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贺兰丁香、大叶细裂槭两树种是内蒙古自治区贺兰山特有植物,被定为国家三级、内蒙古二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我园从1985年开始对以上二种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了迁地保护、引种试验研究。经过引种,育苗,现已获得苗木,并初步掌握了贺兰丁香、大叶细裂槭的种子处理方法,播种育苗技术,为迁地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2.
涵盖25个县市的滇中南中山南亚热带分布有珍稀濒危植物41科54属63种,占云南省珍稀濒危植物(151种)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种数(354种)的41.7%和17.8%.从科属种的水平对该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组成、成分特点进行了剖析,其成分具有(1)起源古老,孑遗植物多,单型科属比例大;(2)热带科多,特有现象丰富;(3)对同类植物代表性强的特点.同时分析了本区珍稀濒危植物的区内分布特点和珍稀濒危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亚型特点,本区53属种子植物占我国种子植物属15个分布区类型和31个变型的73.3%和12.9%.其中,“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型在本区珍稀濒危植物中所占比例最大,达29.63%,是本区最典型的分布型.从地质历史、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对本区珍稀濒危植物的成分和分布特点进行分析,认为滇中南中山南亚热带珍稀濒危植物繁多、成分特点和分布特点明显,主要是因为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造就了丰富多样的超地带性植被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黎国运  徐佩玲  陈光群 《热带林业》2010,38(3):23-24,16
白桂木是国家珍稀濒危植物(三级保护),通过人工育苗研究,打破白桂木种子休眠,创造条件提高种子发芽率,大量培育种苗,稳定和壮大种群数量,保护和恢复白桂木资源。通过无菌催芽、激素催芽等研究,白桂木种子沙床催芽发芽率达95%以上,入袋培育成活率达90%以上,掌握了一套白桂木种子育苗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单性木兰是木兰科的珍稀植物和城市庭园绿化的优良树种。经多年育苗试验,总结出单性木兰从种子采集处理、沙藏催芽、整地育苗、移植上袋后的生产管理等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5.
涵盖25个县市的滇中南口山南亚热带分布有珍稀濒危植物41科54属63种,占云南省珍稀濒危植物(151种)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数(354种)的41.7%和17.8%。从科属种的水平对该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组成、成分特点进行了剖析,其成分具有:(1)起源古老,孑贵植物多,单型科属比例大;(2)热带科多,特有现象丰富;(3)对同类植物代表性强的特点。同时分析了本区珍稀濒危植物的区内分布特点和珍稀濒危种子植物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珍稀濒危植物的保存与利用,南岳树木园对南岳衡山的珍稀濒危木本植物进行了30年就地保存试验。作者从植物的原生地采种、育苗、保存地选择和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总结。绒毛皂英、闽楠为濒危种,绒毛皂英为南岳特有,全世界野生种仅存2株;篦子三尖杉、楠木为渐危种;伯乐树、银杏、金钱松、香果树为稀有种;南方红豆杉、榉树、喜树、香樟、黄皮树、花榈木为国家级保护树种,这些珍稀濒危树种的种子处理均需不同的特殊要求,1年生苗生长量较小;种间生长规律相差较大,就地保存效果良好,大多已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7.
大果青杄是我国特有种,国家二级珍稀濒危植物,天然更新困难,人工繁育是恢复种群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大果青杄不同采种母树的种子、不同海拔的苗圃育苗实验,得出:不同母树种子以及海拔对大果青杄育苗具有相关性,树龄150年左右的母树其种子出苗率高,海拔在1 678 m的地方是苗木的适生区。  相似文献   

8.
稀有濒危植物云南金钱槭迁地保护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稀有濒危植物云南金钱槭的分布、原产地与迁地栽培地的自然条件及其迁地栽培试验结果进行了报道和分析,并首次报道了云南金钱槭的染色体数目.提出了云南金钱槭的播种育苗及迁地栽培技术.经过7年的试验,云南金钱槭已在云南省珍稀濒危植物引种繁育中心昆明基地完成了从种子到种子的生命周期,迁地保护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稀有濒危植物云南金钱槭迁地保护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稀有濒危植物云南金钱槭的分布、原产地与迁地栽培地的自然条件及其迁地栽培试验结果进行了报道和分析,并首次报道了云南金钱槭的染色体数目。提出了云南金钱槭的播种育苗及迁地栽培技术。经过7年的试验,云南金钱槭巳在云南省珍稀濒危植物引种繁育中心昆明基地完成了从种子到种子的生命周期,迁地保护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环境保护基金的资助下,对保护区种子植的区系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收集了大量资料,采集标本2128号。经鉴定分析,其区系的基本特征是:种类丰富,拥有种子植物950种,隶属105科433属,区系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珍稀濒危植物较多。  相似文献   

11.
张金泉 《广东园林》2009,31(2):47-50
文章阐明了珍稀濒危植物的概念及其在园林绿化应用中的意义,初步统计出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的分类群、保护级别与分布特点。在广东省园林绿化中已见应用的省外珍稀濒危植物共有57种,隶属25科44属;已见应用的省内珍稀濒危植物18种,隶属13科15属;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珍稀濒危植物107种(含变种)。隶属49科79属。文章还简要介绍了这些珍稀濒危植物的名称、特性、分布和花果期,最后提出了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3点建议。文章分两期刊出。本期刊出四方面内容:1.珍稀濒危植物的概念;2.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意义;3.广东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分类群与保护级别;4.广东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和1999年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统计,黔东南州有国家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共计32科51属58种,文章对上述珍稀濒危植物的生活型及种子植物的区系成分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分布的48属珍稀濒危种子植物中,热带分布型和温带分布型各有18属,分别占总属数的37.5%,其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中国特有分布型11属,占总属数的23.0%,具有特有性强、起源古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环境保护基金的资助下,对保护区种子植的区系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收集了大量资料,采集标本2128号。经鉴定分析,其区系的基本特征是:种类丰富,拥有种子植物950种,隶属105科433属,区系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珍稀濒危植物较多。  相似文献   

14.
文章详细论述了辽宁省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有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共33种,其中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3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6种,省级珍稀保护植物10种,另外还有16种高山冻原植物。老秃顶子保护区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具有种类丰富、成分复杂的区系特点,在辽宁省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应加强对老秃顶子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八种珍稀濒危植物引种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2-1994年三年来,从内蒙、新疆和甘肃等省(区)的沙区地带引种来的8种珍稀濒危植物,现保存有性和无性繁殖苗近千株,大多已开花结实,经过对沙区8种珍稀濒危植物播种育苗研究认为:准噶尔无叶豆、矮沙冬青、银沙槐3种植物种皮坚硬吸水困难,播前须用浓硫酸处理后再经温水浸泡,才能吸水膨胀发芽;沙生柽柳、半日花、裸果木、绵刺、四合木等植物,种子质地松软,无需特殊处理均可干播发芽,播深适中均能取得较好出苗率。  相似文献   

16.
张金泉 《广东园林》2009,31(3):54-66
文章阐明了珍稀濒危植物的概念及其在园林绿化应用中的意义。初步统计出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的分类群、保护级别与分布特点。在广东省园林绿化中已见应用的省外珍稀濒危植物共有57种,隶属25科44属;已见应用的省内珍稀濒危植物18种,隶属13科15属;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珍稀濒危植物107种(含变种),隶属49科79属。文章还简要介绍了这些珍稀濒危植物的名称、特性、分布和花果期,最后提出了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3点建议。 文章分两期刊出。上期已刊出珍稀濒危植物的概念等1~4点内容;本期刊出内容:5.园林绿化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简介:6.广东省园林绿化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珍稀濒危植物小勾儿茶引种栽培,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只要选择适宜的立地条件,小勾儿茶在异地栽植均能生长,采用硬技扦插方法获取苗木,为濒危植物小勾儿茶种群繁殖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伏牛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现状、区系特征,分析了珍稀濒危植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保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对两种珍稀濒危植物华榛(Coryius chinensis Franch)和忌叶丁香(Syringa pinnatifia Hemel)种子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就其种子的形态结构特点与植物濒危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蒙古扁桃的人工繁殖育苗及栽培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古扁桃是分布于本地区的天然灌木,珍稀濒危树种。我们采集天然蒙古扁桃种子,进行人工驯化有性繁殖育苗,并移植于荒漠的沙地及石质山地,研究人工繁殖的蒙古扁桃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生长发育特性及其抗病虫特性,掌握了蒙古扁桃的繁育、造林技术。在造林地林木生长正常,已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