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公猪舍精细化饲养管理的目的是让种公猪具有良好的体质并能提供足量的、合格的精液,以满足猪场配种的需要。种公猪对猪场整个猪群的影响较大,只有把种公猪养好,整个猪场猪群的数量和品质才能有保障。一、公猪舍的环境控制1.温度控制。种公猪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18~20℃,一旦超过30℃,种公猪就会产生应激;而产生应激的种公猪机体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精液的品质;甚至在4~6周后影响种公猪的繁殖性能,导致配种母猪的返情率升高或产仔数减少。所以,在夏天对公猪舍进行有效的防暑降温,将公猪舍内温度控制在30℃以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种公猪的饲养,是养猪场实现多胎高产的重要生产环节之一。一个猪场的公猪头数很少,但作用却很大。猪是多胎动物,繁殖特别快,在本交的情况下,1头公猪可负担20~3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1年可繁殖500~600头仔猪。若采用人工授精,1头公猪1年可负担400头母猪的配种,繁殖仔猪可达万头。因此,养好公猪,可提高配种受胎率,对繁殖更多更好的仔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种公猪的基本要求是体质健  相似文献   

3.
公猪的繁殖性能在生产实际中的优劣程度常与饲养管理状况密切相关。良好的饲养管理是保证公猪优良繁殖性能的基础条件,饲养管理的实践应着眼于公猪繁殖性能的充分表现,具体讲,就是通过加强饲养管理以保证公猪良好的体况、正常的性机能、提高精子的产量和质量。1公猪的饲料营养营养是维持公猪正常生命活动、产生精子和保持旺盛配种能力的基础。因此,喂给营养全价的日粮,可增进公猪的健康并提高其生精配种能力。1.1营养水平要想使成年公猪达到理想的繁殖状态,其日粮营养水平应不低于NRC推荐的标准。适宜的营养水平是符合公猪生理需要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1种猪种公猪。公猪生活环境要求能防寒、防热和防潮,猪舍坚圃,并有适当的活动场地。高温对受胎率影响最不利。每栏可养4~6头公猪,但要求从幼猪开始合群,每栏公猪群保持稳定,不要轻易调动。配种时应将所有的公猪安排配种,以防互相斗架或彼此爬跨。工厂化养猪多施行人工授精,要加强对后备公猪的采精训练。繁殖母猪。养猪工厂要求全年保持均衡的配种和产仔,以保证设备得到充分利用,并按计划常年成  相似文献   

5.
大家知道“种”好,“猪”才好,但是好的种猪更需要良好的饲养管理配合,才能让“好种”发挥其最大的效益。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种公猪要维持良好的健康状况,以免损失配种能力。公猪舍要有运动场等设施,以便公猪有充分的运动,保持良好的精液性状。公猪不可过度饲养,以免太胖,影响配种能力。  相似文献   

6.
1种猪 种公猪。公猪生活环境要求能防寒、防热和防潮,猪舍坚圃,并有适当的活动场地。高温对受胎率影响最不利。每栏可养4~6头公猪,但要求从幼猪开始合群,每栏公猪群保持稳定,不要轻易调动。配种时应将所有的公猪安排配种,以防互相斗架或彼此爬跨。工厂化养猪多施行人工授精,要加强对后备公猪的采精训练。繁殖母猪。  相似文献   

7.
猪舍设计直接影响着猪场的经济效益,猪舍设计应从猪只生长、繁育方面发掘潜能,对公猪舍、母猪舍、分娩舍、保育舍、肥猪舍的各个方面不断进行规范。在历史进化过程中,猪已经对气候环境建立了很强的适应能力,但在集约化养猪场,猪的适应能力会明显下降,所以要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猪舍的规划不但与猪场管理效率有关,而且与疾病控制,污染防治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养母猪的目的就是使母猪能繁殖较多而健壮仔猪。生产实践证明,母猪胎产仔多少,与公母猪关系很大,只有选择好公母猪,才能达到一胎多产的目的。1对种公猪的要求胎产仔猪多少与公猪品种有一定关系。长白、大白、大约克配种能多产仔猪。杜洛克公猪配母猪比前述公猪配种产仔猪少。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长白公猪生殖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并探究其与公猪繁殖性能的相关性。试验采集了长白公猪精液和不同阶段(3日龄、3月龄、6月龄和12月龄)的睾丸组织,通过蛋白印迹的方法检测OPN蛋白在精液和不同月龄睾丸中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对OPN蛋白在公猪睾丸细胞中进行定位;同时,根据配种胎次≥ 20胎,3次配种公猪为同一头的标准,筛选并采集17头长白种公猪精液,统计相对应的1 388头母猪的生产成绩,计算得到公猪繁殖性能指标(包括窝产总仔数、窝产活仔数、分娩率和繁殖力)。低温离心精液分离得到精子和精浆,丙酮法提取精浆蛋白,Lysis buffer方法提取精子蛋白,最后运用BCA和ELISA的方法检测精子和精浆中OPN蛋白的含量,分析OPN蛋白与公猪繁殖性能的相关性。蛋白印迹结果显示,OPN在精子、精浆和各月龄阶段的长白公猪睾丸中均以两种形式表达(67.4和33.7 ku),且67.4 ku的形式在3月龄公猪睾丸中表达量最高;免疫组化的结果显示,OPN在长白公猪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中表达,在精母细胞、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中无表达;BCA和ELISA结果显示,精子中的OPN蛋白含量是精浆中的7倍(P<0.05),精液中的OPN蛋白与公猪窝产活仔数显著正相关(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OPN在各阶段的长白公猪睾丸中都有表达,且在精子和精浆中也有表达,这可能与公猪的繁殖性能有关,从而为后期OPN蛋白在公猪受精力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长白公猪生殖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并探究其与公猪繁殖性能的相关性。试验采集了长白公猪精液和不同阶段(3日龄、3月龄、6月龄和12月龄)的睾丸组织,通过蛋白印迹的方法检测OPN蛋白在精液和不同月龄睾丸中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对OPN蛋白在公猪睾丸细胞中进行定位;同时,根据配种胎次≥20胎,3次配种公猪为同一头的标准,筛选并采集17头长白种公猪精液,统计相对应的1 388头母猪的生产成绩,计算得到公猪繁殖性能指标(包括窝产总仔数、窝产活仔数、分娩率和繁殖力)。低温离心精液分离得到精子和精浆,丙酮法提取精浆蛋白,Lysis buffer方法提取精子蛋白,最后运用BCA和ELISA的方法检测精子和精浆中OPN蛋白的含量,分析OPN蛋白与公猪繁殖性能的相关性。蛋白印迹结果显示,OPN在精子、精浆和各月龄阶段的长白公猪睾丸中均以两种形式表达(67.4和33.7 ku),且67.4 ku的形式在3月龄公猪睾丸中表达量最高;免疫组化的结果显示,OPN在长白公猪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中表达,在精母细胞、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中无表达;BCA和ELISA结果显示,精子中的OPN蛋白含量是精浆中的7倍(P0.05),精液中的OPN蛋白与公猪窝产活仔数显著正相关(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OPN在各阶段的长白公猪睾丸中都有表达,且在精子和精浆中也有表达,这可能与公猪的繁殖性能有关,从而为后期OPN蛋白在公猪受精力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农村种公猪养殖户在种公猪的饲养管理及使用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公猪使用过度,运动不足,饲料营养不全等。轻者影响了种公猪生产性能的发挥,重者公猪易患繁殖障碍病,缩短使用寿命。1公猪的合理利用种公猪的配种能力、精液品质的优劣和使用年限的长短,不仅与饲养管理有关,而且与公猪的初配年龄和配种强度关系密切。1.1 公猪的初配年龄后备种公猪参加配种的适宜年龄,一般应根据猪的品种、年龄和猪的体重来确定。本地培育品种一般为9~10月龄,体重在100 kg左右。国外引进品种一般为10~12月龄,体重在110 kg以上。公猪过早参加配种,不仅影响公猪本…  相似文献   

12.
沈慧 《江西饲料》2014,(3):43-44
正1种公猪的合理使用1.1公母猪的比例实行本交的养猪场,公母猪比例可为1∶25~1∶40;人工授精的养猪场,公母猪比例可为1∶160~1∶200。比例定低些,可确保部分公猪有问题时,不影响正常的配种需要。1.2初配年龄与体重后备公猪过早过晚地使用都不好,本地公猪应在8~10月龄,体重60~70 kg时使用;外来品种在10~12月龄,90~120 kg体重时使用。初配时以体重占成年体重的60%~70%。  相似文献   

13.
在养猪生产中,公猪在养猪场猪群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猪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生产者往往忽略了公猪的作用.种公猪理想的繁殖性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因为相对较小数量的种公猪要配种数量很多的母猪.因此,对于采用人工授精进行配种的猪场,对种公猪进行科学的管理利用及对公猪精液进行规范的处理,是提高母猪产仔数、仔猪初生重、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猪是多胎动物,繁殖特别快,在本交情况下,1头公猪可负担20~3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1年可繁殖500~600头仔猪.如果采用人工授精,1头公猪1年可繁殖上万头仔猪.可见,加强对公猪的饲养管理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5.
(接上期) 2.1.2 猪人工授精技术的优势 2.1.2.1 减少公猪的饲喂数量. 在自然交配的情况下,公母猪的配种比例为1:25~30,每年繁殖仔猪600~800头,而采用猪人工授精技术,公母猪的配种比例为1:150~300,繁殖仔猪可达3000~6000头,减少公猪的饲养量,从而减少了养猪成本.  相似文献   

16.
在养猪生产中,环境状况控制达不到养猪生产的要求一直是困扰生猪生产重要的问题。1猪舍环境对生猪健康生长的影响猪舍的环境卫生质量直接关系着生猪的成活率以及猪的繁殖性能,因此做好猪舍环境控制就显得极为重要。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猪来说,其对于环境的要求也存在有较大差异,对于保育猪舍来说,其温度保持在22~25℃最为合适,温度过高或者是过低,都将会对仔猪的健康生长产生不良影响,仔猪长期生活在低温环境中,可能会导致其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如果猪舍环境温度低且湿度大,那么还可能会增加仔猪出现呼吸道疾病的概率。对于种公猪来说,猪舍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将会对其生殖能力产生不利影响,而且猪舍内湿度大也容易滋生各种细菌,细菌和病原体在猪舍内大规模繁殖的话,必然会增加猪群感染各种疾病的概率。  相似文献   

17.
1 注意选种 用于繁育二元杂交母猪的杂交亲本应具有优良的繁殖性能.后备母猪在配种前1个月选留,结合家系繁殖性能,选留身体各部位发育匀称、被毛稀疏、有效乳头数7对以上且无异常,最好是两排乳头间隔较大,脐前有3对乳头的母猪留种.母猪体形要符合繁殖生产要求.体况要健康,躯体各部分发育正常.同一头二元母猪选用不同公猪配种,其繁殖效果并不一样,因此要选择好与配公猪,制定好选配方案,推广建立配种登记卡,避免近亲配种.  相似文献   

18.
公猪的好坏对猪群的生产性能和质量影响很大.1头成年公猪,在本交的情况下,一年可负担20~3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可繁殖400~600头仔猪.如果采用人工授精,1头成年公猪可负担500头以上母猪的配种任务,可繁殖仔猪万头左右.可见,种公猪对于猪群繁殖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1头成年种公猪,采用人工授精,1年可负担500头以上的母猪的配种任务,繁殖仔猪万头左右。可见,公猪繁殖性能的优劣对猪群的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种公猪的繁殖性能,必须对种公猪进行科学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发酵床养殖是一种生态养殖模式,在冬天具有很好的保暖作用,减少了日粮的损耗,但在夏天,缺少散热的功能,对育肥猪和种猪的养殖影响较大。实验对某微生物发酵床生态养猪场的4头种公猪,通过连续观测公猪舍环境温度、垫料温度及公猪的精神状态,检测公猪血液生化指标、精子活率、精子质量、精子密度及生化指标项目。结果发现1号公猪的总蛋白水平较高,其它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4头公猪中只有4号公猪精子活率达到70%,其余公猪精液中精子活率低于10%,大量死精。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床养殖对公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