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改良浸根法获得了节节麦(Triticumtauschii)和黑麦(Secalecereale)的双二倍体(C1)。通过对双二倍体及其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和形态学分析,发现双二倍体的染色体配对较为混乱(平均二价体为9.04),并在所获的后代中出现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可能是在减数分裂末期的不均等分裂或落后染色体丢失而导致。双二倍体自交一代染色体数目变化范围为21~35,其中染色体数目为28的在减数分裂中期Ⅰ时出现的平均单价体最少(6.48),平均二价体最多(9.92),最高结实率(25.30%,平均结实率为5.68%)也出现在染色体数目为28的植株中。  相似文献   

2.
利用具有染色体自然加倍特性的硬粒小麦(Triticumdurum L.,2n=4x=28,AABB)与节节麦(Aegliops tauschii Cosson.,2n=4x=14,DD)杂交,得到杂种F1染色体自然加倍合成的4个六倍体小麦,SHW-Z1、SHW-Z2、SHW-Z3和SHW-Z4。对这4个合成小麦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配对行为及形态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个合成六倍体小麦的染色体数都是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中均出现了一定频率的单价体;4个人工合成小麦的C-值变化范围为0.70~0.77;SHW-Z4中具有21个二价体细胞的频率最高,为94%;SHW-Z1和SHW-Z3出现了一定频率的三价体和四价体。4个六倍体小麦在分蘖力、单株成穗数、穗长等性状方面表现优异,但高感条锈病,其遗传特性有待进一步改良。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疆与黄河流域节节麦的传播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卫星分子指纹方法分析了来自新疆和黄河流域(陕西、河南)节节麦的亲缘关系,探讨中国节节麦的传播问题。结果表明:①至少有两个不同的节节麦居群由中东传入了中国;②中国节节麦的传播路径可能是由中东经丝绸之路的北道传入新疆,然后传入黄河流域。但是,也不能排除中国节节麦由丝绸之路传入黄河流域,然后再传入新疆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节节麦在中国特有小麦系统演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六倍体普通小麦是由具有AABB染色体的四倍体小麦与二倍体节节麦天然杂交然后通过自然加倍形成的异源多倍体。这一起源过程是自然条件下天然发生的,它的发生需要具备一个条件即四倍体小麦与节节麦获得的天然杂交种子在自然条件(没有幼胚培养等)下能够正常发芽出苗。这一条件受节节麦FHSD基因所控制。本研究发现中国节节麦没有FHSD基因,这表明中国产节节麦没有参与中国特有普通小麦的起源与演化。  相似文献   

5.
八倍体节节麦-燕麦部分双二倍体的细胞遗传学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节节麦、野燕麦、八倍体节节麦-燕麦部分双二倍体的C分带的研究,表明八倍体节节麦-燕麦部分双二倍体中含有小麦的B组和A组染色体。通过对节节麦、野燕麦、八倍体节节麦-燕麦部分双二倍体与中国春小麦回交后代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配对行为的研究,表明回交一代中含有14个左右的二价体,而不是预期的7个二价体;通过对八倍体节节麦-燕麦部分双二倍体与中国春小麦回交后代花粉母细胞中染色体的原位杂交研究,表明八倍体节节麦-燕麦部分双二倍体中含有14条左右的燕麦染色体。因此,认为八倍体节节麦-燕麦部分双二倍体不是真正的节节麦与野燕麦的杂种,而可能是某一四倍体小麦与燕麦的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6.
节节麦是普通小麦D染色体组的供体,研究利用节节麦的优良遗传变异特性,对于改良现代普通小麦品种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以同源四倍体节节麦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观察了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节节麦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的配对构型比较复杂,有单价体、二价体及三价体、四价体等多价体,但仍以二价体为主。  相似文献   

7.
八倍体节节麦—燕麦部分双二倍体的细胞遗传学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节节麦、野燕麦、八倍体节节麦-燕麦部分双二倍体的C分带的研究,表明八倍体节节麦-燕麦部分双二倍体中含有小麦的B组和A组染色体。通过对节节麦、野燕麦、八倍体节节麦-燕麦部分双二倍体与中国春小麦回交后代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配对行为的研究,表明回交一代中含有14个左右的二价体,而不是预期的7个二价体;通过对八倍体节节麦-燕麦部分双二倍体与中国春小麦回交后代花粉母细胞中染色体的原位杂交研  相似文献   

8.
节节麦是普通小麦的供体祖先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和优良性状,可用于拓宽现代小麦的遗传基础。本试验利用22个小麦D染色体组特异微卫星标记,对国内外的85份节节麦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共检测出195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标记8.86个。节节麦染色体间平均等位变异顺序为6D>2D>5D>1D>7D>3D>4D;22个标记揭示的多态性信息指数——PIC值,分布在0.3385和0.8129之间,染色体间大小顺序为1D>5D>2D>4D>3D>6D>7D。研究表明,85份节节麦材料遗传多样性较高,为节节麦的有效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节节麦SQ-214衍生系的抗条锈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抗条锈CIMMYT节节麦衍生系川05W4578与Sy95-71构建的F2群体,对川05W4578成株期的抗锈性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川05W4578的抗条锈性状受两对基因控制,可用于抗条锈病育种。  相似文献   

10.
中国节节麦与中东节节麦的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 ,对36 份不同来源的节节麦进行醇溶蛋白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共有19 种带型,中国节节麦与中东节节麦带型数目显著不同。中国节节麦仅有两种类型,河南及陕西为A类,新疆为B类;而中东则具有包括A、B 在内的全部19 种类型,进一步支持了中东为节节麦的起源中心学说。  相似文献   

11.
节节麦D染色体组特异RAPD标记(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节节麦(Triticumtauschii,2n=14,DD)被认为是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2n=42,AABBDD)D染色体组的供体,节节麦具有许多对小麦育种有益的性状,如抗病虫,优质等,这些有利性状可通过有性杂交直接导入普通小麦中,因此,节节麦是小麦遗传改良十分有价值的近缘种质。建立重要有种目标性状的分子标记是开展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基础。RAPD是利用PCR扩增技术和单一随机引物检测核酸多态性的分子标记技术,由于其操作简单,快速,所需DNA数量少,因此用于标记辅助选择有独特的用途。目前RAPD技术已应用于构建连锁图,品种鉴…  相似文献   

12.
冬小麦田恶性杂草节节麦的国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给节节麦的研究提供帮助,通过现有资料的分析整理,对我国冬小麦田节节麦的起源、分布、生物学特性、与作物的竞争关系及防除研究进展进行述评。结果表明,我国冬小麦田的节节麦与中东节节麦同源;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河流域冬小麦主产区的大、小麦田;可与作物竞争水分、光、养料和空间,还是小麦条锈病菌和吸浆虫的禾草寄主;植株分蘖能力强、靠种子传播;节节麦种子的发芽主要受温度、水分影响,光照、土壤pH值、盐分对其影响不大。目前,生产上对节节麦的防除主要通过阻止传播、人工拔除与甲基二磺隆喷雾防除,效果差、防除成本高,应加强新的防除手段和途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坚持“节节麦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对节节麦实行冬前化学除草与人工拔除等措施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4.
防治节节麦的除草剂筛选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节节麦不同生育时期用药,对精噁唑禾草灵、异丙隆、甲基二磺隆、氟唑磺隆进行了除草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甲基二磺隆在节节麦3叶期前用药,推荐剂量下防效80%左右.节节麦叶龄对甲基二磺隆的防效呈明显负相关,甲基二磺隆对分蘖后节节麦的防效仅为35%~40%,因此对冬小麦田禾本科杂草应掌握秋季防治.  相似文献   

15.
小麦田节节麦的识别及防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了节节麦的发生特点、特征特性及传播规律,介绍了节节麦的识别办法,并提出了防除措施。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南部小麦田节节麦发生特点及综合防除措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观察和总结了节节麦在冬小麦田发生的特点, 描述了节节麦的生物学特征, 并针对节节麦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小麦田节节麦的综合防除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利用来源于中间偃麦草(Elytrigia intermedium)的八倍体小偃麦远中2和来源于四倍体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um)的六倍体小偃麦8810(AABBEE)杂交,结果表明正反交间结实率、F1出苗率均存在显著差异;F1植株多表现高度不育。通过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分析,发现杂种F1染色组主要构型为14Ⅱ+21Ⅰ(占观察细胞的40%左右),也有其他类型的构型  相似文献   

18.
晋南麦田节节麦的发生原因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南的临汾、运城是山西省小麦的主产区,小麦播种面积占到全省的70%,近几年来这两个地区的平川高水肥麦田恶性杂草节节麦发生十分严重。由于节节麦与小麦的遗传基础十分密切,生长习性与小麦非常接近,但比小麦分蘖和繁殖力都强,在与小麦争光、肥、水等资源中占有很大优势,极易造成小麦的大幅度减产,并且难以防治,对本省小麦安全生产形成了比较大的威胁。为此我们农技人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进一步认识了节节麦在本省的发生原因及其分布,并总结出一套综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节节麦及其在小麦生物技术育种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节节麦是六倍体普通小麦的祖先种之一,D染色体组的供体种;但其遗传变异远比普通小麦的D染色体组丰富。由于节节麦的优异基因可以通过与小麦远缘杂交,染色体同源配对、基因交换的方式转育至现代高产小麦中,因而越来越受到育种家的重视。本文综述近20年来国内外对节节麦遗传评价、研究应用等方面的进展。同时,报道了本课题组近年利用生物技术转育节节麦优良基因,培育优质、抗小麦新品系(种)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运用SSR标记的方法,对节节麦SQ-214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BC1F2群体的64份材料和高代系群体的147份材料在D基因组上的68个SSR位点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8对SSR引物在杂交后代的两个群体等位变异位点较多,BC1F2群体共检测到67个位点有变异,等位变异数为212个,主要集中在3D染色体上.高代系中58个位点有变异,等位变异数为184个,等位变异位点多集中在2D上.BC1F2和高代系群体在D基因组的7条染色体上遗传多样性的表现不一致,BC1F2在7条染色体上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高于高代系,等位变异分布较高代系均衡.BC1F2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高于高代系.由此可知,节节麦与普通小麦杂交衍生后代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可用于进一步改良小麦;同一衍生亲本的衍生后代具有较大的遗传分化,尤其是在随机群体;经过选择后的群体遗传多样性会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