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头鹤(Grus monacha)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湿地的越冬水鸟,湿地退化导致栖息地逐渐丧失,影响越冬种群的稳定,开展种群遗传结构研究对越冬白头鹤的有效保护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共采集安徽菜子湖、升金湖、江西鄱阳湖、上海崇明东滩4个白头鹤越冬地粪便样品221份、羽毛样品9份和肌肉样品4份,从中获得了72份样品的mtDNA控制区(D-loop)1103-1104bp序列。结合从GenBank获得的两个来自日本的白头鹤个体序列(GenBank AB017625、AB023813),对越冬种群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长江中下游4个越冬种群共发现26个变异位点,定义了23种单倍型。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白头鹤单倍型多样性(h)为0.823±0.042,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0157±0.00021。各个种群FST值表明我国长江中下游各种群之间无显著的遗传分化。两种中性检验(Tajima’sD = 2.10951, p < 0.05;Fu’s FS=19.351, p < 0.01)分析结果表明,白头鹤在进化史上可能经历了种群扩张。  相似文献   

2.
湿地丧失与退化已经严重影响了依赖湿地生存的水鸟。种间竞争对越冬水鸟的生境利用产生重要影响。越冬期集群水鸟的资源利用和分割已经成为水鸟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在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头鹤(Grus monacha)及与其在同一区域越冬的豆雁(Anser fabalis)、白额雁(A.albifrons)、小白额雁(A.erythropus)雁群的生境利用和资源分割进行了研究。采用固定路线寻查和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觅食白头鹤与雁群在不同时期各种生境中出现的数量,记录生境特征,计算生境利用率、空间生态位宽度和重叠研究资源分割。结果表明,随着越冬时间的推移,白头鹤种群与雁类集团对各种生境的利用程度和空间生态位宽度随之发生相应变化。3个越冬阶段白头鹤与雁群对草滩生境的利用率均较高,白头鹤对草滩生境利用率分别是0.454,0.435,0.959,雁群对草滩生境利用率分别是0.627,0.491,0.616,说明草滩生境是二者重叠最大的越冬资源。白头鹤与雁群的空间生态位宽度均在越冬中期最高,分别是1.099和1.133,表明中期可获得的生境最多。二者间的空间生态位重叠在越冬后期最大为0.914,中期次之0.906,前期重叠值则最小,为0.854。白头鹤和雁群生态位的动态变化体现水鸟对环境变化的生态响应,水鸟之间通过调整生态位宽度来缓解种间竞争,从而达到共存。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北地区与扎龙自然保护区相邻的长沟村是白头鹤(Grus monacha)重要的中途停歇地之一。目前关于该地区白头鹤的行为和健康状况研究尚不足。本文旨在研究长沟的人为活动对白头鹤行为和健康的影响。我们调查了该地区白头鹤的日常行为,包括飞行时间、惊飞距离以及警戒持续时间。结果表明,当地农民收获农作物(玉米)的过程所产生的声音对白头鹤的日常行为产生明显的影响。人为扰动不仅打断白头鹤正常的觅食过程,同时导致警戒时间增加200%,并且显著增加了飞行时间(从0.4h增加到0.7h)(p<0.05)。另外,高强度的声音使白头鹤的惊飞距离增加:轰鸣的车辆马达声响会惊飞600m以外正在觅食的鹤,而收割活动中的农民的叫喊声达120dB,足以惊走700m外的白头鹤。为减少人类活动对中途停歇的白头鹤的影响,有必要在鹤觅食和栖息区域建立一个缓冲带。为了解决当地白头鹤觅食与因觅食导致的农作物经济损失之间的冲突,需要当地政府对农民进行适当补偿。  相似文献   

4.
白头鹤、丹顶鹤、蓑羽鹤隶属于鸟纲、鹤形目、鹤科。其中白头鹤与丹顶鹤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蓑羽鹤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为了扩大种群数量,提高野生动物的繁殖率,以便能更好的建立完善的种群体系。2020年长春市动植物公园采购了Brinsea品牌的孵化器两台,决定以人工孵化的方式,更加有效的保护野生动物资源。  相似文献   

5.
白头鹤是我国拥有的9种鹤中,数量较少,研究也较少的一种。国内已有的关于白头鹤的研究文献,均未有湖北省越冬白头鹤的报道,并认为白头鹤的主要越冬地在安徽省升金湖、江西省鄱阳湖、湖南省洞庭湖等地(见马逸清《我国鹤类研究和保护进展》;王岐山《白头鹤》等)。其实,湖北省龙感湖是我国白头鹤的最重要越冬地,在那里越冬的白头鹤种群数量大大超过升金湖、鄱阳湖和洞庭湖等地。这个新发现,是湖北省环保局近年组织鸟类学者开展《江汉湖区越冬湿地珍禽考察》中发现的。龙感湖是江汉湖群中一个较大的淡水浅水湖泊,位湖北省东南隅,与安徽省相接。湖心位置东经116°03′,北纬29°55′,在湖北境内的湖泊面积  相似文献   

6.
七隼形目本目主要特征是蜡膜裸出;两眼侧置;嘴爪均特强锐弯曲;外趾不能反转,尾脂腺被羽。全世界有287种,我国有56种。白肩鵰 (Apuira heliaca)属鹰科,英名为Imperial Eagle。体长为770~820毫米。本种主要特征为初级飞羽与次级飞羽长度相差超过跗蹠长度;体形较大,翅长在530(雄)及600(雌)毫米以上;背面黑褐色而有白色肩羽,或为淡褐色而具赭色横斑。白肩鵰是大型猛禽。栖息在森林草原地带,大多是在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在山地海拔较低的地方,有的生活在平原和丘陵、河流的砂岸及湿地。然而,它们特别喜欢森林湿地,那里有高大的树可  相似文献   

7.
为了调查越冬期鹤类情况,试验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2014—2016年的越冬期鹤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越冬期多见鹤类为丹顶鹤、白鹤、白头鹤、灰鹤四种,其中以灰鹤数量居多,约占94.5%,灰鹤和丹顶鹤的数量均有所增加,白鹤和白头鹤数量基本保持不变。限制增长的原因可能有湿地栖息地环境遭破坏、群众保护意识差和湿地保护机制不完善等。针对以上原因,笔者建议增加保护区湿地植被种植面积,建立保护开发相协调机制并加强立法和执法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8.
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在新疆主要分布在与青海、西藏相邻的阿尔金山、东昆仑山地区。2011年9–11月,我们对该地区黑颈鹤的种群分布、数量变化、行为活动及生存状况等进行了详细调查。利用样点调查法和直接计数法,对黑颈鹤的分布和种群数量进行了记录。在若羌县(祁曼塔格乡、铁木里克乡)和且末县(吐拉牧场、车尔臣河流域)等地区的湿地中,都观察到有黑颈鹤分布。在依协克帕提湿地(37°15′–37°23′N,90°11′–90°20′E,海拔3903m)最多一次记录到126只黑颈鹤集群,在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共有黑颈鹤180–200只左右。结合早期的科学考察记录,推测整个新疆的黑颈鹤数量在260只以上。10月中旬,黑颈鹤开始大规模集群,10月29日达到最大值并开始迁徙,11月6日黑颈鹤全部迁徙离开。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黑颈鹤的时间分配和昼间活动节律进行了系统观察。我们将黑颈鹤的日间行为分为8种类型,各行为所占的比例分别为:取食(58.9%)、理羽(13.2%)、警戒(9.5%)、行走(8.2%)、飞行(3.5%)、休息(3.4%)、鸣叫(2.7%)和其他(0.6%)。  相似文献   

9.
鹤是鹤科各种类的泛称。世界上现存的鹤计有十五种,在中国有记录的有九种。即灰鹤、白头鹤、丹顶鹤、白枕鹤、白鹤、黑颈鹤、蓑羽鹤、赤颈鹤和加拿大鹤(本种偶见)。其中以丹顶鹤最为著名,通称“仙鹤”。鹤是世界著名文化鸟类。中国从古至今,人们都十分爱鹤。在中国的诗歌词曲、绘画刺绣、音乐舞蹈和文艺雕塑等方面,都  相似文献   

10.
我场于83年10月27日从英国罗斯公司引进罗斯1号祖代鸡6000羽,路途经48小时抵达我场,即进行喂料,同时供给萄葡糖水。进鸡后清点鸡数,实收总雏数6285羽(中途死108羽,活雏6177羽),其中:A(1)系218羽,B(4)系838羽,C(7)系869羽,D(8)系4360羽。4个鸡平均初生重见表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湿地保护宣传活动。为了加强与WWF与IUCN的国际合作,宣传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从本期开始将陆续介绍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和掌握白头鹤秋季在其迁徙过程中的食性,2011~2012年,连续两个秋季以粪便分析法,对在黑龙江省林甸迁徙停歇中的白头鹤进行了食性分析。共收集600余个粪便样本,分别采自于夜栖地、采食地和活动地。随机抽取各50份采自于三地的样品进行镜检分析。结果表明:白头鹤在秋季停歇地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其中玉米占主要部分(出现频率97.3%;相对密度47.9%);动物性食物次之,其中直翅目昆虫占主要部分(出现频率58.7%;相对密度28.8%)。该结果与实际观察到的秋季迁徙停歇的白头鹤的取食活动主要集中在采食地——玉米地相印证。秋季迁徙停歇中的白头鹤有赖于玉米种植,建议建立季节性保护地,设立人工投食点,为白头鹤提供充足的食物,以利于其恢复体力,继续南迁。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自2007~2010年,人工饲养繁育白头鹤9只,在这4年里,深入的研究了白头鹤的生活习性。并对白头鹤卵的孵化条件进行研究,确定为白头鹤卵孵化前中期适宜温度为37.4~37.7℃,最适宜温度为37.6℃.湿度为48%~53%。晾卵时间根据天气情况及室内温度、湿度、通风条件而定,一般为3~8min;孵化后期温度为36.5—37℃,湿度为60%~62%,晾卵时间为5~15min;在孵化期间对白头鹤卵采取不同的孵化方式,包括人工孵化、义亲代孵、亲鹤自然孵化、人工孵化与自然孵化结合等孵化方式,通过对比发现,以上几种孵化方式都比较成功。同时本文通过对白头鹤人工育雏总结了白头鹤育雏方式、方法、以及饲料对白头鹤雏鸟体重的影响,为今后白头鹤在迁地保护中人工饲养繁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九、鹤形目本目主要特征是后趾不发达或完全退化,存在时位置亦较其他趾梢高。眼先常被羽。翼大都短圆,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2枚短。趾间无蹼,有时具瓣蹼。全世界有190种,我国有32种。灰鹤(Grus grus)属鹤科(Gruidae),英名为 Common Crane。它们又叫鹚(?)、呼呤子、番薯鹤等。体长约1,370毫米。本种主要特征是:头顶裸出,头侧与颈侧均被羽,体羽大都灰色,尾和喉也灰。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试验检测鸡场常用的高端和低端两种新城疫(lasota株)活疫苗初始病毒含量(EID50/羽份),并模拟饮水免疫,将两种疫苗稀释后分别放在10℃、20℃和30℃温度中水浴中1 h、2 h和3 h,检测在不同温度、不同水浴时间下疫苗病毒含量(EID50/羽份)的变化,为生产中饮水免疫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高端和低端新城疫活疫苗初始病毒含量分别为106.5 EID50/羽份和106.0 EID6.050/羽份,高端疫苗病毒含量高于国家标准(10 EID50/羽份)3.2倍,低端疫苗和国家标准一致;放置在水浴中的疫苗病毒含量随着时间增加呈下降趋势,水温越高下降越快;高端疫苗在10℃3 h、20℃2 h和30℃1 h条件下可以保证病毒含量(EID50/羽份)不低于国家标准,而低端疫苗无论溶解在哪个温度的水中后,进行免疫的病毒含量(EID50/羽份)都低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6.
图1公鸡各部位名称1.冠2.头3.眼4.耳5.耳叶6.喙7.脸8、9.肉垂10.颈羽11.颈前羽12.翼前羽13.翼肩羽14.肩15.背16.鞍部17.覆翼羽18.胸19.腿20.覆尾羽21.大摇羽22.主尾羽23.大摇羽24.小摇羽25.主尾羽26.蓑羽27.副翼羽28.主翼羽29.覆主翼羽30.爪31.膝32.胫部33.距34.脚35.趾图2母鸡各部位名称1.冠2.头3.眼4.鼻孔5.喙6.脸7.肉垂8.耳叶9.颈羽10.肩11.背12.鞍羽13.翼前羽14.翼肩羽15.覆翼羽16.胸17.…  相似文献   

17.
杭州市农业局与法国中法畜牧协会合作,在杭州进行了依沙(褐)鸡饲养试验,并取得可喜成果。72周龄的入舍母鸡每羽平均产蛋15公斤左右,目前已为各地推广饲养依沙商品代蛋鸡24万羽,反映普遍良好,从而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关注。1987年下半年,杭州市种鸡场引进依沙(褐)祖代蛋鸡4000羽,1988年可供父母代配套系种鸡15万羽,但仍不能满足各地的需要。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杭州市江干区四季青乡近江村在原有鸡场的基础上,建成专门繁育依沙(褐)  相似文献   

18.
三、保护拉姆萨尔名录之外的湿地 1.合理利用湿地拉姆萨尔公约第3条 (1)要求成员国“履行为了合理的利用本国湿地资源而制定的计划,而不管是否已被列入拉姆萨尔名录”。合理利用(Wise use)一词,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但在卡利亚里会议序言中表明:湿地合理利用,包含湿地生物学特征的保持的内容,即不仅是保护自然,而且还包括持续开发利用。在某些开发规划中,公开承认保护湿地生物学特征的重要性,与传统的想法相比,无疑是重大的进展。各成员国意识到“完善国家资源保护政  相似文献   

19.
<正>白头鹤(Gnus monacha)隶属于鹤形目鹤科,是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红皮书(2007年)将其列为易危(VU)物种。目前,全球白头鹤种群数为9 400~9 600只,其中在中国越冬的个体约有1 000只。关于白头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群的数量与分布、野外生态及迁徙等方面,而关于笼养条件下的研究则很少,而且主要集中在生理、生化方面,在笼养繁殖方面只有2篇相关的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通过中法合作,运用双方的饲养技术,对2000羽父母代和10000羽商品代依沙(褐)蛋鸡进行饲养,验证其在中国杭州的生产性能及适应情况。为使试验工作顺利进行,由杭州市农业局和法国法中畜牧协会组成协调小组,共同主持,并处理试验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