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指出了句容河是秦淮河的重要支流,其水质污染不仅影响城市发展,还会对整体水域水质状况造成威胁,因此,全面了解句容河的水质状况至关重要。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2种常用的水质评价方法对句容河的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句容河各断面水质均存在不同程度污染,只有少数断面能达到全年Ⅲ类水质标准,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  相似文献   

2.
义兴河流域水污染源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义兴河水质实测数据为基础,评价了义兴河水质现状,结合水文水质资料和文献数据的方法,确定污染物排放系数,估算了义兴河COD、氨氮、总磷污染负荷并分析了主要来源。结果表明:义兴河水质现状较差,氨氮是全流域首要污染源;义兴河COD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为农村面源和生活源,累计占总入河量的84.4%;氨氮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为农村面源和生活源,累计占总入河量的74.9%;总磷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为农村面源和生活源,累计占总入河量的91.7%。提出了完善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进一步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强化工业企业治理、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控制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2015年4个季度青岛市主要入海河流入海口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熵权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5条入海河流的水质进行了评价,评价时选取了5个评价指标,分别是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总氮、化学需氧量、总磷。评价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在时间变化上,冬、夏季水质污染最为严重,春季次之,秋季较前三者相比水质较好;在空间变化上,各监测点的水质由劣到优的顺序依次为:李村河(Ⅴ)、海泊河(Ⅴ)、大沽河(Ⅳ)、墨水河(Ⅲ)、风河(Ⅱ)。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青岛市入海河流水质变化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水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陈斌  程欢  肖诗 《绿色科技》2021,(6):38-41
通过对滠水河黄陂段水质及主要水污染源污染负荷进行分析和核算,得出了影响滠水河黄陂段水质的污染源主要是农田面源,其COD Cr、NH3-N、TN、TP分别占黄陂区境内总污染负荷的22.2%、43.0%、40.9%和40.6%,其次是畜禽养殖。针对滠水河黄陂段水体污染特征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城镇生活污染治理、防治农业养殖污染、强化农村面源综合治理、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完善相关机制建设等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根据入河排污口监测结果,评价保定市水功能区排污口的分布及超标情况,计算水功能区排污口等污染负荷,分析入河排污口对水功能区水质的影响,提出入河排污口的管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佛山市南海区内河涌——香基河为例,对其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及水质现状评价,并提出了治理对策,以期为下一阶段全面铺开全区水环境整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汤溪水库是粤东最大的水库,也是饶平县居民和工农业用水重要水源,但近年来年水库水质不断恶化,水体呈富营养化。通过对水库及其支流的水质进行采样分析,运用单因子评价法、营养状态指数法、藻类丰度指数法等方法对水库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汤溪水库的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禽畜养殖污染。部分段面水质已达劣V类,应尽快治理。  相似文献   

8.
在系统监测基础上,对"十二五"期间南充市西充河水质污染变化趋势和治理成效进行了客观分析。结果表明:"县域跨境水质监测资金扣缴考核制度"在河流治理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该河汇入嘉陵江前基本消除了劣V类和V类,水质改善成效显著,但仍未全面达标,污染治理成果依然脆弱,开展巩固治理成效仍将是今后的重点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9.
新蒲新区环保局加强了辖区内的水污染治理工作,并在遵义市环保局的统一协调下,对新蒲新区主要水体湘江河水质进行了环境质理现状监测与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湘江河新蒲新区段主要超标的污染物有氨氮和总磷,主要原因是进口断面水质严重超标,虽然湘江河新蒲新区段有湘江河一级支流会江河的注入,自净能力较强,但湘江河新蒲新区段出口断面打秋坪水质氨氮仍然超过标准限值,不能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限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采用现场调查和水质监测,分别对圭塘河香樟路与木莲冲路中间河段的木莲东路的排污口上游500m处、香樟路的排污口下游500m处的基本情况和水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通过对圭塘河水样氨氮、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砷、汞4项指标进行监测分析,发现入河污染物不断增加是圭塘河富营养化加重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以氨氮、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增加对水域富营养化的影响最为显著。提出了依靠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推广城市内城河水质污染防治和治理措施,同时加强对圭塘河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保证其水质达标。分析了解圭塘河水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长沙市内城河水质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根据对贵州省赤水河支流DF水库监测的数据,按照《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采用变异系数和单因子评价法对水库水质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发现:各指标超标较严重,DO、TP、BOD5污染受人为影响较大,并对各指标超标的原因做了相关分析,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杨悦  黄明 《绿色科技》2015,(3):187-190
指出了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主要有单因子评价、污染指数评价和不确定性评价等方法。采用单因子评价、灰关联分析和内梅罗指数法对H市地表水环境质量作出了评价,共选择9个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分别对33个水质样品进行了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3种评价方法的水质评价结果,在污染小的河流相差较大,在污染河流中较为接近。建议采用单因子评价和灰关联分析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对博尔塔拉河和精河近6年(2007~2012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博尔塔拉河除大桥电站断面水质目前没有受到工业和生活源的影响外,青乡电站和博河中桥断面均受到其影响;精河河水水质虽然都能达到Ⅲ类水环境标准,但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人类活动影响。根据分析评价结果,提出了改善水环境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舞阳河是旅游业发展型河流,了解其水质状况对舞阳河水质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于2023年5—7月,在舞阳河共设置8个采样点,分别采集水样,分析其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确定其优势种,然后根据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对舞阳河水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舞阳河共鉴定出107种浮游植物,隶属8门73属,其平均丰度为1 458 ind·L-1,群落结构为硅藻-绿藻-蓝藻门型;共鉴定出50种浮游动物,隶属4门39属,其平均丰度为20 ind·L-1,群落结构以轮虫、原生动物为主。优势种共14种,其中浮游植物6种,浮游动物8种;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绝对优势种分别为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桡足类无节幼体(Nauplius)。舞阳河水质为轻度污染,相比于2012年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15.
张云贇  熊珏 《绿色科技》2019,(16):100-104
指出了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水资源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竹皮河及其支流作为荆门城区的纳污河流,承接荆门中心城区90%以上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竹皮河及其支流的地表水情况关乎荆门市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民生。以竹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对地表水水污染等级进行预报,对竹皮河肖家岗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周度数据进行了分析,运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8周的数据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可知:只有第六个污染等级预报错误,其他的七个污染等级均预报正确。这可充分的说明,五个指标与水污染等级之间存在一种强烈的对应关系,也说明所使用的LS-SVM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同时为了对比说明,运用RBF神经网络进行了预测。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与LS-SVM预测法一致。对比预测结果发现:RBF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与LS-SVM预测结果相比,存在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同时,LS-SVM算法具有简便的操作性。通过对竹皮河水质自动监测站评价和预报,可为将来的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和划定重点生态保护区等措施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南四湖入湖河流水质对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的调水水质安全具有重大影响,其水质状况备受各界关注。通过对2006~2015年南四湖38个主要入湖河口水质监测数据的统计比较与分析,计算了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改进的内梅罗污染指数、各水质指标的浓度变化趋势和污染分担率,进行了南四湖入湖河流水质综合评价与改善效果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10月与2006年11月相比,南四湖入湖河流水质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下降了69.77%,内梅罗污染指数下降了68.70%;水质指标CODCr、NH3-N、T-P和T-N的平均值下降率分别为49%、93%、46%和76%;南四湖入湖河流水质污染程度排序:上级湖湖东下级湖湖东上级湖湖西下级湖湖西;南四湖流域的主要污染物为CODCr和T-N;重污染河流由11条减少为1条,但老运河仍是南四湖流域治污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9年徐州境内沂河、沭河水质监测结果,对沂沭泗水系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沂河、沭河水质定性评价均为良好,沂沭泗水系主要污染因子为化学需氧量,污染特征为有机污染型污染。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为改善水体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定量评价酉阳县龙潭河"一河一策"治理措施对水质的改善情况,运用MIKE21模型对该措施实施后的河流水质情况进行了模拟.结合实际情况,特征性指标主要考虑了化学需氧量(COD)、氨氮,通过对现状水质进行模拟来检验模型的可靠性与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措施实施后COD削减率约25.82%,氨氮削减率约21.35%,证明了该措施...  相似文献   

19.
龙口市黄水河湿地保护与恢复的必要性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山东省龙口市黄水河湿地地理位置、水源、生物多样性、景观文化资源等概况。分析认为,黄水河湿地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客水补给逐年减少,工农业生产对地下水源过量开采造成水位下降,水质面临着农村面源污染和生活废弃物污染的威胁,对黄水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超采,造成地下水资源补给不足。藉此提出黄水河沿岸截污、回灌补源、河道底泥疏浚、河道曝氧等工程以及环水库水土保持林带建设和水禽栖息地建设工程等生态保护与恢复对策。  相似文献   

20.
依据黔江区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资料及数据分析了黔江区四条河的流域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黔江区河流流域水质在Ⅲ-Ⅴ间浮动,2011年以前,黔江河流域水质稳定在Ⅲ类,水质为良,2011年以来,水质下降趋势明显,特别是2013~2015年时间段内,水质下降到Ⅴ类,水质为中度污染,但2016年以来,水质有上升趋势,2017年,黔江河流域水质均稳定在Ⅳ类,水质变为轻度污染,能达到Ⅳ类水域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