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氰胺打破蓝莓休眠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蓝莓的提早上市,以北方地区常栽品种蓝丰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冷量500、600、700h下,分别喷施单氰胺0.5%、0.8%、1.1%。结果表明,在蓝丰冷量600h浓度0.8%单氰胺处理效果良好,果实成熟期提早13d,且单氰胺没有影响蓝丰着果率、株产量及降低品质。  相似文献   

2.
打破果树休眠的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果树进入自然休眠后,需要满足一定时期的低温,才能结束休眠,萌芽、开花。一般把50%的芽萌动所需要的最少低温(7.2℃以下)累积量,叫做低温需求量,或称需冷量。在热带、亚热带以及保护地栽培的苹果、梨、葡萄及桃、樱桃、杏、李等多种果树中,常常存在需冷量不足,萌芽、开花不整齐的现象,近年来保护地果树生产发展迅速,打破休眠、弥补低温需求量不足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下面介绍几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打破休眠的化学物质供大家参考使用。1.氰氨化钙(CaCN2) 俗称石灰氮,在多种果树(葡萄、苹果、桃等)上都有提早萌芽的作用。日本早…  相似文献   

3.
以树莓品种"费尔杜德"穗条为试材,研究了单氰胺浓度(喷施浓度为0.5%、1.0%、1.5%、2.0%、2.5%)和蓄冷阶段(0%、20%、30%、40%、50%、60%、70%和100%)的交互作用对树莓休眠脱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有浓度处理中,0.5%浓度单氰胺破眠效果最佳,药害表现最轻,当单氰胺浓度≥1.0%时,穗条药害严重;在处理时期上,穗条处于40%冷积累阶段施用0.5%单氰胺破眠效果明显,水培2周后,穗条萌芽率大于50%;当冷积累量超过总需冷量的50%以后,单氰胺处理组萌芽率下降。试验当中,单氰胺的浓度和冷积累的交互作用导致"费尔杜德"穗条萌芽率具有极显著差异(P≤0.001)。  相似文献   

4.
岳永红 《果农之友》2001,1(3):25-26
利用日光温室栽培桃树,对温室大棚中温度、湿度、光照、气体的调控是栽培成败的重要因子,目前在生产中还存在着因温室调控不当,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的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1存在问题1.1温度1.1.1需冷量不足果树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休眠才能萌芽生长、开花、结果,所需低温的时数称为需冷量,通常以7.2℃以下小时数计算,温室栽培桃树多为早熟品种,需冷量在600~800小时之间,部分果农为促进果实提早成熟,在未满足桃树需冷量的情况下,提早扣棚升温,导致树体生长发育不正常,叶芽延迟萌发或萌芽率低,花芽未膨大…  相似文献   

5.
<正>云南地处我国亚热带,冬季低温期较短,难以满足葡萄冬芽自然休眠的低温(≤7.2℃时长达到1 000~1 500小时)需求。应用破眠剂单氰胺,能有效促进休眠芽中脱落酸降解,促使葡萄萌芽早、发芽齐、芽粗壮,并能早熟增产提质。该技术目前已成为云南特殊气候条件下栽培葡萄的一项必用技术。笔者发现,不少栽培者应用单氰胺的随意  相似文献   

6.
提早解除葡萄休眠的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葡萄设施栽培中,除了必要的栽培管理技术外,何时升温也是非常重要的,过早升温可能造成萌芽不整齐、花芽分化不良等情况,过晚升温又抢不上市场那么何时升温才是最佳时期?理论上,在温度等条件满足的条件下,升温的最佳时期是在自然休眠结束时。自然状态下解除休眠需满足其需冷量。目前适合于温室栽培的品种的需冷量,按尤他模型计算基本为1060-1810需冷单位[l,2],按O-7.2℃计算法计算需冷量为600~1 600hls〕。若想提早设施葡萄的上市时间,应通过选用低需冷量品种、休眠过程中增加有效低温量、提早打破树体休眠3个途径来实现。本试验选用了几…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以3~4年生辽峰葡萄为材料,研究不同时期和不同浓度单氰胺对温室辽峰葡萄萌芽率、花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辽峰葡萄用单氰胺处理能起到打破休眠的作用,在辽宁地区即中国东北地区,11月1日对温室辽峰葡萄扣棚休眠,可在第2年的1月15日左右进行破眠处理,能很好的打破温室辽峰葡萄休眠,而且浓度选择25倍52%单氰胺稀释液,此浓度能很好的提高温室辽峰葡萄的萌芽率和花芽率。  相似文献   

8.
"朵美滋"破眠剂在葡萄上的应用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属亚热带气候,冬季低温不能满足葡萄休眠期的需冷要求,而引起生理障碍。2月上旬,使用4%的“朵美滋”(有效成分2%~2.5%)解除休眠,可使萌芽期提早10~15天,萌芽率提高30%以上,减少枝条秃裸,稳定树势,花期集中,成熟提早而且整齐,是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中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平棚架式栽培的6年生巨峰葡萄为试材,用稀释的单氰胺海棉球点药与喷施枝条2种方式催芽。结果表明,不同催芽时间、单氰胺浓度及催芽方式,均能显著的影响巨峰葡萄的萌芽率,稀释25倍的单氰胺浓度催芽效果较好,海棉球点药效果优于喷施枝条。此外,不同浓度的单氰胺处理对葡萄的花芽分化也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氰胺对甜樱桃休眠解除与开花的影响。【方法】以甜樱桃‘萨米脱’为试材,对喷施单氰胺后‘萨米脱’的物候期、碳水化合物含量、氮素营养等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单氰胺的施用引起‘萨米脱’休眠解除提早约半个月,萌芽提早11 d,花期提前5 d,且花期持续缩短2 d,更重要的是坐果率增加了11.6%。单氰胺的施用促进了甜樱桃‘萨米脱’休眠解除过程中淀粉、蔗糖和山梨糖醇等含量的降低,葡萄糖、果糖和总氮的含量升高,抑制蛋白态氮的含量降低。【结论】单氰胺可以作为甜樱桃‘萨米脱’在冬季低温累积较低区域商业生产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霞多丽’葡萄种子需冷量与萌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成熟的‘霞多丽’(Chardonnay)葡萄种子为材料,在0℃下进行沙藏处理。每隔10~15d取出一批种子进行萌芽试验和总酚测定。结果表明:(1)‘霞多丽’葡萄种子的萌芽率与低温沙藏时间有密切关系。0℃低温下沙藏70d是最适的时间,超过或不足70 d,葡萄种子的萌芽率都较低。经过低温沙藏的葡萄种子,发芽率最高为58%。‘霞多丽’葡萄种子打破休眠(0℃)的需冷量约为1680h。(2)低温沙藏期间,‘霞多丽’葡萄种子中总酚含量是先升高后降低,后期变化比较缓慢。种子萌芽率与总酚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呈负相关,说明酚类化合物对葡萄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设施葡萄常用品种的需冷量、需热量及2者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3种不同的需冷量估算模型(≤7.2℃模型、0~7.2℃模型和犹他模型)和2种不同的需热量估算模型(生长度小时模型和有效积温模型)分别对22种设施葡萄常用品种的需冷量和需热量进行测定,同时分析2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葡萄解除休眠的需冷量和萌芽展叶的需热量因品种和种不同而异。需冷量值品种间差异较大,介于573~1 246 h(≤7.2℃模型)或573~971 h(0~7.2℃模型)或917~1 090 C.U(犹他模型),且欧美杂种品种需冷量值普遍高于欧亚种品种;而需热量值品种间差异较小,介于9 976~12 541 GDH℃(生长度小时模型)或253~353 D℃(有效积温模型),且欧美杂种品种略低于欧亚种品种。同时研究表明葡萄的需冷量和需热量与其果实成熟期没有必然联系。无论以何种估算模型估算葡萄的需冷量和需热量,我国设施葡萄常用品种的需冷量和需热量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单氰胺对温室甜樱桃休眠解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温室栽培的红灯、美早和早大果3个甜樱桃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单氰胺对甜樱桃离体休眠芽休眠解除的影响及喷施单氰胺对树体萌芽及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涂抹2%单氰胺后,红灯离体休眠芽比对照可以提前10d解除休眠,而美早和早大果解除休眠的时间与对照相同。温室升温时喷施1%单氰胺可使树体的萌芽时间提前12-16d,开花时间提前15-17d,并且提高了树体的萌芽整齐度和开花整齐度。  相似文献   

14.
自然状态下,葡萄落叶后即会进入休眠期,经历一定的冷量积累才能开始下一年萌发生长。设施环境下,葡萄无法获得足够的低温量,须借助必要的人工措施促其度过休眠期。其中,化学破眠就是一种常用方法。单氰胺是设施葡萄生产中常用的化学破眠剂,可以安全解除休眠,使葡萄萌芽整齐一致、芽体健壮,起到增产提质作用。结合设施葡萄生产管理实践,总结了单氰胺在设施葡萄上的应用技术,以及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4年生“紫金红霞”葡萄为试材,采取单膜覆盖方式保温,研究单氰胺、复硝酚钠、赤霉酸等试剂对“紫金红霞”葡萄破眠效果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0%单氰胺水溶液稀释10倍1次涂抹相对更为经济有效,与不处理的对照(CK)相比,其浆果完熟期提早3 d, 2021年7月23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9.9%,极显著高于CK(p<0.01),有芽萌发结果母枝占比及萌芽率分别为96.97%、75.93%,稍高于CK,但相互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孙山 《落叶果树》2001,33(5):55-55
一般李品种冬季休眠需经 0~ 7.2℃的低温 70 0~1 0 0 0小时 ,或者更多。只有通过休眠 ,春季才能正常萌芽、开花。在低纬度地区或保护地促成栽培中 ,常因低温量不足而不能通过自然休眠以致萌芽不整齐 ,开花结果异常。因此 ,培育低温需冷量低的李品种 ,是扩大李树栽培范围和实施促成栽培的根本途径。美国佛罗里达农业试验站新近育成的海湾玫瑰李 ,需冷量只有 2 75小时 ,是一个优良的低需冷量品种。海湾玫瑰 ,原名Gulfrose,为海湾红宝石李 (Gulfru by)的自然授粉实生后代。 1 995年初选 ,原编号为Fla.95-4 ,属中国李 (P…  相似文献   

17.
采用河北顺平露地栽培油桃早红珠、曙光与瑞光5号枝条为试材,比较了不同低温累积量下的萌芽率,并采用7.2℃低温模型和犹他模型对3个品种的需冷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瑞光5号的需冷量最高,花芽与叶芽分别为7607、00 h;曙光需冷量最低,花芽与叶芽均为640 h;早红珠介于二者之间,花芽与叶芽需冷量分别为7006、40 h;同一品种需冷量年际间差异不大;通过对7.2℃低温模型和犹他模型作比较,发现在该地区7.2℃低温模型更适合。  相似文献   

18.
以宁夏地区设施延迟栽培的8个葡萄品种为试材,采用犹他模型和2种需热量估算模型估算需冷量和需热量,研究了设施葡萄延迟栽培模式下8个葡萄品种连续2年打破休眠过程中的需冷量、需热量以及需热量与需冷量、温度变化与需冷量的相关性,以期为温度在延迟栽培模式下对葡萄休眠解除的作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设施延迟栽培模式下,犹他模型估算的8个葡萄品种2年内的需冷量介于75.36~392.41 C.U,生长度小时模型和有效积温模型估算的8个葡萄品种的需热量分别介于8 820~12 096 GDH℃和64.80~140.22 D℃。需冷量与生长度小时模型估算的需热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与有效积温模型估算的需热量之间呈正相关,但无显著差异。需冷量与昼夜温差和>20℃气温累计时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综上所述,在设施延迟栽培模式下,变温和高温的积累时数是葡萄打破休眠的主要温度因素。  相似文献   

19.
1破眠剂常见的葡萄破眠剂主要成分以石灰氮、单氰胺,其最终都是以单氰胺为有效物质。作用机理:主要是促进葡萄休眠中生长一致物ABA(脱落酸)提前降解,一定程度上代替低温需寒量的生物学效应(理论上能够代替20%的需寒量)。人工处理温度:扣棚保温法,加盖草毡,夜晚揭开,打开风口,低温处理,白天关闭风口,保温,此方法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以43份软枣猕猴桃资源为试材,利用0~7.2℃有效低温评价模式调查其需冷量。翌年春季调查软枣猕猴桃自然状态下的萌芽率,以验证50%萌芽标准的代表性。结果表明:50%的萌芽标准具有普遍性以及代表性;43份软枣猕猴桃资源的需冷量在1 056h以内。该结果为软枣猕猴桃不同区域间的引种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