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柿子营养丰富 ,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葡萄糖、果糖及钙、磷、铁等矿物质 ,被人们誉为“果中圣品”。柿子既能生食 (去涩 ) ,又能熟食 (放软 ) ,还可加工成柿饼、柿糕、柿干、柿面等。因柿面、柿干耐贮存 ,故又有“木本粮食”之称。柿子不但营养丰富 ,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载 :“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 ,其味甘而气平 ,性涩而能收 ,故有健脾、涩肠、止血之功”柿子具有清热润肺、止渴之功效 ,主治火燥咳嗽、嘴干出血、胃热肠燥、痔疮出血等症。柿蒂性温 ,味苦涩 ,能下气降逆 ,对治疗呃逆、嗳气等有奇效。柿汁可解蛇毒…  相似文献   

2.
柿树适应性较广 ,结果较早 ,收益期长 ,寿命可达 30 0a以上 ,丰产稳产。果实可鲜食 ,制糖、醋、酒、饼等。柿果及其加工制品还可治肠胃病、止血润便 ,降低血压 ,柿蒂可治呃逆 ,柿霜可治疗口疮咽痛等。柿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据测定 ,每百克鲜果含可溶性糖 1 1 68g、蛋白质 0 5 7~ 0 67g、脂肪 0 2 8~ 0 30g ,还含有丰富的尼克酸、维生素B1 、B2 、E、C和β胡萝卜素 ,其含量高于涩柿、苹果、梨、葡萄等水果。柿树叶片大 ,树荫好 ,柿果光亮美观 ,是一个集经济、生态、观赏于一体的庭院、行道、园林的首选树种。因此 ,大力发展甜柿 …  相似文献   

3.
柿树属于柿科、柿属,它适应性强,生长快、结果早,丰产稳产,管理容易,经济寿命长。柿树树姿优美,叶大浓绿,富有光泽,入秋叶色转红,可与枫叶比美。柿果金黄光亮、鲜丽悦目,色泽艳美,汁多味甘甜,营养丰富,不仅可供鲜食,并可加工成柿饼、柿蜜、柿霜等。颇具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深收广大群众喜爱,因此柿树适于建园、庭院载培以及园林绿化等。1建园1.1品种选择按果实在树上软熟前是否完成脱涩而把柿树分为甜柿和涩柿两大类,适宜本地栽培的柿树品种有:1.1.1甜柿:能在树上软熟前完成脱涩,采后即可食用的品种,主要有日本富有柿、次郎柿以及湖北罗田柿子。1.1.2涩柿:在树上软熟前不能完成脱涩,采后须经人工脱涩或后熟作用方可食用,主要品种有:磨盘柿(盒柿)、牛心柿(小萼柿)、镜面柿、火柿等。1.2苗木繁殖及嫁接由于柿树大多品种是单性结实,不产生种子。为了保持品种特性,多采用嫁接的方法进行繁殖。我地多采用君迁子(园枣子)作砧木。砧木繁育主要用播种法,嫁接是用芽接、枝接均可。需要注意的是柿树的嫁接要求比其它果树品种严格。这是因为砧木和柿树内均含有鞣酸物质(单宁),切面的蛋白质遇到空气极易氧化。形成一层隔离膜影响成活率。因此,在嫁接时要注意...  相似文献   

4.
柿树,乃多年生落叶乔木。我国是柿的故乡,约有3000年的栽培历史。据考查,现今东南亚和欧美各国栽培的柿树,多为我国柿树的后裔。我国柿子品种繁多,约有800个。柿可分为甜柿和涩柿两大类。按色泽:可分为红柿、青柿、黄柿等。按果形,有长柿、方柿、尖柿、圆柿等。比较著名的有:河北易县的甜心柿,味甜似蜜;陕西富平的尖柿和升富柿,味甘而美;关中的火晶柿,皮薄多汁;华北的盖柿,个头硕大,一个重0.5千克;杭州古荡的遍花柿,果大无核;还有湖南的腰果柿、广东的牛心柿、大红柿等,皆为柿中之佳品。柿子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维生素…  相似文献   

5.
<正>柿蒂虫又称柿实蛾、柿钻心虫,属鳞翅目举肢蛾科,是危害柿树的重要害虫之一。柿蒂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果实,蛀入果内食害果肉,被害果由绿转红、变软,形成"烘柿",提前脱落,对产量影响很大。1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6.
陈丽华 《中国林业》2010,(15):53-53
柿树属于柿科柿属,树体高大,树姿开张。柿树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而且果实色泽艳丽、味美多汁、营养丰富。柿树的品种主要是涩柿和甜柿两大类。柿树虽然易栽植、好管理,但是在其整形修剪和病害防治等方面还需要注意很多细节:  相似文献   

7.
一、芷江柿树栽培的历史柿树适应性广,管理容易,结果较早,收益期长,丰产稳产。芷江栽培柿树已有相当长的历史。民间中常有对柿树的流传,如水宽乡柿子湾过去是一片密集的柿林,后人就定名柿子湾,现在这里仍有百年以上的柿树。碧涌、楠木坪等地的侗族群众至今仍保持着以柿干待客的遗俗。  相似文献   

8.
柿(Diospyroskakil、f属柿树科柿属,适应性强,管理容易,早实丰产,收益期长,是木本果、粮和庭园经济林兼风景林树种。果实营养丰富,味甜多汁,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柿饼、柿汁、柿糖、柿酒等,又可提取柿漆。蒂可入药,叶可制茶,木材可作精美家具。湘西自治州是湖南省三大产柿区之一,栽培历史已有300余年。本所1984年开始,持续5年,在全州各县市的乡镇进行了柿树资源实地清查,并设立标准地、标准株组(5株为一组)进行物候期观察。记录了柿树各类型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  相似文献   

9.
柿树秋冬季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界红 《湖南林业》2008,(10):26-26
柿子是柿树属植物柿树的果实,又名米果、猴枣。柿子是人们比较喜欢食用的果品,甜腻可口,营养价值高,所含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柿饼、柿蒂、柿霜等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尤其是加工过的柿饼在国外市场倍受欢迎。因此,发展柿树生产是农民致富的好门路,而根据多年经验,秋冬季管理在柿树生产中尤为重要,应掌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正> 1 柿子的涩昧 柿果有甜柿和涩柿两种类型。甜柿如湖北罗田甜柿、日本富有柿等在树上成熟后即可鲜食(单宁已转化为不溶性单宁),而涩柿如磨盘柿、大晶柿、镜面柿等难以在树上脱涩,虽然果实在树上已成熟了,仍具有强烈的收敛性涩味,不堪入口,必须进行人工催熟脱涩后才能食用。  相似文献   

11.
柿树是商州主要木本粮食树种之一,分布广泛,果实营养丰富,既可生食,又可加工柿饼、柿醋、柿酒等,经济价值高,群众十分喜爱。 但近几年,商州柿子产量出现了滑坡。有关专业人士对沙河子、杨峪河、板桥等乡镇柿树  相似文献   

12.
柿蒂虫属于鳞翅目,举肢蛾科,又名柿实蛾、柿食心虫,是危害柿树的主要害虫。华北地区,柿树栽植分散,管理粗放。近年来,柿蒂虫发生日趋严重,产量大幅度下降,柿蒂虫蛀果率达50%以上,甚至绝产。给果农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3.
<正> 柿树适应性强,产量高,收益大,被誉为“铁杆庄稼”。柿子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总含量达90%以上,柿子及其加工制品,不仅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很好的医疗作用。黄冈地区柿树资源相当丰富,主要分布在罗田和麻城两个县(市),其产量占全区80%以上。本地区有宝盖柿、磨盘柿、牛心柿、盒柿、丁香柿、野柿、牛眼柿、八方柿及甜柿等10多个品种。其中甜柿、磨盘柿、盒柿为本地的主要发展品种。甜柿为国内罕有的天然脱涩的优良鲜食品种,能与日本的“富有”媲美。  相似文献   

14.
柿子为我国盛产水果之一,其所含碘量为40.7 mg/100 g,处各水果之前列,加之水份、可溶性糖、Vc含量均较高,因此为补碘之优质水果.我国柿子有甜柿和涩柿两大类,其中涩柿种类多,分布广,贮量大;但存在一个采后脱涩问题.目前,柿果脱涩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果实脱涩后果胶分解成软柿;另一类果实脱涩后果胶保持为硬柿,硬柿较软柿果胶含量高.同时,更耐贮运,在柿子贮存保鲜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柿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柿树常见病虫害主要有柿圆斑病、柿角斑病、柿蒂虫、柿绵蚧壳虫、草履蚧壳虫、柿毛虫等。冬季是防治柿树病虫害的重要季节,可采取以下措施防治。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国柿树的分布及果实特点,研究总结出适宜生产上应用的涩柿类优良品种、甜柿类优良品种及嫁接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7.
成建 《河北林业科技》2000,(3):21-21,36
近年来 ,太行山区柿蒂虫普遍发生 ,几乎所有柿产区均受其危害 ,主要危害柿树的柿果。大发生年份 ,可以造成柿果绝收 ,给山区人民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据调查 ,唐县西北部山区羊角乡柿果被害率达 40 %~ 6 0 % ,有的甚至达 90 %。为解决柿蒂虫的防治技术问题 ,于 1 996年 4月开始 ,在唐县羊角乡对柿蒂虫的生活史进行了观测。1 内容与方法(1 )人工饲养和记录温度 ,探索柿蒂虫发生与温度的相关性。(2 )田间采集柿蒂虫的越冬虫态 ,进行室内外不同温度下的饲养 ,观察幼虫的化蛹、成虫羽化及产卵情况。(3)通过黑光灯诱蛾 ,利用诱蛾曲线找出柿蒂虫…  相似文献   

18.
<正>河北省是柿树栽培大省,其中以产量高、品质好的磨盘柿闻名全国,但随着近些年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柿蒂虫的危害发生严重,轻则减产影响柿子的产量和品质,重则绝收。通过几年的综合治理,对柿蒂虫的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总结如下,供广大果农在生产中参考。 1 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柿子作为我国八大水果之一,被称为“中国的无花果”。柿果、柿花、柿叶等都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多种营养及药用成分。对柿树、柿果等柿资源的加工及深加工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柿子产业的建议。系统阐释了韩城市发展柿子加工厂、建设柿子规范化种植基地等产生的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与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柿树常见病虫害有柿角斑病、柿圆斑病、柿炭疽病、柿棉蚧、柿蒂虫、柿毛虫等。防治方法分述如下:1柿角斑病柿角斑病在柿园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此病主要危害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