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椰子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椰子育种材料的选择及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1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引物,并利用其分析26份椰子种质材料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I)、多态信息含量(PIC)、多态性百分率(P)及遗传距离,并基于遗传距离对其进行聚类分析,以明确该椰子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结果]筛选出的31对多态性SSR引物可扩增105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扩增3.4个,各引物P为30.77%~84.62%,平均为63.28%;PIC为0.1596~0.8015,平均为0.4958.26份椰子种质材料中,马哇、小黄椰和越南红椰子的I、H和P均最高,分别为0.5501、0.3711和38.71%,云南-海74的I、H和P最低,分别0.2095、0.1583和19.35%.云南34021与云南34007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206,三亚红椰-3与云南34024的遗传距离最大,为1.51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遗传距离为0.670时,26份椰子种质被分为两大类,其中马哇和越南高种归为一类,剩余24份椰子种质归为另一类;当遗传距离为0.550时,26份椰子种质被分为四大类,即红矮、越南马可波罗、马哇和越南高种分别自成一类,其余22份归为一类.[结论]26份椰子种质的遗传多态性丰富,物种间亲缘关系较远,可为椰子遗传育种提供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海南地区甘薯种质材料间的亲缘关系,为海南地区甘薯种质资源的鉴定、引进和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海南省及周边地区收集甘薯种质材料,从中筛选出长势较好的64份甘薯种质材料,利用30对SSR引物对其DNA进行PCR扩增,并进行UPGMA聚类分析及遗传距离分析,以期阐明其亲缘关系.[结果]30对引物共扩增得到161个清晰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35个,多态条带百分率达83.9%,平均每对引物扩增5.37个等位基因,各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0.75,平均为0.44.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4份甘薯种质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4~0.98,平均为0.78,在遗传相似性系数0.75处可分为I、II和III三大类,86%甘薯种质材料归为第I类,遗传相似性系数总体较高;大部分采自海南的未知甘薯种质材料与采自江苏的材料关系较远,来自同一地区的材料分散于各个分支,无明显的地域性.64份甘薯种质材料间的遗传距离为0.02~0.37,平均为0.22,遗传距离整体较近.[结论]海南地区甘薯种质资源间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背景狭窄,可能是海南地区高温高湿、高光照等气候条件自然选择的结果.海南地区可适当引进亲缘关系较远的优质甘薯品种,促进种质创新,丰富海南甘薯的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17对SSR引物对68份柚类种质资源进行遗传背景研究,推演其亲缘关系,为更好地利用这68份材料提供参考.[方法]17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用Power Marker V3.25软件计算观测等位变异数(Na)、有效等位变异数(Ne)、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香农多样性指数(I)和引物多态信息含量(PIC);用Ntsys2.0计算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用Structure2.3.4推导群体遗传结构.[结果]17对引物扩增出62条多态性条带,平均为3.6470条.计算得出这62个多态性标记位点的平均等位变异数Na为3.4706,平均有效等位变异数Ne为2.1523,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4542.平均期望杂合度He和香农多样性指数I分别为0.4810和0.8482,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4198.在遗传距离0.36处将材料分成5个类群,结构分析中将材料分成4个组群,聚类分析和结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所选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和结构分析的结果能直观地了解这68份材料的亲缘关系,并对其中可能的同物异名品种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SSR标记技术分析广西柿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其资源的分类、鉴定、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设计48对SSR引物,对从广西不同生态气候区收集的93份柿种质资源进行PCR扩增、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讨不同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结果]在48对引物中,15对SSR引物可从93份柿种质中扩增获得1 59条带,多态性条带比例为96.86%;各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478~0.925,平均为0.667.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0.640处可将93份柿种质资源分为A、B、C、D4组,其中柿栽培种、油柿和君迁子分属不同组中,野柿与柿栽培种间存在交叉现象.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三主成分贡献率依次为14.18%、5.25%和4.11%,累积贡献率为23.54%;主成分分析可将93份柿种质材料分为四大类,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广西柿种质资源遗传背景广、多样性较丰富,可为柿资源开发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重要材料;SSR分子标记可作为柿种质资源分类和鉴定的可靠工具.  相似文献   

5.
基于SSR标记的楸树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SR标记对192个楸树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试验筛选出13对引物对192份供试材料进行扩增,共获得89个等位基因位点,有效等位基因平均为3.795 9,Shannon’s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506 6;Nei’s遗传多样性平均值为0.667 7。用MEGA6.0软件对192份楸树材料进行遗传距离分析,通过聚类分析构建出供试材料楸树种质资源间的聚类图。利用SSR分子标记,采用多次聚类结合位点优先的取样策略,比较了样本数不同的4个核心样本群的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Shannon’s指数和Nei’s遗传多样等参数,初步构建了192份楸树种质材料的46份核心种质。核心种质保留了初始种质23.96%的样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SSR分子标记对广西荔枝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核心种质,为广西荔枝种质资源的保存、遗传改良及创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西原产和引种的88份荔枝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40对SSR引物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按原始群体50.00%、25.00%和12.50%的取样比例,采用逐步聚类法优先选择性状优良材料的原则构建广西荔枝核心种质.[结果]40对SSR引物从88份荔枝种质资源中共扩增出282条清晰的条带,每对引物扩增条带数2~13条,平均7.05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82条,每对引物扩增的多态性条带数1~13条,平均4.55条,每对引物扩增条带的多态性比率为14.29%~100.00%,平均64.54%.88份荔枝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83~0.96,说明其遗传多样性较低;在遗传相似系数0.86处,88份荔枝种质资源可分为七大类群,第Ⅰ~Ⅶ类群分别包含3、12、6、6、1、2和58份种质,其中第Ⅰ类群均为龙荔种质资源,第Ⅱ类群主要为早熟种质,第Ⅳ类群主要为早熟实生种质,表明荔枝种质间的亲缘关系与熟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88份荔枝种质资源在40个SSR位点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Shannon指数(I)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3.2750、2.1137、0.8092和0.5107.核心种质-1、核心种质-2和核心种质-3的种质资源数量分别为44、22和11份,其中,核心种质-2的Ne、I和He 3个遗传多样性参数均最高,分别为2.1774、0.8452和0.5271;仅核心种质-3的Na与原始群体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组核心种质的其余遗传多样性参数与原始群体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核心种质-1和核心种质-2均能充分代表原始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根据核心种质构建的原则,最终选择核心种质-2作为广西荔枝核心种质.[结论]SSR分子标记是一种适用于荔枝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核心种质构建的理想分子标记.广西荔枝种质资源遗传背景相对较窄,遗传多样性较低,今后应加强荔枝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利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2份桃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2条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共扩增得到57条清晰可辨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2条,总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为38.60%,平均为31.87%。每条引物扩增条带数介于3-8条,平均4.75条。12份桃种质资源总Shannon信息指数I为0.2006,平均为0.1669;总Nei基因多样性(h)为0.1349,平均为0.1125。P、I、h均表明12份桃种质资源总体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较高。12份桃种质资源的遗传距离介于0.0357-0.2589,平均为0.1455;遗传相似度介于0.7719-0.9649,平均为0.8658。根据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可将12份桃种质资源分为4个类群。  相似文献   

8.
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扩大水稻杂交育种中亲本的选择、改变目前遗传基础狭窄的状况,试验选用分布于水稻基因组的12条染色体上的30对SSR引物,对国内外的20份普通野生稻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试验选取的30对SSR引物均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100%;这些多态性引物在20份材料中共扩增出220条多态性带,平均每对SSR引物可检测到3~11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7.3条。Nei遗传距离及系统聚类和带型分析结果表明,在Nei遗传距离为1.3处可将20份材料分为3个类群,即2个国外群体和1个国内群体;同一生态型的稻种基本聚为一类,个别不同生态型的稻种由于品种间的基因交流,具有相对较近的亲缘关系。说明SSR是一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切实有效的方法;育种亲本的选择不能仅仅依据生态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48份杨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为杨桃种质资源的鉴定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60条SCoT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稳定、多态性丰富的引物,对从国内外收集的48份杨桃种质材料进行PCR扩增,统计分析电泳图谱,利用Popgene 1.32计算其遗传多样性参数,采用NTSYSpc 2.1计算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并根据遗传相似系数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从60条SCoT引物中筛选出的11条引物共扩增出115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02条,占总条带数的88.7%,每条SCoT引物扩增的总条带数(TNB)和多态性条带数(NPB)分别为10.45和9.27条,多态性比率(PPB)为70.00%~100.00%,平均为88.84%;多态性信息量(PIC)、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的平均值分别为0.77、1.7758、0.4229和0.6061.48份杨桃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957~0.9217,平均为0.6841.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0.6618处可将48份杨桃种质划分为三大类群,第Ⅰ类群均为甜杨桃种质,第Ⅱ类群以酸杨桃种质为主,第Ⅲ类群以甜杨桃种质为主.主成分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均与杨桃的果实风味和种质来源高度相关.[结论]杨桃种质资源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筛选获得的SCoT引物对杨桃种质资源有较高的多态性检测率,适用于杨桃种质资源鉴别及亲缘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10.
小白菜种质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SRAP 和SSR 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RAP和SSR标记对小白菜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666对SRAP、16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59对多态性明显、条带清晰、稳定可靠的引物,对41份小白菜材料进行扩增,共扩增出519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6.2条,扩增出多态性条带数171条,多态性比例为32.9%。利用聚类软件进行分析,41份小白菜种间遗传距离在0.58~0.87之间,在遗传相似系数0.58处可将41份小白菜材料分为两大类。研究表明,小白菜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大多数小白菜种质资源之间的亲缘关系与其地理来源有较大的相关性。SRAP标记适用于分析种质的遗传距离,从种质资源保存的角度分析,SSR标记能够较全面地保证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苦玄参规范化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操作规程规定了苦玄参产地自然条件、环境质量、种植地选择、整地、种苗采挖、移栽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干燥、包装、运输及储藏、质量标准等环节,为苦玄参规范化栽培提供操作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核DNA水平根据DNA序列变异分析我国沿海8个互花米草种群的遗传结构。[方法]根据互花米草EST序列EH277045的序列信息设计引物,在8个种群共75份样本中扩增该衍生序列,采取直接测序的方法,比较序列差异,计算多种遗传参数,分析中国互花米草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变异。[结果]共得到28个多态位点将75份样本分为25种单倍型,核苷酸多样性为0.011,单倍型多样性为0.794;种群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163、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222;AMOVA分析揭示79%的遗传差异来源于种群内,21%的遗传差异来源于种群间。[结论]我国互花米草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高,种群间遗传分化较低,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于种群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山西主要玉米品系的主要遗传多样性特点.[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供试的玉米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用筛选出的9个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对供试种质材料进行扩增,共扩增出清晰条带74条,多态性条带56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75.7%.应用DPS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构建聚类分析树状图,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5处,将供试种质材料分为5个类群.[结论]为今后山西玉米育种与杂交亲本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乙烯利对苦玄参种子发芽、种苗繁育、生长及苦玄参苷积累的影响,为苦玄参人工栽培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设3个乙烯利浓度水平(25、50、75mg/L),以清水为对照(CK),通过不同浓度乙烯利浸种、叶面喷施等,研究乙烯利对苦玄参各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用50~75mg/L的乙烯利浸种可显著促进苦玄参种子发芽;50~75mg/L的乙烯利可促进幼苗茎径、根径、叶面积、单株鲜重、侧根的形成及提高种子的成苗率;25~75mg/L的乙烯利对苦玄参植株的茎径、三级分枝、叶数及生物产量的形成有促进作用;但乙烯利对苦玄参生育进程及苦玄参苷的积累没有显著影响。【结论】用浓度为50mg/L的乙烯利浸种或叶面喷施种苗可显著促进苦玄参种子发芽及种苗生长,最终提高种子的成苗率;对苦玄参植株喷施浓度为25mg/L乙烯利可显著促进植株生长,提高苦玄参生物产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叶白麻野生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RAPD技术对分布于新疆、甘肃和青海的5个大叶白麻野生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经筛选的20条引物共扩增出165条清晰、重复性好的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10条,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66.67%。居群间Nei′s多样性指数为0.2205,Shannon’s信息指数为0.3047,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9082。大叶白麻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遗传分化主要发生在居群间。聚类分析显示居群间的相似度与分布区的地理和气候特征相关。[结论]在利用大叶白麻资源的同时,应根据各居群的品质和遗传特征,对这些居群尤其是青海居群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6.
新疆核桃8个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斌  田嘉  李疆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12):2180-2188
[目的]为进一步建立新疆核桃种质资源的分子指纹鉴定体系奠定基础,为制定新疆核桃资源的有效保育和利用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深入研究新疆栽培与野生核桃资源间的系统关系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应用12对稳定、适用性好的SSR引物对新疆南北疆核桃的8个栽培及野生群体的230份样品进行扩增,研究其遗传多样性.[结果]12对SSR标记揭示了新疆核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等位基因93个,平均多态性带比率96.77;,平均Nei多样性指数(H)0.315 1,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Ⅰ)0.382 0.8个新疆核桃群体的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群体间分化较小,遗传分化系数仅为0.172 0.估测的群体间基因流(Nm)为1.712 6,表明新疆8个核桃群体之间存在适度的基因交流,种子的传播或人为实生选种以及杂交育种可能是基因交流的主要原因.对新疆核桃8个群体的Nei多样性指数(H)与Shannon多样性指数(Ⅰ)及多态位点百分比进行分析,表明和田实生核桃的遗传多样性最高,伊犁霍城野生核桃的遗传多样性最低.采用UPGMA方法进行供试核桃的遗传距离聚类分析,8个群体被聚为两大类:和田、叶城及温宿等3个群体聚为一大类;而巩留、霍城、吐鲁番、哈密、鄯善等5个群体聚为另一大类,Mantel检测与UPGMA聚类均表明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与群体的地理距离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结论]新疆核桃有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同时揭示了新疆核桃属植物的遗传变异、群体扩散及其地理系统发育进化等方面的规律,在此基础上,认为在进行遗传多样性保护和种质资源的保存时,应充分重视群体内不同类型个体的保存,同时也要在分布区不同区域内保存不同的群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厚朴种源间、种源内家系及家系内个体间的遗传多样性,为厚朴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来自湖北、广西和浙江的厚朴种源间、半同胞家系间及家系内单株间的遗传多样性。[结果]3个种源材料遗传距离为0.048 2~0.128 4,广西资源和浙江景宁2个群体相似性较高。种群遗传多样性平均水平、总种群基因多样度、基因流分别为0.203 5、0.254 1、3.421 7。观测等位基因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数分别为1.658 3和1.341 4;Nei’s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值分别为0.203 5和0.308 7,其中湖北五峰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为0.225 8),浙江景宁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为0.173 9)。湖北五峰、广西资源、浙江景宁家系内遗传多样性分别为0.264 4、0.181 9、0.173 8,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415 4。[结论]湖北五峰种源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湖北五峰家系内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不同种源内家系之间的多样性指数及信息指数相差不多,说明在各自的生态环境中的变异水平相近。在厚朴良种选育过程中应充分重视优良种源、优良家系与优良单株的配合选择。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不同地区油茶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婷  刘双青  梅辉  董妍玲  吕明治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070-14071,14075
[目的]研究湖北省油茶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AFLP标记对湖北省5个地区油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用4对引物对48个个体进行扩增,获得清晰的扩增条带45条,其中多态性条带38条,占84.44%;油茶居群的多态位点在22.22%~53.33%,有效等位基因数(Ne)在1.140 1~1.228 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在0.084 3~0.144 2,Shannon′s信息指数在0.126 2~0.227 8。聚类分析将居群分为2大类群,在分子水平上显示了其亲缘关系。[结论]油茶不同居群间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差较大,油茶遗传分化主要存在于居群内。为今后油茶育种亲本的选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羽毛针禾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  王绍明  张霞  徐海雷  陆嘉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643-12645
[目的]从分子水平对羽毛针禾居群内、居群间的遗传分化进行研究,揭示其遗传多样性水平。[方法]使用11条RAPD引物对生长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优良固沙植物羽毛针禾进行居群遗传变异分析。[结果]7个居群76个样品共检测到125个位点,总多态位点百分比为96.8%,居群内平均多态位点百分比为45.3%;羽毛针禾种群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I)为0.5151,Nei’s基因多样度指数(h)为0.3471;居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为0.5284,即有52.84%的遗传多样性存在于居群间。[结论]羽毛针禾居群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且各居群间已有了明显分化。  相似文献   

20.
粳稻种质资源SSR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新疆粳稻种质资源的DNA指纹图谱,了解新疆粳稻育成品种的遗传相似性。【方法】利用均匀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的70对SSR引物,以新疆粳稻育成品种及引进资源为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SSR指纹图谱。【结果】有63对引物具有多态性片段,共检测到388个有效等位基因,平对每对引物6.1587个等位基因;引物平均多态性频率为0.2371。89个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72~0.88,相似性较高,以0.73为标准,可分为5大群。【结论】新疆粳稻育成品种的遗传背景相似性较高、多样性不够丰富,遗传基础相对比较狭窄,加强新的基因资源鉴定利用及育种材料创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