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解普文试验林场土壤养分状况,通过土壤类型调查和基本理化性质测定,采用修正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进行肥力评价。结果表明,普文试验林场土壤为紫色砂岩上发育的赤红壤,土壤pH值总体属于酸性水平且随土层加深酸性减弱。A层SOM含量高,随土层加深呈高—中—低明显变化。N含量水平高,随土层加深含量下降,但仍能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土壤P素十分缺乏,区域内各土层AP大部分处于较缺乏水平,少部分区域极度缺乏。土壤K素较丰富,且随土层加深有升高趋势,可被植物利用的AK仅少部分区域处于丰富水平,大部分处于较缺水平。中量元素中AS基本与同区域农田土壤中含量处于同一水平,EMg含量较低,ECa十分缺乏。微量元素基本与同区域农田土壤中含量处于同一水平或略高。受生物富集过程影响,土壤养分表现出较明显的“表聚性”,大部分区域土壤肥力等级为中等肥沃,少数为贫瘠水平,土壤养分含量呈现出随海拔升高而下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白石山森林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养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太行山脉北端白石山不同类型森林土壤中氮、磷、钾养分全量及有效量进行了室内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8.37% ̄106.34g/kg,全氮量为1.11 ̄3.43g/kg,全钾量为20.69 ̄25.46g/kg;碱解氮含量为38.5 ̄244.3mg/kg,速效钾含量为133.2 ̄214.4mg/kg,有机质及氮、钾全量较高,有效供应较好;全磷量多低于0.8g/kg,速效磷多低于10mg/  相似文献   

3.
森林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直接关系着林地生产力、生态恢复的方向与途径,是植物群落空间格局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对生态系统的演替有重要作用,因此近年来有关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的研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文中就海拔高度、土层深度、坡向、植被类型等环境因素对森林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指出目前该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合多种环境因子对土壤进行季节动态变化的研究比较缺乏,基于林分或更大尺度下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空间异质性的形成机制、土壤空间变异规律同人为干扰、物种空间分布格局等关系的研究应该得到更多重视,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作为评价指标,应用物元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玉树东南部森林土壤养分进行了评价,并对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的影响因素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玉树东南部森林土壤整体养分状况良好,速效磷含量缺乏成为限制因子;林型和森林群落复杂性对速效磷影响显著(P=0.05),针阔混交林与复杂群落结构下速效磷含量最高。物元模型在评价过程中表现出优势,是土壤养分评价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中条山中段4种典型栎类林分进行野外调查,运用重要值、多样性指数对其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次野外调查共记录到24种植物,隶属于14科21属。从重要值可知,中条山典型栎类林的优势种为栓皮栎、辽东栓、油松、连翘、栒子和披针薹草。从物种多样性指数比较可知,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变化趋势较为相似。其中,辽东栎阔叶混交林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最高,栓皮栎次生中龄林最低;栓皮栎纯林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最高,辽东栎阔叶混交林最低;栓皮栎纯林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最高,栓皮栎次生中龄林最低。Simpson优势度指数的变化趋势与其他指数相反。  相似文献   

6.
以张掖市肃南县祁丰林区的4种林分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0~60cm土壤剖面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等养分含量特征,并进行了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和全磷含量在青海云杉(Piceacrassifolia)林和灌丛林不同土层差异性不显著(P0.05),有机质在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林和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混交林具有明显的"表聚性"特点,而全磷在祁连圆柏林和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混交林40~60cm土层显著高于其他土层(P0.05)。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也具有明显的"表聚性"特点,全钾在土壤剖面不同土层差异性不显著(P0.05)。4种林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在0~60cm剖面上的均值大小总体上均表现为:青海云杉林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混交林祁连圆柏林灌丛林,全钾均值在不同林分间的差异性不显著(P0.05),速效钾均值大小均表现为:灌丛林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混交林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土壤质量评价表明,研究区4种林分生长主要缺乏磷素,特别是可供林木生长直接吸收的速效磷。  相似文献   

7.
前言降水,通过森林植被到达地表,又沿着地表的倾斜面往下移动,其中一部分水分渗入土壤,保持在土壤孔隙中并在孔隙中流动,形成中间流,这就是地下水,汇集到河川中流出森林地带。渗入土壤的水分,一部分经树木,草灌的根系吸收后蒸发,另一部分从地表蒸发。森林土壤中水分的移动,保持,怎样理解水分的移动?对森林的木材生产机能和水资源的保持机能与土壤中有关水分的分配了解是基本的,也是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土壤是林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其肥力状况的好坏与土壤中养分含量的丰缺密切相关。掌握一个地区的森林土壤养分含量情况及其分布规律,对该地区林业的速生丰产、进行立体作业、充分利用地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对汝城县森林土壤主要养分因子(有机质、全氨、全磷,全钾)的垂直分布规律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应用意见。一、基本情况汝城县位于东经113°16'17"-113°59'21",北纬29°19'5"-25°52'57",  相似文献   

9.
以元阳梯田核心景区坝达、小水井两个区域的森林系统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各养分含量,分析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各养分的分布特征及空间变异性,对坝达、小水井两个区域的森林土壤p H值、有机碳、氮素、磷素及钾素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的森林土壤p H值为4. 61-5. 21,为酸性土壤;(2)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含量较高,分别为32. 34-66. 44g/kg和1. 69-4. 63g/kg,处于含量丰富水平;土壤磷元素含量较低,全磷含量为0. 43-1. 64g/kg,速效磷含量介于1. 55-6. 13mg/kg,处于含量缺乏水平;土壤钾元素含量最低,全钾含量为5. 06-21. 06g/kg,速效钾含量介于23. 81-91. 57mg/kg,处于含量贫乏水平;(3)研究表明,坝达和小水井两区的土壤养分变异系数在15%-60%之间,7个养分指标的变异系数都属于中等强度变异性。  相似文献   

10.
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了解森林土壤养分垂直分布状况可为林业土壤科学施肥提供依据。研究对云浮市森林土壤构建从上到下分5 层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对候选的模型输入参数进行筛选获得最优组合,并生产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对土壤养分预测能力不同,其中碱解氮、全钾较好,有机质、速效钾、全磷一般,速效磷、全氮相对较差。筛选出的最优模型输入组合显示,地形位置指数、坡度、泥沙输移比、坡向对土壤养分的预测能力最强,水流长度、潜在太阳辐射次之,水流流向、土壤地形因素、垂直坡位相对较差,且同一参数对不同土壤养分指标的预测能力不同;最优模型生产的土壤养分图更详细的反应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1.
森林土壤有机碳在维持全球生态系统碳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通过实地调查韩江流域森林土壤,分析土壤样点数据,获取土壤有机碳养分特征及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韩江流域不同土层有机碳含量均值处于9.121~17.702 g/kg之间,不同土层由表层至深层,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空间分布上,在靠近韩江水系平缓区域,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相对较低,远离水系的高海拔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2.
卧龙自然保护区植物生长季节森林土壤水分状况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于1981-1984年植物生长季节对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水分状况,进行了定位研究,试验林地设置在1200-4300m海拔高度的不同生物气候带的森林类型下。选择的五处试验林地是:①常绿阔叶林下的山地黄壤;②次生落叶阔叶林下的山地棕壤;③针阔混交林下的山地暗棕壤;④暗针叶林下的山地棕色暗针叶林土;⑤高山草甸植被下的高山草甸土。试验结果阐明了试验林地土壤的蓄水性能,枯枝落叶层最大蓄36-313t/ha,森林土壤的渗透系数在1.54-5.33mm/min,试验林地生长季节森林土壤水分贮量,都在最佳含水量下限以下,试验林地森林土壤水分供给(生态湿度)顺序为:山地棕色暗针叶林土(重湿)>高山草甸土(重温)>山地棕壤(湿)>山地黄壤(较湿)>山地暗棕壤(较湿一潮)。  相似文献   

13.
城市森林土壤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理化性质特征是衡量土壤是否健康的重要途径。该研究选取扬州市茱萸湾风景区内6种不同植被种类的城市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植被种类下土壤pH、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等7个指标,阐明该区域内6种森林的土壤质量状况。结果显示:6种植被种类的森林土壤中,pH值在6.26与8.91之间,其中3号山茱萸林的土壤pH值超过了标准最高值,碱性偏大;土壤有机碳含量均未达到标准的最低值;有效磷的数值均偏低,在标准均值以下。建议在今后的城市森林土壤的养护管理中,应根据土壤理化性质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施用有机肥和磷肥。  相似文献   

14.
以云浮市云城区和云安区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应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结合 GIS 技术分析其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预测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地统计学主要从空间插值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角度对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进行诠释,并利用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两个指标以及模型预测点与实测点间的相关系数作为判断模型好坏的标准。研究结果认为插值模型中泛克里格插值法在样点密度较小时显示出明显优势,而 BP-ANN 在模型的稳定性和推广性表现尤为突出,最后对泛克里格插值模型和 BP-ANN 下的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4种养分空间预测分布特征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5.
剑阁县植烟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剑阁县45个乡镇的植烟土壤的14项养分化学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先以隶属度计算法求出各单项养分指标的适宜性,再利用主成分和聚类方法对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多指标综合评分和适宜度类别划分。结果表明:剑阁植烟土壤养分在不同乡镇间情况差异明显;14项参比指标中,每个土壤样品平均约5项指标达到适宜状况;除交换镁和水溶性氯以外,其它中微量元素营养指标比较接近适宜养分水平;大量营养中钾元素距适宜养分水平的差距最大。不同乡镇的土壤pH值变动较大,在施肥时应充分考虑其影响。用主成分综合评分法和聚类分析将应试群体划分为5类,为评价剑阁各乡镇土壤的烟草宜栽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柴河重点国有林管理局黑牛背林场森林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采样对5种典型土壤的养分测定分析及评价,为植物栽培的生产实践中进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湖北省板栗主产区林农习惯施肥调查结果表明:板栗生产中钾肥用量极少,磷肥用量偏低,而氮肥相对较多.应用GPS定位,采集湖北省28个县市板栗产区土壤样品112个;以常规方法分析了各土样pH值、有机质及土壤有效N、有效P、有效K、交换性Ca、交换性Mg、有效Fe、有效Mn、有效Cu和有效Zn含量.结果表明:湖北省板栗产区80%左右以上的土壤pH及土壤有效N含量适宜于板栗生长,但50%以上的土壤有机质低于15 g/kg,生产中应通过施用有机肥和采取抚育管理措施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P和有效K含量均较低,其低量比率分别为56.3%和73.11%,生产中应多施用P、K肥料.  相似文献   

18.
以莲花山白盘珠自然保护区针阔混交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和山地常绿阔叶林表层土壤(0~20 cm)为对象,测定了土壤pH 值及主要养分含量,并应用相关分析法,探究了不同养分间的相关性。结 果表明:(1)山地常绿阔叶林土壤pH 值显著低于针阔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2)森林土壤有机质、 全氮(N)、全磷(P)、速效N、有效P 含量在不同森林类型间差异显著:山地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质、 全 N、全P 显著高于针阔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土壤速效 N 含量最高,但有效 P 含量最 低;( 3)3 种森林土壤全N 与全P 含量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但其它养分间的相关性随森林类型而异, 表明森林类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既有普遍性,又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3种森林土壤养分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莲花山白盘珠自然保护区针阔混交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和山地常绿阔叶林表层土壤(0~20cm)为对象,测定了土壤pH值及主要养分含量,并应用相关分析法,探究了不同养分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山地常绿阔叶林土壤pH值显著低于针阔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2)森林土壤有机质、全氮(N)、全磷(P)、速效N、有效P含量在不同森林类型间差异显著:山地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质、全N、全P显著高于针阔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土壤速效N含量最高,但有效P含量最低;(3)3种森林土壤全N与全P含量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但其它养分间的相关性随森林类型而异,表明森林类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既有普遍性,又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中条山猴头菇林缘中条山林区是一个天然的绿色宝库。它除生产木材供国家建设需要外,还生产着多种林副产品,满足着人民生活的需要。猴头菇就是这众多林副产品中的佼佼者。猴头菇,中条山区的群众称其为猴头,是一种大型的真菌。因其菌丝柔软毛茸茸的,仿佛长毛一样披满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