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植物多酚由8 000多种不同的化合物组成,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谷物及草本植物中,酚羟基是其共同的结构。植物多酚具有抗炎、抗糖尿病、抗菌、抗肿瘤和抗氧化等生理功能。植物多酚作为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可以通过提高畜禽的抗氧化能力、影响肌纤维的类型和调节脂质代谢来改善肉品质。文章综述了植物多酚的种类、调控畜禽肉品质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调控畜禽肉品质领域的应用,以期为植物多酚在畜禽生产中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脂肪酸在畜禽体内承担着重要的生理功能,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功能成分。当脂肪酸过度积累或代谢功能异常时,会引起脂质代谢紊乱、生长发育受阻、胴体品质和肉品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对畜禽健康和肉品质产生不良影响。植物多酚是一类从植物中分离出的活性物质,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其具有调节脂肪酸代谢的功能。本文综述了植物多酚通过调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相关代谢酶活性以及脂联素对脂肪酸代谢的调控作用及潜在机制,以期为植物多酚在调节脂肪酸代谢、改善畜禽胴体品质和肉品质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选择12头体重相近、健康无疾病的延(边)黄牛(公牛),在日粮中添加VE对牛肉肉色和抗氧化酶活性进行了研究。将供试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添加500 U、1 000 U和2 000 U的VE组。试验结果表明,添加VE组的红色度(CIE 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可明显提高肌肉内VE含量和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各添加组间比较,1 000 UVE添加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多酚作为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及抗菌等特性。研究表明,多酚可通过增强肠道屏障功能、与肠道微生物互作、调控抗氧化性能以实现对机体的保护作用,作为绿色饲料添加剂在养猪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多酚的定义及分类、调控动物肠道健康的作用机制及植物多酚在猪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其今后在猪生产绿色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肉色不仅是鲜肉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且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通过延迟肌红蛋白的自动氧化和加速高铁肌红蛋白的还原来维持新鲜肉色,对肉品工业极为重要。在体内,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是高铁肌红蛋白还原反应的关键酶,在它的作用下,高铁肌红蛋白可以重新转变为有生理活性形式的肌红蛋白和氧合肌红蛋白。本文综述了肉色的形成原理,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的部分性质以及它与肉色稳定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广东饲料》2021,30(9)
植物精油是以植物为原料提取的一类具有挥发性和特殊气味的植物源次生代谢产物。其具有抑菌、抗氧化、促生长、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可以成为抗生素的潜在替代产品。文章从植物精油的代谢及其对肉鸡肠道功能和营养物质的消化、生长性能、免疫抗氧化功能几个方面,综述了植物精油对肉鸡生产的作用,为无抗替抗的高效绿色肉鸡养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选择1岁以下、1.5~3岁、5~6岁、9~10岁的延边黄牛肉作为4个试验组进行研究,并在肉的冻藏期间进行了表面肉色、pH值、高铁肌红蛋白(MetMb)含量、硫代巴比妥脂肪酸氧化(TBARS)值的测定。结果显示:4个试验组中,1.5~3岁年龄组的MetMb含量及TBARS值最低,与5~6岁、9~10岁年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1.5~3岁年龄组的CIE a*、CIE c*值最高(P<0.05),CIE h0值最低(P<0.05),肉色鲜艳,氧化稳定性最高。  相似文献   

8.
植物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糖是生物体内广泛存在且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一类天然大分子物质,其对机体免疫系统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植物多糖可通过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多种受体结合、激活不同的信号通路来调控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刺激巨噬细胞、T/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分泌或增殖;调节细胞因子的释放;促进抗体的分泌;激活补体系统等。本文主要对植物多糖对动物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分子作用机制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肌纤维是构成骨骼肌的基本结构单位,其纤维类型在机体发育过程中受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发生转化,而肌纤维特性与肉色、持水性能、pH和脂内脂肪含量等肉品质有关,直接决定畜禽肉品质的好坏。因此,近年来肌纤维的生长发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对影响猪肌纤维生长发育的因素及调控通路进行综述,以期为猪肌纤维类型及其转化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炎症及氧化应激是造成动物机体组织和器官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肠道炎症可造成肠黏膜损伤,进而影响其屏障功能,减弱动物对外界刺激的防御能力。植物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潜在功效,且具有低毒、无耐药性等特点,因此,在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大部分植物多酚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及调控机制尚不明确,这极大阻碍了其合理有效利用。本文基于近期研究就植物多酚对氧化应激与炎症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为其在新型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植物多酚的抗氧化机理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莉  丁波 《中国畜牧兽医》2018,45(9):2471-2477
肉及肉制品在加工及贮藏过程中易发生氧化而导致品质下降,在动物日粮中添加植物多酚可抑制脂肪及蛋白质氧化,进而提高肉及肉制品在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的氧化稳定性。植物多酚因具有酚羟基结构而具有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作用,可提高动物机体及肉制品中抗氧化酶的活性,还可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从而提高肉制品在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的抗氧化能力。将植物多酚添加到畜禽日粮中,可促进动物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其生产性能,且可提高动物机体的抗氧化酶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降低畜禽产品中丙二醛的含量,提高产品的质量,延长产品的货架期。文章介绍了植物多酚,包括黄酮类、酚酸类、非黄酮类化合物及其代表性化合物的结构,并阐述了其抗氧化性机理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旨为研究利用植物多酚提高肉制品的氧化稳定性、安全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日粮添加蛋氨酸对生长肉兔肝脏中IGF-I m RNA表达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日粮蛋氨酸水平对断奶至3月龄新西兰生长肉兔的生产性能、氮代谢、免疫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血液激素含量以及IGF-I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分断奶至2月龄,2~3月龄两个阶段,选用断奶的新西兰肉兔1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的试验兔体重相近、公母各半,5组试验兔的日粮蛋氨酸添加水平依次为0、0.2%、0.4%、0.6%、0.8%。结果显示蛋氨酸的添加量对断奶至2月龄新西兰肉兔肝脏中IGF-ImRNA的表达量影响显著(P<0.05),对2~3月龄新西兰肉兔肝脏中IGF-ImRNA的表达量影响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屠宰前不同二氧化碳(CO_2)浓度的混合气体致晕(控制气体击晕)对肉鹅肝脏颜色、脂质氧化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56只85日龄的扬州鹅公鹅,随机分成7个组(1个对照组,6个试验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不致晕直接屠宰,试验组屠宰前由不同CO_2浓度的混合气体致晕。6个试验组致晕混合气体组成如下:G40组,40%CO_2+21%氧气(O_2)+39%氮气(N_2); G50组,50%CO_2+21%O_2+29%N_2; G60组,60%CO_2+21%O_2+19%N_2; G70组,70%CO_2+21%O_2+9%N_2; G79组,79%CO_2+21%O_2。上述5组致晕时间均为7 min。G40+G79组,40%CO_2+30%O_2+30%N_2致晕2 min,然后79%CO_2+21%O_2致晕5 min。结果显示:G79组肉鹅的放血率最低,与对照、G40、G50、G70和G40+G79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G40组肝脏在屠宰后1和4 d的亮度值及在屠宰后1 d的黄度值均显著高于G79和G40+G79组(P<0.05)。屠宰后1 d,G40组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G70和G79组(P<0.05);屠宰后4和7 d,G79组肝脏中MDA含量显著低于G40组(P<0.05)。屠宰后0 d,G79组肝脏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低,G40组最高,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后1、4和7 d,G40组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著低于G79组(P<0.05)。屠宰后4 d,G40组肝脏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高于G79组(P<0.05)。综上所述,肉鹅屠宰前采用40%CO_2混合气体(40%CO_2+21%O_2+39%N_2)致晕可以改善肝脏颜色,且在短期(0~1 d)内肝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脂质氧化程度较低,而高浓度(79%) CO_2混合气体(79%CO_2+21%O_2)致晕可以缓解中长期(4~7 d)储存时肝脏的脂质氧化。  相似文献   

14.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途径是成肌细胞分化过程中重要的调节途径。p38 M APK蛋白在成肌细胞分化过程中受上游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3(M KK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6(MKK6)的激活而活化其下游成肌分化蛋白(MyoD)、肌生成素5(Myf5)、肌形成蛋白(myogenin)、肌肉调节因子4(MRF4)等肌肉调节因子。p38 MAPK信号途径的活化可以进一步增加骨骼肌纤维细胞蛋白含量,增加肌纤维长度和横截面直径,使骨骼肌纤维在数量不变的前提下质量大幅度提高,本文就p38 MAPK信号途径调节骨骼肌生长发育的机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家养水牛分沼泽型水牛和河流型水牛两大类型。沼泽型水牛是中国的主要牛种之一,其被毛主要为灰色和白色,而河流型水牛为黑色。本研究开展并统计了德宏水牛及其与河流型水牛杂交后代的被毛颜色以期探讨水牛的毛色遗传规律。[方法]统计了十几年来盈江县德宏水牛及其与河流型水牛(摩拉水牛和尼里—拉菲水牛)杂交后代的被毛颜色,经x2检验确定毛色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沼泽型水牛白色与灰色交配的F1代全部为白色,F2代白色与灰色的比例为3∶1,白色对灰色完全显性;河流型水牛(黑色)与沼泽型纯合灰色交配,F1代全部为黑色,F2代黑色与灰色的比例为3∶1,黑色对灰色完全显性;河流型黑色与沼泽型白色交配,F1代表现型是两个亲本类型相对性状的综合,即棕褐色,F2代则出现了白色、棕褐色和黑色3种毛色,三者比例为1∶2∶1,白色对黑色为部分显性或不完全显性。[结论]因而推测沼泽型水牛白色与河流型黑色对灰色为完全显性,灰色为隐性纯合;沼泽型白色对河流型黑色为部分显性或不完全显性。  相似文献   

16.
不同硒源对肥育猪鲜肉肉色和滴水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选用108头体重6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肥育猪,按饲养试验要求分成3组,对照组不添加硒(基础日粮中Se的实测值为0.045mg/kg),亚硒酸钠和硒代蛋氨酸试验组均添加0.30mg/kg硒,进行为期40d的饲养试验,然后屠宰并取样测定,研究不同硒源对肥育猪鲜肉肉色和滴水损失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1)硒代蛋氨酸使猪宰后第0.75、8、16小时肉色Huntera值显著升高(P<0.05),而亚硒酸钠仅使第0.75小时肉色Huntera值明显提高(P<0.05);(2)硒代蛋氨酸使猪宰后第8、16小时鲜肉的滴水损失显著减少(P<0.01),而亚硒酸钠有这一作用趋势,但效果不明显(P>0.05);(3)硒代蛋氨酸和亚硒酸钠均使血清和组织中硒含量增加(P<0.01),使肝脏、肌肉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增强(P<0.01),丙二醛含量降低(P<0.01),但硒代蛋氨酸的这一作用较亚硒酸钠明显。  相似文献   

17.
植物凝乳酶凝乳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凝乳酶的最适作用温度,酶的热稳定性,pH对植物凝乳酶活性的影响,植物凝乳酶对pH的稳定性,Ca^2+对植物凝乳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底物浓度对植物凝乳酶凝乳活性的影响等方面深入阐述植物凝乳酶乳特性,并分别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肌红蛋白影响畜禽活体肌肉和宰后鲜肉肉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肉色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肉产品的最主要因素,因为消费者通过肉色对肉产品新鲜度和卫生状况产生第一印象。肉色的化学本质是肌红蛋白分子,本文综述了4个肌红蛋白分子(脱氧肌红蛋白、氧合肌红蛋白、高铁肌红蛋白、碳氧肌红蛋白)的结构及其相互转化反应和对畜禽活体肌肉和宰后鲜肉肉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活体外产气量法研究毛茛科植物提取物不同添加水平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以小麦面粉为底物进行体外发酵。瘤胃液供体动物为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本地黄牛,日粮精料水平为30%(日饲喂2次)。植物提取物添加水平分别为0、100、200、300和400mg/L。结果表明:随着毛茛科植物提取物添加水平的提高,小麦面粉24h的DM消化率呈线性下降(P=0.0002),活体外产气速度呈二次曲线规律降低(P=0.0001),而产气延滞期线性增加(P=0.0001),理论最大产气量呈二次曲线规律增加(P=0.0001)。随着植物提取物添加水平的提高,发酵液pH值呈二次曲线增加(P<0.024)。各培养时间点乳酸含量均较低(P<1mmol/L),且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10)。提高植物提取物添加水平导致tVFA产量呈二次曲线趋势下降(P<0.01)。通过本试验可得出:毛茛科植物提取物可以通过降低瘤胃发酵的产气速度、提高发酵液pH值以及乙酸和丁酸摩尔比例来调控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其中植物提取物的适宜添加水平为200~300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