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灰飞虱若虫药效比较试验,筛选有效防治药剂。结果表明,10%醚菊酯悬浮剂1 200 mL·hm-2、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和450 g·hm-2对灰飞虱若虫具有较好防效,药后6 d校正防效分别为84.4%,85.0%和81.4%,且速效性好。  相似文献   

2.
醚菊酯和氟硅菊酯对秧田灰飞虱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江苏省句容市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醚菊酯、氟硅菊酯防治秧田灰飞虱均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的优点.药后1~3 d,10%醚菊酯水乳剂1 500~2 250 ml/hm~2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为86.34%~96.30%,10%氟硅菊酯乳油750~2 250 ml/hm~2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为88.78~97.10%%,均明显好于对照药剂吡蚜酮和毒死蜱的效果;药后7 d,10%醚菊酯水乳剂1 500~2 250 ml/hm~2、10%氟硅菊酯乳油1 500~2 250 ml/hm~2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为82.53%~93.58%,与对照药剂吡蚜酮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相仿,明显好于对照药剂毒死蜱,在相同用量下氟硅菊酯防效好于醚菊酯.  相似文献   

3.
选用20%噻虫胺·醚菊酯悬浮剂450g/hm2、25%吡蚜酮悬浮剂360g/hm2、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0g/hm2防治稻飞虱,进行药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0%噻虫胺·醚菊酯悬浮剂450g/hm2、25%吡蚜酮悬浮剂360g/hm2对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效,两者施药后14d防效分别为93.18%、94.00%,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对其他有益生物未见药害。建议使用时,每公顷用20%噻虫胺·醚菊酯悬浮剂450g、25%吡蚜酮悬浮剂360g于稻飞虱若虫发生高峰期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4.
介壳虫是危害昌江芒果的重要害虫。为有效控制该虫为害,开展田间药效试验,设置38%吡虫啉·噻嗪酮悬浮剂三组施药量,通过与2种对照药剂和空白对照比较其防效。研究结果表明,38%吡虫啉·噻嗪酮悬浮剂在有效成分含量190 g/hm~2时防效最佳,吡虫啉·噻嗪酮143 g/hm~2的防效与吡虫啉190 g/hm~2和噻嗪酮190 g/hm~2的防效相当,且对芒果无药害,对天敌无毒害作用。38%吡虫啉·噻嗪酮悬浮剂143~190 g/hm~2可用于防治芒果介壳虫。  相似文献   

5.
10%醚菊酯悬浮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醚菊酯悬浮剂1 200~1 500 mL/hm2对以白背飞虱、灰飞虱为主的稻飞虱有较好的控制作用,防效一般在80%~85%,但较对照药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 g/hm2防效一般差5~1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研究测定了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及其混用对水稻褐飞虱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112.5 g/hm2)单剂药后3、7 d的防效分别为56.79%和73.33%,效果不太理想;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112.5 g/hm2)、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和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以有效成份1∶1混配(有效成分112.5 g/hm2)的防效较好,药后7 d防效分别达到93.08%、91.46%;说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和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以1∶1混用对褐飞虱的田间防效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毒死蜱+噻嗪酮防治稻飞虱药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调查结果及田间观察表明,35%毒死蜱 噻嗪酮乳油对水稻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每667 m2用量100 ml、115 ml的总体防效90%左右,且持效期较长(药后14 d防效仍达83.4%、86.9%),与对比药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50 g、5%锐劲特悬浮剂40 ml处理的防效相当,明显优于对比药剂40%新农宝乳油100 ml、99%绿颖乳油300 ml的防效,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了解醚菊酯、噻虫嗪及其混合液对贵州3地(桐梓、黄平、开阳)褐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为开发防治褐飞虱的复配药剂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选择噻虫嗪和醚菊酯2种单剂及其混合液,采用稻茎浸渍法对褐飞虱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采用田间喷雾法在贵州黄平地区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醚菊酯、噻虫嗪及其混合液对贵州3地褐飞虱的LC_(50)平均值分别为18.741 1μg/ml、1.407 6μg/ml和1.254 5μg/ml。与敏感品系相比,贵州3地褐飞虱对噻虫嗪的抗性表现为中等水平,而对醚菊酯的抗性表现为敏感水平。噻虫嗪和醚菊酯以1∶7的比例混配施用7 d后的平均防效为82.38%,而醚菊酯和噻虫嗪单剂施用7 d后的平均防效分别为69.64%和71.88%。噻虫嗪和醚菊酯按有效成分1∶7混合时,混合药剂的防效明显高于醚菊酯和噻虫嗪单剂的防效,生产上进行褐飞虱防治时,可首选该混配配方。  相似文献   

9.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醚菊酯对水稻褐飞虱具有良好的速效性,持效期长,药后7 d,20%醚菊酯乳油35-55 ml/667m2对褐飞虱3龄以上若虫的防治效果为75.22%~86.15%,优于对照药剂吡虫啉和噻嗪酮;推荐剂量醚菊酯9~11 g a.i./667m2,用水量不低于50 kg/667m2,喷药时力求均匀周到.不同剂量醚菊酯对狼蛛、微蛛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其中对狼蛛的影响最大,对球腹蛛较安全,建议醚菊酯应与其他选择性药剂复配或混配使用,以充分发挥稻田捕食性天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醚菊酯等6种药剂对水稻稻飞虱防效试验,结果表明,防治七天后10%醚菊酯悬浮剂70克/亩防效最好,达92.4%;50克/亩防效达76.8%,毒死蜱、吡虫啉、吡蚜酮、高效氯氟氢菊酯乳油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11.
不同药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防治稻飞虱的高效药剂,选用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240 mL/hm~2、30%醚菊酯悬浮剂375 mL/hm~2、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 g/hm~2和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 g/hm~2开展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 d上述药剂防效分别达82.30%、57.99%、28.36%、58.90%;药后7 d分别达97.65%、86.72%、79.71%、84.65%;药后14 d分别达96.08%、86.15%、95.09%、71.38%。以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对稻飞虱防治效果最好,见效快、持效期长,对水稻生长安全,可大面积推广应用。在防治稻飞虱时,4种药剂应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2.
田间试验表明,50%稻丰散EC对水稻2代灰飞虱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商品用量1 500 ml/hm2,药后13、、7 d对灰飞虱若虫的校正防效在85.7%~99.7%,其速效性效果与毒死蜱相当,持效性效果好于噻嗪酮。  相似文献   

13.
25%吡蚜酮·噻嗪酮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其剂量300g/hm2、360g/hm2药后7天调查的防效为85.49%、87.12%,高于剂量为240hm2药后7天的防效74.16%,但与对照25%噻嗪酮375g/hm2、25%吡蚜酮270g/hm2药后7天的防效相当。生产上推荐25%吡蚜酮·噻嗪酮剂量为300g/hm2、360g/hm2进行防治稻飞虱为宜。  相似文献   

14.
王皖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175-8176
[目的]明确某农化有限公司生产的25%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及最佳使用剂量。[方法]以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75 g/hm2和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70 g/hm2剂量处理为对照药剂,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25%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个剂量(240、300、360 g/hm2)处理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25%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2 d,25%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个剂量处理的防效在61.52%~67.04%,速效性较差;药后7 d,3个剂量处理的防效均大幅度增加,持效性较好,其中300、360 g/hm2处理的防效分别为85.43%和86.72%,均与对照药剂间差异不显著。[结论]用25%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时,建议在低龄若虫高峰期按照用药量(有效成分)75 g/hm2对水均匀喷雾防治1次即可,且施药时田间要有一定水层并维持7 d以上。  相似文献   

15.
对4种药剂进行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噻霉酮900 g·hm~(-2)和40%春雷·噻唑锌900 m L·hm~(-2)的株防效在86%以上,23%嘧菌·噻霉酮900 m L·hm~(-2)和50%嘧菌·噻唑锌750 m L·hm~(-2)的株防效稍低,分别为79.8%、78.0%,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高于23%嘧菌·噻霉酮600和750 m L·hm~(-2)。  相似文献   

16.
进行4种杀虫剂防治单季稻稻飞虱主害代四(2)代白背飞虱和六(4)代褐飞虱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呋虫胺水溶性粒剂450 g·hm~(-2)、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50 g·hm~(-2)、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750 g·hm~(-2) 3种处理对四(2)代白背飞虱以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50 g·hm~(-2)的速效性与持效性较好,药后4~27 d校正防效达71.0%~84.7%;其次是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750 g·hm~(-2),为63.1%~82.6%,20%呋虫胺水溶性粒剂450 g·hm~(-2)较差,校正防效仅为35.6%~50.5%。20%呋虫胺水溶性粒剂600 g·hm~(-2)、80%烯啶·吡蚜酮水溶性粒剂225 g·hm~(-2)、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300 g·hm~(-2) 3种处理对六(4)代飞虱以白背飞虱与褐飞虱混发、低中龄若虫为主的防效均较好,药后7~26 d校正防效分别为87.7%~96.7%,93.8%~99.8%,91.8%~98.7%,但以80%烯啶·吡蚜酮225 g·hm~(-2)的速效性与持效性较佳。  相似文献   

17.
选择麦极、骠马、大能、优先、彪虎、爱秀、世玛7种茎叶处理除草剂,开展其防除小麦田大龄硬草试验。结果表明:15%麦极WP 300 g/hm~2、50 g/L大能EC 1 200 mL/hm~2、50 g/L爱秀EC 900 mL/hm~2和30 g/L世玛OF 300 mL/hm~2+助剂900 mL/hm~2在试验条件下可有效防除2—3分蘖期的硬草,药后150 d的株数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大于90%,69 g/L骠马EW 1 500 mL/hm~2对2—3分蘖期的硬草也有较好的防效,药后150 d株数防效接近90%,鲜重防效优于株数防效,70%彪虎WG 60 g/hm~2和7.5%优先WG 150 g/hm~2+助剂450 mL/hm~2处理对2—3分蘖期的硬草防效较差,药后150 d株数防效和鲜重防效均不足41%,不足以有效控制大龄硬草的危害。各供试药剂及剂量对小麦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几种除草剂对机插早稻田主要杂草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用39.8%五氟·丁草胺悬浮剂1 875 g/hm~2、10%嘧草醚可湿性粉剂450 g/hm~2加10%吡嘧磺隆WP300 g,在机插后7~10 d施药,对防除水稻机插田各类杂草均有很好的防除效果,且对水稻安全。35%苄丁WP1 876 g/hm~2、10%嘧草醚WP450 g/hm~2对稗草、莎草、千金子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而对阔叶杂草防效一般,株防效在70%上下。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20%呋虫胺SG(护瑞)对水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的田间防效以及施用剂量,采用笼罩法进行稻苗叶面喷雾,调查药后2~7 d 20%呋虫胺可溶粒剂(SG)对褐飞虱的防效。结果表明,20%呋虫胺SG在施用制剂量为60~600 g/hm~2时,其防效与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WG)60~120 g/hm~2基本相当,优于50%吡蚜酮SG 300~600 g/hm~2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WP)300~600 g/hm~2的防效。田间施用20%呋虫胺SG推荐剂量为60 g/hm~2。  相似文献   

20.
在甘肃省靖远县东湾镇大坝村进行了16%吡唑醚菌酯·二氰蒽醌悬浮剂防治辣椒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试验表明:16%吡唑醚菌酯·二氰蒽醌悬浮剂对辣椒炭疽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制剂用量900g/hm~2、1350g/hm~2和1800g/hm~2第二次药后7d防效分别达到85.3%、88.2%和92.6%,第二次药后14d防效分别为81.7%、85.4%和89.0%,平均防效好于几种对照药剂。说明16%吡唑醚菌酯·二氰蒽醌悬浮剂用量900g/hm~2、1350g/hm~2和1800g/hm~2对辣椒炭疽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病果率低,对辣椒安全,可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