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棚莴笋周年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莴笋即茎用莴苣,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肉质嫩,可生食、凉拌、炒食,是一种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保健蔬菜。在嘉兴地区一直以冬春栽培为主,少量秋季栽培。近几年来,为提高莴笋栽培经济效益,嘉兴地区蔬菜基地引进多个品种,逐步探索出一套大棚莴笋周年栽培技术,同一大棚1年可栽培4-5茬。  相似文献   

2.
莴笋即茎用莴苣,以其肥大的肉质笋状茎供食用,在我市主要在春秋露地栽培,种植面积较大,是春季和秋冬季节重要蔬菜之一。为充分利用大棚温光资源,近年来,我市农技推广部门示范推广种植秋延后大棚莴笋,上市期正处于蔬菜淡季,销路好,售价高,经济效益显著,深受农民欢迎。现将其配套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莴苣,别名茎用莴笋、莴苣笋、青笋、莴菜,为一或二年生草本植物,以地上茎供食用,茎皮白绿色,幼嫩茎翠绿,成熟后转为白绿色,茎肉质脆嫩,可生食、凉拌、炒食、干制或腌渍,莴苣茎、叶中含有莴苣素,有镇痛作用。莴苣的适应性较强,可在春秋两季或越冬栽培,以春季栽培为主,夏季收获。莴苣栽培过程中,如管理不当,在肉质茎膨大后期很容易出现裂茎现象,裂开部分呈黄褐色,易腐烂,产品品质下降,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现将莴苣裂茎的原  相似文献   

4.
莴苣属菊科,喜冷凉气候,稍能耐霜冻,忌高温,宜在秋冬或早春栽培;主要食用肉质茎,又称莴笋、香笋,嫩叶也可食用。我们在临安市海拔450m左右山地进行夏秋反季节(7月中下旬~10月上旬)露地栽培莴苣,生长期70d左右,667m^2产量在2500~3000kg、产值达6000元,经济效益较高。现将莴苣反季节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莴笋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别名茎用莴笋,又称莴苣笋,肉质茎为其主要食用器官,嫩叶也可食用。茎部制作菜肴可荤可素、可凉可热,入口爽脆;叶片味稍苦,具有清凉解毒、镇痛催眠等作用。南汇新城镇地区近3年每年栽培越冬莴笋33.3hm~2左右,通过不断摸索与实践,我们总结出了越冬莴笋的高产栽培技术。1播种育苗1.1选地整地越冬莴笋一般在10月上中旬育苗。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作苗床。播种前5~7d,每  相似文献   

6.
章照停 《长江蔬菜》2013,(15):22-23
宣城市宣州区因地制宜,积极推广大棚莴笋秋延迟、越冬栽培新模式,推广面积达266.7 hm2。主要通过品种调整和设施栽培,使莴笋从12月上旬供应至翌年3月下旬,主要在元旦、春节前后上市,此时正值冬、春淡季,且又逢"两节",市场销路好。  相似文献   

7.
莴苣,学名LactucasativaL.,是菊科莴苣属能形成叶球或嫩茎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古罗马,古希腊时期,在地中海沿岸普遍栽培。16世纪在欧洲出现结球莴苣。5世纪甚宦传入我国,并演化出茎用类型─—莴笋。目前世界各国普遍栽培叶用莴苣,我国以莴笋栽培?..  相似文献   

8.
合理安排大棚茬口,实现周年栽培是提高大棚利用率、增强农民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我市逐渐探索出大棚一年四种四收的高效栽培模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该栽培模式介绍如下:1茬口安排菜豆2月上、中旬营养钵播种育苗,3月上旬定植大棚,4月下旬~5月收获;夏黄瓜5月上旬育苗,5月下旬定植大棚,7月份收获;秋莴笋7月中旬播种育苗,8月上旬定植,11月上市;马铃薯11月下旬播种,次年4月~5月收获。2品种选择菜豆选择泰国架豆王、西宁架豆,930芸豆,黄瓜选择津研4、7号、津春4号,莴笋选耐热二白皮,马铃薯选脱毒马铃薯克新一号、克新四号。3栽培技…  相似文献   

9.
莴笋     
<正>莴笋为菊科莴苣属能形成肉质嫩茎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茎用莴苣、莴苣笋、青笋、莴菜等。莴笋是莴苣在长期栽培中,经不断的选择、培育而成的一个变种。文献载有隋炀帝大业年间(公元605~608年)呙国与  相似文献   

10.
柯勇  汪李平 《长江蔬菜》2019,(16):18-23
莴苣是菊科莴苣属能形成叶球或嫩茎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性喜冷凉湿润的气候条件。按食用部分可分为叶用莴苣和茎用莴苣。叶用莴苣又称生菜,世界各地普遍栽培,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近年来我国各地也均有栽培;茎用莴苣就是莴笋,适应性强,我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是长江流域3~5月春淡季供应的主要蔬菜之一。  相似文献   

11.
江苏如皋市塑料大棚莴笋在秋、冬、春季均可栽培,栽培模式有大棚春豇豆—大棚冬莴笋,大棚春豇豆—大棚秋莴笋—大棚春莴笋,大棚春豇豆(或四季豆)—夏秋豇豆—大棚冬春莴笋等多种类型,可根据市场需求、上市季节选择合适的栽培模式及品种;大棚莴笋一般育苗后移栽大田,可用露地育苗。但秋、冬莴笋育苗期间,为防暴雨冲淋和高温干旱,可采用防雨育苗和遮阳网覆盖育苗。其种植用工量少,高产稳产,净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12.
导读:莴苣-西瓜-西兰花高效种植模式已成为江苏东台市农民的主要茬口栽培模式之一,其经济效益显著。莴苣采用越冬大棚栽培,后连作西瓜,西兰花露地种植,实现一年三茬,667m2总产值达16730元,总收益达11635元。栽培中要选用适宜的品种,合理安排茬口,施足基肥;莴苣冬季栽培要注意防寒保温,及时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3.
莴笋又称茎用莴苣,主要食用未开花的肥嫩的花茎,是我国南方和北方普遍栽培的春季和冬季供应的主要茎用蔬菜之一。鸡腿菇废料内仍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做为优质有机肥料施入土壤来栽培莴笋。为进一步降低莴笋的栽培投入成本。提高莴笋栽培的产量和品质,我们对鸡腿菇废料栽培春莴笋优质丰产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用鸡腿菇废料栽培春莴笋的产量性状和质量性状均取得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翟洪民 《中国蔬菜》2005,1(1):45-46
茎用莴苣(莴笋)在不少地方已实现周年栽培四季供应。但栽培中植株易出现叶小数少、茎细节稀、嫩茎徒长的先期抽薹现象,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总结近年来的生产经验,莴笋嫩茎抽薹、徒长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有以下10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杭州余杭区良渚街道引进了莴笋新品种,开展了大棚越冬高密度栽培,莴笋产品在春节前后上市,每667m2产量4000~5000kg,2011年种植面积约100hm2,平均售价360元/kg,667m2产值1.44万~1.8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 秋冬栽培莴笋应选择耐低温、市场适销的丰产品种,根据杭州市场的需求特点,应选择尖叶的紫红色品种和青皮品种,紫红色优良品种有挂丝红、金铭1号、大绿洲等;青色优良品种有种都5号、竹叶青、三青皮等.  相似文献   

16.
莴笋别名莴苣、千金菜、莴菜、莴苣菜等,原产于地中海沿岸。据宋陶谷的《清异录》记载:"呙国使者来汉,隋人求得菜种,酬之甚厚,故名千金菜,今莴笋也"。莴芛主要食用部位为叶和茎,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现将莴笋营养价值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我地农民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摸索出1套大棚茄子/丝瓜-秋莴笋-冬莴笋高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显著,在当地广泛应用。现将该模式及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模式特点及经济效益茄子采用大棚越冬栽培,后在棚内套种丝瓜,待茄子快要拉秧时,揭去大棚膜,引丝瓜蔓上棚架,丝瓜采收结束,后连作秋莴笋,再扣上大棚膜栽培冬莴笋,形成1套1年3茬4熟高效栽培模式。茄子每667m~2产量2600kg、产值10400元,收益7280元;  相似文献   

18.
保护地早春种植番茄,收完番茄定植秋辣椒,再种植一茬越冬莴苣,一年三收,错开上市高峰期,经济效益显著。早春番茄4月下旬至5月上市,667m2产量4500kg,产值1万元;秋辣椒7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上市,667m2产量3500kg,产值7000元;大棚越冬莴苣元月上中旬上市,667m2产量3000kg,产值5000元。全年三季667m2产值2.2万元,除去生产成本4000元,每667m2纯收入达1.8万元,这种高效模式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19.
莴笋栽培省力省时省工,投入少,收益高,越冬莴笋(冬栽春收)皮薄肉厚品质好,亩纯收入7 000元以上。栽培中需要特别注意防止早期抽薹(叶少节稀茎细长),防控霜霉病发生蔓延。  相似文献   

20.
莴笋为菊科莴苣属作物,分为叶用和茎用两大类,叶用莴笋分为散叶生菜和结球生菜,茎用莴笋有青莴笋和红莴笋.红莴笋露地栽培每667 m2产量为4 000 kg左右,其生长整齐,成熟一致,节省劳动力,收益高,因而深受菜农欢迎;其皮薄、肉质脆、香味浓,削皮后不易变色,因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