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进境的辣木产品主要以辣木籽为主,来源国多在亚洲、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这些地区常年高温、高湿,极易携带或滋生各种有害生物或病原微生物等,潜在一定的生物安全风险。本文对进境辣木籽携带的有害生物疫情进行了分析,从截获的辣木籽中共检出各类有害生物4 921批次,检出比最多的是昆虫3 074批,其次是真菌1 751批。检出较多的有害生物包括赤拟谷盗、锯谷盗、烟草甲和印度谷螟;检疫性有害生物包括四纹豆象、菜豆象和咖啡果小蠹;均为仓储害虫。并针对进境辣木籽中有害生物截获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该文通过统计分析石家庄机场旅检现场截获进境水果及检出有害生物的情况,分析口岸疫情分布特点,进而探讨石家庄口岸旅客携带水果的特点和检疫查验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有效开展旅客携带物检疫查验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近年来口岸截获进境原木疫情进行统计,分析了主要疫情种类、不同原木来源国家疫情及差异原因。分析表明,进境原木疫情突出,检疫性有害生物占比25.41%,小蠹亚科、长小蠹科、蚁科、天牛科、吉丁虫科、长蠹科等6类昆虫为进境原木中的主要害虫,截获的有害生物种类和数量与不同来源国家的原木出口数量、地理位置和气候、熏蒸除害技术和管理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列出截获的主要有害生物名录,根据疫情特征提出进境原木检疫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2016-2017年西安粮食口岸进境小麦共截获有害生物25种,其中杂草17种,病原真菌7种,害虫1种,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检疫鉴定技术、口岸周边疫情监测、监管和检疫处理等方面提出了防范外来有害生物传入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福州口岸先后2次从进境的木质包装中检出危害性极大的林木害虫——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Linnaeus)],该害虫对松属、杉属、柏属等树木危害极其严重,通过对褐梗天牛害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等研究,结合口岸检验检疫实际,提出防范褐梗天牛入侵我国的检疫措施,为进境口岸针对性检疫和保护好林业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2011-2017年我国木材进口情况,并对其携带的有害生物截获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尤其对截获有害生物的种群结构、来源地和口岸截获等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的进境木材检疫工作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2011-2017年我国木材进口情况,并对其携带的有害生物截获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尤其对截获有害生物的种群结构、来源地和口岸截获等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的进境木材检疫工作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辣木籽脱壳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辣木籽特性和脱壳要求,设计一种自碾搓式辣木籽脱壳机,并对其进行脱壳比对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的一次脱净卒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9.
云南引种辣木籽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元江县、元谋县、元阳县3地引种栽植的辣木籽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辣木籽营养成分丰富,其中总糖含量为6.9%~9.5%,蛋白质含量为36.2%~38.7%,脂肪含量为33.8%~38.2%,钾含量为515.3~617.6 mg/100g,钙含量为95.0~135.3 mg/100g,铁含量为2.9~3.5 mg/100g。3个引种试验点中元阳县所产辣木籽品质最好。且辣木在云南干热河谷地区适应性好,生长快,含油率高,是良好的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辣木籽油工艺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初步研究了SFE-CO2辣木籽油工艺,探索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萃取CO2流量等主要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了工艺参数筛选。结果表明:当萃取压力30MPa,温度50℃,时间3h,CO2流量23L/h,SFE-CO2辣木籽油效果最佳,且SFE-CO2辣木籽油工艺流程简单,无溶媒残留,品质好,纯度高,外观清亮,过氧化值0.431meq/kg。  相似文献   

11.
近几十年来,伴随我国国际贸易的日益发展,天牛截获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据统计,2003—2016年我国共截获天牛718种(属),120 551种次,其中检疫性天牛34种(属),4 679种次,严重威胁着我国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安全。通过统计全国口岸2003—2016年进境截获天牛的数据情况,重点对天牛的种类鉴定、截获方式和来源国家地区等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为我国的进境天牛检疫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水酶法提取辣木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中性蛋白酶水相溶剂中提取辣木油的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影响辣木油水酶法提取的主要因素,得出了水酶法提取辣木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酶用量为辣木籽质量的3.0%,液料比9∶1(mL∶g),温度50℃,孵育时间18 h,pH值5.0的条件下,辣木油平均得率超过28.6%。  相似文献   

13.
张永宏  李凯兵 《林业科技》2002,27(6):23-24,31
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同时鼓励进口国外木材。为保护我国的林业生产不受外来生物的入侵和危害 ,2 0 0 0年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五部委联合出台了2号公告 ,要求严格对进境木材实施检疫。据统计 ,每年经由二连口岸进境的原木达1 6 0万 m3,而且树种杂 ,危险性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福州口岸从芬兰进境云杉板料中首次截获的有害生物松树皮象的分类地位、分布、寄主、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等的研究,结合口岸检疫实际,提出了防范松树皮象入侵的检疫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宁波口岸进境木质包装线虫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宁波口岸2000年1月至2005年8月进境木质包装线虫截获情况进行了汇总与分析,结果表明,进境木质包装线虫携带率较高,平均线虫检出率高达21.3%;线虫种类十分复杂,最常见的是小杆目线虫、滑刃属线虫、伞滑刃属线虫;共截获14种伞滑刃属线虫,其中3种为世界新发现种,7种在我国没有分布的报道.共截获松材线虫48批次,除来自美国、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疫区外,还来自巴西、泰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非疫区.  相似文献   

16.
正正值新春佳节之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湖南各级林业部门提高政治站位,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大力加强野生动物管控,封控隔离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禁止猎杀野生动物、禁止运输野生动物、禁止交易野生动物、禁止展览野生动物,严厉打击非法经营野生动物行为,提高疫情防护防控能力,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打响了一场阻击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可能向人类传播的战争。  相似文献   

17.
辣木油浸提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比较不同浸提方法对辣木籽出油率的影响 ,得出了先用溶剂浸泡 30min ,再用超声波处理 2次 ,每次15min的取油工艺条件。该项工艺效率高 ,能耗低 ,生产成本及劳动强度低  相似文献   

18.
对红脂大小蠹、华山松大小蠹和云杉大小蠹的形态特征、为害寄主以及危害症状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检疫管理措施,为进境口岸针对性检疫和保护我国的林木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衡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迅速部署,第一时间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局领导干部疫情防控工作联系制度。联合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局共同发布了《关于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关闭活禽和宠物交易市场的公告》,在全市范围内禁止野生动物交易活动,关闭活禽和宠物交易市场。为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局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到基层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云南省德宏州辣木引种试种及产品研发情况,对其适应性栽培试验和栽培技术作了初步总结;提出为促进云南辣木产业的建康发展,需要加强辣木高技术含量、高经济价值产品的研发和适应性栽培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