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家风     
正年终祭祖归来,几杯酒下肚,父亲便开始了他的"百家讲坛"。父亲说,想想你爷爷,一辈子虽说没享什么福,但也是值了;当年他病在床上的时候,除了我们这些做子女的,村里还有好些个邻居过来守夜照顾,去世的时候也几乎全村的人都来送葬,一辈子也算风风光光了。母亲和我们兄弟几人也不是第一次听父亲絮叨这些了,习惯性的并不搭话,由着父亲继续说些零碎的过去。但,我知道父亲真正想说什么。  相似文献   

2.
家风     
陈沐 《中国农资》2021,(3):16-16
年终祭祖归来,几杯酒下肚,父亲便开始了他的"百家讲坛"。父亲说,想想你爷爷,一辈子虽说没享什么福,但也是值了;当年他病在床上的时候,除了我们这些做子女的,村里还有好些个邻居过来守夜照顾,去世的时候也几乎全村的人都来送葬,一辈子也算风风光光了。母亲和我们兄弟几人也不是第一次听父亲絮叨这些了,习惯性的并不搭话,由着父亲继续说些零碎的过去。但,我知道父亲真正想说什么。  相似文献   

3.
《百姓》2004,(9)
我父亲一生很平凡,可他有许多事总深深地刻在我脑子里,让我觉得他并不是事事处处平凡。在我还是少年时代时,父亲对我说,人最重要的是在三十岁前,人到三十,就如走到了桥中间,无论向桥哪边走,都是一个“下”字了,当时我正忙着吃早饭,收拾东西去学校上学,他说这话的意思再明了不过了,以后,这话他再也没说过,就这么一句,就这么一遍,这句话数十年来时时萦绕在我耳边,今天,我更加体会到这句话的真谛。当想起父亲在我少年时教育我的这句话,我就很揪心,因为我早已离开那桥中央,今天几乎已到桥梢了,却一点名堂也没闹出,我辜负了父亲的期望! 父亲是不跟我们讲什么故事的,今天已记不清当时是发生了什么事而引发了父亲的感慨,他讲了这样一则故事给我听,  相似文献   

4.
怀念父亲     
11年前,也是秋天,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 那一年,我32岁。 在父亲最后的日子,我们姐弟几个轮流在 病床前守护着他老人家,强作笑颜地劝他多吃 一勺饭,多喝一口水,多吃一片药。尽管背地里 流泪。 我总觉得父亲能好起来,因为那时他刚刚 60岁!在医院里,父亲常常笑着对来看望他的 人说:“没事儿,我这是老毛病,过几天就好 啦。”他还常常认真地对我和弟弟说:“等出了  相似文献   

5.
<正>父亲是一个单纯的老头儿。单纯的老头儿往往叫人无计可施。最严重的一次是在我五年级的课堂上,他于众目睽睽下径直走进森严的教室,将两只热玉米塞进我的课桌,引起老师的强烈不满。后来我们分析,是母亲把一个家庭该有的智慧和严谨都担当了,所以他才这么胸无城府、一眼见底。但我们毫无例外地喜欢他  相似文献   

6.
父亲变卦     
《新农村》1999,(7)
父亲是农民,他家祖祖辈辈也是农民。父亲在祖父砌垒的三间泥草屋里长大,又在这里娶了我母亲,生育了我们兄弟姐妹5人。为了养活我们,父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拼命往生产队的大田里甩汗珠。大自然的风刀霜剑给他脸上刻下了皱纹,田野里的泥垡秸秆使他的脚板磨出了厚茧,沉重的肩担压弯了他的脊梁。坚硬的锄杆、锹杆把他的双手凝成  相似文献   

7.
我的父亲     
正父亲走了,我最依赖的人没了!或许是由于家贫所引起的内向和自卑,从小到大可以一起玩耍谈心的朋友几乎没有,只有父亲,于是我对父亲格外依赖。父亲由于家贫,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而母亲也由于家贫和过于内向,当大龄的父亲经人介绍认识了大龄的母亲后,两个社会最底层的人便成为了一家人,并有了我们三姐弟,但家贫的状况一直到很多年后才得到改善。很小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问:我母亲已年近八旬,父亲已故,只有我们兄弟2个.母亲在我家生活,由我们夫妻2人照顾.我们夫妻俩都是工人,收入不多,又供孩子上大学,日子过得很紧.而我弟弟,买了2辆出租车,每月收入几千元.他以父亲死后放弃遗产继承权为由,拒绝履行赡养母亲的义务.请问:他这样做合法吗?  相似文献   

9.
辛祥 《新农村》2009,(12):28-28
编辑同志: 我小的时候,父亲把我的户口落到了姑姑家。父亲嫌我是个女儿,又收养了伯父的儿子李华为养子,并书面保证死后所有财产都由李华继承。这样,李华就以儿子的名义登上了家里的户口本。可是,李华十分顽皮,父亲管教不了,就在他十多岁的时候将他送回了伯父家,算是断绝了收养关系。此后李华就一直居住在其亲生父亲家里,  相似文献   

10.
<正>但愿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份淡淡的乡愁,都有一份对故土的留恋,它让我们的生命体验更加厚重,也让我们的人生步履更加坚实前几天和在农村的父亲通电话,末了问了一句:"是不是该收麦子了?""还有半个多月呢,怎么连麦收时间都记错了?可别忘了是从农村出来的哟!"父亲半开玩笑。这话让我汗颜。上高中前一直生活在农村,大学毕业后那几年,还经常回家干农活,什么时候收麦、什  相似文献   

11.
罗新祥 《新农村》2013,(9):38-38
编辑同志:我叔叔六十多岁了,一直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对我非常疼爱。一天,叔叔拿出一份"遗赠扶养协议"要我签字。协议规定让我给他养老送终,将来他的房产和存款都由我继承。我父亲兄弟4人都还健在,我另外两个叔叔也都有孩子,为了防止横生枝节,叔叔让我暂时保密,说等他死了再把我们的协议公开。我  相似文献   

12.
端村往事     
端村是我故乡。端村不常入我梦境,只是偶然会有几个故乡般的人物,在我眼前梦游般闪过,喜旺是这么进来的,好嫂也是这么进来的。喜旺总是在我们放学的时候准时出现,他穿一件破长衫,胡子拉碴,一条裤腿吊得老高,又高又瘦的身材,一付寒酸相。喜旺喜欢在放学的路上拦着我们小孩子和我们说话,因为村里的大人,尤其是男人都不和喜旺说话。大人不和他说话,他就找小孩  相似文献   

13.
李鸿 《百姓》2007,(1):62-62
人活着,不可以没有理想,但理想,不一定要远大。理想,不一定要远大。这是小时候父亲对我说的。在记忆中,父亲是那种没有理想或者说没有远大理想的人,从我记事起,就从来没有看到父亲雄心勃勃计划一件事,似乎永远一成不变地上班下班,把每天该做的事认认真真地做完。记得有段日子,他们单位所有人都像疯了似的攻英语,捞文凭,评职称。父亲却不慌不忙地背着他英语单词,一天十个,不多不少。父亲就这样按部就班生活着,波澜不惊,心无旁鹜。作为家长,父亲对我们的教育也是这样,他从没有像大多数家长那样要我们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他对我们的要求只是珍…  相似文献   

14.
正来军,是我的小时候的玩伴。我家在中院,他家在西院,中间隔了一道用土坯垒起来的墙。他大我一岁,但很巧竟然和我是同一天生日。小时候过生日的时候,也不知道我们俩谁大,是后来才知道他比我大一岁。一来军一家是个很奇特的组合。他爷爷早期是一位国民党的军官,后来不知怎么的辗转跑到了我们村子里生活。后来又划成了贫农,把本来属于我们家族的西院给分去了。他奶奶我印象不是很深了,记忆中是一位小脚老太太,冬天经常在村子里的空场上晒太阳。他父亲叫小牛。听上辈的人说,他父亲出生时只有不到20厘米大,天生只有一只眼睛能看到东  相似文献   

15.
正1642年圣诞前夜,牛顿诞生在英国林肯郡沃尔斯索普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在他出生前约三个月就去世了。牛顿是个早产儿,生下来还不到三斤,接生婆和亲人们都担心他能否活下来。谁也没有料到这么个"小东西",会成为名闻天下的科学巨人,寿命也竟达85岁。上小学时,他成绩虽然很平常,可是他非常喜欢读书,尤其爱  相似文献   

16.
读初中时,家离学校有十几里的山路,那时又没自行车可骑,全靠一双脚板走。第一天上学时,我起得很早,父亲也跟着起床了。他收拾利索了,就在一旁等我。"你起来干什么?"我问他。"送送你!"父亲指着外面漆黑的夜。"不用了,我都这么大了,又不是小孩子,我不怕的!"青春年少的我,在父亲面前表现得像个大人。况且,与我一同上学的,还有同村的小栓,两个大男人,不就是走山路吗,  相似文献   

17.
粮食的故事     
<正>父亲原来是个清瘦的人,后来岁月把他变成了一个胖子。父亲成为胖子的直接原因是他在艰苦年月被饿狠了,所以宽裕之后总想补偿,可惜那些一心盼他变胖的人已经走了。我爷爷、外公外婆、我母亲,他们像秋天大地上的落叶,被风带走了,剩我父亲孤零零留在世界上。我们对他没有太多的要求,总是劝他少吃些,因此他常陷在失落里,对  相似文献   

18.
<正>每个人都想要生涯幸福感——为什么它这么难以获得呢?当你开始找工作的时候你问:我想要什么样的工作?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不会问:我要如何才能找到一份真正让我开心的工作?如果你已经准备好要问自己如何开始迅速找到生涯幸福感,我们可以为你揭开几个关于工作满意度的秘密。  相似文献   

19.
<正>"梅啊,还是你妈送你去车站,我是不会送你的。"伴着父亲低沉的话语,我拎着行李,走出了家门。3年前,我不顾父亲的劝阻,执意要从天津嫁到呼伦贝尔垦区。出嫁那天父亲没有送我,我第一次回娘家的时候父亲还是没有送我,只有母亲一路哭着把我送到了车站。临别时母亲再三叮嘱:"别怪你爸,你一直以来都是他的骄傲,可在这人生大事上,你爸一直觉得抬不起头来,你别怪他啊。"  相似文献   

20.
<正>很巧的是之前我和姚国坤老师去宁波出差,姚老师说他要和陈文华老师一起去大庆,我们还开玩笑说,让陈老师多说一点,因为他年轻、活泼、精力充沛,他说话能镇得住场,他是大学者。不想两天后就听闻陈老师去世这样一个噩耗,我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但是铺天盖地而来的消息,都证明了这个事件的真实性。看到这个杯中的皇菊花,想起去年这个时候,我去接陈老师。那个时候我刚学会开车,还是个新手,我跟陈老师说,我叫温晓菊,是个新手,开车不太好,您多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