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林市夏秋蚕饲养主要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永 《广西蚕业》2009,46(2):22-23,26
玉林地区夏秋蚕饲养量在逐年增多,但夏秋蚕期气候条件恶劣、叶质较春季差、夏秋蚕易暴发蚕病,因此,要养好夏秋蚕必须根据夏秋蚕的饲养特点,抓住关键点,掌握恶劣环境条件对蚕体生长发育影响的规律性,把握时机,创造条件,认真细致地处理好各个技术环节,才能夺取夏秋蚕的稳产和高产。  相似文献   

2.
浅议夏秋蚕饲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晏君 《四川蚕业》2003,31(2):40-42
说起饲养夏秋蚕,广大蚕农会自然想到,夏秋蚕不好养,蚕病多,蚕茧产量低。夏秋蚕为什么不好养?其原因是:夏秋蚕气候条件恶劣,病虫危害严重,桑叶质量差,养蚕环境留存病原多,易爆发蚕病。造成夏秋蚕单产低,蚕茧质量差,蚕农的经济效益不高。  相似文献   

3.
夏秋蚕稳产高产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秋蚕期高温多湿,桑叶质量差,病菌繁殖快,蚕儿极易感病,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加强饲育技术管理,严把防病技术环节,才能确保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4.
王宏芳  马云戬  胡小军 《北方蚕业》2007,28(4):57-57,59
陕西关中地区夏秋蚕期间.由于高温闷热、干旱少雨、叶质下降等多方面原因.极易造成蚕病不同程度发生.为避免蚕病大面积发生.确保蚕农养蚕收入的稳定.夏秋蚕饲养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夏秋蚕是夏蚕、早秋蚕、中秋蚕及晚秋蚕的总称,时间从6月中下旬开始陆续饲养到10月中下旬,夏秋蚕气温较高,桑叶质量差,养蚕环境存留病源多,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各蚕期的饲养适期,同时注意桑树的养用结合,采用相应的桑园管理及养蚕措施,才能获得夏秋各蚕期的高产稳产。本文重点介绍桑园管理措施、蚕室蚕具消毒及蚕病的综合防治等夏秋蚕工作。  相似文献   

6.
吴蔼如 《广西蚕业》1998,35(2):68-69
夏秋蚕饲养,在我国蚕桑生产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我省夏秋期间,气候高温多湿,有利于病原菌滋生与繁殖。因此,蚕病发生较多,影响蚕茧产量的稳定和提高。此期间,也正是桑树病虫害发生及危害严重的季节,桑叶虫伤多,叶质差,易老化,加之有些虫粪会诱发蚕病。  相似文献   

7.
李绍陶 《蚕桑通报》1995,26(2):50-52
浅谈中秋蚕饲养春用蚕品种的实践和认识奉化市林业局李绍陶在夏秋期科学地选用多丝量春用蚕品种是提高夏秋蚕茧产质量,增加蚕农收入,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从全年夏季和晚秋的自然条件、桑叶叶质方面分析,仅次于春季,所以我市从七十年代开始正在实行一年饲...  相似文献   

8.
徐志卫 《广西蚕业》1998,35(2):70-70
桑园自承包到户经营后,蚕病问题也日益严峻。我县夏秋蚕发病率最高年份1991年也曾达15%以上,从1992年起经广大技术人员的努力,实行几项关键性技术措施,近年发病率均控制在5%以内,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我们几年来抓好夏秋蚕防病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养蚕过程中,影响蚕茧优质、高产、高效的因素很多,如桑叶质量的优劣、饲育管理水平的高低、蚕病的发生与防治等。其中蚕病发生是当前影响蚕茧产量、质量的主要因素。只有重视消毒防病,才能获得蚕茧高产、稳产。有的农民反映,这几年蚕儿越来越难养了,特别是夏秋蚕,蚕病多,单产低,收入少。为此,笔者就我市农村蚕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蚕病综合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发生的传染性蚕病,是养蚕过程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约占蚕病损失中的70%左右,在夏秋蚕期危害尤烈,其发生因气象状态、蚕品种、养蚕布局、饲养技术、消毒防病等而有差异,不同地区、不同环境和不同季节发生程度也不一样。近年来,家蚕蚕病的发生有日趋严重的倾向.尤其在夏、秋养蚕期间,已严重影响蚕茧产质量,影响蚕农收入。对此,笔者于2008年对桐乡市高桥镇、石门镇一些村各期蚕饲养过程中蚕病发生及其损失情况进行了调查,重点对相关蚕病发生的现状、因病损失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