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桑蚕僵病发生因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蚕僵病俗称硬化病,是饲养桑蚕中的主要病害之一。桑蚕僵蚕因病源菌的种类不同可分为黄僵、绿僵和白僵3种类型。传染途径为接触性传染,病菌的分生孢子经幼虫皮肤侵入体内而引发僵病。  相似文献   

2.
在饲养桑蚕过程中,蚕病的发生与幼虫的体质、病原体、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有效地控制幼虫病害的发生,在饲养桑蚕幼虫期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才能确保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3.
《饲料博览》2008,(11):36-36
在饲养桑蚕过程中,蚕病的发生与幼虫的体质、病原体、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有效地控制幼虫病害的发生,在饲养桑蚕幼虫期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才能确保优质、高产。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桑蚕病害防治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饲养桑蚕过程中,蚕病的发生与幼虫的体质、病原体、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有效地控制幼虫病害的发生.在饲养桑蚕幼虫期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才能确保优质、高产。其防治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辽西地区桑蚕脓病调查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蚕脓病是辽西地区危害较为普遍的传染性蚕病,发病率仅次于白僵病。在主产区绥中县、建昌县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发生脓病严重的年份如1982年。发病率达2%,有不少养蚕户绝收,损失很大。近年来,桑蚕脓病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一些边远山区发病率仍然很高,对蚕茧生产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6.
刘杰  王妍  阴平 《现代化农业》2009,(11):11-11
桑蚕僵病是由僵菌经幼虫皮肤侵入体内而引发僵病的。传染途径为接触性传染,幼虫死后呈先软后硬状态,幼虫体被白色分生孢子覆盖,称之为“白僵蚕”,白僵菌喜湿,在干燥的环境条件下不易生存。在湿度较大、多雨的季节饲养桑蚕,很容易发生僵病。因此,在养蚕期注重消毒防病工作尤为重要,现就饲养桑蚕僵病预防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桑蚕饲养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卵是胚胎发生、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成虫是交配产口口繁殖后代的生殖阶段。整个世代只幼虫期摄食,并为蛹和成虫期的生命活动积贮营养。本文就桑蚕饲养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8.
桑蚕几种常见病毒病的识别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蚕病毒病包括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病毒性软化病和脓核病等。这些病害严重制约蚕农生产。尤其以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和病毒性软化病为严重。目前.尚未有特效药能治疗病毒病。但是,可以通过综合防治的办法来控制其发生蔓延。为此,笔者特将桑蚕几种常见病毒病的识别和防治技术推荐如下.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桑蚕养殖过程中,养殖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养殖实践告诉我们,桑蚕病虫害的发生,与饲养环境、病原体及桑蚕幼虫体质等都有密切的关联。本文从桑蚕养殖和病虫害防治问题入手,探讨桑蚕养殖技术要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正家蚕脓病主要是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引起的病毒病,是养蚕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分为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病毒性软化病3种类型。1.血液型脓病发生原因及症状在整个养蚕过程中,如饲养处理不当,都容易发生血液型脓病。根据病毒寄生在家蚕的部位不同,血液型脓病传染途径分为病毒经口食入和从蚕体伤口侵入  相似文献   

11.
家蚕血液型脓病俗称脓病、脓蚕,是对陆良县桑蚕生产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蚕病,在陆良县蚕桑技术力量较薄弱的中枢镇、芳华镇、小百户镇发病较严重,每年因该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千万元以上。现将陆良县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危害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山区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病特点及传染规律,分析了其发病原因,并提出了桑蚕脓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饲养桑蚕过程中,蚕病的发生与幼虫的体质、病原体、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养蚕农户对使用的蚕室、蚕具消毒不彻底,饲养期间管理技术粗放,环境条件不良,这些不利于幼虫生长发育的因素,很容易导致病原微生物的侵袭,造成幼虫体质下降而产生病害,导致幼虫大量发病,给养蚕农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长春市桑蚕生产上常见的蚕病主要有脓病、软化病、僵病等。春蚕期一般发病较少,秋蚕期由于高温多湿,蚕病的发生较春期多。  相似文献   

15.
柞蚕生产防病消毒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做好严格消毒,杜绝病源,对增强幼虫体质,提高抗病力,可有效的预防脓病、软化病的发生。卵面消毒可采用甲醛液或盐酸甲醛混合液,配制3%甲醛液和配制3%盐酸甲醛混合液,药液温度为25℃,消毒时间30 min,然后采用药液温度相同的清水脱药漂洗2~3次。  相似文献   

16.
桑蚕是一种有益于人类的经济昆虫,对农药特别敏感,在防治桑树害虫和饲养桑蚕过程中,如果忽视对农药的使用,稍不注意,非常容易造成幼虫中毒而死亡,从而影响到蚕茧的减产甚至绝产.在防治桑树害虫方面常使用的农药有4类即有机氮农药、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和菊酯类农药.不同类型的农药,桑蚕幼虫中毒的症状不同,救治方法也不同,现将上述农药对桑蚕幼虫产生的药害症状与救治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饲养桑蚕,催青是一项具有时间短、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做好种卵催青工作对养好桑蚕尤为重要。在催青过程中,种卵日孵化率的高低对养好桑蚕起着重要的作用,该项工作可直接影响到蚁蚕体的强健、幼虫生长发育的齐一、眠起技术处理的繁简以及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在饲养桑蚕工作中,  相似文献   

18.
桑蚕血液型脓病是对桑蚕生产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疾病,此病的传染力、耐药性、致病力都特强。传染途径除食下传染和创伤传染之外,也可与很多种类昆虫交叉感染发病。对该病要以防为主,做到养前、养中、养后彻底消毒,杜绝病原。在幼虫期可采用蚕用脓病灵预防,取药10 mL兑水1 000 mL稀释后,均匀喷洒在10 kg桑叶上,叶表稍干无水迹后喂蚕。4龄起蚕1次,5龄起蚕后隔日1次;采用含有效氯0.3%~0.5%的漂白粉澄清液、1%的新鲜石灰澄清液、消特灵1代主剂125 g,加水5 kg,浸渍桑叶或喷洒桑叶进行消毒,叶表稍干无水迹后喂蚕,可有效的预防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桑蚕不作茧原因主要来源于病理因素、生理因素、中毒因素、上蔟因素。病理因素是由于幼虫体内侵染病菌,破坏了丝腺的分泌机能;生理因素是由于饲喂叶不合理,嫩叶过多或饲养室内有不良气体,对幼虫吐丝机能产生生理障碍;中毒因素是由于幼虫食入或接触农药之后,幼虫分泌腺失调,吐丝机能发生障碍;上蔟因素是在上蔟时操作粗放、蔟室温度过低、上蔟幼虫过密、使用保幼激素剂量过高、蔟室湿度过大、幼虫作茧期接触不良气体,因此导致幼虫不作茧。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生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蚕病是影响蚕农收入的重要因素。在辽西地区蚕病尤其脓病的蔓延,是困扰桑蚕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本次引进"华康一号"抗脓病品种就是验证该品种在辽西地区的抗脓病能力,为蚕区蚕农脱贫奔小康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