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刊讯2018年5月11日,省林业厅在成立对接雄安工作专班的基础上,派出10名专业技术干部到雄安新区支持森林城市建设。雄安新区设立以来,省林业厅由厅领导带队,多次到雄安新区调研,解决实际问题,对雄安新区森林城市建设、湿地保护、千年秀林建设等方面提供人才、资金、项目等全方位的支持。2018年专门  相似文献   

2.
2021年6月24日,河北在雄安郊野公园圆满召开全省雄安新区建设发展工作现场会,7月18日郊野公园正式开园试运营。雄安郊野公园顺利完成建设任务,各地游客纷纷涌入雄安,仅2021年国庆期间就接待游客超过18.2万人次,占新区游客总量的90%以上,郊野公园成为雄安新区最热的网红打卡点。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中国雄安集团发布了《雄安新区2020年植树造林项目信息预告》。截至去年年底,雄安新区在前期新造林11万亩基础上,继续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20万亩异龄、复层、混交的近自然"千年秀林",雄安新区总造林面积扩展至31万亩,树种达200种,植树1400万棵。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2020年,雄安新区"千年秀林"计划植树造林10万亩,主要包括环淀林带、河流生态廊道、道路生态廊道和部分林地斑块及生态湿地游憩林等规划林地。  相似文献   

4.
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部署,2017年,雄安新区在国家、省市各级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创新模式启动实施9号地块一期造林绿化项目,高标准营造雄安新区"千年秀林",为打造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新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土地生态安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为了探索出雄安新区土地生态安全的有效路径,采用系统仿真的方法,对不同发展路径下雄安新区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构建的雄安新区土地生态安全系统仿真模型模拟效果良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够对雄安新区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行模拟。②协调发展路径下,土地-经济、土地-社会、土地-自然混合子系统均能表现出更强的动力,在2030年雄安新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最优。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11月7日,雄安新区9号地块一区造林项目EPC总承包项目开标。这是雄安新区设立以来首个公开招标的项目,同时也意味着新区建设正式拉开帷幕。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公司经过百家企业的激烈角逐,最终在第二标段中脱颖而出,其他四段中标单位分别是中国建筑联合体、中国铁建联合体、中国交建联合体、中囯中铁联合体。该项目被称为雄安新区第一标,是新区建设森林城市,实现新区蓝绿  相似文献   

7.
<正>雄安新区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和雄安绿博园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专门成立了新区植树造林指挥部,全力推进新区绿化和雄安绿博园建设。雄安新区2019年植树造林任务20万亩,春季已完成6.8万亩,计划秋季植树造林13.2万亩。新区秋季造林重点是加强公路、铁路、河流廊道及郊野单元生态林建设,构建蓝绿交织的生态景观空间,为新区发展铺就绿色基底。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新区积极探索市场化方式开展植树造林,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剂作用,开展多种经营,引入综合实力强、技术先进的企业参与新区绿化事  相似文献   

8.
正"雄安新区建设,从植树造林开始。在大规模城市建设前,对接新区总体规划及森林城市、土地利用、防洪等专项规划,选择符合规划方向且规划用途相对稳定的地块,采用合作造林方式,率先启动植树造林工作,打造伴随千年之城成长的‘千年秀林’。"雄安新区生态投资公司负责人彭晓更说。设立雄安新区,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日前,《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发布,明确规定城市蓝绿空间占比将稳定在70%  相似文献   

9.
数字     
正雄安新区一年来植树780万株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加大白洋淀生态保护和修复,有力支撑雄安新区发展"专题调研组在雄安调研时了解到,自去年4月以来,雄安新区陆续开展植树造林并于去年秋季启动"千年秀林"绿化工程,截至4月25日,一年来已植树780万株,为雄安新区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4月1日,河北雄安新区设立的消息正式发布。到10月1日,雄安新区半岁了。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的设立将构建起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更是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目前,有一幅对联在雄安广泛流传:上联是"雄安容天下",下联是"京津冀未来",横批是:"千年大计"。雄安到底有多厉害?半岁的雄安"成长"得怎么样了?未来的  相似文献   

11.
对雄安新区国家储备林栽培模型进行阐述,包括设计原则、树种选择和栽培方案等内容,以期通过国家储备林的科学建设,打造蓝绿交织、环境优美、生物多样、生态宜居的雄安新区森林城市。  相似文献   

12.
<正>让世界了解河北,让河北走向世界,雄安是一个窗口。2019年以来,我省11个设区市及辛集、定州两市和雄安新区管委会在雄安新区共建雄安郊野公园,在临近京雄高速区域,以东湖为中心,打造14个主题功能各异的城市展园。目前,全部建设任务已完成,整体移交雄安新区管理运营。各展园各具特色,组团成景、相映生辉,成为集吃住、游购、康养为一体,一站式畅游“微缩”河北的城市公园,尽享燕赵风情。采用“共建”模式,  相似文献   

13.
刘蕾 《河北林业》2023,(10):30-31
<正>高阳县地处华北平原,位于保定东南部,毗邻雄安新区,正位于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和雄安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双重辐射的独特区位。境内潴龙河、孝义河为白洋淀上游河道,小白河是引黄入冀补淀线路,三条河流均为雄安新区生态管控的重要部分,北部区域97平方公里面积是白洋淀蓄滞洪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阳县是雄安新区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地位突出,对城区绿色空间景观提升正当其时。为此,笔者对高阳县城区绿色空间景观提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4月17日,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在北京听取了省林业厅关于雄安新区林业生态建设有关情况的汇报。张建龙指出,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在目前公布的雄安新区布局中,明确提出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着力建设"绿色、森林、智慧、水城"于一体的新区。这充分表明,在  相似文献   

15.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浅水湖型湿地,研究该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对维持华北平原生态平衡和雄安新区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白洋淀经过多个朝代的改造和治理,特别是清代千里堤的修建,形成了现在的基本格局。为了给白洋淀环境生态系统修复和雄安新区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多年来对白洋淀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梳理分析掌握的数据和资料,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相应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以白洋淀为核心,从历史、水资源、水质、生态及社会生产系统等多个角度论述白洋淀的变迁及发展趋势,并进一步探讨白洋淀环境生态与雄安新区建设的内在联系;分析认为雄安新区防洪工程体系的建设和白洋淀环境生态系统的改造在系统功能上相互制约,在规划布局上要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6.
为科学掌握雄安新区气候特征,为雄安新区建设提供基础数据保障,基于雄安新区区域内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多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雄安新区近50 a气温的时间序列变化、突变现象、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雄安新区年平均气温呈显著波动升高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65℃/10 a,略高于全国平均气温变化速率;不同季节平均气温升温对年平均气温的贡献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2)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均呈波动升高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238℃/10 a、0.422℃/10 a,平均最低气温升温趋势显著;平均最高气温不同季节的升温幅度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平均最低气温的升温幅度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3)年、冬季、春季和夏季平均气温增暖趋势均存在突变现象,年平均最高气温自90年代开始呈现持续增暖趋势,突变点为1990年。年平均最低气温及各季节的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趋势不存在突变现象。(4)年平均气温存在8 a、13 a、19 a周期变化,年平均最高气温存在8 a、11 a、19 a周期震荡,年平均最低气温存在13 a、19~20 a周期震荡。雄安新区气温研究结果对全面认识该区域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雄安郊野公园坐落于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北侧、南拒马河南侧、京雄高速西侧,总面积2.68万亩,是雄安新区"一淀、三带、九片、多廊"生态格局中"九片"之一。作为雄安新区北部绿色生态门户,郊野公园能够发挥大型林地的生态屏障、水源涵养作用,体现自然生机、休闲游憩功能。  相似文献   

18.
正雄安郊野公园是河北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先植绿、后建城"重要指示要求,围绕建设"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绿色生态宜居新城"的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着力打造雄安新区"一淀、三带、九片、多廊"的生态格局,举全省之力建设的重点工程,是建设新时代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重大举措和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9.
数字     
正96%中国游客期待入住环保型住宿过半数人坚持绿色出行为庆祝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全球酒店及住宿在线预订平台缤客于今日发布了2018年最新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报告,96%的中国游客计划在2018年入住绿色环保型住宿,用实际行动推动旅游业的"绿色"发展。雄安新区一年来植树780万株自去年4月以来,雄安新区陆续开展植树造林并于去年秋季启动"千年秀林"绿化工程,截至4月25日,一年来已植树780万株,为雄安新区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奠定了基础。北京朝阳将添40万平方米水面湿地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10月20日,河北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周金中,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剑一行到雄安新区就森林城市建设和湿地保护等工作进行调研。雄安新区管委会临时党委委员翟伟,规划建设局有关负责同志等陪同调研。周金中一行先后到白洋淀和9号地块造林项目现场,了解湿地保护和森林城市建设等有关情况。听取了相关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