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林业》2007,(2):12-13
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这里指以林木资源为主,还包括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等资源。林地包括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林中空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宜林地。森林可以更新,属于再生的自然资源。反映森林资源数量的主要指标是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  相似文献   

2.
国有林场采伐迹地更新造林,关系着国有森林资源储备的增长和资源质量。经过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通辽市对采伐迹地更新造林的经营管理方式进行了改革。通过招商引资、职工承包、合作造林、转让等方式,大大提高了各方面造林的积极性。形成了多元化、多种资金投入的营林体系,在保证更新造林质量的同时,林下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在改革采伐迹地更新造林经营管理方式的同时,通辽市林业局出台了新的国有林场森林采伐管理办法,即:采伐作业设计的编制、初审和批复,办理采伐证,分块管理,各负其责。采伐迹地更新造林经营管理方式和采伐管理办法的改革,已初见成效,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3.
第一条 为结合自治区的实际实施《森林法》,保护和发展自治区的森林资源,扩大森林覆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自治区境内的森林包括山地森林、平原天然林和平原人工林。林地包括郁闭度0.3以上的乔木林地,0.1以上的疏林地,灌木林地,苗圃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林木种子园,母树林,面积在20公顷以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勘定具有更新造林条件的林中空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  相似文献   

4.
法律问答     
《热带林业》2002,30(3):15-15
一、什么是林地?在实际工作中怎样确认林地?林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 :“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确认土地使用性质 ,必须认真查清下列五大事实 :①使用林地的单位或个人有没有县政府颁发的林权证书 ;②土地现状有没有林木 ;③用地人造林前征、占(含转让出租)用土地的用途 ;④土地造林的历史 ;⑤当地县政府的土地利用规划。经综合分析后确定。在我省有林木生长…  相似文献   

5.
为确保林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持生态平衡和物种多样性,以缩减桉树人工林的占比、提高森林生态功能为目标,平和县从政策上引导桉树经营业主在桉树采伐后的更新造林中去桉树、营造乡土阔叶树或针阔混交林。文章在近自然经营理念的基础上,通过营造林技术影响和林间植被生长状况调查,对桉树采伐迹地炼山造林不炼山造林两种更新造林模式在生态恢复方面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桉树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伐迹地这一概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森林资源调查主要技术规定》中规定,在地类划分上属于林业用地中的无林地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含意是“采伐后达不到疏林地标准,且尚未更新的迹地”。而疏林地是林业用地中有郁闭度0.1—0.3的森林。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森林资源采伐是在保护森林生态的基础上对森林进行合理的改造,在更新造林的过程中能够提高森林资源的使用率,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探讨了森林资源采伐更新造林规划相关内容,并提出了森林资源采伐更新规划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曹绍凤 《中国林业》2008,(12):53-53
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以林木资源为主,还包括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等资源。林地包括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林中空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宜林地。森林可以更新,属于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森林的效益不仅局限在木材效益,而是涉及整个人类社会及其环境。  相似文献   

9.
迹地人工更新是消灭荒山、培育后备森林资源、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地方财源、壮大林业产业和增加林农收益的主要途径之一。迹地人工更新主要是“三大迹地”,即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森林病虫害迹地。浙江一带的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原树种以松木、杉木、柏木为主,森林病虫害迹地原树种以马尾松、黑松为主,还有部分受鞭角华扁叶蜂危害的柏木及柳杉。我们总结20多年来从事迹地人工更新的实践,认为较成功的迹地人工更新最主要的技术是:造林设计时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并注重更新树种的乡土化、阔叶化和多样化。只有这样培育的森林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较大的生长量、较高的蓄积量、经济效益好、森林功能多和物种资源较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0.
造林是在无林地或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等建造起新的森林,而对森林实施的一切培育工作则为营林,即森林经营。它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森林生长,提高森林质量,维护森林生态效益和保证森林永续利用。营林和造林一样,是发展林业,增加森林资源至关重要的环节。 1979年,我国把3月12日定为植树节,1981年12月,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此,在全国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义务植树运动。据统计,  相似文献   

11.
育林费是国家从采伐部门征收来用以抵偿营林费用和更新采伐迹地等费用,以保证不断扩大森林资源再生产的。每年从采伐木材中征收的育林费总额,应该相当于森林经营支出的总额(其中包括护林防火、森林保护、森林经理、采伐迹地更新、宜林地造林、森林抚育、  相似文献   

1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合理采伐森林,及时更新采伐迹地,恢复和扩大森林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下简称森林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森林采伐更新要贯彻“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林业建设方针,执行森林经营方案,实行限额采伐,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三条全民、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个人所有的林木采伐更新,必须遵守本办法。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合理采伐森林,及时更新采伐迹地,恢复和扩大森林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下简称森林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森林采伐更新要贯彻“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林业建设方针,执行森林经营方案,实行限额采伐,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三条全民、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个人  相似文献   

14.
基于永新县七溪岭林场采伐迹地森林恢复的森林调查,从树高生长量和蓄积生长量两个方面分析选择不同树种造林的林地生产能力,总结同一树种连栽的生产能力低下和更换树种造林的效果显著,指出采伐迹地森林恢复树种选择对国有林场大面积经营森林的重要性以及树种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林木采伐管理一直是森林资源管理的重点。为提高林地和林木采伐的管理水平,我省研发了山东省林地及森林采伐管理查询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林木采伐项目管理、采伐数据管理、数据更新、林权证查询、征占用地管理、统计与报表、专题图展示等功能。该系统完善了森林资源动态更新体系,加强了综合查询及分析功能,提高了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分享,推动了我省林地征占用及森林采伐管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合理采伐森林,及时更新采伐迹地,恢复和扩大森林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下简称森林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森林采伐更新要贯彻“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林业建设方针,执行森林经营方案,实行限额采伐,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三条全民、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个体所有的林木采伐更新,必须遵守本办法。第二章森林采伐第四条森林采伐,包括主伐,抚育采伐、更  相似文献   

17.
森林资源是森工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森工企业营林的生产任务是恢复森林资源,做到更新跟上采伐;搞好荒山荒地和宜林水湿地造林,提高森林覆被率;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科学经营幼、中龄林,提高林地生产力,加速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8.
1半山区林业发展的特殊性乡镇是造林绿化的主体,同时集体山林是我省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乡村集体林业得到迅猛发展。而半山区集体林业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在采伐迹地更新造林工程施工上,有着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归纳多年来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1 1地理环境有其特殊性半山区,特别是浅山丘陵区,其地理环境与东部山区和西部平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一是气候上的差别;二是林地与当地居民和农民的耕地相互交叉,环境复杂;三是因为采伐限额管理所限,在采伐迹地更新造林中(包括主伐、低改),大面积集中连片更新所占比重小;四是林地立地条…  相似文献   

19.
《绿色科技》2013,(7):302-302
正下列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也可以依法作价入股或者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条件,但不得将林地改为非林地: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权;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的林地使用权;国务院  相似文献   

20.
林钢 《广西林业》2004,(6):16-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提出:“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6.55%,力争到201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