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望天树人工林林木个体前期生长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依据20年生望天树人工林林木的生长调查及平均木的树干解析材料,分析了其林木个体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过程和规律,结果表明:在其人工林中望天树林木的前期生长迅速,20年生时林木个体的带皮胸径、树高和带皮材积分别达到19.4 cm,19.8 m和0.298 m3。其相应的年均生长量分别达到0.97 cm、0.99 m和0.0149 m3;望天树林木个体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在6年生前较为缓慢,至14年生左右达到高峰,此后呈下降的趋势。依此,建立了望天树人工林林木个体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模型。  相似文献   

2.
广西望天树优树选择标准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现有望天树林分状况基础上,分析望天树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的生长特性,实测了5个县150株望天树的数量性状、质量性状和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望天树天然次生林年均生长量标准线分别为:3135龄级:树高≥0.81m,胸径≥0.82cm;3635龄级:树高≥0.81m,胸径≥0.82cm;3640龄级:树高≥0.79m,胸径≥0.85cm;4140龄级:树高≥0.79m,胸径≥0.85cm;4145龄级:树高≥0.74m,胸径≥0.89cm;4645龄级:树高≥0.74m,胸径≥0.89cm;4650龄级:树高≥0.73m,胸径≥0.90cm。(2)人工林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其优树选择标准为:树高≥优势木平均树高的13%、胸径≥优势木平均胸径的14%、材积≥优势木平均材积的51%。(3)共选出优树18株,其中,天然次生林10株,人工林8株。旨在为望天树的遗传改良和创新利用奠定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采用特征描述统计、多度分析、相关系数分析等方法,对祁连山大野口流域49块样地的青海云杉群落和林分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海拔对树高影响较大,对冠长影响较小,与其它因子不相关;坡向对冠幅影响最大,对冠长、树高影响较小;坡度对这些因子几乎没有影响。(2)从水平结构来看,胸径断面和冠幅投影面积与所在陆面面积比值为0.31%和25.58%,从垂直结构来看,树高、冠长分别为1.10 m·m-2和0.71 m·m-2,从群落位置来看,优势木和被压木占78.08%,占主导位置。(3)径级从1~5 cm到26~30 cm、高度级从2~4 m到18~20 m、冠长级从2~4 m到12~14 m、冠幅级从2~4 m到4~6 m,其多度分别为89.4%、94.4%、77.8%和82.7%。(4)从相关系数分析来看,径级与多度、冠长与多度均符合三次多项式关系;胸径与树高、冠长、冠幅、树龄均中度正相关,符合线性多元回归函数。本文重点分析了与水源涵养功能密切相关的林分结构因子,为流域林分结构特征与水源涵养功能之间的机理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人为干扰下毛环方竹无性系种群结构及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仅分布在中国贵州斗篷山,属于极度濒危物种的毛环方竹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从龄级、径级和高度级3个方面对人为干扰下毛环方竹无性系种群的结构和动态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毛环方竹无性系种群的年龄结构中,龄级为Ⅳ和Ⅴ的分株数量分别占总分株数的30.0%和34.4%。胸径的最大值5.3 cm,最小值0.3 cm,平均值1.7 cm,主要分布范围为1.1~1.9 cm。高度的最大值为9.8 m,最小值为0.4 m,平均值为4.8 m,主要分布范围为3.1~7.0 m。胸径和高度随龄级的增大而增大。毛环方竹无性系种群呈衰退趋势。  相似文献   

5.
濒危植物藤枣的生境与种群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藤枣生境及其种群数量、分布、结构及更新等特征。[方法]在藤枣主要分布地设置5块20 m×20m的调查样地,记录样地中所有胸径(DBH)≥1 cm的植物的物种名称、高度、胸径、及样地的郁闭度、海拔、坡度、裸岩覆盖率、距河流距离、土壤等环境因子,同时在样地中调查藤枣种群特征,分析藤枣藤枣生境地的林分因子、群落特征、生境特征及种群数量与更新。[结果]表明:藤枣生境地林分平均高、平均胸径、平均胸高断面积、林分密度分别为11.98 m、15.13 cm、41.42 m2·hm-2和1 205株·hm-2。群落平均物种丰富度为35.2,群落类型为热带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在大小级结构上,不同高度级和径级内物种丰富度和个体多度均呈单峰曲线,最高值均出现在第Ⅱ高度级和径级内,但第Ⅴ(H≥30 m)高度级和第Ⅵ(DBH≥100 cm)径级均有物种和个体分布。藤枣生境地平均海拔高度为1 107 m,坡度为陡坡,坡向则多数为阴坡,处坡下位置;林分郁闭度仅为76%,但距河流较近(31 m),并伴有一定的裸露岩石;土壤接近中性(p H=6.2),养分条件较好。在5块调查样地(面积20 m×20 m)中,共有藤枣28株,分布于19个样方,多数为单方单株分布。28株藤枣平均长度2.39 m,平均基径仅为0.74 cm,平均胸径为0.41 cm。其中,更新幼苗(H33 cm)为3株,占藤枣总株数的10.71%。[结论]藤枣分布地植物群落类型主要为热带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树木较高,树体较大,单峰曲线是其物种丰富度和个体多度在不同高度级和径级内的分布形式。生境地环境以高温高湿为主,土壤养分条件较好。28株藤枣分布于19个样方,多数为单方单株分布。藤枣幼苗数量较少,自然更新受限。  相似文献   

6.
广东主要乡土阔叶树种单木生长模型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东主要乡土阔叶树种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木荷(Schima superba)和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不同径阶各90株伐倒木为研究对象,以年龄为自变量分起源进行建模,并对其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现有立地水平下,广东省樟树、木荷、枫香人工起源的胸径自然生长极值依次为47.8、56.6和50.3 cm,天然起源的胸径自然生长极值依次为44.8、52.6和43.4 cm;人工起源的树高自然生长极值依次为17.0、21.5和20.3 m,天然起源的树高自然生长极值依次为13.3、20.1和18.1 m;人工起源的材积自然生长极值依次为1.437、2.161和3.308 m3,天然起源的材积自然生长极值依次为1.177、1.572和1.366 m3;人工起源的胸径、树高和材积自然生长极值均比天然的要高。(2)拟合出樟树人工林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分别为Schumacher、Gompertz和Schumacher模型,樟树天然林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分别为Gompertz、Richards和Logistic模型;木荷人工林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分别为Schumacher、Richards和Logistic模型;木荷天然林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分别为Gompertz、Schumacher和Logistic模型;枫香人工林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分别为Gompertz、Logistic和Schumacher模型;枫香天然林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均为Logistic模型。(3)模型检验采用樟树、木荷、枫香的胸径、树高和材积最优模型的理论值与实际值进行线性拟合,模型拟合效果都非常显著;胸径的R~2值在0.669 6~0.874 5之间,树高的R~2值在0.580 5~0.873 7之间,材积的R~2值在0.614 8~0.734 7之间。  相似文献   

7.
以标准地内109株白桦的每木检尺数据为基础,计算出单木的树高与胸径之比得出相应系数,即高径比,再乘以各径级平均胸径的方法得出理论平均高,并与真实林分各径级平均高相比较,作出误差分析。结果显示:(1)高径比的大小与胸径呈反比,随着胸径的逐渐增大,高径比逐渐减小;随着树高的增加,高径比的波动程度趋于平缓,逐渐接近一个固定常数(2)当径级范围在8.0~8.99cm时,平均相对误差值及标准差值最小,分别为0.11%、0.33,其他径级的误差值和标准差值依次为:0.32%、0.69(径级7.5cm),0.43%、0.75(径级6.5cm),0.46%、0.71(径级9.5cm),0.65%、0.85(径级5.5cm),0.82%、0.88(径级10.5cm)。因此,在林木测算中,利用高径比指标在平均胸径易测的情况下可以对林分的平均高做出较为准确的估算,并用于二者的相互检验。还可根据不同的经营目的,人为控制高径比的变化来获取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8.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木荷种群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位于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 hm2永久样地为研究材料,逐一测量并记录了样地中所有胸径≥1 cm树木的胸围,并对其挂牌标记、鉴定种名和确定坐标位置,分析了样地内木荷种群结构与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DBH≤17.5 cm的木荷个体数量占80.5%,DBH>27.5 cm的仅占8.4%,种群能够实现自我更新,属稳定型种群。基于种群径级结构分析,木荷种群密度随个体胸径的变化趋势类似于偏正态分布形曲线。木荷在整个样地中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多数聚集于坡面和山脊的生境中。种群空间关联性分析表明,木荷大径级(DBH≥16.1 cm)和小径级(1 cm≤DBH<16.1 cm)间在0-8 m的尺度上负相关,8-25 m的尺度上无关联。另外,25个小样地的木荷重要值为0-34.35%,平均重要值为8.24%,小样地间的这种巨大差异归因于木荷种群空间分布的聚集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非线性混合模型的针阔混交林树高与胸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多树种、多层次混交林的树高-胸径生长关系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为研究混交林多树种生长规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河北省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华北落叶松-白桦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基于87块标准地(20 m×30 m)的4 953株华北落叶松和3 608株白桦单木数据,选取13个具有代表性且具有生物学意义的树高-胸径模型进行拟合,从中筛选出拟合优度较高的模型作为构建混合效应模型的基础模型,并在混合效应模型中加入哑变量以解决样地内不同树种带来的差异。[结果]1)在13个树高-胸径候选模型中,模型13的确定系数最大(R2=0.915 7),绝对误差(Bias=1.200 6)、均方根误差(RMSE=0.129 1)最小,其拟合效果较好。2)以模型13为基础模型建立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树高-胸径关系混合效应模型,华北落叶松混合模型确定系数(R2)为0.926 4,AIC值为319.7,均方根误差(RMSE)值1.070 8,绝对误差(Bias)为0.084 1;白桦混合模型确定系数(R2)为0.918 7,AIC值为297.6,均方根误差(RMSE)为1.102 2,绝对误差(Bias)为0.070 5,表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3)利用所构建的混合效应模型,以2 cm为一个径阶对华北落叶松和白桦树高进行预测,其树高预测结果与测量值分布一致,表明包含树种哑变量混合效应模型中的参数充分反映出相同径级树高的变异趋势,提高了混交林树高-胸径模型预估精度。[结论]包含哑变量的混合效应生长模型可解决混交林中样地间及样地内树种对树高-胸径生长关系的影响,提高模型精度及适用性,为该地区提高针阔混交林经营水平及经营效果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0.
基于广东省90株樟树伐倒木(其中40株樟树解析木数据),按不同径阶随机抽取60株样木进行建模,其余30株作为验证数据,对广东主要碳汇造林树种樟树的生长过程及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4 a樟树(去皮)直径可达30.86 cm,树高可达14~15 m,材积可达0.43 m3。(2)解析木在整个生长期内的生长过程符合树木生长的一般规律,即直径平均生长量的最大值比连年生长量的最大值出现的晚;树高在整个生长期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多次相交,呈多峰状;材积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与直径和树高的生长高峰期出现的规律不一致。(3)拟合出樟树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分别为Mitscheerlich、Schumacher和Gompertz模型,其表达式依次为:Y=45.91(1-1.03e~(-0.03T));Y=15.81 T22.6e~((-6.22)/T)和Y=1.86e~((-4.60e~(-0.03T))),表明樟树胸径、树高、材积的自然生长极值分别为45.91 cm、15.81 m、1.86 m~3。(4)通过对60株樟树的胸径、树高和材积最优模型进行验证,得出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理论值与实际值拟合结果非常显著(p0.01),胸径的R~2值为0.73,树高的R2值为0.74,材积的R2值为0.77。  相似文献   

11.
桑树为桑科桑属植物。我国是桑树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桑叶的主产地之一。桑树在我国已有4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数千年来,桑树在我国丝绸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国桑树资源极为丰富,品种繁多k,主要有:家桑或白桑(Morus alba)、鸡桑(M. australis)、华桑(M. cathayana)、蒙桑(M. mongolic)、山桑(M. diabolica )等10多个种和变种。桑叶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成为食品科技界和医药界关注的热点。目前,日本已有部分桑叶保健品面市,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桑叶制品将越来越得…  相似文献   

12.
通过2002~2004年花卉苗木立枯病的基本调查,初步掌握了大连地区花卉苗木立枯病的发病原因及其发生规律;研究了立枯病的流行动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针对主要侵染性病原和非侵染性病原,提出了具体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广西速丰桉的主要病害8种,害虫11种,发生面积大,病、虫单独或混合发生。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大面积种植人工纯林、存在明显的病虫种群优势。病虫害防治应采取生态调控和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4.
贵州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章从贵州古树名木现状、古树生长发育规律及环境条件对古树影响出发,分析古树名木衰老原因及其复壮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贵州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无刺丰"与"深秋红"沙棘品种的选育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铨  赵勇 《沙棘》2004,17(4):7-9
1990年从芬兰和俄罗斯引入沙棘优树或品种沙棘种子45份,于1991年在阜新县育苗,1992年造林,1995年和1999年在阜新市郊区经两次易地移栽,2001年取其分生株,植于内蒙古库伦,经14年的多次被动迁移过程,最终以实生选种法选育出两个沙棘无性系品种。“无刺丰”全株无刺,树冠披散形,采果容易,单株产果量可达20kg,宜作经济型林木栽培。“深秋红”为无刺或少刺的主干型灌木或亚乔木,果实密集、色红、鲜亮,并经冬不落,为我国北方理想的秋冬景观型品种。  相似文献   

16.
辽宁杨树主要病虫害的识别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辽宁省杨树速生丰产林建设发展中经常遇到的病虫害进行了介绍,并重点阐述了发生在杨树上的主要种类蒙古象甲、黑绒金龟、白杨透翅蛾、杨干象、青杨天牛、光肩星天牛、杨树溃疡病、杨树腐烂病、杨树黑斑病的形态识别、危害部位和防治方法等。  相似文献   

17.
陈祖建 《福建林业科技》2004,31(2):113-115,122
提出了竹木家具的概念,并分析我国今后家具发展趋势和制约我国家具发展的原因,阐述了竹木家具的发展的前景和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在阿伦河上中游典型地段之甘南县山湾村按生态经济学原理构建一个村级规模的流域治理开发模式:人工建造植被67.3hm2,封育天然灌丛60hm2;建造防洪大堤7000延长米,丁坝一座2200延长米,疏通淤积河道5000延长米,并对其将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将产生显著的经济、生态、景观效益,对嫩江中上游流域各支流的治理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分析表明:兰州市园林绿化用土紧缺,绿地土壤存在密实度高、有机质含量低、污染严重、土源短缺、养护管理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必须提高土壤改良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确保兰州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经调查分析了1998年广德县板栗枝干病害突发流行的原因主要是板栗干腐病和板栗溃疡病等病原菌的小种上升为优势种,导致板栗持久抗病性丧失,以及1998年春季出现春寒、寡日照多湿天气和营林措施不当等。提出了板栗枝干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