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旨在探究冬季猪舍内有害气体、颗粒物和微生物气溶胶的分布规律,为猪场制定有效的环境调控措施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本试验在江苏省盐城市某封闭式哺乳母猪舍进行,舍内设立5个监测点(前、中、后、南、北),高度设为距离地面1.0 m处,每30 min自动记录舍内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于每天6:00、10:00、14:00和18:00测定舍内风速、气体(NH3,H2S和CO2)、不同粒径颗粒物(PM10、PM2.5、PM1和PM0.3)和微生物气溶胶(细菌、真菌和大肠杆菌气溶胶)浓度,每天监测4次,连续监测7 d。结果表明,哺乳母猪舍内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为23.2℃和71.8%。舍内平均风速为0.36 m/s,显著低于舍外(1.79 m/s)。舍内NH3、H2S和CO2平均浓度为5.50、0.27和2 214 mg/m3,舍内后部的NH3  相似文献   

2.
养殖环境是影响畜禽健康和生长的重要因素,饲养密度过高易导致畜禽舍内局部空气温湿度、空气环境颗粒物和有害气体浓度升高,畜禽易出现热应激和呼吸道疾病,降低生长性能。明确养殖不利环境因素对畜禽健康的影响和机制,对于通过改善养殖环境提高畜禽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畜禽舍高温、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等关键环境因子对畜禽生长性能、繁殖性能、免疫性能和呼吸道健康等的影响进行综述,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旨在为我国畜禽养殖产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1通风不论鸡舍大小或养鸡数量多少,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是必不可少的。通风不好,随时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释放出来,并充溢于整个鸡舍,影响鸡的正常生长、产蛋,并引发多种疾病。因此,生产中应在鸡舍设置地窗、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规模化猪场通风的重要性、通风的种类和通风的设计参数进行综述,并对自然通风、机械通风进行案例分析,详细介绍各类通风的优点、原理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标准化规模化猪场中猪舍的环境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舍环境是影响生猪生产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标准化规模化猪场生产力水平,分析了环境因素对生猪生产力的影响,对猪舍环境控制措施进行了阐述。猪舍环境影响生猪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其影响仔猪成活率和繁殖猪的繁殖性能。猪舍环境控制包括舍内有害气体减排、供暖、通风与降温。其中,猪舍内有害气体可以通过改进饲养管理及舍内设施的设计进行控制。冬季供暖通风主要应从提高猪舍围护结构的保温节能效果和配置必须的供暖设施并合理组织通风几个方面同时着手。夏季隔热降温应从提高猪舍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并采取适宜的降温措施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6.
许道军 《中国猪业》2012,7(8):48-49
良好的通风措施是生猪健康养殖和疫病防控的关键措施之一,本文介绍了猪场优化猪舍通风模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猪舍环境是影响生猪生产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标准化规模化猪场生产力水平,分析了环境因素对生猪生产力的影响,对猪舍环境控制措施进行了阐述。猪舍环境影响生猪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其影响仔猪成活率和繁殖猪的繁殖性能。猪舍环境控制包括舍内有害气体减排、供暖、通风与降温。其中,猪舍内有害气体可以通过改进饲养管理及舍内设施的设计进行控制。冬季供暖通风主要应从提高猪舍围护结构的保温节能效果和配置必须的供暖设施并合理组织通风几个方面同时着手。夏季隔热降温应从提高猪舍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并采取适宜的降温措施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8.
猪舍通风模式有自然通风、半自然通风、混合通风三种主要模式,猪的各阶段猪的最佳温度从16~35℃不等,为了提供猪只健康生长的适宜环境,猪舍设计选择通风模式和控温技术显得更加重要.文内对南方猪场通风模式和控温技术设备应用现状进行调查,提出改进方法,为老旧猪舍改造以及新猪舍建设设计提供参考,以达到最佳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前猪场常用的通风降温模式包括:用于分娩舍的风机+湿帘、风机+滴水和风扇+滴水;用在怀孕舍的风扇+喷雾及风机+风扇+喷雾;用于配种舍及公猪舍的风机+风扇+湿帘;以及用于保育舍的单用风扇和单用风机。为了比对不同通风降温模式在固定投资、运行成本及使用效果等方面的差异,笔者对此进行了调研。结果证实:固定投资方面(以1.5万线计),通风用风机+风扇在设备投资上比单用风扇高约12600元,若增加湿帘降温设施则需要再增加成本约26400元。运行成本方面(以1.5万线计),风机+风扇每小时较单用风扇少用9.4度电,节省电费约7.52元,此外,风机在维修和护理费用方面要远远低于风扇。通风降温效果方面,分娩舍用风机+湿帘效果最好;配种舍、怀孕舍及公猪舍等较长猪舍,用风机+湿帘+风扇效果要明显优于其他模式;保育舍单用风机比单用风扇效果好。总之,风机+湿帘模式的固定投资成本较高,但运行成本低,重要的是其通风降温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重庆市某规模猪场舍内环境中葡萄球菌的病原特性及耐药情况,试验采用空气细菌培养自然沉降法和物体表面采样法采集猪场舍内环境样本20份,进行葡萄球菌的分离纯化,提取分离株基因组DNA,扩增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检测其生化指标,确定敏感药物,并分析病原菌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得到2种革兰氏阳性球菌,分别与头状葡萄球菌和沃氏葡萄球菌相似性较高(均为99%),在系统进化树中也分别与其聚为一簇,两种菌的硝酸盐还原、MR-VP和甘露醇等7种指标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确定为头状葡萄球菌和沃氏葡萄球菌,均对多西环素、复方新诺明和阿奇霉素耐药;头状葡萄球菌携带vanA、rpoB、ermB和tetM 4种耐药基因,沃氏葡萄球菌携带ileS、rpoB、blaZ、ermC、aacA-aphD、tetK和tetM 7种耐药基因,两种菌均含有rpoB和tetM基因,并证实头状葡萄球菌和沃氏葡萄球菌的耐药类型与耐药基因具有相关性。说明该猪场舍内环境中存在头状葡萄球菌和沃氏葡萄球菌,在生猪养殖和人畜共患病防控方面应加强对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北地区肉牛舍冬季建筑热环境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设计中国西北地区满足肉牛冬季温度通风要求的肉牛舍,采用建筑环境模拟软件DEST模拟了不同围护结构和通风率肉牛舍的冬季自然舍温。结果表明,在屋顶传热系数为1.0W/(m2·K)时,非保温窗牛舍在通风率分别为5次/h、10次/h和15次/h时,1~2月日平均温度最低值分别为-7.4℃、-12.3℃和-14.4℃,高于肉牛低临界温度,但需对饮水加热;在通风率为10次/h时,保温窗和非保温窗牛舍1~2月日平均温度分别为-11.6~-8.7℃、-12.3~-8.2℃;在通风率为5次/h、10次/h和15次/h时,非保温窗牛舍1~2月舍内外温差分别为8.8~12.2℃、5.2~7.6℃和3.7~5.4℃。建议西北地区肉牛舍采用非保温窗,屋顶材料采用单层彩钢板或者传热系数为1.0W/(m2·K)的材料,冬季通风率取10~15次/h;天窗和窗户分别选用阳光板和塑料膜卷帘窗。  相似文献   

12.
 对天津市郊区半开放式和联栋式犊牛舍环境生态因子进行了测定。在每种类型犊牛舍中央纵轴上均匀选取三个测定点,每个点距离地面1.0 m,测定温度、相对湿度、风速、CO2和NH3浓度。结果表明,半开放式犊牛舍冬季一天平均气温低达4.4 ℃,不能满足犊牛正常生长需要;联栋式犊牛舍内空气质量好,气温较高,但舍内南北两侧温度差异较大,南侧一天平均气温在10 ℃左右,北侧只有6 ℃左右,应加强联栋式犊牛舍内北侧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性。当联栋式犊牛舍温度过低时,使用红外线灯可使舍内温度提高2~3 ℃。  相似文献   

13.
环境因素影响草地柠条生长的主成分及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倩  程积民  万惠娥 《草地学报》2009,17(3):321-326
为探讨柠条灌木林与各影响因素在生态恢复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并为柠条灌木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利用1985-2007年观测资料,选取18个指标,分别代表生长因子、气候因子、地形因子和土壤水分因子,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对宁夏固原河川上黄东山草地柠条林的生长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草地柠条生长的诸因子经主成分分析后可得5个主成分;其中气候因子、地形因子影响生长因子和土壤水分因子,同时生长因子又受土壤水分因子的制约。不同因子指标集团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气候因子的积温、蒸发量影响地径和生物量,SW1、SW2、SW3、SW4、SW5和SW6受坡位、海拔、积温和蒸发量的共同影响,而生物量、株高和冠幅主要受SW2、SW3、SW4、SW6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