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物生产与光合效率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作物生产与光能利用率的关系,分析了高产田作物的生产潜力,指出影响光能利用率的因素及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作物生产与光合效率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论述了作物生产与光能利用率的关系,分析了高产田作物的生产潜力,指出影响光能利用率的因素及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发挥高原光温优势 提高春小麦光能利用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光能利用率系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光合作用累积的有机物所含能量与照射在同一地面上日光能量的比率。作物产量的高低与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高低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通过多学科综合技术措施,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以增加作物产量,目前在世界各国的农业科研中受到普遍重视。因为光能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所以光能利用率的提高最终依赖于叶片的光合能力,通过提高作物光  相似文献   

4.
浅谈如何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作物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影响作物光能利用率的因素,并提出提高作物光能利用效率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5.
从光资源概况、特点、光能利用率、主要作物关键期日照时数等方面,对五大连池市的光资源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解锋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1):144-146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为人类生产直接和间接提供农产品.从我国的地理位置来看,日照充足,光合生产潜力大,提高光能利用率是农业生产上增产的主要措施.但光能利用率低,那么提高作物对光能的利用率就成为农业生产重要问题.分析了导致光能利用率不高的原因,并提出在农业生产中提高先能利用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光呼吸化学控制技术的产业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合作用是人类物质生产的基础,作物生长过程中有机物的形成积累90%~95%来自于光合作用.理论上光能利用率可达5%.目前,大面积生产中作物对光能的利用率只有0.5%~2%,利用效率很低.专家预测,如果每667m2光能利用率提高到5%,年产量将达到2 500 kg[1,13].因此,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有着巨大的潜力,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作物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及解决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作物的产量主要来自光合作用。产量的高低决定于作物对光能利用率的大小。从理论上测算,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可达12%,禾谷类作物产量可达1775公斤/亩。美国科学家估算,在最佳条件下,小麦产量可达1400公斤/亩,玉米产量可达2000公斤/亩。我国科学家根据山东的地理纬度及光热资源和小麦的光能利用率,计算的小麦最高理论产量为1200公斤/亩。以上理论产量比现有得到的高产纪录高出1倍以上。是什么原因限制了作物的高产潜力呢?  相似文献   

9.
新疆不同种植密度下春玉米光能利用率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疆春玉米不同种植密度下光截获率的变化,探讨通过改进栽培措施,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进而提高产量的技术途径.[方法]选用新疆当地推广玉米品种新玉41号、较耐密性品种中单909为材料,设置3个种植密度处理,分别为4.5 ×104、7.5 ×104和10.5×104株/hm2;分别在玉米生长的拔节期、抽雄期、吐丝期、乳熟期、蜡熟期测定不同密度下玉米冠层光截获率、生物量累积等,计算光能利用率.[结果]随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叶面积指数增大,冠层光截获率增加,玉米光能利用率增加.在适宜种植密度范围内,光能利用率与作物生长率、籽粒产量呈线性关系.[结论]冠层有效光截获量是影响玉米干物质积累的主要因素,玉米叶面积指数对光能利用率和作物群体生长率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增加种植密度提高玉米的光能利用率及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0.
2008~2010年进行冬种马铃薯间种甜玉米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间种能利用矮秆作物提高光能利用率,深浅根作物吸收营养元素提高肥料利用率,多收一茬作物提高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从而获得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1.
间作套种增产的客观依据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作物对田间通风透光的要求与光能资源利用率的最大限度及其所能达到的增产潜力的分析,认为在目前生产条件、技术条件下,用间作套种夺取高产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提出了间作套种增产的客观依据和进一步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农作物的产量有90—95%是作物在光合作用中利用日光能同化CO_2所形成的。因此,光合作用在农作物的产量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当前农作物产量远较理论值为低,其主要问题在于光能利用率不高[1、2]。所以生产中许多农业技术和措施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光能利用率或光合强度,从而提高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在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正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在水稻及小麦方面曾比较  相似文献   

13.
农业生产是大范围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过程,农业“八字宪法”的各项措施,实质上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创造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条件来增加作物的干物质积累。植物干重的90~95%是光合作用产生的,仅5~10%是来自根系吸收的养分。然而目前产量较高的农田,对照射到作物上的全部光能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对西藏山南市农业气候资源和山南市麦类作物种植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有效提高山南市麦类作物光能利用率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使山南市麦类作物产值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生态条件下,各种冬种作物的生物生产力有显著性差异;生物生产力与辅助能的投入量和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呈正相关。文中还比较了几种冬种作物对地力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与油葵套种,能够合理配置作物群体,使作物高矮成层,相间成行,有利于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充分发挥边行优势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生产的粮食供给口粮有余,人畜共粮不足,增加粮食主要为了解决饲料问题,作物植株在全生育期中的光能利用率为“前期低-中期高-后期低”,在作物生 期结束时收割绿色营养体作饲料,能够增加作物种植次数,提高全年光能利用率,在单位耕地面积上可获得最高营养物质产量,并通过转化效率最高的动物转化成为优质食品。  相似文献   

18.
对西藏山南市农业气候资源和山南市麦类作物种植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有效提高山南市麦类作物光能利用率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使山南市麦类作物产值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生产的基本过程,是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实现的。就目前一般作物生产水平而论,阳光能量的利用率仅为1—3%。因此,提高光能的利用率,使作物大幅度增产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相似文献   

20.
提高二代目光温室光能利用率,可有效地改善温室内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各类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节能二代目光温室光能利用率的提高主要从增加温室采光量和改善光照分布余缺均匀性两个方面入手。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