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菊花栽培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引种栽培不同种类的菊花品种,结合千佛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利用菊花的观赏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及其它的寓意象征,在不同景点营造不同的菊花景观,在全新的景观中诠释菊花的意境,体现城市文化中与众不同的历史内涵,呈现给人们历史的、高雅的、传统的、城市的"佛山赏菊"景观。  相似文献   

2.
《绿化与生活》2013,(11):26-33
本届中国菊花展览会有全国22个城市及北京市16个区县、11个公园搭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菊花造景。各个菊花造景景点设计新颖、重点突出,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景点搭建注重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并且以植物造景为主,注重体现菊花的表现力。【北京展区-“京华菊韵”】北京展区方案设计取代表北京的传统元素,将天坛剪影与古典园林长廊的一角结合,  相似文献   

3.
小榄菊花会是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以菊花会200周年景点之一的榄溪菊韵为例,从园林景观的角度分析了菊花与湿地景观融合、菊花与园林造景等方面的关系,为菊花在园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阐述弘扬小榄菊花文化和保护湿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朱纯  黄晓虹 《广东园林》2016,(6):108-115
正菊花逢深秋时节、百花凋零之时傲然绽放,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所咏唱的高风亮节的花中四君子之一。菊花文化早已升华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深入影响了我国的儒道思想、诗词文化、医学、饮食文化等领域。广东中山小榄人喜菊、爱菊,菊花民俗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菊花会蜚声中外,以花会友、以菊传情,颇具特色,无论是规模、内容、形式,还是菊艺水平都达到了一定高度。2016年,恰逢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小榄菊花会以"博爱中山,魅力小榄"为主题,以伟人"革命活动足迹"和"兴中、博爱"为主线,弘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本次菊花会会场面积约23 hm2,分为花海区、造景区、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更多人愿意花费时间参加体育活动了,也开始有越来越多人开始参与体育文化的传播和建设了。在此背景下,森林公园以高品质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景观、广阔的绿色空间等优势,成为举办了体育活动、发展了体育产业、成为了传播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2022上海共青森林公园菊花展于2022年10月28日至11月26日在上海共青森林公园举办,展会以“品金秋菊韵,享美好生活”为主题,通过设置室外景点展示区、精品菊花展示区、插花花艺展示区、海派书画展示区这四大特色展示区,打造了丰富多样的菊花景观,向游客全面展示了菊花的品种、普及了菊花的相关知识、传播了菊花所蕴含的自然、秀雅、时尚、多元等文化气息。本次菊花展依托上海共青森林公园特有的自然景观,采用立体与平面布置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兼顾观赏和教育价值的唯美景观,充分展现人民城市建设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结合此次菊花展成功举办的经验,本文从森林公园的维度出发,探究森林公园在传播体育文化过程中的载体作用,以及作用实现的对策,使森林公园在体育文化传播中更好地发挥其价值。一、森林公园在传播体...  相似文献   

6.
《广东园林》2014,(6):J0001-J0006
11月23日至12月12日,2014年小榄菊花会在中山市小榄镇举行,展会以“金秋小榄·美丽菊城”为主题,展场划分为花海区、造景区、展馆区、美食区四大区域,展示“菊花与传统”“菊花与时尚”“菊花与文化’’等内容,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本期特别刊登一组菊花会图片,供大家欣赏。  相似文献   

7.
正秋风送爽,金菊绽放。又到了菊花盛开的季节,第八届北京菊花文化节如约而至。千余个品种,近百万盆菊花,二十多项精彩的特色菊花文化活动,喜迎市民。本届菊花文化节在北京顺义国际鲜花港和延庆世界葡萄博览园等地同时开幕。月季和菊花是北京的市花。北京市从2009年开始举办菊花文化节,今年是第八届,举办时间为9月10日—11月20日,该活动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绿  相似文献   

8.
根据史籍,概括介绍了扬州菊花的栽培历史以及清代以来的艺菊专家及菊花专著,列举了扬州菊花的发展所引带的一系列菊文化,说明了扬州菊文化的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9.
菊花拾趣     
菊花,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每当深秋时节,万花纷谢,瞧有菊花凌寒怒放,生机勃勃。而菊文化,是国人在采菊、育菊、赏菊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其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值得一表。  相似文献   

10.
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不仅是我国的传统花卉,而且是北京市的市花。中国历史文化发展造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菊文化",如果在少花的夏季能用菊花来美化北京的环境,将有特别意义。作者从2003年开始,通过杂交育种、辐射育种等手段,以北京小菊、荷兰小菊、甘野菊等为亲本,经过三年多的育种工作,选育出了花期集中在八月的夏花小菊品种,主要特性有:(1)花期集中  相似文献   

11.
菊花有"花中仙子"之称。秋冬时节,千姿百态的菊花怒放,给大自然增添了迷人的魅力。菊花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药食兼优,有良好的保健价值。中医认为,菊花疏风清热、清肝明目。李时珍称其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现代医学也证明,菊花具有清热、降压等作用。菊花作为保健食品在我国历史源远流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菊展和菊文化的介绍以及对春节菊花销售市场调查,分析了春节菊花市场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以举办菊展为主,开拓菊花市场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菊花是我国4 大名花之一,也是植物四君子之一,开封汴京公园有着悠久的养菊文化和历史传承,在菊花养殖方面,有得天独厚的艺菊基础,在国家级菊花专项比赛中获奖无数。为让本来秋天开放的菊花,在春天尤其是“五·一”如约绽放,展示开封市花菊花的魅力,让春天来开封的游客也能带走菊花相关记忆,汴京公园与河南大学生命科学院相结合,通过试验研究摸索出一系列花期控制技术措施,开花效果非常理想,有的甚至赶超秋季正常开花。  相似文献   

14.
浅谈造型艺菊的嫁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艺菊就是经过艺术处理,使栽培的菊花构成一种特定的形式以体现观赏价值。不论花团锦簇、富丽堂皇的大立菊,还是苍劲古朴的菊花盆景,花繁叶茂、婀娜多姿的悬崖菊,以及层次分明、形如宝塔的塔菊等,目前一般均采用嫁接法培养而成。那么怎样提高菊花嫁接成活率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5.
名花与药用     
《山东林业科技》2003,(1):40-40
“高风亮世”菊花 它不仅供人观赏 ,更有着很高的食用与药用价值。屈原在《离骚》中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名句 ,用菊花烹制成各种美味佳肴 ,如菊花羹、菊花膏、菊花露、菊花糖、菊花蛋、菊花糕、菊花粥、菊花肉丸等保健食品 ;它可清热解毒 ,疏风降火 ,祖国医学认为菊花味甘、性凉 ,常用于治外感风湿初起 ,风热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疔疮肿毒等症 ,是一味用途广泛的治病良药。它对扩张血管、减慢心率、增加血流有疗效 ,对冠心病、向血压亦有治疗的作用。“花中珍品”山茶 山茶花性凉味甘 ,有着补肝润肺、凉血止血、散瘀消肿之疗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强调“意境美”。作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的菊花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沉淀。菊花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多样,适应性强,栽培容易、品种丰富、花期长、花形千姿百态、花色五彩缤纷,既能美化环境,又能装点家庭。地被菊是陈俊愉先生历时半个多世纪培育的菊花新品种,现在被广泛应用于园林地被。本文在综述国内外菊花应用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以菊花为主题,营造菊花专类园景观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菊花养生     
菊花酒: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醉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甘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菊花粥:将菊花与硬米同煮制粥,濡糯清爽,能清心、除烦、养目、解酒。菊花糕:把菊花拌在米浆里,蒸制成糕,或用绿豆粉与菊花制糕,具有清凉去火的食疗效果。菊花肴:用菊花与猪肉、蛇肉炒或鱼肉、鸡肉煮食的“菊花肉片”,荤中有素,补而不腻,清心爽口,可用于头晕目眩、风热上扰之症的治疗。菊花羹:将菊花与银耳或莲子煮或蒸成羹食,加入少许冰糖,可去烦热、利五脏,治头晕目眩等症。菊花膏:以鲜菊花加水煎熬,滤取药汁并…  相似文献   

18.
菊花,为多年生草本宿根花卉,菊科菊属植物。经三千多年的栽培选育,已有品种3000多个,成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传统名贵花卉之一。菊花的花色、花型繁多,艳丽多彩,但在扦插繁育过程中,易出现变异、退化等不良现象。我们采用黄蒿作砧木嫁接菊花,培育的菊花既保持了原有品种的特性,又  相似文献   

19.
<正>广州文化公园三大传统花事活动之一的"第58届羊城菊会"于11月17日—30日盛大展出。本次菊会以"菊韵书香"为主题,将书香文化、品读乐趣与菊花菊艺结合展开构思,通过精心选择题材,巧妙运用菊花扎作、菊花造型等艺术手法,营造出极具书香韵味的菊花主题景组,传达了开卷有益、读乐无穷的意境,让每一位游客都感受到读书带给自己的正能量。此外,菊展期间文化公园还举办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包括2017羊城  相似文献   

20.
<正>菊花别名黄花、节华、甘菊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中药名为白菊花、黄菊花。以花入药,具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作用。菊花品种繁多,色彩鲜艳,深受大众喜爱。菊花种植过程中病虫害较多,如果管理不善,发生病虫危害,会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菊花主要病害有菊花黑斑病、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