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自然教育是大熊猫国家公园主体功能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建设科学有序和可持续发展,剖析了自然教育的意义和国家公园开展自然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由运营管理、场地设施、产品服务和组织保障为构建要素的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并结合新冠疫情影响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开展自然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唐家河片区地处岷山山系,是大熊猫的核心栖息地之一,也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出镜率极高的一个片区。保护大熊猫并没有耽误社区居民过上好日子,这里是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天堂。人们幸福地说,唐家河是一条流蜜的河。唐家河,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北大门”。在“熊猫王国”有着特殊的地位。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境内的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20世纪80年代中外合作研究大熊猫的第二个基地,第一个基地是著名的位于阿坝州汶川县的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唐家河,  相似文献   

3.
“爱鸟周”是国家为保护鸟类、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而开展的一项法定主题宣传活动,3月29日,由国家林草局驻成都专员办、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等多单位主办的四川省暨成都市第38届“爱鸟周”活动启动仪式在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片区(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  相似文献   

4.
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是一个特殊的动物王国,雪山之巅的雪豹和竹林深处的大熊猫共享一座高山"寝室"。这里的冬天既有冰天雪地的严寒,又有亚热带内陆山地气候的温湿。雪豹、大熊猫和邻居们会如何过冬呢?  相似文献   

5.
功能区划是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的重点,也是制定差别化空间管控措施以实现国家公园的多重目标的关键。本文梳理了三江源、普达措等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试点实施方案中的功能分区,对功能分区的名称、面积、管控措施等进行了分析,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中国国家公园功能分区的类型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国家公园建设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国家公园的概念、功能、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国家公园建设与发展现状,论述云南省进行国家公园建设应关注的可持续利用,展示性保护,采取政府主导、管经分离、多方参与及分区管理的管理模式以及科学、合理规划等方面问题.并对云南省国家公园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台湾地区国家公园规划管理概况及分区依据,以金门、雪霸、太鲁阁国家公园为例详解了台湾地区国家公园因地制宜的分区管理,通过对比,从分区名称、数量、区域关系等方面剖析了大陆自然保护区分区体系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台湾地区国家公园分区管理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8.
在黄河口现有自然保护地分析梳理的基础上,对黄河口国家公园的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国家公园的规划范围、分区构想,并就管理体制和创新发展机制进行了研究,为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去年8月,《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获得国家正式批复。方案将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共80多个大熊猫保护地有机整合划入国家公园。目前,方案下发一年多了,实施情况究竟如何?记者进行了打探,并对岷山山系最大的大熊猫栖息地和自然保护区唐家河进行了个案采访。推进进展怎样?牵头省份四川确定2020年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亮相"。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把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  相似文献   

10.
<正>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卧龙片区是闻名于世的“熊猫王国”和“雪豹乐园”。而栖息于此的14种雉类,占到了四川省25种雉类的50%以上,由此,这里还有“雉类天堂”之美誉。雉爱之地:从河谷两岸到雪山之巅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卧龙片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邛崃山系腹地与四川盆地交汇的崇山峻岭和高山峡谷之中。由于山体绵延高耸和河流不断地侵蚀与切割,这里的海拔从1300米上升到6250米,起伏落差达5000米。  相似文献   

11.
论国家公园的“管控—功能”二级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区管理是国家公园实行差别化管理、实现多功能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国家公园分区管理需求的梳理分析,提出国家公园"管控-功能"二级分区模式,探讨明晰各级分区的实施目标、原则及方法,理顺分区管理的方向、重点及方式,为实现国家公园的最严格保护及有效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绿色中国(A版)》2023,(16):48-49
<正>第一项: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批复印发8月15日,国家林草局批复印发了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5个国家公园总体规划,这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国家公园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建设的纲领性、约束性文件。5个国家公园规划总面积23万多平方公里,其中三江源国家公园19.07万平方公里、大熊猫国家公园2.2万平方公里、东北虎豹国家公园1.41万平方公里、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4269平方公里、武夷山国家公园1280平方公里。总体规划编制历时两年多,各级政府部门、  相似文献   

13.
<正>“虎子”是在大熊猫国家公园长青片区中生活的一只特别的大熊猫,它是世界上第一只一出生就被人类跟踪记录的野生大熊猫。1989年7月,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野生动物摄影师向定乾和同事们在山林里目睹了大熊猫“娇娇”生下“虎子”的全过程。在后来的近20年,向定乾成了唯一可以和大熊猫“虎子”近距离接触的人,他熟悉野生大熊猫活动踪迹和习性,在巡护中时常能和“虎子”相遇。  相似文献   

14.
<正>近三年来,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不断发现兰科植物新物种或新记录种,特别是2021年底和2022年夏,卧龙无柱兰和卧龙盆距兰两个兰科新种的发表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而且据透露,目前还有多个“疑似”新物种待确认。2021年12月、2022年7月,两个模式产地来自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卧龙片区的兰科植物新种—卧龙无柱兰和卧龙盆距兰,先后在国际植物学期刊上正式命名发表。新物种的野外发现者及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就是来自四川卧龙的正高级工程师程跃红。  相似文献   

15.
6月27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园办、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来川调研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编制相关工作,并召开了总规对接座谈会。国家林草局驻成都专员办副专员、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刘跃祥主持了座谈会。省林草局副局长包建华,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专职副局长陈宗迁以及相关处室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国外国家公园监测经验和我国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监测工作开展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大熊猫调查技术规程、网络采集平台在线调查和实地调研、座谈咨询结果,探索构建适用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监测指标体系,以期指导大熊猫国家公园开展科学规范监测工作,并为其他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地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内外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功能区划的梳理,基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云南省国家公园等功能区划的实践,初步探讨了国家公园功能分区的指标体系、区划流程、结果评价等,提出了包括基础指标、衍生指标和结果评价指标三种类型的功能区划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功能分区是自然保护地得以有效管理的必要手段,分区管理是实现区域规划建设和规范管理的重要技术方法,可为后续的土地权属调整、项目空间布局、分区管理和社区搬迁补偿等方面提供依据。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外代表性国家公园的功能分区经验,总结了中国主要保护地功能分区模式与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多种保护地的管理实践,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公园功能分区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翠湖位于昆明市主城核心地带,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通过分析昆明市翠湖公园及周边片区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打造"云南省城市花园客厅"的规划目标以及把整个翠湖及周边片区作为一个"大翠湖公园"进行规划的发展策略,进而把"大翠湖公园"划分为外围主题产业园区、中部翠湖环路景观带、现有翠湖公园景观区三个景观功能分区。  相似文献   

20.
以陕西老县城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为例,探讨了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主要包括分区指标的选择、量化和权重赋值等。简要介绍了使用该指标体系实现功能分区的步骤。以期为功能分区提供科学、客观、定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