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分析江西省现行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存在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偏低、非林地上的森林未纳入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公益林采伐不规范、商品林流转渠道不畅、商品林建设配套设施不完善、非林地上林木的采伐管理等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江西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自然生态特点,提出了提高补偿标准、完善公益补偿机制和采伐规定、尽快出台商品林管理办法等对...  相似文献   

2.
以江西省17县753户林农为例,首先通过二元Logistics模型实证林农退"商品林"还"公益林"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再构建ISM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结构关系。结果表明,政策接触能力、政策落实情况、补偿的标准、政策了解程度、补偿标准了解程度、补偿标准满意程度对林农退"商品林"还"公益林"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林地经营规模、经营资金畅通性对其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在显著影响因素中,林地经营规模是表层直接因素;补偿标准满意度、政策了解程度、补偿标准了解程度、经营资金畅通性是中层间接因素;政策接触能力、政策落实情况、补偿的标准是深层根源因素。基于三个层次分别提出了促进林农退"商品林"还"公益林"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平远县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基本情况和管理成效,分析了生态公益林补偿与商品林价值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福建省目前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现状、补偿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福建生态公益林布局优化过程中开展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进行政府赎买试点的观点,从而为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的政府赎买积累经验,也为推动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向更加优质、高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生态公益林管护和补偿机制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集体林权改革后,广大林农从经营商品林中获益较多,而从经营生态公益林中获益较少,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压力大。从福建省生态公益林管护现状出发,探讨了管护与补偿机制方面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生态公益林管护办法和补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从20世纪90年代初确立森林分类经营指导思想以来.森林分类经营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完成了全省省级和国家级生态公益林的区划界定工作.建立了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启动了生态公益林重点建设工程。制定了优惠政策鼓励非公有制造林,建立了商品林基地,促进了速生丰产林的发展,推动了生态公益林体系和商品林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广东省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的形成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即农民对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从认识、参与到接受和拥护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指出广东省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存在补偿标准偏低、补偿标准一刀切、起不到激励作用等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分区域、分类型制定补偿标准,提高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水平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森林分类经营是新时期林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关系到整个林业发展全局的根本性改革,提出森林分类经营工作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划分原则,依据和标准;森林分类区划的最小单位、调查内容和方法问题;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的比例关系;国家和地方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配套研究林业的税收和收费政策问题;资产评估和效益评价问题等。解决森林分类经营工作存在问题,应着手几个方面的工作:制定和完善森林分类经营的政策、法规;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强生态公益林、商品林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森林分类经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何科学地经营和管理公益林、商品林。阐述了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有利于森林分类经营健康发展的政策、制度;尽快实行公益林补偿机制,通过征收生态补偿基金、减免税收等进行补偿;对商品林实行贸工林一体化生产经营型发展模式,完善林业产权交易体系,广辟商品资金渠道,使商品林经营快速走向市场经济轨道。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以来,福建省尤溪县西滨镇针对以前生态公益林管护不到位、护林员管护工资低、村级监管缺位、补偿制度不完善、毛竹林扩鞭侵占生态公益林等难点问题,做到"五结合抓创新、两统筹促保障、一界定明界线",运作"联效计酬、综合管护"新模式,创新了尤溪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有效保护了生态公益林,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发挥了生态和经济效益,得到了推广。"五结合"抓创新——在护林区域上,生态公益林与商品林管护相  相似文献   

11.
罗勇 《广西林业》2008,(5):9-10
生态公益林不同商品林,其无形“产品”不由经营者独享,也无法拿到市场上竞争销售,因此没有直观的效益回报,对经营、投资者无法产生大的吸引力和驱动力。然而,生态公益林对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发展却产生巨大效益与作用,有的对某些部门、行业或一个流域发挥较大功能。长期以来,生态公益林无法得到成本回报和价值补偿,林农和社会团体缺乏营造和保护生态公益林的积极性,生态公益林及其功能不断减少和萎缩。  相似文献   

12.
2001年国家实行森林分类经营政策,即:将森林按其主导作用划分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的生态公益林和以木材(花果叶)生产为主的商品林,对生态公益林实施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3.
全省首创的林业普惠金融产品将生态公益林或天然商品林补偿收益权作质押担保,对生态公益林或天然商品林权利人实施授信贷款。作为全省首创的林业普惠金融产品,2019年,明溪县林业局联合信用合作联社创新林业普惠金融产品“益林贷”,截至5月,已发放“益林贷”贷款497.75万元,受益林农118户。  相似文献   

14.
崔淑军 《国土绿化》2012,(10):43-43
生态公益林在改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维系国土生态安全、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完善,生态公益林的收益与商品林收益差距不断拉大,对生态公益林的管理不到位,导致破坏生态公益林现象屡禁不止,给生态公益林  相似文献   

15.
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而如何选取科学合理的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的计算方法则是生态补偿标准确定的核心。本文在探讨公益林补偿标准与其他类型生态补偿主要区别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的主要计算方法,对不同方法的适用情况、原理以及特点进行了简单的对比。简要概述了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如何科学合理公平的确定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以当前生态公益林的多种补偿理论为基础,结合林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初步探讨了生态公益林补偿的基本思路,即以生态公益林经营成本为补偿基础,其次考虑收益损失补偿,最后考虑生态产品及服务价值补偿;同时,结合江苏省生态公益林现状,测算得出基础补偿标准约为677(不含地租)~1 127元/hm2(含地租),全额补偿费用约为1 577(不含地租)~2 027元/hm2(平均地租)。最高补偿标准需要结合生态服务价值及补偿意愿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林业资源管理》2015,(5):44-49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确定是科学、公平地实施生态公益林补偿的前提和基础。以株洲市生态公益林小班为对象,基于生态公益林权属、事权等级、保护等级、林分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等指标构建株洲市生态公益林补偿系数模型(CF)。通过补偿系数将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分级量化,基于当前株洲市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相应地提出了其分级补偿标准为(120+CF×100)元/(hm2·年)。  相似文献   

18.
针对延边的实际情况,阐述了森林分类经营的分类系统、分类标准、企业分类及重点生态公益林、兼融林、商品林建设规模和建设重点,并就延边地区商品林、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及实施分类经营必须要政府解决的几个政策性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松阳县为例,分析了当前公益林建设及生态补偿机制面临的与新形势发展不协调、补偿方式与标准不合理、补偿实施与管理不规范、无法充分调动林农营林护林积极性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加强立法、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森林综合保险机制,统筹联网、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公益林管护机制,补充完善相关配套机制,制定合理的补偿方式和标准,加强监管、强化考核和进一步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等若干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完善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截止2014年底,浙江省共有国家级公益林93.05万hm~2,占全省林业用地面积的14.10%。公益林补偿标准由2001年的120元/hm~2提高至2015年的450元/hm~2,并逐步建立了组织保障、成效监测评估、信息管理及保护宣传等体系。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如公益林补偿标准与管理要求不匹配、建设与管护资金短缺、保护与开发压力大、基层管理力量薄弱及现有法律效力明显。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公益林补偿机制,增强公益林自我补偿能力,加大公益林建设管护资金投入,提升管护水平,修订完善现有管理办法,搞活商品林经营,完善公益林管理机构,定向培育基层技术人员,出台公益林管理条例,提升法律效力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