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豆新品种垦丰24号是以绥农10号为母本.农大4049为父本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无限结荚习性,株高100cm左右,白花,尖叶,百粒重19g左右。接种鉴定为中抗灰斑病。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8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50℃左右,粗蛋白质含量40.76%,粗脂肪含量20.61%。2006、2007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70.9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平均增产11.4%;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907.7kg/hm^2,比对照品种合丰50号平均增产8.8%。垦丰24号具有丰产、稳产、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紫云英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云英是高产、优质、适应性广、肥效高的绿肥作物。据测定,紫云英鲜草含氮量达0.4%、P2O5,0.1%、K2O 0.36%。1000kg鲜草相当于28.6kg碳氨、5kg过钙、7kg硫酸钾养分含量的总和。利用冬闲田种植紫云英,不仅有节省化肥、降低农业成本的重要作用,而且有提高地力、改良土壤、保证农作物增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豆科牧草之一,适应性广、耐干旱、抗寒.一40℃也能安全越冬。春、秋季播种.可多次刈剖.一般亩产可达5000—9500公斤,不仅干草产量属多种豆科牧草之冠,而且营养成分完全,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和10多种维生素,含粗蛋白20%-35%,比玉米高1.2—2.5倍.而赖氨酸的含量是玉米的4—5倍,被称为“牧草之王”。  相似文献   

4.
大豆新品种合丰55的选育与高产创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合丰55是以北丰11为母本,与绥农4号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高油、高产、多抗、广适应性品种,2008年由黑龙江省审定推广。该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531.6 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35、47平均增产12.6%,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68.4 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47平均增产18.2%;创造了35.3 hm2单产4 375.5 kg.hm-2的高产纪录;百粒重23~25 g,脂肪含量22.61%,蛋白质含量39.35%;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7 d,需活动积温2 365.8℃;中抗灰斑病、抗花叶病毒病SMVI号株系兼抗疫霉病;适宜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区种植,适应性广。该品种在目标设计、亲本选择与选育方法上有新的理念,值得育种借鉴。  相似文献   

5.
高产高淀粉甘薯新品种烟薯22号选育及高产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烟薯22号具有产量高、淀粉含量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优点。2006—2007年全国北方薯区区域试验结果:鲜薯平均单产33831.0kg/hm^2,较对照增产16.09%;两年薯干平均产量9685.5kg/hm^2,较对照增产17.43%,居第一位。2008年通过国家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其高产机理在于烟薯22号具有较高的光合面积和略高的净同化率,并且其T/R值进展合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选育抗逆性好、适应性广、高产、优质、适合广西间套种种植的春大豆新品种,为广西大豆产业发展提供支持。【方法】采用杂交育种方法,选用桂春1号为母本、桂早一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逐年参加品比、区试及生产试验,并进行性状观察、品质鉴定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育成的大豆新品种桂春豆104,表现早熟、高产、优质、适合间套种栽培,区试平均产量为2685.0kg/ha,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878.8kg/ha,分别较对照品种增产3.3%和5.7%;粗蛋白平均含量39.25%,粗脂肪平均含量21.23%;抗病性和耐旱性强,适应性广。2012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桂春豆104可在广西作春大豆种植,适合间套种。  相似文献   

7.
杂交油葵目前己与油菜、花生、芝麻、胡麻组成了我国的五在油料。该作物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丰产性好、含油率为45%-50%,油葵油富含VE、油酸和亚油酸,其中亚油酸含量是菜籽油的2.5倍。同时油葵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高达70%,是一种优质健康食用油。油葵牛长期短一般90天左右,适宜复种,  相似文献   

8.
“北豆5号”足由农旱北安科研所与北安华疆种业合作育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115天,需要活动积温2230℃。紫化尖叶,灰毛,分枝类型。荚皮深褐色,3~4粒籽荚多。百粒重18-20克,籽粒圆黄有光泽。秆强,韧性好,株型收敛.株高80-100厘米。结荚高度18~22厘米.适合机械化收获。蛋白质含量37.4%,脂肪含量22.05%。中抗灰斑病,抗旱耐涝,早熟,高产稳产,适应性强。适宜东到三江平原,北到黑河。南到牡丹江、吉林,西到内蒙等地种植。比较适合三垄栽培,667平方米(1亩)寅保苗1.6万~2.0万株。[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采用人工喷雾接种方法对44份大豆新品种(系)接种了东北流行的灰斑病7号生理小种,并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免疫品种仅1份(钢95144-1),占2.0%;抗病品种15份,占34.1%;中抗品种19份,占43.2%;中感品种3份,占6.8%;感病品种4份,占9.1%;高感品种2份,占4.5%。提出可做为抗灰斑病育种抗源利用的免疫及抗病品种共16份。  相似文献   

10.
1 特征特性 “云试5号”是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九五”育成的强优势中早熟玉米杂交种。该组合株型半紧凑,株高260 cm左右,穗位高85 cm。生育期约122天,比“会单4号”晚熟6天,叶片17~18片,穗行数14~16行,穗长20 cm,行粒数38,千粒重约320 g,出籽率82%,籽粒金黄色、硬粒型,商品性极佳。稳产、适应性广,抗玉米大小斑病、……  相似文献   

11.
盛单219是大连盛世种业有限公司于2003年冬在海南以SD116为母本,以SD93为父本组配成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玉米杂交种.2006年-2008年参加辽宁省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经北方农作物抗病育种鉴定中心鉴定,该品种表现抗灰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中抗大斑病、茎腐病、丝黑穗病.抗旱,较抗涝,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经济性状优良.2008年通过辽宁审定(审定编号:辽审玉2008390).  相似文献   

12.
烟薯23号具有产量高、淀粉含量较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是加工淀粉的优质品种。2007~2008年山东省区域试验,其鲜薯666.7m2平均产量2511.89kg,较对照(徐薯18)增产28.03%;薯干平均产量730.49kg,较对照(徐薯18)增产21.4%,均居第1位。2010年分别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国家甘薯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3.
沈玉35号是由沈阳市农业科学院和沈阳市农业科学院种业有限公司于2006年以 AT801为母本,以沈161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父母本均为自选系。2010年12月通过辽宁省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抗病性强,活秆成熟,高产、稳产。该品种沈玉35号丰产性好,省区试中平均产量达1003 kg /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0.1%,;生产试验中产量8263.5 kg /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6%。品质优良,粗淀粉含量74.04%、粗蛋白含量10.64%、赖氨酸含量0.28%。抗丝黑穗病、茎基腐病、灰斑病等多种病害。稳产性好,抗倒性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适宜于在辽宁沈阳、铁岭、锦州、丹东、朝阳、阜新、辽阳等中晚熟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冀黑芝2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通过系统选择育成的芝麻新品种。2009~2010年连续2a参加全国芝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083.75kg/hm2,居参试品种第1位,较对照品种冀芝1号增产23.60%,增产点次率为87.5%;生产试验中,5省7个试点平均产量为1029.30kg/hm2,较对照冀芝1号增产16.84%。粗脂肪平均含量为52.12%,蛋白质平均含量为24.15%。该品种植株高,生长势强,籽粒乌黑,商品性好,是集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于一体的芝麻新品种。并根据该品种的特性,提出了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也是全国乃至世界上种植最多的牧草品种。由于其具有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苜蓿的寿命一般5~10年,在年降雨量250~800mm、无霜期100d以上的地区均可种植。苜蓿的营养价值很高,粗蛋白质、维生素的含量很丰富,动物必需的氨基酸含量高。苜蓿于物质中含粗蛋白质15%-26.2%,相当于豆饼的一半,比玉米高1~2倍;赖氨酸含量1.05%~1.38%,比玉米高4~5倍。  相似文献   

16.
豫豆 2 5号 (原名郑 1 0 0 )是河南省农科院以豫豆 1 3号 (蛋白质含量 45 .1 % )为母本 ,郑 85 5 5 8- 0 - 3(蛋白质含量 5 2 .0 % )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 ,连续南繁加代选育而成的高蛋白优质夏大豆新品种。系谱号郑 871 0 0 - 0 - 4- 0 - 5 - 0 ,1 998年 5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命名为豫豆 2 5号 ,为“优质高蛋白大豆豫豆 2 5号和郑 92 1 1 6生产技术”项目的核心品种。该品种遗传基础丰富 ,适应性广。其 3年省区试 5 3点平均产量 2 4 0 1 .5kg/hm2 ,比高产对照豫豆 8号增产 7.2 % ,蛋白质含量 46.3% ,是一个丰产、优质…  相似文献   

17.
大豆灰斑病是世界性病害,几乎遍布世界各大豆产区。大豆叶片受害后影响光合作用,降低产量并影响其品质。大豆灰斑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及西南地区。其中以东北地区为重,尤其是黑龙江省最为严重。一般病粒率在20%以上,重者达50%~70%,造成的损失非常大。大豆灰斑病不仅使受害子粒变小,影响产量,子粒病斑还影响外观,发芽率降低,蛋白质含量降低2.9%,含油量降低1.2%,使商品大豆降等降价,限制出口。  相似文献   

18.
海禾18号(原代号海2011)是辽宁海禾种业有限公司于2001年春在海南组配的玉米杂交种,亲本自交系是LS5和L07。杂交种生育期138 d左右,株高335 cm左右,穗长22.1 cm,穗行数18~24行,百粒重35.7 g左右,抗玉米大斑病、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丝黑穗病,中抗青枯病。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适宜稀植,丰产潜力大。2006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及其杂交种陕油8号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陕油8号是利用212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改良恢复系1102杂交选育而成的“三系”杂交种,1998-1999年参加国家黄淮区域试验,2年综评居参试品种第1位,平均单产2087.33kg/hm^2,比对照品种秦油2号(单产1978.88kg/hm^2)增产5.48%。1999年参加陕西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2266.8kg/hm^2,比对照秦油2号(平均单产2090.25kg/km^2)增产8.45%。陕油8号突出表现为高产、优质、抗病毒病、耐菌核病,适应性广,芥酸含量0.28%,硫甙含量25.71μmol/g,含油量41.04%,属双低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20.
大豆灰斑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灰斑病分布很广泛,几乎遍及世界各个大豆栽培区。国内各大豆区均有分布,不同的地区和年份发病程度不同,在东北以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平原发生程度较重。灰斑病除为害叶片、降低光合作用,致使提前落叶造成产量损失外,还严重地影响大豆的品质。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科所分析,灰斑子粒中脂肪含量降低2.9%,蛋白质含量降低1.2%,百粒重降低2克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