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安顺试验区主导产业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昭  徐忠  张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961-4962,4978
在比较国内外学者对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的基础上,选用层次分析法,以选择带动安顺试验区经济全面发展的主导产业为目标层,市场需求、效益准则和因地制宜为准则层,构建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对安顺试验区主导产业进行了选择。结果表明,安顺试验区主导产业选择的优先顺序应该是:旅游业〉制药工业〉交通运输业〉能源工业〉食品工业〉特色农业〉包装与印刷业〉汽车工业〉采矿工业〉机电工业。  相似文献   

2.
武陵山区的生态环境优良,绿色、风味产品市场广阔,民族文化多彩,信息与交通条件不断完善,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基础支持,借助现代农业电商的发展模式,打造武陵山区"互联网+"特色农业。  相似文献   

3.
正桑植县位于湖南省西北边陲,属武陵山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桑植县利用山区独特的山水生态优势资源,在保护娃娃鱼(学名为大鲵)的同时,将娃娃鱼产业发展成了当地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立足资源禀赋,发展娃娃鱼产业整合县农业、交通、水利等相关部门的资源和力量,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实地考察,对扶持项目进行论证。结合各村实际,因地制宜,做规划、选产业、定项目,对娃娃鱼特色主导产业提出包含基地建设、质量建设、龙  相似文献   

4.
河南农业主导产业的定量选择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选择农业主导产业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实现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和促进区域特色农业经济的重要途径。本研究立足于河南省农业主导产业的现状,分别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和区位熵法对河南省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林果业分别进行产业优势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农业经济现状,选择出农业各主导产业,并提出了河南省推进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四化两型"建设是湖南省委九届十中全会提出来的,"四化"指的是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两型"则是指资源节约型跟环境友好型社会。它的提出对湖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涵,给出了新形势下湖南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湖南武陵山区作为湖南边远地带的贫困山区,其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产业结构传统而单一。"四化两型"的提出给湖南武陵山区的产业转型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对它提出了很多新要求。因此,研究"四化两型"下湖南武陵山区产业转型战略对武陵山区乃至整个湖南省的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姚镇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6):3960-3963
以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特色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产业为例,根据生姜产业发展现状,运用对比法进行经济效益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做大做强”武陵山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山区特色农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区特色农业具有高效益和高消耗的双重特性,分析了山区特色农业的现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包括培植保护自然资源、调整产业经济结构、建设区域经济体系和实施主导产业带动等内容,以期为山区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晴隆县农业资源优势与产业发展重点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贵州省晴隆县的农业资源优势与限制因素,提出该县的农业资源开发对策和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选择:制定土地开发总体规划;充分利用其气候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及时对主导产业进行动态调整、关注主导产业的关联产业发展、注重发挥区域优势,避免产业趋同;发展特色产业群;注重发展五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9.
定西市在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中,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注重发挥主导产业是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特别是省、市试点村在确定主导产业中,做大有一定规模的优势产业,提升有一定基础的传统产业,开辟有一定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种植、养殖、旅游、劳务等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了主导产业示范和带动作用,产业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提高了农业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0.
定西市在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中,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注重发挥主导产业是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特别是省、市试点村在确定主导产业中,做大有一定规模的优势产业,提升有一定基础的传统产业,开辟有一定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种植、养殖、旅游、劳务等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了主导产业示范和带动作用,产业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提高了农业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1.
莱芜市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鲜明,如果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产业规划为先导,以土地流转为切入点,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产业政策为抓手,大力发展"三辣"特色优势产业,把地域性强、品质优良、市场前景好的独特资源转化为农业发展的竞争优势,不仅优化了农业结构,促进了农民增收,而且也推进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山区发展滞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所在,依托山区潜在资源优势与传统农耕文明、有机农业精华,运用现代科技与信息网络技术进行生态产业集成与提升,有望优先发展以特色生态农业为主导产业的新兴产业群体,形成山区特色生态产业优势,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产业生长点与通向国际市场的战略制高点。通过生态行政、生态管理、生态文化及相关政策法规建设与系统整合,优先加快秦巴山区生态农业、生态社会有序、协调、健康发展,强化引导、辐射带动功能,更需要全社会广泛支持与参与。  相似文献   

13.
东宁县依据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对俄陆路贸易优势,组织农民集中发展食用菌、烤烟、果菜、特色养殖等4大主导产业。建立完善12个产业链,积极发展山区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靠特色农业,农村人均年收入3000多元,占农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正确合理地选择县域农业主导产业,促进县域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及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的进程,通过对农业主导产业的定义及特征分析,总结了中国县域农业主导产业的4个特征,即:区域性、动态性、导向性和领先性,得到了县域农业主导产业的评价原则及评价指标。在对县域农业产业合理的假设下,结合县域农业主导产业相关指标统计数据分析,推导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及加权灰色关联评价的模糊灰色关联农业主导产业评价定量模型。并对章丘市、商河县的农业主导产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了章丘市、商河县的一般产业、优势产业及主导产业。研究结果证实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同时为县域农业规划主导产业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汉中市区域特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陕西省汉中市在区域特色农业发展中,立足地区资源优势,科学制定产业规划,通过发展绿色产业,创建科技示范基地,推广实用技术,发展龙头企业,科技交流引进等措施,全市优势主导产业得到培育壮大,特色区域农业初具规模,农业效益大幅度提高,促进了农业生产、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和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6.
蔬菜产业在粤北山区县域农业主导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但目前粤北山区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因而亟需解决粤北山区县域的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布局问题。以南雄市为例,分析蔬菜产业在其农业产业中的现状和地位,按照城市空间布局圈层理论,规划布局蔬菜产业,主攻方向应以发展优质、无公害的名特优新品种为重点,以发展反季节和应季时蔬相结合为支撑,以辣椒、甜玉米为优势产业,打造名牌产品,创建特色基地,建设区域蔬菜生产集散地。其规划布局对粤北山区其他县域蔬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娟 《云南农业》2021,(4):33-34
农业产业是德宏州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全州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稳定传统产业、优化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为重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突破,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广大农民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有效形式,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农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是开辟农业增产、农村增效、农民增收的新途径.近年来,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1 新蔡县农业产业化取得的有益经验 1.1 确立主导产业,发展规模经营,培育龙头企业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基础 只有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选准主导产业和产品,并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进行规模经营,催生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档次,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并为主导产业进行大力扶持,实施系列开发,才能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相似文献   

19.
华坪县将茶产业作为北部山区特色农业之路及骨干产业来培育,茶产业已成为华坪县北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文章分析了华坪县茶产业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优化华坪县茶产业发展的策略和思路,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宁夏南部山区西吉县,将特色冷凉蔬菜作为农业支柱产业,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助推特色冷凉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示范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