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我国生物农药发展现状与选用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曾连载唐韵先生撰写的《我国生物农药登记品种及其使用技术》。从本期起,本刊将分两期登载唐韵先生撰写的《我国生物农药发展现状与选用指南》,文中所附《生物农药选用指南》介绍了我国全部13类作物和卫生上的主要病虫防治所需生物农药品种,非常实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生物农药发展现状与选用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接上期)五、发展沿革我国生产、使用生物农药的历史十分悠久,首款获准农业部登记的国产生物农药为井冈霉素,参PD85131;首款获准农业部登记的国产生物农药为春雷霉素,参PD54-87。据统计,截至1993年底,获准登记的生物农药制剂仅37个(不含生物化学农药),涉及单剂品种23种(杀菌剂有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公主岭霉素、井冈霉素、灭瘟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硫酸链霉素、四霉素、柠檬醛、高脂膜,杀虫剂有苦参  相似文献   

4.
中国休闲农业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冀献民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2):456-456
中国休闲农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国休闲农业特色农户(农家乐)已发展至150多万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至12000多家,直接从业人员近300万人,年接待游客7亿人次,年经营收入达900亿元左右。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彰显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必将成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当前应着力解决好基础设施条件差,人才队伍短缺,规划滞后,特色不突出,管理不规范,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园艺设施是现代化农业产业中的重要成分,在农业现代化进程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数据分析的方法重点研究了江苏省园艺设施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通过分析江苏省三大园艺设施类型(塑料大棚、连栋温室、日光温室)的设施发展情况与配套设备,对四大种植模式(设施农业模式、观光农业模式、无土栽培模式、精准农业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寻找园艺设施现存的问题,提出农艺-设施-农机高度融合策略及四大趋势导向(产品市场趋势、产业提升趋势、现代化发展趋势和智能化生产趋势)是现代农业未来发展之路的观点。研究结果可为江苏省现代化设施园艺高效发展提供参考,并有望对江苏省园艺设施产业的未来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北京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互融合,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提升农业效益、保证首都市场供应、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农产品加工业将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突破口,加速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提升供应保障能力,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基本建成产业聚集、带动有力、效益突出、全国领先、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区,把农产品加工业建成充分体现人文、科技、绿色特征的低碳产业。  相似文献   

7.
南通市油菜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随着油菜品种更新速度加快、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南通市油菜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这对改善城乡居民食用油结构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油料市场的快速发展,油菜生产单一的结构性矛盾日显突出,一方面各种油料用品的开发,冲击了菜油市场,降低了菜油的效益;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高营养食用油和工业专用菜油的需求呈不断增长势头,市场上优质专用油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8.
环境友好型肥料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秉强 《作物杂志》2003,19(3):22-23
无公害农业是以生产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农产品和保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是由环保安全型生产资料、无害化生产过程控制技术、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技术等综合集约集成的新型现代农业体系。安全、环境友好型肥料是发展无公害农业的重要物质保障和支撑体系。 缓/控释肥料、有机复混肥料、生物肥料是当今世界无公害农业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果树转基因研究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果树转基因研究为提高果树育种效率,缩短果树育种周期,加快果树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提供了新的途径。从近年来中国果树重要目的基因的克隆、果树离体再生与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等方面综述了国内果树转基因的研究现状,比较了国内外果树遗传转化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提出了当前中国果树转基因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加工业是制造业的组成部分,是国内生产总值的主要贡献行业之一。根据1993年-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比较分析认为:从2000年开始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大幅度上升,到2006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61%,农产品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农产品加工行业中的食品工业在过去13年发展较快,在农产品加工业总值中的比例相对稳定,保持在41%左右。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有望在2015年达到发展中国家的领先水平,接近工业化国家的中下等水平。因此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1.
无公害农业发展现状、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合评述了国内外无公害农业的产生和发展 ,分析了推进无公害农业发展的技术重点与趋势,提出了推动我国无公害农业的对策和应把握的政策  相似文献   

12.
13.
发展生物农药不能雾里看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日,农业部组织有关专家,根据农药品种毒性、残留限量标准、农业生产使用及风险监测等情况,对已取得正式登记的农药品种进行筛选、评估,制定并推出了2014年版《种植业生产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主要品种名录》。从在我国取得农药登记的670余种农药有效成分中筛选出91个农药有效成分,仅占14%左右。而入选的生物农药多达33种,占比36%,在我国取得农药登记的生物农药有效成分超过半数品种入选。  相似文献   

14.
<正>"把生物农药作为发展主流"是我国近几年来提出的口号。毋庸置疑,未来国家必将大力扶持生物农药企业的发展,生物农药的明天必定充满阳光。生物农药的概念目前已经被广泛传播开来,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对害虫、病菌、杂  相似文献   

15.
《新疆农垦科技》2011,(6):68-68
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农药使用过多,对环境、土壤、水源、空气及食品和农副产品等都带来严重污染。目前.农药残留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推广纯生物农药是避免农残的可行之路。应倡导和使用无毒、无害、无污染、无残留、易降解的纯生物农药,以纯生物农药逐步替代化学农药.少用或者不用化学农药,包括任何化学合成的生物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16.
我国小麦种业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雪丽 《中国种业》2017,(10):11-13
近年,我国小麦种植面积2.41亿hm~2,平均用种量150kg/hm~2,商品化率45%,种子市场规模58亿元。其重点市场在黄淮、长江中下游及西北麦区。随着我国种子科技含量和商品化率的提高,预计10年后商品化率提升至65%,市场规模达85亿元。我国规模较大的小麦种子企业科研能力有所增强,自育品种不断增多,但科技研发仍主要依托科研单位。种子生产方式主要采用企业自繁和委托代繁两种方式,比例约为3∶1。多数企业通过种子生产、示范基地现场观摩推广新品种。未来,大型小麦种子企业将尝试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提高新品种产业化进程。建立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种子繁育基地,集成企业种子生产技术规程。积极探索以作物为载体,提供现代种植综合应用技术的新品种推广方案。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与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在京共同举办了生物农药法规要求及评价体系信息交流研讨会。来自农药检定所药效审评处、国际交流与服务处、再评价处和药政管理处等的专家,生物农药与生物防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代表,以及拜耳作物科学全球生物农药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生物农药是用来防治农业病虫草鼠害和卫生害虫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体及其生理活性物质,并可以制成商品上市流通的生物源制剂,包括微生物源(细菌、病毒、真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等)、植物源、动物源和抗病虫草害的转基因植物等。生物农药由于无毒、不污染环境以及病虫害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  相似文献   

19.
中国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本文阐述了我国食用菌生产现状与进出口贸易情况,分析了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出了为规避贸易壁垒,以提高食用菌质量和产品安全为重点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正>马铃薯为菜粮兼用喜冷凉草本茄科植物,是我国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不仅耐干旱、耐瘠薄,而且不与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抢水争地,适应性很广。2015年1月,农业部正式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然而,我国的马铃薯单产却增产缓慢。据统计,1991年我国马铃薯单产11t/hm~2,2013年单产仅为15.4t/hm~2。而全世界157个国家种植马铃薯的平均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