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茶尺蠖(茶尺蛾)Ectropis obliqua hypulina Wehrli是我国华东地区的一种主要茶树害虫。单寄生于其幼虫体内的茶尺蠖绒茧蜂Apanteles sp.是目前已知的最主要的天敌。为了在此虫防治上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减少用药,减少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在几年来茶尺蠖幼虫期寄生天敌自然寄生率考查、茶尺蠖绒茧蜂生物学特性研究以及  相似文献   

2.
茶尺蠖绒茧蜂放蜂试验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hypulina Wehrli是我国的主要茶树害虫之一,而茶尺蠖绒茧蜂Apanteles sp.则是茶尺蠖目前已知的最重要的天敌。为了寻找一条以虫治虫的新途径,我们在研究了茶尺蠖绒茧蜂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1976年进行了小规模的探索性的试放,1977年又正式进行了放蜂试验,获得初步成果,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茶尺蠖和灰茶尺蠖幼虫及成虫的鉴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和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是茶园主要害虫,两者为近缘种,外形十分相似,难以区分。为了便于茶叶技术人员识别这两种尺蠖,本研究通过饲养观察,比较了这两种尺蠖幼虫和成虫的形态差异,提出了一种鉴别方法,即通过幼虫第2腹节背面八字形黑色斑纹的形态及该节上2对小黑点的位置进行幼虫鉴别,通过前后翅上外横线的形态进行成虫鉴别。采用分子鉴定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判别准确,且易于掌握,能准确区分茶尺蠖和灰茶尺蠖。本研究结果对这两种尺蠖的正确识别和田间防治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有机茶和无公害茶的茶园管理及多种茶园生境对茶尺蠖及其主要天敌密度的影响,利用栽培和生境调控技术抑制茶尺蠖、扶植天敌,于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选皖南有机、无公害和普通茶园各1个,7~10天1次,分别查10样方的茶尺蠖、2种绒茧蜂和6种蜘蛛密度,每样方为1m~2茶丛,依次查得茶尺蠖总数为227、8733和4769头,绒茧蜂总数为67、465和281头,蜘蛛总数为1669、1150和1077头。2004年10月至2006年9月选绍兴有机、有机转换、无公害和普通茶园各1个,每月查10样方,平均每月茶尺蠖分别为0.9、1.4、1.4和1.9头,绒茧蜂为10.1、12.3、11.5和10.4头,蜘蛛为9.3、9.5、9.4和9.9头。2005~2006年5天1次查得西湖龙井茶叶原产地10个茶园生境之间,茶尺蠖、绒茧蜂或蜘蛛密度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绍兴4个、龙井原产地10个茶园中绒茧蜂皆紧密跟随茶尺蠖。  相似文献   

5.
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grisescens Nucleopolyhedrovirus,Eg NPV)是灰茶尺蠖幼虫的重要病原微生物。为明确其对茶树重要害虫尺蠖类的两个近缘种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和茶尺蠖E.obliqua Prout的致病性,进行了一系列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EgNPV对2龄灰茶尺蠖和茶尺蠖幼虫的剂量对数-死亡机率值回归方程和LC50分别为y=0.943x+0.3582,LC50=8.3×104PIB/mL;y=0.663x+1.614,LC50=1.3×105PIB/mL。当使用不同浓度EgNPV处理不同龄期灰茶尺蠖和茶尺蠖幼虫时发现,两种幼虫致死率趋势大致相同;在虫龄一致时,达到相同的致病率,灰茶尺蠖所需的时间比茶尺蠖平均短一天。使用2×106PIB/mL浓度处理不同代别灰茶尺蠖和茶尺蠖2龄幼虫,在第1、2和第6代,EgNPV对两种幼虫的致死率均大于80%。上述结果表明灰茶尺蠖核...  相似文献   

6.
灰茶尺蠖为害诱导茶树释放的互利素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鉴定灰茶尺蠖为害诱导茶树释放的互利素,遂以SDE法提取灰茶尺蠖为害茶梢和正常茶梢挥发物,经GC-MS检测,分别鉴定出31和25种组分,二者总含量相对于等剂量内标的含量分别是1863.8%和1124.6%。与正常茶梢相比,灰茶尺蠖为害茶梢挥发物中苯甲醛、反-2-癸烯醛、吲哚、水杨酸、反-2-己烯醛和己醛含量显著增加。将灰茶尺蠖为害茶梢挥发物的18种主要组分分别溶于液体石蜡制成10-4g/mL味源,以Y形嗅觉仪检测茶尺蠖绒茧峰对味源的趋性;与液体石蜡相比,苯甲醛、水杨酸、反-2-己烯醛和己醛诱效显著,反-2癸烯醛、4-庚烯醛和吲哚的诱效明显,其他11组分无明显诱效。再将前7种组分配成10-2g/mL引诱剂,分别载于橡皮头制成诱芯,附于芽绿粘板上,在茶园茶尺蠖绒茧蜂盛发期实施诱捕,携带前4种诱芯的芽绿粘板诱捕的蜂数明显多于后3种、且显著多于无诱芯的芽绿粘板,而且携带10-2g/mL苯甲醛、水杨酸和反-2-己烯醛等量混合物诱芯的诱效最强。认为苯甲醛、水杨酸、反-2-己烯醛和己醛是灰茶尺蠖取食诱导的茶树互利素。  相似文献   

7.
寄主抗药性对菜蛾绒茧蜂寄生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在使用氰戊菊酯的条件下 ,小菜蛾抗药性对菜蛾绒茧蜂寄生能力的影响。在杀虫剂作用下 ,用抗性寄主饲养的菜蛾绒茧蜂RRC品系对抗性寄主RRP品系幼虫的寄生率达89% ,寄主幼虫死亡率仅 5% ,比RRC对小菜蛾敏感品系SSP幼虫寄生时、或用SSP饲养的菜蛾绒茧蜂SSC品系对SSP寄生时的寄生率显著要高 ,寄主死亡率显著要低。表明杀虫剂存在时 ,寄主抗药性使其具较高存活率而给寄生蜂提供更多的寄主 ,有利于寄生蜂的繁衍。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小菜蛾品系及蛾×蜂互作对供试小菜蛾幼虫的被寄生率及死亡率均有显著影响 ,表明小菜蛾抗性改变了其对菜蛾绒茧蜂的适合性  相似文献   

8.
在室内测定了纵卷叶螟绒茧蜂Apanteles cypris对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幼虫的功能反应和寻找效应。结果表明,纵卷叶螟绒茧蜂对稻纵卷叶螟幼虫的功能反应可用Michaelis-Menten-Ⅱ型功能反应模型Na=AN0/(F+N0)拟合,一头纵卷叶螟绒茧蜂雌蜂在24h内对稻纵卷叶螟幼虫的寄生潜能A为10.7528头,寄主半饱和密度F为14.3864头。纵卷叶螟绒茧蜂的寄生功能反应有较强的种内干扰作用,即随自身密度的增加,寄生数量逐渐减少。Hassell模型E=QP-m能较好地反映纵卷叶螟绒茧蜂的寻找效应与其自身密度的关系,拟合结果为:E=0.2956P-0.5890。  相似文献   

9.
三叶草斑潜蝇是我国重大入侵害虫之一,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寄生蜂作为膜翅目昆虫的一大类群,在害虫生物防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据此,笔者于2021年10—12月在海南省各市县开展三叶草斑潜蝇寄生蜂资源普查时发现一种新的三叶草斑潜蝇幼虫寄生蜂。通过形态学鉴定确定该蜂为膜翅目Hyrmenoptera茧蜂科Braconidae蝇茧蜂亚科Opiina亮蝇茧蜂属Phaedrotoma的一个在中国尚未报道的新种,并命名为斑潜蝇亮蝇茧蜂Phaedrotoma sp.2。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分子进化树结果显示其与亮蝇茧蜂属寄生蜂聚为一类。本研究为后期三叶草斑潜蝇寄生蜂的人工扩繁打下基础,并有助于推动该蜂在田间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草地贪夜蛾自2019年入侵我国以来,已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挖掘、筛选和评估本地天敌资源,对开展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在陕西省玉米主产区开展草地贪夜蛾及其天敌资源调查时首次发现被螟蛉盘绒茧蜂寄生的草地贪夜蛾幼虫,这也是我国首次报道本地寄生蜂螟蛉盘绒茧蜂寄生草地贪夜蛾幼虫。本文详细报道了螟蛉盘绒茧蜂的个体发育史和各个发育阶段的发育历期,以期为今后利用螟蛉盘绒茧蜂开展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提供参考。螟蛉盘绒茧蜂的个体发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卵有柄,发育3 d后孵化为幼虫;幼虫3龄,1龄幼虫具有角质化的颚,2龄幼虫具有发达的尾囊,3龄幼虫尾囊退化;3龄幼虫咬破寄主体壁爬出体外并就近结茧化蛹;化蛹3 d后即羽化为成虫。螟蛉盘绒茧蜂卵期3.1 d,1龄幼虫期2.1 d,2龄幼虫期3.2 d,3龄幼虫期1.0 d,蛹期3.0 d,卵~成虫发育历期12.4 d。  相似文献   

11.
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可寄生多种农林害虫的卵,是最重要的寄生性天敌昆虫种类之一.为评估其对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卵的寄生潜能和效果,本文首先研究了松毛虫赤眼蜂对不同密度灰茶尺蠖卵的功能反应以及自身密度的干扰效应,继而测定了松毛...  相似文献   

12.
柑橘木虱寄生性天敌调查及一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既是柑橘上的重要害虫,又是柑橘黄龙病的传播虫媒,对我国柑橘产业存在潜在威胁。进一步调查柑橘木虱的寄生性天敌资源,明确其种类和鉴别特征,对筛选优势天敌种类并开展生物防治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调查结果有柑橘木虱初寄生蜂2种,分别为亮腹姬小蜂Tamarixia radiate(Waterston)、阿里食虱跳小蜂Diaphorencyrtus aligarhensis(Shafee,Alam et Argarwal);重寄生蜂4种,分别为新种小斑塔姬小蜂Tamarixia micromacula Wang et Huang,sp.n.(姬小蜂科Eulophidae)、沃氏卡棒小蜂Chartocerus walkeri Hayat、黄食虱跳小蜂Psyllaphycus diaphorinae Hayat(中国新记录属、新记录种)、恩蚜小蜂Encarsia sp.♂。记述了寄生性天敌分类鉴别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其发生概况,描述了新种小斑塔姬小蜂,提供了寄生性天敌的形态特征照片。新种模式标本及其他研究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相似文献   

13.
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作为烟粉虱Bemisia tabaci和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的重要寄生性天敌,目前已实现了规模化繁育,广泛应用于设施蔬菜粉虱类害虫的防控。该寄生蜂在大面积释放前往往要进行数量储备,因此低温贮藏是实现其规模化生产和应用的重要环节。本文在明确丽蚜小蜂蛹期最适贮藏发育阶段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低温贮藏方式对丽蚜小蜂生长发育和适合度的影响,并在温室条件下明确了低温贮藏对其扩散和寄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丽蚜小蜂的蛹在4℃和8℃下低温贮藏仍可继续发育,解剖低温贮藏后未羽化的丽蚜小蜂发现其死亡主要发生在蛹的发育初期和后期,蛹的发育中期死亡比例最低;贮藏前经历适度的低温诱导(12℃/7 d)可以显著提高丽蚜小蜂的羽化率、寄生量和成虫寿命(P<0.05);温室条件下未经低温贮藏的丽蚜小蜂主要在1~4 m范围内扩散,而低温贮藏后羽化的丽蚜小蜂主要在1~2 m范围内扩散;适度的低温诱导(12℃/7 d)同样可以明显提高丽蚜小蜂在温室条件下的寄生率(P<0.05)。研究结果对于更好地发挥丽蚜小蜂在生物防治中的控害作用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波叶大黄Rheum rhabarbarum L.隶属于蓼科Polygonaceae大黄属Rheum,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白粉病多发生在波叶大黄的叶部,会影响其光合作用进而降低其药用价值。据笔者统计,目前关于蓼白粉菌Erysiphe polygoni DC.在世界范围内的报道有很多~([1~9]),但其中关于蓼科Polygonaceae波叶大黄白粉病病原菌的报道较少,目前仅有1个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麦蛾茧蜂对粉斑螟的防控潜能,研究了在30℃和相对湿度75%条件下,以粉斑螟为自然寄主连续饲养的第1世代、第20世代、第40世代、第60世代、第80世代的麦蛾茧蜂对末龄粉斑螟幼虫的功能反应模型,评估了实仓空间中麦蛾茧蜂对粉斑螟幼虫的实际控制能力和持续防治潜能。结果表明,不同世代的麦蛾茧蜂对末龄粉斑螟幼虫的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 II模型,对粉斑螟的麻痹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室内试验表明,随着寄主密度的增加,麦蛾茧蜂对粉斑螟的麻痹量逐渐增加,寄生率没有明显规律,搜寻效应逐渐降低。实仓空间试验表明,在长39.5 m、宽14.7 m、高2.7 m的空间中,设置1个释放点,麦蛾茧蜂能够在3 d内控制空间中的全部粉斑螟幼虫(720头)。研究结果证明,麦蛾茧蜂对粉斑螟的防控潜力大,在食品加工场所和仓储环境的绿色防控中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首次系统地调查了浙江省杨梅主要产区果蝇及其寄生性天敌种群资源,明确了为害杨梅的果蝇主要类群及其寄生性天敌优势种类。采用形态学鉴定与COI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分析发现我省杨梅果蝇种类主要有6种: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斑翅果蝇D.suzukii、拟果蝇D.simulans、高桥氏果蝇D.takahashii、伊米果蝇D.immigrans和黑果蝇D.virile;浙江省杨梅果蝇寄生蜂有9种,分属于4个科,它们分别是茧蜂科Braconidae的开臂反颚茧蜂属Asobara、环腹瘿蜂科Figitidae的丽匙胸瘿蜂属Ganaspis和小环腹瘿蜂属Leptopilina、锤角细蜂科Diapriidae的毛锤角细蜂属Trichopria和金小蜂科Pteromalidae的蝇蛹金小蜂属Pachycrepoideus。同时,不同年份杨梅果园果蝇种群数量变动较大,其中2018年各地区斑翅果蝇比例明显高于2019年。大部分地区(杭州除外)开臂反颚茧蜂属Asobara寄生蜂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寄生蜂,为浙江省果蝇优势寄生蜂。本文最后就各类寄生蜂生物学特性及其生防潜力进行了讨论,旨在为杨梅果园及其他果园果蝇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替代猎物对日本刀角瓢虫人工饲养的效果,以烟粉虱卵为对照,研究了地中海粉螟卵和米蛾卵对日本刀角瓢虫生长发育及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米蛾卵的日本刀角瓢虫存活率为17.16%,发育历期显著延长,雌虫寿命显著缩短;饲喂地中海粉螟卵处理的存活率为77.82%,雌虫寿命显著延长。瓢虫幼虫期和成虫期营养对成虫产卵能力有明显影响:幼虫期饲喂地中海粉螟卵,成虫期分别饲喂米蛾卵和地中海粉螟卵,产卵量极显著降低(分别为64.45粒和53.82粒);幼虫期饲喂地中海粉螟卵,成虫期饲喂烟粉虱卵,产卵量(539.10粒)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幼虫期饲喂烟粉虱卵,成虫期分别饲喂地中海粉螟卵和米蛾卵,产卵量极显著降低(分别为59.30粒和71.38粒)。因此,米蛾卵不适于日本刀角瓢虫饲养,地中海粉螟卵可作为瓢虫幼虫期饲养的替代猎物。  相似文献   

18.
温室白粉虱和烟粉虱常混合发生,危害严重。丽蚜小蜂是粉虱类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被广泛应用于温室作物上粉虱的防控。本文分别以温室白粉虱和烟粉虱作为扩繁寄主,经多代连续扩繁,各自建立起稳定的丽蚜小蜂种群(分别以W1和W2表示),以这两种小蜂种群为天敌试虫,研究了其对不同寄主植物上混合发生的两种寄主粉虱若虫的寄生选择性及其后代蜂生长发育适应度表现。结果表明,番茄、茄子、菜豆上温室白粉虱和烟粉虱的同龄若虫同时存在时,小蜂W1和W2均偏好寄生于温室白粉虱,且寄生其若虫内后代蜂的发育历期显著短于寄生烟粉虱若虫内的发育历期;黄瓜上两种粉虱混合存在时W1偏好寄生于烟粉虱,且寄生其若虫内后代蜂的发育历期显著短于寄生温室白粉虱若虫内的发育历期,但寄主植物及粉虱对丽蚜小蜂的羽化率均无显著影响。综合来看,无论饲养寄主为温室白粉虱或是烟粉虱,丽蚜小蜂均偏好寄生温室白粉虱,且寄生温室白粉虱内的后代蜂发育适合度较高,这对指导寄生蜂的人工饲养及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椰心叶甲是棕榈植物上的重要入侵害虫.释放天敌寄生蜂可有效控制其对寄主的危害,是目前防治椰心叶甲最有效的手段.为验证杀菌剂对椰心叶甲天敌寄生蜂的影响,采用浸渍法测定了杀菌剂甲基硫菌灵、百菌清和咪鲜胺对椰心叶甲啮小蜂和椰甲截脉姬小蜂羽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蛹初期椰心叶甲啮小蜂与椰甲截脉姬小蜂经百菌清处理后,二者的羽化率都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