农资行业的格局。但是只有一部分企业开始尝试,更多的企业选择了等待观望。到底目前行业内认识到的农资电商面临的困难真的是无法逾越么?据了解,目前行业内企业认识到电商还有很多困难,比如说,如何让现有的农民上网购买产品?肥料这种重量大利润低的产品物流怎么解决?农药这种危险化学品运输怎么解决?  相似文献   

19.
<正>电商风吹来之际,一部分农资人果敢接受,另一部分人犹豫担忧,这些复杂的情绪掺搅在一起,呈现出"农资电商1.0时代"的面貌。很多人在问,包括线上线下利益冲突等诸多问题还没有想明白,我们到底该不该搭上农资电商这趟顺风车?事实上,互联网将整合后的数据,转化成企业的力量;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拥抱互联网,而不是飞蛾扑火。在2015中国磷复肥工业展览会期间,由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农资传媒、陕西农科化肥有限公司主办,北京易动纷享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互联网+农资"三秦沙龙在西安首度召开。到场的50多位参会人员不乏互联网和农资大咖,他们有的已建立合作,有的还在犹豫,打算在面对面的探讨中摸寻答案。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的农资流通体制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种模式,但互联网来了,原有的传统模式逐渐被改变着,从农资上网到电商进村,互联网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传统农资渠道、思维、物流、服务。本期将从关键时刻、关键模式、关键人物这三个角度对电商发展进行总结,电商之路远远没有停止,我们也希望农资流通的改革继续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