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作者报导广州部分牧场十五年焦虫病498例、边虫病105例及共混合感染病情综合情况,供防制工作上与同行讨论。一、流行情况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除昆虫季节影响外,外来牛群的引入也是本病暴发的诱因夏秋季是流行的盛期。  相似文献   

2.
绵羊无形体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形体病旧称边虫病 ,是由边缘无形体引起的反刍动物慢性或急性传染病。以发热、贫血、黄痢为特征。牛一旦感染可终身带菌。本病主要发生在热带、亚热带和部分温带的一些国家。我国也有发生 ,尤其是绵羊、山羊的无形体病 ,在新疆 ( 1 982 )、辽宁 ( 1 985 )、内蒙古 ( 1 987)以及华南各省和西北的陕西、青海、甘肃等省 (区 )都有流行的报道 ,在我省尚未见有该病流行的报道。然而 ,2 0 0 2年入夏以来 ,该病在我区初次流行 ,基层兽医技术人员对该病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 ,认识和研究绵羊无形体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技术和行之有…  相似文献   

3.
2014年,羊小反刍兽疫在我国部分省份暴发、流行,给养羊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该病在我国属于外来疫病,不仅养殖户对其了解甚少,而且基层防疫技术人员也缺乏对该病的防控经验,针对该病的专门防控技术尚不成熟,导致该病迅速流行。结合对4起小反刍兽疫疫情的处置经验,从病原学、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技术及防控措施等方面对该病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当前养殖模式下该病防控工作中的不足,以期为控制该病在我国的流行和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牛流行热是由弹状病毒科的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是一种重要的虫媒病毒病,具有明显的发病季节性和流行周期性,可导致奶牛生产性能下降、产奶量减少及淘汰率升高,给养牛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以淮海经济区某县1983~2017年牛流行热发生情况为背景,并对其他县市的多个规模养殖场进行牛流行热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同时对牛流行热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了验证,找出该病在淮海经济区的流行规律,为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西尼罗热是人兽共患虫媒病,1937年首发于非洲乌干达,1990年代前主要呈散发或小规模流行,1999年传入美国首次进入西半球后,短短几年扩散至全美,其暴发流行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近20年该病在世界各国频频暴发,造成人、马、鸟类的大量感染及死亡,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及生命安全,为此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全球重大流行病之一。本文对该病的病原特性、血清型和基因型、宿主、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临床表现、发病率和病死率、流行季节、诊断方法、疫苗和药物等方面进行了简单介绍,对国内外疫情形势及我国的传入传播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该病的防控应对措施,以期为我国科学防控该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牛流行热是夏、秋季节极易流行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我国自1938年起就有该病流行,往往每隔几年就流行一次,给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有明显季节性,多发生于高温高湿和蚊蝇较多的季节,我国北方常在7~10月,南方可提前发生。该病通过吸血昆虫叮咬而传播,主要发生于壮年的黄牛和哺乳母牛,黄牛易感性较强,哺乳母牛症状较严重,犊牛及老牛很少发病。在牛群中,该病呈跳跃式传播,同一奶牛场或牛舍内的牛只不一定同时发病。该病在牛群中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引起产乳量明显下降,而且部分病牛常因瘫痪而淘汰,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鸭、火鸡、孔雀、鹌鹑和其它多种鸟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也称鸭的败血症、新鸭病、鸭疫综合征和传染性浆膜炎等。1 流行特点及危害性 该病1932年首先在美国的纽约、长岛及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发生流行,80年代的中后期又在  相似文献   

8.
85.谨防发生流行热 牛流行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发生有明显周期性,在我国每隔4年发生1次大流行,所以对该病应及早做好防范。 该病多流行在8~10月降雨量集中、温差较大的季节。该病初期,体温高达40℃以上,持续2~3天后下降,  相似文献   

9.
猪细小病毒是1966年首先由Mayr和Mahnel发现。1967年,在英国首次分离出了细小病毒。随后日本也证实有该病存在,我国也分离出了PPV。初步调查,80年代以来,在我国河北、上海、四川等地诊断发生该病。但1997年前,华蓥市全境并未发现类似病症状的流行。1998年下半年后,本市庆华镇左家坪村母猪养殖基地许多农户中先后发现有流产、早产、过期不产、死胎等繁殖障碍而母猪及育肥猪无任何临床症状的一种疾病,它给我市养猪业带来了很大危害。为此,我们就该病诊断、疫病流行及防制对策开展工作。1 该病流行情…  相似文献   

10.
<正>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用显微镜检查该病原体主要附着在红细胞上,因此而得名。该病在我地流行是在99年夏天,临床症状表现为皮肤发红、高热稽留、贫血黄疸、毛孔血点。当时不知是什么病,治疗也是五花八门,一直到2002年才作出正确诊断。但是近几年由于该病在我地大面积的流行和病原体的变异,使得该病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都发生很大的改变。比较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该病在1999年在我地刚流行时:夏天和秋天发病,一般呈散发。主要以吸血昆虫、注射器等做传播媒介。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而架子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低。但是近几年:从我地一些猪场采集的血样镜检发现,我地几乎所有的猪都携带附红体,因此该病的发生已无明显的季节性。2001年至2004年架子猪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猪,而从2004年开始哺乳仔猪及断奶仔猪发病率也明显增高。既然猪只基本都携带附红体,因此吸血昆虫传染该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今年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在我省大面积流行,严重影响养鸡业的发展。据龙井市畜牧兽医站李顺玉、玄善子、金明虎、张虎松和州畜牧兽医站金在一同志报道:今年5—8月初该病在廷边地区大面积流行,来势迅猛,死亡率高达20—80%左右。症状:严重下痢、骨骼肌脱水出血,法氏囊明显肿大出血,精神  相似文献   

12.
奶牛流行热的流行特点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流行热是由弹状病毒科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主要发生在吸血昆虫生存活跃的月份。该病传播迅速 ,主要侵害高产奶牛和重胎牛 ,其发病率很高 ,死亡率虽然不高 ,但因该病造成奶牛产奶量急剧下降、消瘦、生长受阻 ,所以对奶牛业的危害很大。现以2 0 0 0年我羊角山奶牛场发生的奶牛流行热为例 ,报告其流行特点与防治情况。1 发病情况我场于 2 0 0 0年 8月 1 7日— 1 1月 5日流行该病 ,8月底至 9月初出现发病高峰 ,在 9月中旬及下旬进行牛流行热灭活油佐剂疫苗预防注射后 ,病情开始出现缓和。后来由于 1 0月 8日对奶牛进…  相似文献   

13.
正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发病突然,病势迅猛,呈地方性流行。我县于1997年6月—9月发生过牛流行热病。到2013年的6月—9月又发生该病。该病主要发生于3岁~5岁的青、壮年牛,黄牛发生较多,水牛、犊牛发病较少。笔者自2013年7月—9月,共出诊牛流行热病1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全部治愈,收到良好效果。现将该病的治疗体会介绍如下。1流行特点该病多发生于夏末秋初、雨量多和气候炎热的  相似文献   

14.
牛流行热又叫暂时热、三日热,俗称“撮脚瘟”、“僵硬热”等。该病是由弹状病毒科暂时热病毒属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一旦发生,传播极快,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科学防治。1流行病学病牛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蚊、虻、库蠓等吸血昆虫是该病的传播媒介。该病在自然条件下仅感染牛,发病率:奶牛>黄牛>水牛,高产奶牛>青壮年牛>犊牛>老牛。该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约经3~5年有一次小流行,6~12年有一次大流行。该病多发生于气候炎热、雨量较多,蚊、虻、库蠓等吸血昆虫肆虐,昼夜温差较大的夏末和秋季,我省8~10月份…  相似文献   

15.
该病在一些欧洲国家、南美以及远东呈显现地方流行,在德国、意大利的撒丁岛等欧洲国家,野猪常常带毒呈地方流行。2000年在保加利亚和泰国爆发了猪CSF。1999年阿根廷、哥伦比亚、德国、意大利、卢森堡爆发了该病。撒丁岛在1998年至1999年6月爆发了17起经典型猪瘟。非洲猪瘟在撒丁岛也呈地方性流行。1999年3  相似文献   

16.
鸭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virosa anatis)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引起的一种传播迅速、致死率高的传染病.1949年,该病在美国纽约州长岛首先被发现,目前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我国从1958年到1962年曾经流行过该病,北京、福建、广东、广西、浙江、湖南等地均报道过该病的存在与流行,山东也有发生和流行.本病主要侵害3周龄内的雏鸭,雏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给养鸭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祁连县默勒乡马增生性口膜炎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连县默勒乡在 1987年发生了一种马不明原因 ,以口腔内增生性炎症、断舌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经多方诊治未获结果 ,马英〔1〕曾作报道。之后 ,该病一直存在于我乡老日根、才什土地区 ,时而零星发生。近年来 ,笔者对该病的流行病学及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 ,初步证实 ,该病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和特征 ,报告如下 :1 流行及危害本病初发于 1987年 2月 ,在老日根村一社大规模发生 ,当时该社饲养马共 138匹 ,发病 112匹 ,死亡 7匹。 1988年至今共有 17匹马发生该病 ,死亡 5匹。本病在流行的十几年中 ,对该地区的养马业带来了较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牛流行热是在夏秋季节极易流行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我国自1938年起就有该病流行,往往每隔几年就流行一次,给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病有明显季节性,多发生于高温高湿和蚊蝇较多的季节,我国北方能常在7~10月,南方可提前发生。该病通过吸血昆虫叮咬而传播,主要发生于壮年的黄牛和乳牛,黄牛易感性较强,哺乳母牛症状较严重,犊牛及老牛很少发病。  相似文献   

19.
祁连县默勒乡在 1987年马发生了一种不明原因 ,以口腔内增生性炎症、断舌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经多方诊治未获结果 ,马英〔1〕曾作报道。之后 ,该病一直存在于我乡老日根、才什土地区 ,时而零星发生。近年来 ,笔者对该病的流行病学及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 ,初步证实 ,该病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和特征 ,现报告如下 :1 流行及危害本病初发于 1987年 2月 ,在老日根村一社大规模发生 ,当时该社饲养马共 138匹 ,发病 112匹 ,死亡 7匹。 1988年至今共有 17匹马发生了该病 ,死亡 5匹。本病在流行的十几年中 ,对该地区的养马业带来了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20.
朱保林 《畜牧与兽医》1989,21(4):165-166
<正> 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病,简称IBD(Infectious bursai diseaso),于1957年首次在美国发现,以后相继在各国有所发生。商水县近几年来也发生了该病的流行,为了弄清该病在我县的流行状况和感染的程度,以探讨该病的防制措施,我们于1988年5~7月份,对该病进行了细致的现场调查和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