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运转产业链 加快云南咖啡产业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南拥有我国1/5的热区面积,小粒咖啡宜植面积广,生产的咖啡品质优异,享誉中外。但要进一步将云南咖啡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需要运转以咖啡产品为核心的集生产资料供应、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咖啡产业链,加快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咖啡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在全球流行已上百年。云南省以其得天独厚的气候、以大量的高山分布成为了中国最理想的咖啡种植地。云南主要种植小粒咖啡,但因得不到很好的指导,咖啡单产很低。为促进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介绍了云南小粒咖啡的相关情况及其种植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云南省有种植小粒种咖啡的优越自然条件和悠久种植历史。经过近70年的发展,云南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种植地、贸易集散地和出口地,"云咖"已成为独具特色的"云系"农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市场潜力来看,云南咖啡对国际上很多知名咖啡存在较大的替代可能性。为充分利用云南省咖啡种植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瞄准国内外咖啡消费群体快速增长的广阔市场空间,改变以低附加值原  相似文献   

4.
海南咖啡产业链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链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找到能够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环节。咖啡是海南传统和优势的热带作物,但受着不同因素的影响,咖啡产业无法做大做强。通过对海南咖啡产业链影响分析,提出以销售和服务为主导的战略环节,不断拓宽和延伸咖啡产业链,走原产地保护和品牌化建设之路,培育"兴隆咖啡"和"福山咖啡"两大产业集群主体,大力发展咖啡科研、种植、加工、销售和旅游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村实用技术》2012,(10):60-60
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我省咖啡种植面积82.4万亩,产量近6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99.9%,总产值15亿元,出口创汇1.2亿多美元,已成为我国独具特色的优势农产品,也是我省第二大出口创汇农产品。但云南咖啡由于良种选育、病虫害研究和深加工技术滞后,从事咖啡产业研发的企业、大学、科研单位缺乏有效沟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咖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012年7月26日,由省农科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牵头  相似文献   

6.
云南普洱具有独特的气候、高山分布,适宜小粒咖啡的种植。研究云南小粒咖啡的种植技术,对提升咖啡单产,促进咖啡产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常认为,顶级咖啡只能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种出,我国咖啡种植地也是在北纬23°以内的云南、广西、海南。然而,地处北纬26°的攀枝花市,因有特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也能产出一流的高品质咖啡豆,但咖啡业还仅仅处在产业链的最低端。对于自己的“咖啡版图”,攀枝花下一步的打算是:拥有自己的咖啡深加工,并创出品牌。  相似文献   

8.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国商标网近日发布消息:商标局在商标异议案件中认定的27件驰名商标第16件显示,由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注册的"后谷"咖啡商标,被认定为咖啡类中国驰名商标.后谷咖啡成为中国咖啡全产业链企业中唯一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牌,后谷咖啡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咖啡全产业链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牌. 业内人士表示,荣膺中国驰名商标这一具有法律效益的权威认可,标志着中国咖啡市场终于有自己的知名本土品牌,并在国内国际市场得到巴黎公约及世界贸易相关协定的保护,对企业及行业产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咖啡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咖啡种植面积和产量的96%和98.5%,云南咖啡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咖啡产业的代表。本研究旨在运用芮明杰提出的"新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国内市场需求、产业发展模式、相关与辅助性产业、政府和机遇以及创新能力方面分析云南省咖啡产业竞争力,并提出提升云南省咖啡产业竞争力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小粒种咖啡高海拔种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小粒种咖啡高海拔种植适应性进行分析和评价,进一步明确在适宜的范围内,海拔越高,杯品质量越好。高海拔是生产精品咖啡的重要条件,卡蒂姆咖啡在高海拔种植杯品质量显著提高。发展高海拔咖啡生产,可提高咖啡生产经营效益,对促进国内小粒种咖啡生产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云南农业》2013,(3):78
2012年对于云南咖啡产业来说,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从年初的滞销风波,到如今咖啡种植面积突破130万亩,再到如今咖啡收购价跌入近5年来历史最低点。云南的咖啡种植户、咖啡企业、咖啡产业正在经历着一系列的转折。——云南咖啡异军突起最近,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会同有关单位和部  相似文献   

12.
云南西南部边境少数民族山区是我国种植小粒咖啡最适宜的区域,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咖啡豆生产和出口基地。本文分析了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山区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巩固提升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旨在为促进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山区咖啡产业的持续稳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顺平县利用山区、半山区土地种植草本咖啡获得了成功.今年全县草本咖啡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200多公顷,配套的深加工企业"茳萌咖啡开发有限公司"也已经投产,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  相似文献   

14.
正在咖啡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之时,以速溶咖啡被中国消费者所熟知的雀巢集团,将在咖啡业务上继续发力。昨日,雀巢集团首个投资建设的现代化雀巢咖啡中心项目在云南落成,雀巢方面表示,该咖啡中心是为了培训当地农民更好地种植咖啡,以提升当地咖啡质量,而这也将为雀巢储备更多咖啡原  相似文献   

15.
世界咖啡产销现状及中国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煜  刘养洁 《农业与技术》2013,(11):212-213
咖啡无论是产量、消费量还是产值均居世界“三大饮料”之首。主产区集中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的南美洲、亚洲、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消费却遍及世界各地,尤以发达国家为主。作为贸易领域的初级产品,咖啡未来的工艺加工、多用途开发潜力极大、市场广阔。在中国,咖啡真正成为商品生产种植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后发展迅速。目前产销量虽在世界占比不大,但种植规模扩大、单产名列世界前列、总产量大幅提高,南部广阔的亚热带区域有着种植咖啡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只要强化咖啡生产工艺的深加工、提升产销经营管理水平;加大科技投入及研发力度、逐步培育“国有品牌”并创建规模化经营模式;在走向国际市场的同时注重开发国内市场,中国咖啡业发展前景必定可观。  相似文献   

16.
据中国最大的咖啡生产企业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消息,近日,全球烘焙咖啡巨头星巴克和后谷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后谷成为星巴克在中国唯一的原料采购商。在选择新的原料合作企业的同时,后谷削减了对雀巢咖啡的原料供应,目的是为了把更多的原料用来发展自有品牌的深加工。  相似文献   

17.
咖啡产业链拓展和优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咖啡产业链是市场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农业产业链理论在咖啡领域的具体运用。文章论述了咖啡产业链的内涵及我国咖啡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制约我国咖啡产业链拓展和优化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促进咖啡产品链、技术链、组织链、信息链和资金链的有机结合,形成研发、生产、加工、运输、销售、旅游、文化等各环节循环发展的咖啡产业链思路,以及咖啡产业链拓展和优化的对策,以期推进我国咖啡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咖啡的精品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全球咖啡产业已经进入"精品"和"4C"等认证时代。中国的咖啡产业历经60余年的规模化发展,特别是云南省近20余年的规模化种植,小粒种商品咖啡豆的质量已经被国内外客商知晓。"十二五"云南的咖啡产业进入大发展阶段,普洱和临沧两市将新增种植面积6.67万hm2。今后各种植区在生产大宗商品豆的同时,可在局部种植生产"精品"商品豆,以提升云南咖啡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9.
简单的蔬菜种植难以获取产业链的大部分价值。在生产环节,注重绿色有机和农产品深加工,在流通环节,强调缩短链条和直接对接消费者,友信农牧专业合作社实现了价值链的延伸和扩展。  相似文献   

20.
纬度对云南咖啡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是中国仅有的小粒种咖啡生产省份.也是世界上咖啡种植纬度最北的地区(世界其它咖啡种植最北的纬度为22°N,而云南为25.5°N),具有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类型。在这次调查研究中,笔者从小粒种咖啡主要种植区普洱、德宏和保山搜集了52个样品,在德国柏林由一个专业杯品测试小组对其进行测评。在对比相同海拔下(大约1000m)的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