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4 毫秒
1.
随着盾构法隧道施工在城市交通工程中的日益发展,隧道将不可避免地近距离穿越城市中一些重要建(构)筑物,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选择合理的盾构施工参数,有效控制地层沉降成为盾构掘进施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变电站工作程流程,根据变电站建(构)筑物的不同特点,探讨了在不良地质条件下变电站土建工程中基础的几种处理技术,同时,就变电站土建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周丹  言志信 《森林工程》2005,21(2):54-55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城市改(扩)建过程中,建(构)筑物的拆除爆破作业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面临世纪之交,拆除爆破向何处发展?本文阐述了城市拆除爆破与爆破模型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广州地铁二、八号线延长线三元里站至远景站、江夏站至陈田村站盾构区间工程中,线路沿线长距离穿越石灰岩地层,溶洞、土洞发育,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地面建(构)筑物密集。盾构施工风险高,属首次在岩溶、土洞复合地层中采用盾构长距离掘进施工。文章概要介绍了广州地铁复合地层盾构掘进施工技术及施工工序,希望使读者对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为从事盾构施工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苗圃精细筑床机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业苗圃筑床机是育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基础设备,但该设备三十多年几乎没有任何改进.针对原有(传统)筑床杌在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现代育苗生产的需求,研制开发了新型的苗圃精细筑床机.介绍了苗圃精细筑床机的总体方案、总体结构及总体参数的设计,以及其关键部件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园林中造假山始于秦汉,秦汉时期的假山从"筑土为山"到"构石为山".由于魏晋南北朝山水诗和山水画对园林创作的影响,唐宋时园林中建造假山之风大盛,出现了专门堆筑假山的能工巧匠,宋徽宗于政和七年(1117年),建艮岳于汴京(今开封),并命朱力以"花石岗"的名义将江南的奇花异石运往汴京.  相似文献   

7.
土壤呼吸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氮沉降会影响土壤中碳储量变化。为阐明模拟氮沉降和不同凋落物处理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本研究在山西太岳山好地方林场进行氮沉降模拟试验,并对林地表面进行对照(C)、去凋(B)、去根去调(A)处理。结果表明: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主要受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影响,氮沉降并没有改变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规律。整个观测期内,模拟氮沉降促进了不同凋落物处理下土壤呼吸速率,且均在高氮水平下达到显著(P0.05);高氮促进生长季凋落物层的呼吸;去凋和去根去凋处理抑制了土壤呼吸速率,且低氮和中氮水平降低了抑制土壤呼吸的幅度。土壤温度敏感性随着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湿度拟合关系不显著(P0.05),而与土壤温度的拟合关系极显著(P0.001)。相比于单因子模型,土壤温度与水分双因子复合模型(RS=aeb TWc)能更好地解释土壤呼吸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模拟N沉降下凋落物分解及土壤微生物特征,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对氮沉降的响应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滇中亚高山常绿阔叶林、华山松(Pinus armandii)林、高山栎(Quercus semicarpifolia)林和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凋落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凋落物袋法,于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通过模拟N沉降和原位分解实验,研究不同模拟N沉降下(CK, 0;LN, 5;MN, 15;HN, 30 g·m~(-2)·a~(-1))凋落物碳氮、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及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特征。[结果]分解1年后,不同N沉降处理下,常绿阔叶林和高山栎林凋落物C含量均显著增加(0.40%~8.16%),华山松林和云南松林凋落物C含量呈LN减少(2.67%),HN增加(4.09%);各林分凋落物N含量均显著增加(1.45%~69.01%),C/N则显著降低(0.34%~37.92%);相同N沉降下土壤微生物量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小,N沉降对土层垂直分布格局影响不显著;N沉降对常绿阔叶林和高山栎林土壤MBC和MBN的影响表现为抑制,对华山松林和云南松林表现为低N促进,高N抑制;4种林分土壤MBC/MBN介于5.31~11.26之间,N沉降对不同林分不同土层的MBC/MBN影响存在差异,但均受到高N的抑制作用。[结论]滇中亚高山4种典型森林凋落物分解主要受森林类型影响,N沉降次之;土壤微生物量和数量主要受森林类型影响,土壤深度次之,N沉降最小。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随着测绘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电子水准仪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和地下工程等项目建设的沉降观测工作中,一套比较完整的沉降观测数据处理及绘图一体化程序可以改变传统的外业作业及内业人工数据处理和绘图方法。因此,开发沉降观测数据处理及绘图一体化程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模拟氮沉降对华西雨屏区巨桉林凋落叶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01—2010-01,对华西雨屏区巨桉人工林进行氮沉降模拟试验,氮沉降水平分别为对照(CK,0gN.m-2a-1)、低氮(5gN.m-2a-1)、中氮(15gN.hm-2a-1)和高氮(30gN.m-2a-1),把年施氮量分12等份,每月下旬对各处理施氮(NH4NO3),探讨氮沉降持续增加对巨桉凋落叶分解和养分释放过程的影响,及巨桉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是否存在限制值。结果表明:巨桉凋落叶在分解初期存在一个质量快速损失的淋溶期,而分解后期(14个月以后)质量损失极其缓慢,残留凋落物处于较稳定状态;氮沉降显著抑制了巨桉凋落叶后期分解,并且低氮处理抑制作用最强,但氮沉降对凋落物养分释放过程无明显影响;自然分解状态下,巨桉凋落叶分解限制值大约为90%(CK),而氮沉降使得这一限制值降低,并且低氮(限制值大约为72%)与对照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提出用原位测试参数估算群桩基础最终沉降量的规定,这比用传统的土工试验压缩模量计算沉降量既快又经济节省,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杨林  江怀军 《森林工程》2010,26(5):68-71
主要对分层填筑情况下排水板处理的软土地基沉降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荷载与沉降曲线关系,以便于工程应用。采用固结度等效原则,将砂井地基转换成平面应变有限元。对哈尔滨绕城高速公路软基路堤,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二维有限元数值计算,并将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其吻合度较好。计算结果表明:排水板具有加快土体沉降,减少固结时间的作用;同时可为路面施工时间的确定提供依据,以保证试验路段的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市松北区文化中心环路建设项目K1 +020~K1 +220路段地基为松花江河漫滩软土,土体含水量高、空隙比大,地基承载力低.以该路段软土地基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碎石桩加固地基的原理出发,采用地质勘察、室内试验、现场监测、理论分析的方法对碎石桩处理河漫滩软土地基效果以及河漫滩软土地基的沉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碎石桩施工过程中,道路沉降速率较大,在9d内道路的沉降量达12 ~ 18 cm,碎石桩加速了软土地基的固结;碎石桩施工以后,道路的沉降速率明显减小,碎石桩显著地提高了软土地基的承载力.研究结果可以为河漫滩软土地基处理的设计与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桩基础作为建筑工程中常见基础且为强制验收项目之一,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然而由于桩基础工程本身的隐蔽性,给施工质量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笔者凭借多年以来对桩基础施工的分析。总结了一些桩基础施工控制的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5.
城市园林生态设计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园林生态设计与城市园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资源的利用、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等具有直接的关系,对园林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探索生态设计的有效途径,是园林健康发展和发挥其服务功能的基础,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文中从园林的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效应、大众行为心理适宜性等方面进行了生态设计的探讨,提出园林生态设计可以采取的策略和一些可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超 《森林工程》2004,20(2):42-45
以宁高公路建设为背景 ,对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进行了有限元沉降分析。分析认为 :用有限元方法计算的沉降量与原位观测结论基本一致 ,说明二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和参数的选择是可行的 ,基本符合实际 ,配合连续监测判断地基稳定 ,为施工正常进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二部规范的对比,阐明“地基基础”与“桩基”相比在桩基础设计中作了较大的调整,这样既节省了工程造价又提高了桩基础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8.
作为优化人居环境发展的重要专业,如何把课程思政可持续的落实和融入园林专业教学是实现专业思政的关键问题。以浙江农林大学园林专业本科教育为例,在分析园林本科教学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风景园林学的独特思政优势,从教学目标和育人目标两方面构建可持续融入性策略,即“课程启蒙——理论融合——实践巩固”三个阶段,完成课程知识传授与思政价值引领的特色教学模式。提出了园林专业课程思政的思考和建议,以期对园林专业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治深厚层软土能够有效减少路堤工后沉降,增加路基稳定,提高地基承载力,施工快速方便。90年代以来在我国公路工程软基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越来越多的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加固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基效果不明显,水泥土强度一般较低,往往达不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