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6.
林瑞裕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21,44(1):31-32
为确保林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持生态平衡和物种多样性,以缩减桉树人工林的占比、提高森林生态功能为目标,平和县从政策上引导桉树经营业主在桉树采伐后的更新造林中去桉树、营造乡土阔叶树或针阔混交林。文章在近自然经营理念的基础上,通过营造林技术影响和林间植被生长状况调查,对桉树采伐迹地炼山造林不炼山造林两种更新造林模式在生态恢复方面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桉树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通过对直干桉人工林采伐迹地清理和采伐剩余物的分类利用,可以提高采伐剩余物的综合利用率,为日后采伐迹地更新造林创造有利条件。从直干桉种子的采集、贮藏、整地、育苗、移植、水肥管理,出圊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分别简述了各项更新造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9.
国有林场采伐迹地更新造林,关系着国有森林资源储备的增长和资源质量。经过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通辽市对采伐迹地更新造林的经营管理方式进行了改革。通过招商引资、职工承包、合作造林、转让等方式,大大提高了各方面造林的积极性。形成了多元化、多种资金投入的营林体系,在保证更新造林质量的同时,林下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在改革采伐迹地更新造林经营管理方式的同时,通辽市林业局出台了新的国有林场森林采伐管理办法,即:采伐作业设计的编制、初审和批复,办理采伐证,分块管理,各负其责。采伐迹地更新造林经营管理方式和采伐管理办法的改革,已初见成效,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旌德县现有杉松成熟林、渐熟林16.5万亩,每年采伐后形成0.6万商采伐迹地,杉、松针叶纯林二代更新造林树种的选择,是困扰该县林业生产的一大难点,是制约该县森林资源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黄泥河林业局落叶松人工林面积约4万公顷,今后近几年内有大面积的落叶松人工林进入成熟采代年龄,采伐迹地的更新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了研究和探索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问题,我们于1987年春季进行了专项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杉木生长快、材质好、经济价值高,是我省栽培广、人工林面积较大的速生优良用材树种,早期营造的杉木林已达到近熟或成熟林阶段,生产单位根据生产和市场的需要,已陆续开展了小面积的采伐和更新。从1987年开始,我省先后分三批在20个园艺林场开展了有计划的经营采伐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土壤有机碳氮活性组分能敏感地反映出林分树种结构的变化。文章总结了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桉树林分改造的主要技术模式,分析了不同更新树种的生长情况及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土壤有机碳氮的活性组分的影响,以期为后期林分改造树种选择提供技术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林分改造所选的树种对造林地的适应性均较强,其中天竺桂、马占相思生长相对较快;林分改造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提高了土壤可溶性碳氮、铵态氮含量,降低了硝态氮含量。 相似文献
17.
综合更新是人工更新和天然更新两种方式的有机结合,是以可靠的天然更新为前提,以植生组造林法引进的目的树种为主,保证目的树种在林分组成中占优势地位的一种更新方法。更新后所形成的林分具有人工林的特点,即有足够的分布均匀的目的树种,生长快,产量高,林质好,成林期短;同时,也充分利用和发挥天然更新的潜力,并弥补了天然更新的目的树种数量不足、分布不均、生长缓慢、成林期长等缺点,最终构成人工更新与天然 相似文献
18.
杉木采伐迹地更新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优良用材树种,在林业现代化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建国以后,全国杉木造林面积达449万公顷,其中一部分已进入或即将进入主伐阶段。但是,在杉木采伐迹地上重新营造杉木,不仅造林质量低,而且生长缓慢,更新成本较高,严重制约杉木速生丰产林的发展。因此,杉木采伐迹地更新,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我们从198年开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六年的努力,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试验地概况 相似文献
19.
20.
杉木迹地更新造林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皖南山区的国有林场大多建于五十年代末或六十年代初,早期营造的杉木用材林已进行皆伐利用。因此杉木采伐迹地的更新造林将是营林上的一大课题。旌德县庙首林场于1983年进行杉木皆伐作业以来,便进行了不同更新造林方式的对比试验。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或在不同更新方式的林分中,选择立地条件相近地段。随机抽样设标准地调查。现将试验结果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