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木材干燥能耗高的原因之一是常规蒸汽干燥的排气热损失大,能量利用率低.除湿干燥与太阳能干燥都是节能效果好的干燥方法,该文介绍了作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阐述了除湿机与太阳能联合干燥系统的设备组成与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与试验测试数据,最后对此类干燥技术作了一些评价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20 mm厚速生杨木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常压过热蒸汽干燥和常规-过热蒸汽联合干燥两种方法对其进行干燥处理,系统研究了干燥方法和条件对杨木锯材干燥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过热蒸汽干燥的温度及含水率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联合干燥时间较常规干燥缩短2.5~3倍,能显著提高干燥速率;联合干燥质量均可达到锯材干燥一级标准,采用常规-过热蒸汽联合干燥方法可以实现杨木锯材的快速高效干燥处理。  相似文献   

3.
高温除湿干燥的节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杨木进行高温除湿干燥,并与常规干燥进行干燥能耗和木材质量的对比。结果表明,高温除湿干燥各阶段节能效果有较大差异,前期节能效果最好,平均能量回收率为30.5%;在同样的干燥基准下,两者的干燥周期和干燥质量基本一致,高温除湿干燥比常规干燥节能34.1%。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高温除湿干燥与常规干燥联合进行。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在使用的木材干燥方法有:蒸汽干燥、过热蒸汽干燥、简易熏烟干燥、炉气干燥、微波干燥、远红外线干燥和自然干燥等。此外,太阳能干燥、除湿干燥、真空干燥等,也在试验研究。这些干燥方法各有优点,均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若选用适当,在生产中就能取得效率高、质量好、能耗少、成本低的经济效果。1、蒸汽干燥:在全国木材加工企业广泛采用,干燥室的型式颇多,其工艺过程皆大同小异。蒸汽干燥是在干燥室内,人工控制  相似文献   

5.
木材除湿干燥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祥柏  沈源 《林业科技》1995,20(5):52-53,59
木材除湿干燥之我见孟祥柏,姜福来,沈源(黑龙江省林产工业研究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物资局)由于现代热泵技术的发展,使除湿干燥自70年代开始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除湿干燥已成为蒸汽干燥之后的第2位干燥技术。我国从80年代中期引进除湿干燥技术,90年代初...  相似文献   

6.
除湿干燥的节能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着重阐述了除湿干燥与蒸汽干燥的区别。单热源与双热源干燥的区别,以及除湿干燥的节能原理,提出了评价热泵节能效果的指标,列举了评价热泵节能率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实木弯曲工艺中,木材经软化处理和加压弯曲后,含水率往往比较高,需经过干燥定型才能使形状保持稳定.目前我国采用的干燥定型方法主要有蒸汽干燥法和除湿干燥法,它们需要的干燥定型时间都比较长,通常,将厚度3cm,初含水率为30%左右的榆木弯曲件干燥至8%左右的终含水率,用蒸汽干燥法需要48h,而采用除湿干燥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采用百度试验法对楸木干燥特性及基准进行研究,拟定50mm厚楸木的常规蒸汽干燥基准;通过预试验、优化试验、验证试验3个阶段的生产性试验,分析总结得出楸木常规蒸汽干燥工艺;经生产性验证试验分析得知,采用该工艺,干燥质量能够达到国家锯材干燥质量标准要求,经济效益可观。该工艺可供木材干燥及木制品加工企业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热泵除湿干燥法是干燥的节能途径之一。本文通过温空气旁通率对热泵除湿干燥机能耗影响的理论分析认为,将湿空气的旁通率(通过风阀的开度来控制)作为除湿干燥工艺的一个运行参数,与具体实验相结合,找出对应某一干燥阶段湿空气参数的最佳旁通率,可进一步节能降低能耗。统计表明,热泵除湿干燥法比传统蒸汽窑干燥可节能45%~50%。  相似文献   

10.
人工林杨木的高频真空干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林杨木的高频真空干燥系列试验中,通过不断改变干燥工艺参数并分析总结试验结果,从而确定杨木高频真空干燥适宜的工艺基准。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确定的高频真空干燥工艺下,初含水率较高的杨木不仅能保证干燥质量,而且干燥速度可比常规蒸汽干燥法和高温蒸汽干燥法提高数倍。  相似文献   

11.
柳杉锯材过热蒸汽干燥与常规干燥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柳杉锯材过热蒸汽干燥与常规干燥后锯材的干燥质量、微观构造和力学性能,探讨过热蒸汽干燥柳杉锯材的适用性,为柳杉木材的高附加值利用、降低加工过程能耗、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依据。【方法】分别进行过热蒸汽干燥和常规干燥试验,依国家标准对干燥质量和力学性能进行检测,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不同干燥条件下木材微观构造的变化。【结果】50 mm厚柳杉锯材过热蒸汽干燥的干燥周期为110 h,平均干燥速率为1.18%·h-1;而常规干燥的干燥周期为193 h,平均干燥速率为0.64%·h-1。从含水率和应力方面分析,过热蒸汽干燥锯材在终含水率、厚度上含水率偏差以及残余干燥应力指标上的干燥质量等级为一级,常规干燥锯材在厚度上含水率偏差和残余干燥应力指标上的干燥质量等级为一级,终含水率指标的质量等级为二级,2种干燥方法锯材在含水率分布和残余干燥应力方面无显著差别;从外观干燥缺陷质量方面分析,过热蒸汽干燥锯材在顺弯、横弯和扭曲指标上的干燥质量等级为一级,翘弯指标的质量等级为二级,常规干燥锯材的可见干燥缺陷质量指标等级均达到一级。力学性能方面,过热蒸汽干燥锯材的抗弯弹性模量均值为5 508.37 MPa,略高于常规干燥锯材均值(5 237.52 MPa);过热蒸汽干燥锯材的抗弯强度均值为32.35 MPa,略低于常规干燥锯材均值(34.13 MPa)。对干燥锯材微观构造进行观察发现,过热蒸汽干燥后木材的纹孔膜破裂及脱落的数量和程度大于常规干燥,因此可增加水分的迁移途径,提高木材的渗透性,从而使干燥速率显著提高。【结论】干燥方法对锯材干燥速率具有极其显著的影响,过热蒸汽干燥比常规干燥的干燥周期缩短43%,干燥速率提高84%;干燥质量和力学性质方面,除终含水率和翘弯翘曲度外,2种干燥方法的干燥质量无显著差别;过热蒸汽干燥锯材的孔隙度大于常规干燥是造成过热蒸汽干燥速率显著提升的原因之一。总体分析,过热蒸汽干燥柳杉锯材质量可满足木制品对于干燥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椴木除湿干燥的能耗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描述了椴木除湿干燥过程中干燥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及木材含水率的变化曲线。着重分析了椴木除湿干燥过程中除湿量及能耗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显示,除湿干燥各阶段的除湿量和节能效果有较大的差异。干燥初期的除湿量大,开除湿机的节能效果最好;干燥中期的节能效果变差;干燥后期则不宜开除湿机。建议除湿干燥用于木材预干或作为联合干燥的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13.
桉树人工林木材的干燥特性及干燥基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百度试验法,结合常规干燥、真空干燥、常规-真空联合干燥三种不同干燥方式,研究了圆角桉和柠檬桉人工林木材干燥特性和干燥基准.结果表明两桉材前期开裂和皱缩比较严重,截面变形达到5级,属难干材,特别是含水率在30%以上时,干燥速度不宜过快,并须要对其进行前期、中期及终期处理.综合考虑干燥速度与干燥质量,常规-真空联合干燥是其较为理想的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热泵除湿干燥系统循环风旁通率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试验,分析循环风的状态与热泵除湿干燥系统能耗的关系。结果表明:循环风的旁通率对热泵除湿干燥系统的除湿比能耗具有一定的影响;不同干燥介质状态下,存在一个最佳的旁通率,此时热泵除湿干燥系统的除湿比能耗最低。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许多阔叶树材制材厂生产厂家已在考虑提高其加工能力的可能性,以尽可能地增加其效益,最具有吸引力的选择之一是增加窑干设备。根据新伐材或气干材比之窑干材之间的销售价的重大差别,很多工厂对干燥方法感到兴趣。对于中小规模的阔叶树材制材厂(年干燥木材能力在4720m~3以下),最有吸引力的干燥方法是除湿干燥,除湿干燥所以吸引人,因为除湿干燥器(与蒸汽窑相比较)不需要锅炉,  相似文献   

16.
滇青冈是典型难干材,易发生表裂、内裂、变形等干燥缺陷。在常规连续干燥试验的基础上,拟定25 mm厚滇青冈材间歇干燥工艺基准。结果表明:采用间歇干燥工艺,可在22 d内将板材含水率从39%降低至12%,干燥质量较好,无表裂,但扭曲和瓦弯缺陷比例偏高;适用于除湿干燥窑和气密性不佳的常规干燥窑,工艺仍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7.
姜福来  何超 《林业科技》1995,20(6):49-50,55
为解决没有蒸汽热源的小型木材加工企业木材干燥生产难题,进行了以热风炉为热源,燃用加工剩余物的干燥窑的初步试验,其试验结果为:被干木材平均最终含水率和干燥均匀度达到国标二级板指标,干燥成本比常规蒸汽干燥降低25元/m^3。  相似文献   

18.
过热蒸汽预处理对50 mm厚杨木锯材常规干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过热蒸汽预处理杨木锯材后进行常规干燥,探究过热蒸汽预处理对杨木锯材干燥速率、干燥质量和干燥时间的影响,以期提高杨木锯材干燥速率、缩短干燥周期、降低干燥能耗,为杨木锯材的高附加值利用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温度为110、120和125℃的过热蒸汽对初含水率100%~150%、规格900 mm×120 mm×50 mm(轴向×弦向×径向)的杨木锯材预处理5 h,之后进行常规干燥,分析过热蒸汽预处理对锯材含水率、应力、外观质量以及后期常规干燥速率的影响,依据国家标准对过热蒸汽预处理及未处理材常规干燥后的干燥质量进行评价。【结果】1)过热蒸汽预处理结果表明:预处理温度从110℃增加到125℃时,锯材含水率下降比例从59.26%增加到77.11%,含水率在较短时间内大幅度降低并接近木材纤维饱和点;预处理后锯材的残余应力较大,在2.71%~7.75%之间;锯材顺弯、横弯、翘曲和扭曲指标的干燥质量等级均为一级;锯材皱缩比例在25.00%~36.96%之间。2)常规干燥结果表明:经110、120和125℃过热蒸汽预处理后,锯材常规干燥速率较未处理材分别增大7.97%、16.23%和78.42%;从含水率和应力方面分析,过热蒸汽预处理材常规干燥后的干燥均匀度和厚度上的含水率偏差指标质量等级均达到一级,终含水率指标的质量等级为二级;锯材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在常规干燥过程中被释放,常规干燥后残余应力指标质量等级为二级;从外观干燥质量分析,预处理材常规干燥后的顺弯、横弯、翘曲和扭曲指标质量等级均达到一级;锯材在过热蒸汽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皱缩在常规干燥过程中部分得到恢复,常规干燥后锯材皱缩比例分别降低至28.60%、9.09%和15.00%。3)总干燥时间分析结果表明:与未处理材的常规干燥相比,110、120和125℃过热蒸汽预处理材的总干燥时间分别缩短了24.96%、44.22%和67.24%。【结论】过热蒸汽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杨木锯材的含水率,并提高杨木锯材常规干燥的干燥速率,缩短干燥时间。综合考虑杨木锯材干燥质量和干燥效率,50 mm厚杨木锯材过热蒸汽预处理温度以120℃较好。  相似文献   

19.
高建民  张璧光  伊松林 《木材工业》2004,18(1):24-26,35
通过高温热泵除湿与太阳能(GRCT)组合干燥的大量工艺试验,总结出了GRCT组合干燥系统的工艺特点,确定了GRCT组合干燥部分常规树种木材的干燥基准。结果表明,GRCT组合干燥系统是一种节能效果明显、干燥质量优良的木材干燥方法,更适合干燥较硬的木材。  相似文献   

20.
空气源热泵在木材常规干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木材干燥生产的环境污染和能耗,推进木材干燥行业转型升级,2016年,木材节约发展中心把木材常规蒸汽干燥室改造为木材热泵干燥系统,采用低温热泵和干燥热泵耦合的应用方案,经多树种重复性木材干燥生产性试验,改造后干燥成本可有效降低15%~25%,干燥周期与木材常规蒸汽干燥相当或略有降低,干燥质量较好,充分体现了木材热泵干燥系统在木材干燥生产中的优越性,为木材干燥行业升级和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