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是养猪业常见的猪腹泻病毒,对仔猪具有高死亡率.将黑龙江地区某猪场腹泻样本鉴定为TGEV阳性后,无菌接种于猪肾细胞(PK-15)连续传代培养成功获得一株TGEV分离株,通过CPE观察、RT-PCR鉴定、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以...  相似文献   

2.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临床以呕吐、暖泻为主要特征的高度传染性消化系统传染病。各种年龄猪都可发病,新生仔猪病死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目前河北地区流行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的生物学特征及基因的遗传进化关系,从河北某地采集仔猪粪便或小肠内容物,病料处理后在PK-15细胞上进行盲传,通过RT-PCR、间接免疫荧光(IFA)验证,成功分离出1株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命名为HB-FP株。对HB-FP株S基因进行RT-PCR扩增,获得的分离株S全基因与国内外TGEV毒株进行序列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HB-FP株S基因与其他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4.9%~98.8%,编码氨基酸同源性为65%~98%,与我国的TGEV JS2012(KT696544)株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8.8%,氨基酸同源性为98%。由进化树分析表明,HB-FP株除与英国TGEV株(AF104420)不在一个分支上外,与其他参考毒株都在同一分支上,中国的TGEV JS2012(KT696544)株、美国的TOY56-165(M94103)株、韩国的TGEV(AF298211)株与分离株HB-FP株亲缘关系最近。氨基酸变异情况分析表明,分离株与常用疫苗株相比在S蛋白的抗原表位区有7处点突变,这种抗原位点的突变对TGEV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试验成功从河北省分离鉴定得到1株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为该地区TGEV防控及候选疫苗毒株的筛选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集1例疑似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仔猪的粪便,运用RT-PCR方法和血清学方法对病料进行TGEV检测,并应用猪睾丸细胞(ST)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分别采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染色法(IPMA)和RT-PCR方法检测病毒在ST细胞中的增殖动态,应用RT-PCR方法扩增分离TGEV S1基因,经序列测定后,采用DNAStar 7.0和Mega 5.0软件对TGEV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病料接种到ST细胞培养后,出现明显细胞病变效应(CPE);RT-PCR检测结果显示,TGEV核酸阳性;血清学鉴定TGEV抗原阳性。将分离毒株命名为TGEV-NY。感染12 h后,IPMA检测结果阳性,且可从细胞培养上清中检出TGEV核酸。序列测定分析表明,分离毒株S1基因开放阅读框(ORF)为2 220 bp,编码740个氨基酸。进化分析显示,分离毒株与我国2006年分离的SC-Y毒株亲缘关系最近,分离毒株属于基因Ⅰ群。  相似文献   

5.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RT-PCR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为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病毒,引起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该病是一种猪肠道传染病,以水泻、呕吐和脱水为特征,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染,哺乳仔猪、架子猪或育肥猪的发病率可达100%,尤其是哺乳仔猪受害最严重,该病主要发生于冬季,夏季也可发生。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为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病毒,是猪传染性胃肠炎(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TGE)的主要病原。该病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呕吐、严重腹泻、脱水为特征的传染病,对新生仔猪具有高度致死率。虽然不同年龄的猪对这种病毒均易感,但5周龄以上的猪死亡率较低,多成僵猪,使养猪饲料报酬降低。  相似文献   

6.
本病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腹泻、呕吐和失水为特征.分布于世界各地,常呈地方性流行.全年均有发生,冬春时节多见.10日龄以内体质较差的仔猪发病率、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7.
李北 《农村科技》2004,(12):26-27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的肠道疾病,以严重腹泻和脱水为特征,各龄猪都可发病。危害最重的是哺乳仔猪,10日龄的仔猪死亡率最高,80日龄的猪也有死亡,大猪少见死亡。该病多发于每年10月至第二年3月。  相似文献   

8.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混合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晓龙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4):156-157
本试验通过RT-PCR方法对113份疑似病料进行了检测,用以调查猪群中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流行性腹泻病痛毒混合感染情况.实验结果表明:34份样品表现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占样品总数的29.2%.  相似文献   

9.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所引起的一种以呕吐、腹泻为特征的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的流行给养猪业,特别是集约化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0.
朱密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2):110-111
该文介绍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基因组织结构和基因表达方式,并分析了各功能蛋白的主要功能,最后分别介绍了核酸探针、普通RT-PCR方法、多重RT-PCR方法、套式PCR、荧光定量RT-PCR方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在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甲壳素对猪传染性胃肠炎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甲壳素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疫苗的免疫调节作用;用浓碱法处理甲壳素可获得吸附能力强的佐剂,但物理性状不适合用于疫苗佐剂;壳聚糖可用作制备具有良好水溶性的疫苗佐剂,经与白油和蜂胶等佐剂比较:表明该佐剂对猪传染性胃肠炎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即4种佐剂的疫苗在免疫后14d,壳聚糖疫苗组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其它组;免疫后30~120d油乳剂疫苗组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其它组。  相似文献   

12.
从乳用犊牛和水牛中分离出伪狂犬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传染性腺胃炎病鸡中分离出的呼肠孤病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患有鸡传染性腺胃炎的病鸡肿胀腺胃中分离到的一株病毒,用电镜技术、病理组织学技术、免疫学试验、病毒毒力试验对其进行了系统的鉴定,发现在病鸡腺胃细胞中有包涵体,病毒粒子呈圆形,无囊膜,直径60-80nm,呈类晶格状排列。分离株病毒对牛、羊、兔、鸡、猪及人“O”型血红细胞无血凝性,与鸡呼肠孤病毒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在琼扩板上形成沉淀线。分离株病毒可致鸡胚发育迟缓,胚体出血,在绒毛尿囊膜上形成痘斑,可使7日龄攻毒的雏鸡表现自然发病鸡的病状和病变,上述结果表明该分离病毒株为呼肠孤病毒属成员。动物实验表明,该病毒可能是鸡传染性腺胃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纯化的猜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免疫 BALB/C 小白鼠后,取免疫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在 PEG 存在下进行融合,HAT-1640培养液筛选,并用 ELISA 间接法检测阳性克隆。通过有限稀释法进行三次克隆化后,获得了二株稳定分泌抗 TGEV 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杂交瘤细胞染色体皆在95条以上;其分泌抗体均属 IgG_1亚类。通过阻断试验证明其作用的特异性。对该单抗在诊断上的初步应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鸡有益乳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乳杆菌选择培养基(LSCM)从鸡直肠内容物中分离出五株革兰氏阳性杆菌,分别是嗜酸乳杆菌2株(LB1、LB2)、唾液乳杆菌液亚种1株(LB3)、短乳杆菌1株(LB4)、发酵乳杆菌1株(LB5)。五株菌对雏鸡安全,对小白鼠无致病性。  相似文献   

16.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对国内某地区7个患病猪群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用Marc-145细胞培养从4个猪群流产胎儿分离到3株导致细胞病变的病毒-J1,J2和J3株。它们对氯仿和热,甲醛,酸,碱均敏感。病毒粒子呈球状,直径30-80nm,负染后病毒粒子大小80-100nm,在Marc-145细胞质内增殖,5-溴-2’-脱氧尿核苷对其元抑制作用。结合血清学试验,鉴定3个毒株均为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可能为美洲型PRRSV  相似文献   

17.
牛溶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和浩特市某肉牛养殖场犊牛发生了以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咳嗽及死亡为主的疾病.从该牛场发病死亡的犊牛采集病料,采用病料涂片镜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动物试验的方法,对导致该牛场犊牛发病死亡的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从该牛场患病死亡犊牛的心、肝、肺中均分离出溶血性巴氏杆菌,从而确诊该牛场此次犊牛发病为牛溶血性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18.
鹅Ⅲ群腺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无临床症状鹅的泄殖腔分泌物或病鹅的肠道、肝脏、脾脏,按常规方法制成接种液接种鸭胚,以血凝和血凝抑制的方法检测病毒。结果表明:从50多个样品中分离到2株腺病毒,分别命名为H5J24和N8J8。这2株病毒均能凝集鸡、鸭、鹅的红细胞,其凝集作用可被抗Y81G4株鹅腺病毒多抗血清所抑制,但不能被抗新城疫病毒单抗、抗H5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单抗所抑制。经形态学观察、理化特性测定和PCR检测,证明这2株病毒为Ⅲ群禽腺病毒成员。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和包头地区某些鸡场病鸡取样进行霉形体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分离到3株霉形体,其中2株为鸡败血霉形体(Mgoplasmagaliseptium,MG),1株为鸡霉形体(Mycoplasmagalinarum)。所鉴定的菌株符合相应菌种的形态,染色特性及其他生物学特性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从发病雏鸡的肾脏中分离到一株禽传染性支气管炎——肾变病型〔AvianInfectious Bronchitis(IB)——Nephrosis Form〕病毒。经盲传三代接种鸡胚后,出现典型的侏儒胚病变。该病毒能被乙醚、氯仿灭活,经56℃30分钟后被灭活,但能抵抗 pH2 30分钟。在电子显微镜下,病毒粒子直径为103nm,有19nm 宽的囊膜,囊膜上有典型的球状突起呈花冠状。病毒粒子内部有一典型的马蹄型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