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夏大豆田杂草发生特点与综合防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永利 《农技服务》2011,28(2):189+203-189,203
西安市临潼区农业科技部门在实施大豆优质高产技术推广项目中,针对当地大豆田杂草种类、主要群落、发生特点等进行了系统观察调查。结合生产实践,初步总结出大豆田杂草发生特点与综合防除技术措施。对实际生产中对夏大豆田杂草的防除具有推广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爱红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5):157-157,161
阜阳市夏秋季作物田杂草有33科,77种。其中豆田杂草优势种主要为铁苋、青葙,杂草出苗高峰在大豆2~6复叶期;玉米田优势种主要有马塘、牛筋草,杂草出苗高峰在玉米5~10叶期;棉田杂草优势种主要有狗尾、铁苋,杂草出苗高峰(60%~70%杂草出土)在蕾花期。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豆田杂草种类有70~80种,能造成草荒的有20~30种,只要掌握杂草的种类和特点,有效运用各种技术防治杂草,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大豆从播种到封行约需30~40天.播种后5~15天是杂草出苗高峰,90%以上的杂草在25天内出土.利用杂草这一特点播种期施药消灭杂草、待大豆封行后以密控草.还可利用农业措施和大豆生长期茎叶处理消灭杂草.  相似文献   

4.
一、大豆田杂草的种类与发生特点1、大豆田杂草的种类与发生情况大豆田杂草主要有:稗草、狗尾草、野燕麦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苍耳、苋、龙葵、香薷、酸模叶蓼、藜、鸭跖草等一年生阔叶杂草;问荆、苣荬菜、大蓟、刺儿菜等多年生杂草。杂草为害是大豆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6~8月份的杂草发生期正值雨季,  相似文献   

5.
因为夏大豆生长过程中气温比较高,并且雨水充足,所以对杂草的发生以及生长非常有利,而杂草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到夏大豆的有效生长,使得大豆产量降低,采取合理有效的综合防除技术避免或者是消除夏大豆田间杂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夏大豆田杂草具体发生特点和相应的综合防除技术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一、大豆田杂草的发生特点及防除方法(一)大豆田杂草发生种类大豆田杂草种类很多,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主要有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稗草等;一年生阔叶杂草主要有反枝苋、藜、苍耳、铁苋菜、马齿苋等;莎草科杂草主要有香附子;多年生杂草主要有刺儿菜、苣荬菜、青蒿等。(二)大豆田杂草的发生特点1.杂草种类多,发生时期长,出苗不整齐,从大豆播种开始到8月末均能不断发生,因而造成防除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黑龙江省依安县大豆种植面积超过80万亩,施肥多以基肥(大豆专用肥和复混肥)为主,追肥为辅。追肥主要为喷施尿素水、叶面肥等,效果表现不佳。"禾靓"含腐殖酸水溶肥料是一种养分全面、在大豆上应用极为方便的叶面肥,为验证该肥料在依安县大豆上的施用效果,特进行试验,以期为大豆增产增收及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大豆田难治杂草防除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由于大豆持续大面积种植,在耕地、施肥、除草等多因素影响下,大豆田杂草群落发生很大变化,阔叶杂草数量增多,种类趋于单一,特别是鸭跖草、苣荬菜、刺儿菜危害严重,在部分大豆主产区发生数量占杂草发生总量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临沂市夏大豆田杂草有15科38种,优势种群为马唐、牛筋草、狗尾草、马齿苋、铁苋菜,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出草高峰。金都尔苗前处理土壤,或精喹禾灵加氟磺胺草醚苗期茎叶喷施处理,均能有效控制夏大豆田杂草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精喹禾灵对夏大豆田间的控草效果和光照及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和仪器测定分析的方法,观察了10.8%精喹禾灵乳油对夏大豆田禾本科杂草稗草、马唐、牛筋草的防除效果,以及杂草防除对田间光照、养分和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8%精喹禾灵乳油能有效控制夏大豆田禾本科杂草的发生危害,对稗草、马唐、牛筋草的综合密度防效为94.00%~100.00%,综合鲜重防效为95.02%~100.00%;施用10.8%精喹禾灵乳油能显著提高大豆田间的透光率,降低杂草对田间养分的吸收,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从而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11.
检疫口岸假高粱检出率分析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检疫杂草假高粱可随进口粮食从国外传入我国 ,并造成入侵。对 2 0 0 0~ 2 0 0 2年张家港假高粱的检疫资料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进口粮食中夹带假高粱非常普遍 ,假高粱的检出率虽在不同的进口地区间有一定的差异 ,但是同一地区在年度间、季节间以及批次间的变化不显著。提出了目前应采取的防除措施 ,分别为人工防除、化学防除、生物防除 ;并提出对进口的夹带假高粱的粮食要实行登记监测。最后提出了提高假高粱检出率应注意的有关事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转GATEPSPS 双价基因抗草甘膦大豆‘GE-J16’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除草剂材料,喷施草甘膦后,评价草甘膦对杂草防除、大豆安全和杂草发生的影响,为其将来商业化种植后的安全监测与杂草治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除草效果:每小区以对角线5点取样法取5个0.25 m 2样点并标记,施药后28 d调查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株数,并剪取地上部分称取鲜重, 计算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对大豆安全性:每小区以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随机取4株大豆并标记,在喷药当天、药后7、14、21及28 d调查大豆株高和复叶数,观察药害,收获前每小区取50株大豆调查结荚数及产量。杂草发生情况:每小区以对角线5点取样法取5个0.25 m 2样点并标记(避开除草效果取样点),调查并记录每种杂草种类、株数,计算每种杂草相对多度。【结果】转基因大豆喷施900、1 800和3 600 g a.i./hm 2草甘膦对禾本科杂草株防效2016年分别为84.30%、95.22%和83.62%,阔叶杂草株防效分别为49.80%、64.52%和61.93%,禾本科和阔叶杂草鲜重防效分别在95.36%和82.05%以上,2017年对禾本科和阔叶草株防效分别达94.93%和85.09%以上,对禾本科和阔叶杂草鲜重防效分别达98.00%和96.57%以上。转基因大豆喷施草甘膦对大豆生长没有不良影响,产量高于人工除草处理。两年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喷施草甘膦后杂草群落发生改变,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田不除草处理小区主要优势阔叶杂草为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打碗花(Calystegia hederacea)、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禾本科杂草为狗尾草(Setaria viridis)、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和牛筋草(Eleusine indica),共6种,喷施草甘膦900—3 600 g a.i./hm 2后转基因大豆田5种主要优势杂草为打碗花、夏至草(Lagopsis supina)、马齿苋、牛筋草和狗尾草。【结论】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GE-J16’喷施草甘膦900—3 600 g a.i./hm 2对杂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 对大豆安全。因此,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GE-J16’将在我国有很好的商业化应用前景,喷施草甘膦影响杂草种群的发生,如今后商业化种植需长期密切监测种群变化。  相似文献   

13.
李卫东  王广祥  张弋川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934-10935
[目的]研究250g/L氟磺胺草醚SL在吉林省区域内防治大豆田间杂草的效果。[方法]以250g/L氟磺胺苹醚SL为供试药剂,于2007年在吉林省大豆主产区进行大豆田除草药效试验。[结果]250g/L氟磺胺草醚SL对大豆田一年生阔叶杂草有良好的防除效果,而且对大豆生长安全,推荐用量300.0~375.0g/hm^2。[结论]该试验为250g/L氟磺胺草醚SL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试验明确了虎威及其混剂对大豆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作物的安全性,提出了最佳配方为虎威1.0L/hm2 排草丹1.0L/hm2及虎威0.75L/hm2 排草丹1.5L/hm2。可以扩大杀草谱和提高对作物的安全性,为更好的防除大豆田阔叶杂草提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大豆田杂草的发生和综合防除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黑龙江省大豆田杂草的种类分布、发生、危害特点及综合防除技术,重点评述了大豆田杂草的综合防除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不同耕作方式对夏播大豆田间杂草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夏播大豆田常规耕作和保护性耕作对田间杂草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夏播大豆田在翻耕、翻耕后覆盖小麦秸秆、免耕留茬和免耕后覆盖小麦秸秆的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覆盖措施相结合的条件下,各处理田间杂草的发生情况有显著差异。大豆播种后7周,各处理的杂草出苗总数分别为260.80株/m^2、133.87株/m^2、319.56株/m^2和41.78株/m^2。秸秆覆盖是影响杂草发生量的决定性因素。大豆播种后8周,杂草生物量分别为1567.33 g/m^2、397.93 g/m^2、1842.17 g/m^2和369.00g/m^2。夏播大豆田杂草集中在播后3周内出苗,杂草出苗数占出苗总数的95%左右,因此对田间杂草的化学防治应该在大豆播种后第3周进行。  相似文献   

17.
乙草胺不同时期施用对大豆安全性和杂草防效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乙草胺苗前和苗后不同时期施用对大豆安全性和杂草防效影响,采用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乙草胺苗前单独施用和苗前苗后连续施用及连续施用并与氟磺胺草醚、精喹禾灵、异噁草酮分别混施,每间隔7 d调查杂草防效,同步测定大豆生长和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乙草胺连续施用较单独施用显著提高杂草防效,连续施用并与氟磺胺草醚、异噁草酮混施后期杂草防效更显著,其中乙草胺连续施用并与氟磺胺草醚混施杂草防效最佳,第35天杂草株防效仍可达90.16%,大豆株高及干重与人工除草相比无显著差异。叶片SOD、POD活性先升后降,MDA含量增加,至施药后28 d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乙草胺苗前苗后连续施用并混施氟磺胺草醚或异噁草酮显著提高大豆安全性及除草效果。  相似文献   

18.
In sugar beet, maize and soybean, weeds are usually controlled by herbicides uniformly applied across the whole field. Due to restrictions in herbicide use and negative side effects, mechanical weeding plays a major role in integrated weed management (IWM). In 2015 and 2016, eight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test the efficacy of an OEM Claas 3-D stereo camera® in combination with an Einböck Row-Guard® hoe for controlling weeds. Ducks-foot blades in the inter-row were combined with four different mechanical intra-row weeding elements in sugar beet, maize and soybean and a band sprayer in sugar beet. Average weed densities in the untreated control plots were from 12 to 153 plants m?2 with Chenopodium album, Polygonum convolvulus, Thlapsi arvense being the most abundant weed species. Camera steered hoeing resulted in 78% weed control efficacy compared to 65% using machine hoeing with manual guidance. Mechanical intra-row elements controlled up to 79% of the weeds in the crop rows. Those elements did not cause significant crop damage except for the treatment with a rotary harrow in maize in 2016. Weed control efficacy was highest in the herbicide treatments with almost 100% followed by herbicide band-applications combined with inter-row hoeing. Mechanical weed control treatments increased white sugar yield by 39%, maize biomass yield by 43% and soybean grain yield by 58% compared to the untreated control in both years. However, yield increase was again higher with chemical weed control. In conclusion, camera guided weed hoeing has improved efficacy and selectivity of mechanical weed control in sugar beet, maize and soybean.  相似文献   

19.
茶树与大豆间作效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分析幼龄茶树与大豆间作对土壤养分状况、茶叶生长、病虫害防治等的影响。【方法】采用两个大豆品种和两个茶树品种,分春、夏两季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英德基地酸性土茶园进行田间试验,分别调查了茶、豆间作对土壤pH、氮、磷、钾、钙、镁等养分状况,茶树株高、株宽及百芽重等生长指标以及杂草控制和病虫害防治等的影响。【结果】幼龄茶园中间种大豆,大豆秸秆回田后能改良土壤养分状况,能显著降低交换性铝含量,提高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效氮和全氮含量;茶、豆间作能有效促进茶树生长,增加茶叶产量、增强幼龄茶园的树势、培养树冠,为成龄茶园的丰产打下基础;茶、豆间作还能有效改善茶园小气候、减少虫害和杂草的发生,从而显著地提高茶园的经济效益。【结论】选择适宜的大豆品种进行茶、豆间作,在增收两季大豆的情况下,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微生态环境,提高茶叶产量,是一种生态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20.
硬茬复播玉米和大豆田主要杂草及化学防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硬茬复播田杂草种类达15科27种。采用除草剂JNH-1,JNH-2或JNH-3进行苗前土壤处理,对已出苗和未出苗的杂草皆有极显著防效,一次用药不仅可保证作物苗期免遭草害,而且对作物生育后期的杂草也可达到有效控制。所用除草剂均对玉米、大豆安全。由于有效减轻了草害和虫害,大豆平均增产19.4%,玉米平均增产2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