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作为中原畜牧大省,地方猪种资源丰富,地方猪具有抗逆性强、耐粗饲、性早熟、肉质优良等种质特性.对河南地方猪种的种质特性、生产性能、繁殖性能、遗传资源现状、保种策略和开发利用等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目前河南省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为地方猪种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广西野生大豆资源与创新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广西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原生地受到很大的破坏,种质资源损失严重,抢救保护广西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已十分紧迫。针对广西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特性、野生大豆的开发潜力与应用前景、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利用与保护现状,提出加强收集保存、深入鉴定评价、充分利用的发展战略,以促进广西大豆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国家畜禽种质资源监督检测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国际对畜禽种质资源利用、保护的监管现状,就建立国家畜禽种质资源监叔检测中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畜禽种质资源面临的竞争,着重从禽种质特性检测及种畜禽质量监督鉴定,畜禽种质资源动态监测及资源编目,渐危、濒危和稀有畜禽种质的保护和抢救三个方面较详细论述建立该中心的工作任务及其历史赋予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广西桑树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SRA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DNA分子水平了解广西地方桑树种质资源的系统发育和亲缘关系。【方法】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28份广西地方桑树种质资源进行SRAP多态性和聚类分析。【结果】筛选的22对SRAP引物组合从28份材料中共扩增出144条谱带,其中45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带比率为31.81%。每对引物组合的谱带数和多态性带数分别为6.55条和2.05条。供试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8264~1.0000,平均为0.8944。UPGMA聚类结果表明,28份桑树材料可分成3类,Ⅰ类包括20份广西地方种质资源,Ⅱ类包括7份广西选育的种质资源,Ⅲ类包括1份广西种质资源。【结论】广西桑树种质资源品系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变异,桑树地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与地域性有密切关系,可为桑树种质资源的分类、保护和育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广西桑树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SRAP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从DNA分子水平了解广西地方桑树种质资源的系统发育和亲缘关系。【方法】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28份广西地方桑树种质资源进行SRAP多态性和聚类分析。【结果】筛选的22对SRAP引物组合从28份材料中共扩增出144条谱带,其中45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带比率为31.81%。每对引物组合的谱带数和多态性带数分别为6.55条和2.05条。供试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8264~1.0000,平均为0.8944。UPGMA聚类结果表明,28份桑树材料可分成3类,Ⅰ类包括20份广西地方种质资源,Ⅱ类包括7份广西选育的种质资源,Ⅲ类包括1份广西种质资源。【结论】广西桑树种质资源品系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变异,桑树地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与地域性有密切关系,可为桑树种质资源的分类、保护和育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我国地方猪种种质资源的发展现状,讨论了我国地方猪种种质资源的优良特性,提出我国地方猪种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价值,介绍了广西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现状,分析了广西野生茶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广西野生茶树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建议,以期为开展广西野生茶树资源的研究、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国际通用的种质资源土著知识调查方法,对广西沿海地区作物种质资源土著知识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优良品种的大量推广,作物种质资源更新速度加快,老的农家品种越来越少;为适应沿海地区自然气候环境,当地人对作物品种资源有一些特殊的需求,因而保留了一些古老的农家品种,形成独特的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土著知识,如医疗保健用法、传统习惯用法以及宗教用法等;通过调查共收集到各种作物种质资源146份,开创了广西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土著知识研究新领域。针对目前广西沿海地区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上存在的保护意识不强、相关体制机制不健全、对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土著知识研究不够等问题,提出了制定专项研究计划并给予资助,设立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土著知识研究实验区,以及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和运行机制等建议,以促进广西作物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野生古茶树。【方法】调查了解近几年来广西各地利用开发野生古茶树基本情况,分析广西野生古茶树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并针对野生古茶树保护与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广西野生古茶树分布广泛,地方特色资源丰富,具有许多优良的表型性状,可作为育种材料进行茶树种质资源优新品种的创新利用。目前广西野生古茶树种质资源主要保护利用模式主要有4种,但利用和保护中存在着采摘不科学,管理和保护缺乏,茶产品质量低,野生古茶树茶产品尚未实现统一的质量标准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对野生古茶树保护重要性认识,加大野生古茶树保护宣传力度,建立野生古茶树种质资源生态系统的保护机制,加强技术指导,科学管理,加大扶持,建立标准,促进广西野生茶开发利用实效。  相似文献   

10.
苏浩  谢飞  丁仁博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8):138-139
地方鸡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纽成部分,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江苏省地域辽阔,自然条件独特,地方鸡种资源丰富,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对于实现我省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介绍了江苏省地方鸡种质资源的现状,并提出了品种保护的对策与措施,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地方鸡种资源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广西茶产业发展及茶树种质资源利用、保护的现状,以及全国现今茶树种质资源保护的情况,分析广西茶树种质资源需要保护及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广西积极开展隆林山羊、都安山羊等地方优良山羊品种的保护与利用,并取得一定成果。该文主要阐述隆林山羊和都安山羊的品种来源与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相关进展,归纳了品种种质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并提出品种保护与利用的建议,旨在为隆林山羊、都安山羊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形态标记水平了解广西地方甘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关系,消除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现象,为甘薯种质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甘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选择33项性状指标作为形态鉴定参数,对收集的136个地方甘薯种质资源进行性状测量及鉴定,利用DPS软件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36份广西地方甘薯种质资源可被分为4类:第Ⅰ类包括7份材料,第Ⅱ类包括2份材料,第Ⅲ类包括60份材料,第Ⅳ类包括67份材料,其中包括24对同物异名和3对同名异物的材料.[结论]广西地方甘薯种质资源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选择与甘薯特征特性密切相关的形态标记作为鉴定参数对甘薯种质资源进行初步的分类鉴定和筛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贵州省拥有较为丰富的作物遗传资源,有的传统种质属稀有、特有资源,是国家作物遗传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整理、保存了以稻、油菜、玉米、小麦等为主的贵州作物种质资源2万余份。采用种质资源库(包括国家长期库、中期库和地方中短期库)与异生境繁种相结合、国家和地方两级联动、互为补充保存体系,实施种质更新和资源保护。概述了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现状和保护途径。并就加强贵州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促进交换与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广东优质鸡种质资源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优质鸡种质资源是家禽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物质保障。综合分析了广东地方鸡种保护和利用现状,并对进一步保护、利用优质鸡种质资源提出7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广西地方甘薯种质资源进行调查收集及初步鉴定,为甘薯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创新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依托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和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广西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与鉴定评价”,2015—2020年采用实地走访调查的方法在广西全区范围内开展地方甘薯种质资源的调查及收集工作,并对其农艺性状进行测定。【结果】共收集到甘薯种质324份,从水平分布来看,大部分资源分布在北部和东部,中部和南部分布较少,其余地方有零星分布;从垂直分布看,甘薯种质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拔为0~900 m范围内,海拔900 m以上的种质资源分布较少。对305份种质进行农艺性状鉴定,结果显示为匍匐型的种质最多,半直立型次之,攀缘型最少;叶菜专用型占13份,其他类型的种质占292份;筛选出56份干物率达30.00%以上的高干物率甘薯种质;甘薯同种异名或同名异种的情况比较突出,鉴定后获得106份不重复的甘薯种质资源;结合农户的认知,评价出了槟榔薯、姑娘薯及外婆藤等优异甘薯种质。【结论】广西甘薯地方种质种类较丰富,但分布不均匀,且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及土地经营方式等变化,很多地方甘薯种质资源遭到淘汰而消失,因此今后仍需加强甘薯种质资源的保护、调查和收集工作,并进行深度鉴定、评价以及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优质地方种质资源是种业创新的基础。2021、2022年中央1号文件分别强调要打好种业翻身仗、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凸显种质在农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江苏地方猪资源丰富,黑猪种类繁多,近年来各级政府及企业虽逐步强化地方优质种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但仍存在较大的空间。如何清楚地认识地方种源的保护与发展现状,作好“以保护促利用,以利用助发展”,是各地方猪保种场(区)目前面临的重要议题。综合阐述了江苏地方黑猪的种质特点、地域分布、保种及产业发展现状;针对地方猪种保护与开发利用中存在种群规模小,数量严重缩减,部分品种濒临灭绝,种质优势消弱,保种手段单一,保种技术有待提升,部分品种局限于保种,产业化利用程度低等问题,对标江苏农业、经济发展特点,结合国家种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探讨了江苏优质黑猪的产业未来,期望为地方黑猪种质资源的保护与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走访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优势药材骨碎补(Davallia mariesii Moore ex Bak.)种质资源种类与分布、生物生态学特性、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有效成分含量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广西骨碎补种质资源丰富,基源植物共3科5属7种。骨碎补原植物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多附生于林中岩石或树干上,偶生于墙上,土生较少。广西骨碎补药材品质佳,质量好,有较好的利用和开发价值。骨碎补生境受到一定程度破坏,资源逐渐减少,建议加强对骨碎补种质资源收集和原生境保护,开展种苗繁育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建立较大规模的人工种植与繁育基地,为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四川地方鸡种种质资源非常丰富,但随着各种外来品种的引进,地方鸡的数量和种类正在急剧减少;同时持续不断地杂交生产,也导致了现有地方鸡种质资源的异化甚至丧失。本文针对当前四川地方鸡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简要提出了几点保护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文章就榆林市地方特有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及在榆林市现代特色农业建设进程中收集、保护、评价和利用现有地方特有优质种质资源的迫切性做了简要分析,同时就榆林市地方特有种质资源保护和今后应加强的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