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湿空气旁通率对热泵除湿干燥机能耗影响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热泵除湿干燥法是干燥的节能途径之一。本文通过过湿空气爱率对热泵除湿干燥机能耗的影响的理论分析认为,将湿空气的旁通率作为除湿干燥工艺的一个地参数,与具体实验相结合,找出对应某一干燥阶段湿空所参数的最佳旁通率,可进一步节能降低能能耗。  相似文献   

2.
崔连喜 《绿色科技》2014,(2):156-158
采用聚丙烯中空纤维膜接触器,用一乙醇胺(M EA )、二乙醇胺(DEA )和氨基乙酸钾(PG )作为吸收剂对烟气中的CO2进行了吸收实验,研究气体流速、吸收剂流速和浓度等因素对CO2脱除率和传质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上吸收剂分离吸收CO2的效率由大到小依次是PG、M EA、DEA。CO2的脱除率和传质速率随吸收剂浓度和流速的提高均增加;CO2脱除率随气体流量的增加而减小,但传质速率却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水曲柳和落叶松为试材,用正交试验方法考查了DFK树脂的终摩尔比、涂胶量、填料加入量对集成材冷压胶合工艺的影响,并按JAS农林省告示601号标准检测了剪切强度、木破率和煮沸剥离率。结果表明,DFK树脂的终摩尔比和涂胶量对煮沸剥离率的影响最显著,填料添加量影响甚微,并确定了较为理想的冷压胶合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室中利用盆栽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结构,种植绿萝和紫边碧玉椒草两种植物,测定进水、出水、填料、植物中的总氮总磷含量,研究了垂直流人工湿地去除水体中总氮、总磷时,植物与填料的去除作用所占的比例,探究紫边碧玉椒草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污水中总磷的去除主要为填料吸附作用,去除效率占80.01%~82.02%,还有植物吸收作用,去除效率占13.62%~14.20%;对于总氮的去除,填料吸附作用占68.26%~71.57%,除填料吸附作用外,微生物等其他因素的作用占很大比例,约24%,植物吸收所占比例较小。紫边碧玉椒草在湿地中的应用达到了与绿萝相当的效果,可尝试应用于人工湿地中。实验结果可为人工湿地的植物筛选以及氮磷降解规律方面提供可行的建议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发酵液中溶解氧浓度是好氧发酵过程中反映氧传质效率的综合指标,维持发酵液适宜的溶解氧浓度是实现好氧发酵成功的关键所在,搅拌转速和通风量是影响发酵液溶解氧浓度的重要参数。笔者研究了在3 L发酵罐中搅拌转速和通风量对里氏木霉发酵合成β-甘露聚糖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里氏木霉发酵β-甘露聚糖酶时搅拌转速对氧传质效率的影响大于通风量。以质量浓度为1 g/L的葡萄糖和21.95 g/L的微晶纤维素为碳源发酵合成β-甘露聚糖酶,当搅拌转速450 r/min、通风量0.3 m~3/(m~3·min)时,发酵过程中溶解氧浓度保持在20%以上,发酵120 h,β-甘露聚糖酶活力、β-甘露糖苷酶活力和菌体质量浓度达到最大值3.92 U/m L,0.033U/m L和6.56 g/L。因此,发酵过程中溶解氧浓度维持在20%以上可获得较高的β-甘露聚糖酶活力。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填料塔中排管式液体分布器的工程设计、制造、安装经验,从提高液体分布器的初始分布质量并相应提高填料塔的传质效率方面着手,提出对传统排管式液体分布器进行合理的结构改进,并采用评价理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新型结构的排管式液体分布器性能比传统结构优越。通过在林产化工、制药、精细化工等行业中的实际生产应用,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热泵干燥技术因节能、环保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木材干燥等领域,但在干燥室内湿空气相对湿度不高时,热泵干燥系统的除湿性能较差,因此通过变频器调节制冷系统循环风量,研究木材干燥过程中,不同干燥阶段循环风量对热泵干燥除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制冷系统循环风量可以提高系统的除湿性能。在木材干燥不同阶段,均存在一个频率值,使系统的除湿量、除湿能耗比和除湿制热性能系数达到最大值,但三者的最大值并不是都在同一个频率值下出现。随着干燥的进行,干燥室内湿空气温度升高,相对湿度降低,系统的除湿量、除湿能耗比和除湿制热性能系数随之降低;系统的除湿量、除湿能耗比和除湿制热性能系数达到最大值的频率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前,工业上应用的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方法,主要为湿法,即用液体吸收剂洗涤烟气,吸收二氧化硫。 我们提供一种烟气中二氧化硫的烧碱吸收法,采用这种方法吸收二氧化硫,流程及设备简单、吸收率高、费用低廉、吸收剂不挥发、实现无污水排放,有效防止大气污染。 工艺流程是:配制烧碱吸收液、喷淋烧碱吸收液吸收二氧化硫、在烧碱吸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产物中加入熟石灰或生石灰再次配制烧碱吸收液、再次喷淋烧碱吸收液循环吸收二氧化硫。 工艺流程对应的设备包括溶液池、连通废气管道的吸收剂喷淋装置、溶液再生池、连接溶液池和吸收剂…  相似文献   

9.
毛竹填料生物膜法处理废水的试验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比较毛竹制成的生物填料与普通塑料填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发现:生物填料在挂膜速度和挂膜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且可提高污水处理效率5% ~ 8%.  相似文献   

10.
速生杉木染料溶液渗透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常规条件下速生杉木深度染色工艺参数:染料溶液渗透方向、试件含水率、废料浓度、渗透剂加入量、染液处理时间对杉木染液渗透性的影响。通过系列单因素试验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染料溶液渗透方向、试件含水率、染料浓度对渗透性影响较大,渗透剂加入量,染料处理时间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5种人工湿地填料对氨氮和磷的吸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沸石、圆陶粒、粗砂、页岩、砾石为试验材料,研究人工湿地填料对氨氮、TP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进水水质和水力负荷的运行条件下,沸石对氨氮的吸附量最大,页岩的吸附量在90min时达到最大值,沸石、圆陶粒、粗砂的吸附量在120min时达到最大值,砾石的吸附量在150min时达到最大值;砾石对TP的吸附量最大,粗砂次之,沸石的最小,页岩和粗砂的吸附量在第120min时达到最大,沸石和圆陶粒的吸附量在120min后基本稳定;温度为25℃时,沸石对氨氮的吸附效果最好,砾石对TP的吸附效果最好;溶液pH值<7时,沸石对氨氮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溶液pH值≥7时,有利于各填料对TP的吸附。  相似文献   

12.
采用热泵除湿干燥法是干燥的节能途径之一。本文通过温空气旁通率对热泵除湿干燥机能耗影响的理论分析认为,将湿空气的旁通率(通过风阀的开度来控制)作为除湿干燥工艺的一个运行参数,与具体实验相结合,找出对应某一干燥阶段湿空气参数的最佳旁通率,可进一步节能降低能耗。统计表明,热泵除湿干燥法比传统蒸汽窑干燥可节能45%~50%。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影响填料在纸页中分布的几种因素,提出了纸浆打浆度、助留剂、填料的粒径及填料的加入量与填料光散射效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一般地说,玻璃表面易于被水润湿。但由于受尘埃、机动车尾气油烟及湿空气中碱性介质腐蚀的污染,至使车辆的上述各玻璃表面在雨水中不能很好润湿,形成雨珠的挂流,光线折射与散射严重,给驾驶员的视觉和车灯光照效果带来不良影响。为解决这类问题,市场上出现一种名为"Gla'co"(化学溶液型超级刮水器,日本产)的玻璃防水用品,但在试用中发现,涂有该产品的玻璃表面经雨水淋湿后,透视效果很不理想。原因是雨滴撞击在玻璃面上破碎后,呈细小珠状体而滞留,由它们覆盖的玻璃表面对光线的折射与散射严重。即使待到雨滴聚集到一定大时…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负压场中相对湿度的影响因素:干湿球温度、罐体内压力及罐体内湿空气和冷凝器冷却水的温度差,并考察了负压场中木材表面的水分蒸发现象。结果表明,负压场中的相对湿度受干湿球温度及罐体内湿空气和冷凝器冷却水的温度差影响,当冷凝器中水温不变时,相对湿度随罐内温度升高而减小。罐内压力对相对湿度有较小的影响,当压力从50kPa上升到101kPa时,相对湿度从70%降低到65%。在负压场下若无外部加热将基本上不发生蒸发。图6参12。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固定床生物质气化炉的气化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优化气化工艺参数,利用Aspen Plus仿真系统及其全混流反应器(RCSTR)和收率反应器(Ryield)等,建立固定床生物质气化过程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气化温度、空气配比(AR)、水蒸气通入量(S/B)、原料含水率4个气化工艺参数及全混流反应器数量对气化过程的影响,并通过敏感性分析优化气化工艺参数。综合考虑上述气化工艺参数进行生物质气化过程仿真分析,获得优化的气化工艺参数为气化温度800℃,空气配比0.25,水蒸气通入量2.3。  相似文献   

17.
详细介绍并归纳多孔介质与木材领域内的传热传质理论研究概况,从中寻找出适合研究刨花对流干燥过程传热传质的方法.经过理论分析,提出可根据非平衡热力学理论和相平衡理论,建立一个描述刨花对流干燥时刨花外部对流传热传质和内部热、湿迁移过程的非平衡热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木材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本身含有丰富的纤维组织、微孔和导管,由毛细作用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由于受自然环境(如光照、湿度和温度等)的影响,木材易发生湿胀干缩而导致开裂、形变,从而影响其观赏和使用价值,缩短其使用寿命。笔者以使木材表面具有疏水功能为出发点,以硅溶胶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原料,采用一步法聚合反应得到笼型倍半硅氧烷低聚体(MS)。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对各合成条件下所得MS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到的MS颗粒为表面带有羟基基团的微米级、光滑的立方晶体,其最佳合成条件是把1.2 g MTES和0.2 g硅溶胶置于30 mL无水乙醇中,加入20 mL碱催化剂(0.1 mol/L NaOH),室温下超声反应2.5 h。经聚合得到的MS溶液处理后的木材表面构建起微米级粗糙结构,且MS颗粒填充在木材起吸收水分的细胞腔、导管、纹孔等结构中。通过接触角测试得到用MS溶液处理后的木材具有良好的疏水性,接触角达到141.5°。反应所得溶液可直接使用,合成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淋水填料是循环水冷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散热性能占冷却塔整体散热性能的60%~70%,直接影响循环水冷却系统的工作效率。因此,合理的填料选择对冷却系统的节能优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概述了淋水填料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竹材作为新型降温材料在循环水冷却系统中的应用,总结了竹填料的特点、热力性能及技术研究现状,并对其进一步应用提出几点建议:竹材的传热传质性能、耐老化和耐久性等应进行深入研究;提高竹填料的设计和加工自动化规模化水平,合理开发以竹质复合材料为原材料的填料,在保证良好的热力性能的同时,提高抗腐蚀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缩短传热时间、降低能耗,以高导热纳米材料石墨烯为填料,以水性酚醛树脂为载体溶液,配制石墨烯/酚醛树脂浸渍改性剂,开发一种导热性能良好的地采暖地板。以吸光度、透射电镜表征石墨烯在酚醛树脂中的分散性能,以改性单板导热系数、多层复合地板导热效能表征地采暖地板的传热性能,分析石墨烯添加量、浸渍改性剂分散性对地板导热性能的影响,确定浸渍改性最优配方工艺。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石墨烯/酚醛树脂浸渍改性地采暖地板可获得更好的导热性能。浸渍改性剂的分散性、浸渍改性单板的导热性与石墨烯添加量有关,同一树脂固含量下,2%质量分数为最佳石墨烯添加量。通过对比试验分析,酚醛树脂固含量为20%,石墨烯添加量为2%时,浸渍改性单板导热系数提高2倍,为0.272 W/(m·K),浸渍改性地采暖地板导热效能为21℃/h。扫描电镜表明石墨烯随浸渍剂进入木材一部分的细胞腔中,X射线图谱也证实石墨烯与木材纤维素的羟基发生反应,导致结晶度数值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