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常规的高空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3年8月11日发生在汉中市的一次明显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此次强对流天气是在大陆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相互对峙,汉中市处于两高之间的低值区的环流背景下发生的,西风槽是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这种中高层干冷、低层暖湿,以及不稳定层结的上下叠置造成了汉中市剧烈的强对流天气;②对流层低层925hPa附近的逆温层所形成的干暖盖,有利于深厚对流活动的产生,对流有效位能(CAPE)的大小与对流天气的强弱有很好的对应关系;③此次强对流天气产生的强降水属于混合云降水,混合云中的对流单体直接导致了出现在汉中局部地方的短时强降水。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2015年4月19日晚至20日白天,梧州市出现了2015年的首轮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这次过程以冰雹、雷暴大风天气为主。利用常规资料对这次过程的天气特征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由高原槽东移引导低层切变线南下及地面冷锋抬升触发造成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梧州地区的动力和热力条件都很充足,但水汽条件欠缺;此次过程的假相当位温、CAPE、SI、K指数等大气对流参数能够很好地预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卫星云图及多普勒天气雷达对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及预报预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会泽县2005、2011、2017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数据,探讨了该地区石漠化的时空演变特征,选取演变方向、规模、速率、频率等指标,定量分析了不同程度石漠化强度之间的内部转移特征,研究了近13年来该地区石漠化现状及区域、岩性等方面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从时间变化上看,无石漠化、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和中度石漠化变化是最明显的。石漠化的演变速率为:潜在石漠化>中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轻度石漠化>极重度石漠化>无石漠化。石漠化演变最频繁的是重度石漠化(2.43%/a),其次是潜在石漠化(2.4%/a),演变频率最慢的是极重度石漠化和无石漠化;(2)从空间上看,石漠化较严重的区域主要发生在田坝乡的金槽、李子箐、尹武,娜姑镇的炭山,矿山镇的格核米、河湾子等地。这些地区石漠化以带状分布为主,空间分布格局明显。 相似文献
4.
东北三大硬阔燃烧过程烟气释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北"三大硬阔"为研究对象,采用外业调查和室内控制环境燃烧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3种树木的枝、皮和干部进行气体排放量的测定,并对比分析不同树种及部位气体排放量的差异,通过计算分别得出CO2、CO、CxHy、NO和SO2气体的排放因子。研究结果显示:3种乔木各部位(枝、皮和干)之间CO2排放量、CO排放量、CxHy排放量、NO排放量、SO2排放量和含碳气体(CO2、CO和CxHy)总量以及5种气体(CO2、CO、CxHy、NO和SO2)总量平均值都存在差异,但差异显著性不相同;3种乔木燃烧皮部与干部的CO排放量、CxHy排放量、NO排放量以及SO2排放量平均值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而CO2排放量、含碳气体(CO2、CO和CxHy)总量以及5种气体(CO2、CO、CxHy、NO和SO2)总量平均值差异不显著;而枝部CO排放量与NO排放量3种乔木之间差异不明显;胡桃楸、水曲柳和黄菠萝的各部位的CO2平均排放因子分别为2.960 8、3.068 2和2.649 2,CO、CxHy、NO和SO2的排放因子都比CO2要小很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东北地区混交林地上生物量动态过程驱动因子,以准确理解森林服务和功能。 方法 基于东北金沟岭林场的110块固定样地,描述了1987—2017年的森林动态变化过程。利用分段结构方程模型来评估森林结构、气候、地形和多样性对地上生物量的森林动态过程(生长、进界和死亡)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生物量动态过程对稳定性的作用。 结果 表明,生物量生长量受到林分断面积(β=0.562)、海拔(β=0.853)和年均温(β=0.820)的正向影响,与胸径基尼系数呈负相关(β=-0.274)。生物量进界增长量随海拔(β=0.913)、年均温(β=0.944)的增加而增加,与胸径变异系数呈显著负相关(β=-0.233)。生物量死亡损失量只与林分断面积(β=0.467)呈显著正相关。另外,本研究还发现,死亡是影响森林生物量稳定性的最重要因素。 结论 总体来看,海拔和年均温是林分生物量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以后要更加关注死亡树木的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森林经营。 相似文献
6.
东北杏是集观赏、经济、用材于一身的重要造林树种。通过对其育苗、造林、抚育、整形修枝、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的研究,全面掌握了该树种系列栽培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营造东北杏人工林生态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9.
东北过伐林椴树生长过程与生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吉林省汪清县金沟岭林场收集的38株过伐林椴树解析木资料,研究椴树年龄与树高、胸径、材积之间的相关关系,分别拟合椴树最优树高-年龄、胸径-年龄、材积-年龄的生长方程,经检验达到精度要求,为预测该地区椴树树高、胸径、蓄积的生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和人类的过度开垦,东北黑土地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黑土资源流失严重。从东北黑土地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水土流失的原因:不合理开垦、耕作方式不科学、农业比较收入低致抛荒严重。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政府要加强领导、开展深入地宣传、建立管护责任、因地制宜采取治理措施等。 相似文献
12.
城市森林是我国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和重视东北地区城市生态环境刻不容缓。文章阐述了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了东北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低压称为东北低压,在东经115°~130°,北纬43°~54°范围内,出现一根以上闭合等压线的低压(两站以上)均统计为东北低压。它的发展还能引起整个东亚环流形势的改变,能够带来大范围的大风、风沙、雷暴、雷阵雨及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是影响哈尔滨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通过统计2006~2015年的10年气象资料,对东北低压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东北低压的发生、移速、减弱及消亡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4.
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和人类的过度开垦,东北黑土地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黑土资源流失严重.从东北黑土地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水土流失的原因:不合理开垦、耕作方式不科学、农业比较收入低致抛荒严重.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政府要加强领导、开展深入地宣传、建立管护责任、因地制宜采取治理措施等.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东北林区森林凋落物中的有机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落叶松(Larixolgensis)、水曲柳(Fraxinusmandshurica)、红松(Pinuskoraiensis)、白桦(Betulaplatyphylla)是东北林区主要造林树种。于2002年10月初,在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老爷岭和尖砬沟试验站(45?2?45?0碞,127?0?127?8碋)采集了4个树种林分的森林凋落物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当年新鲜凋落物及半分解凋落物中有机酸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鉴定出13种有机酸,包括草酸、丙二酸、反丁烯二酸、丁二酸、顺丁烯二酸、苹果酸、柠檬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结果表明:对于新鲜凋落物而言,所测的7种低分子量有机酸中草酸含量最大,一般高于30mg/g;6种高级脂肪族酸中油酸或亚油酸含量最大,高于40mg/g;在半分解凋落物中,草酸含量最多,其次为亚油酸,再次为油酸;同一树种新鲜凋落物中有机酸种类和含量明显多于半分解凋落物。图5表2参1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