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邓耀华 《蔬菜》2003,(12):31-32
武汉地区冬春甘蓝能在年前8月上中旬播种,翌年3月上中旬上市,不仅可以缓解本地蔬菜供求矛盾,而且该类型甘蓝大量北运,深受北方市场青睐,经济效益很高。为了检验我所选育的2个冬春甘蓝新组合9801、9802及引进的一份材料98-3(日本)在本地的适应性。开展本试验。一、材料与方法本试验在我所大温室内进行,土质为粘壤土,肥力中等,供试组合有本所选育的9801、9802,引进的有98-3,以目前武汉地区的主栽品种雅致作对照(CK),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20 m2,定植时株距38 cm,行距45 cm,深沟高畦,2002年8月12日播种育苗,9月15日定植,此时幼…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甘蓝产量及种植效益 ,我所引进 3个牛心甘蓝品种和本所选育的杂交牛心甘蓝 3411(由自交不亲和系 8314 - 34与自交不亲和系 72 2 4 - 11杂交而成 )进行品种比较试验 ,比较它们的熟性、产量及品质 ,以便选出适宜在本地区冬、春季推广种植的最佳品种。1 材料与方法1.1 参试材料 供试品种为春丰一号 (河北邢台申仕种业有限公司 )、春丰二号 (武汉可菜欣种苗公司 )、争春甘蓝 (上海虹桥农业公司种子经营部 )、3411牛心甘蓝 (黄石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以 3411牛心甘蓝为对照。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黄石市蔬菜科研所科研基地进行 ,采取…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优质、高产、抗病的秋甘蓝品种 ,供大面积推广应用 ,崇明县蔬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引进了一些秋季栽培的杂交甘蓝新品种 ,经比较试验 ,现将品比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参试品种 练豪甘蓝 (6 5天 )、永明甘蓝(6 5天 )、12 2 3甘蓝 (6 5天 )、两关甘蓝 (70天 ) ,均由日本东京株式会社武藏野种苗园提供 ;迎春甘蓝 (6 5天 )由江苏正大种子有限公司提供。以迎春甘蓝 (6 5天 )为对照品种。1.2 试验方法  2 0 0 1年 7月至 11月在崇明县现代种苗园艺场进行试验。该场地势平坦 ,土壤为黄夹沙 ,pH值 7 8,肥力中等 ,前茬作物为玉…  相似文献   

4.
试验结果表明,5个参试甘蓝品种冬性较强,可作春季栽培。其中秦甘8505成熟期最早,定植至采收51天,品质优;秦甘60产量最高,667m^2产量达3736.2kg,高抗病毒病、霜霉病和黑腐病。  相似文献   

5.
我市春萝卜栽培的面积日益扩大,但品种仍较单一,为了确保能有几个优良的春萝卜品种供生产上选用,2004年初我校引进了雪白萝卜及福州农播王种苗有限公司4个春萝卜品种,与本地的主栽品种春友长白萝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春萝卜品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各地都有一些优良的春甘蓝品种育成问世。为了筛选出早熟、丰产、优质、抗病和抽?率低的春甘蓝品种在我市推广种植,我们引入了国内育成的新品种,于1989年~1990年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7.
春甘蓝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蓝按不同栽培季节主要分为春甘蓝、夏甘蓝、秋冬甘蓝和越冬甘蓝4大茬口,其中春甘蓝多选用尖头形或圆头形品种,一般熟性较早,要求冬性强,不易抽薹。武汉地区春甘蓝一般在10月上旬播种,小苗露地越冬,第2年4月中旬上市,此时正值蔬菜春淡季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不同越冬甘蓝品种的性状表现和产量效益状况,筛选出适合我市自然条件的良种,2004年我们在邹城市农业局科技示范基地(庙户村)进行了冬甘蓝品种比较实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增加衡阳地区甘蓝品种的种植,作者引进4个早熟优质圆球型春甘蓝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甘蓝品种生长整齐,定植至采收需63d左右,叶面蜡粉少,外叶近圆形、有光泽,叶质脆嫩,叶色绿,叶球紧实、圆球形,单球重0.97~1.17kg,品质优,外形美观,无开裂现象,适宜在衡阳地区春季种植。中甘21和中甘28叶球较大,667m^2产量3000kg以上,可作为早熟圆球形春甘蓝品种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春甘蓝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球甘蓝为浙江省宁波市用于加工出口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但生产上使用的部分品种叶片韧性不好,脱水加工容易碎裂,部分品种内部绿叶数少,加工利用率不高,还有一些品种内部叶片边缘容易发生焦黄。另外,甘蓝售价不高,而生产上使用的优质品种种子价格相对较高,导致种植甘蓝效益相对较低。因此,我们从国内相关单位引进了8个甘蓝新品种,以期从中筛选出适合我市种植的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2.
1试验目的与经过越冬甘蓝在甘蓝类蔬菜的周年供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摸索越冬甘蓝在我县的适应性、丰产性及其经济效益 ,我们进行了本试验。2002年 ,我们从山东省荷泽市高新农业科研所引进冬春1号、寒绿和寒宝 ,从山东省单县农作物良种研究所引进寒春 ,从浙江省温州市蔬菜种子公司引进超级冬丰 ,共5个越冬甘蓝新品种 ,均为杂交一代。试验以超级冬丰为对照。试验设在我县农技总站青珠农场某地 ,土壤肥力中等 ,8月30日播种育苗 ,10月10日定植 ,行株距40×40cm ,667m2种植3200株。667m2施三元复合肥 (N15:P2O515:K2O15)80kg作基肥 ,…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越冬甘蓝栽培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甘蓝品种存在着产量低、冬性不强、抗病性不强等"三不"问题。为优选出适宜安徽省及周边地区栽培的越冬春甘蓝[1],2005年开始对4个  相似文献   

14.
为了验证新引进的几个黄瓜品种在武汉地区的适应性,开展本试验。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供试品种5个:圭谷1258(辽宁本溪市圭谷种子有限公司生产)、津青春四及津青一号和津青春五(天津市津北蔬菜所生产)、津优一号(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作对照)。1.2方法供试材料于2003年2月26日浸种催芽,先用55℃热水浸种15min,后转入30℃温水中继续浸种8h,然后将种子捞出沥干多余水分,在24℃恒温下保湿催芽。在催芽的前几天提前盖好大棚并摆好钵,钵的规格是8cm×8cm,装好营养土,营养土装到钵高的2/3处,营养土的配制按60%的菜园土加40%的腐熟栏粪肥…  相似文献   

15.
甘蓝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国寿 《北方园艺》2012,(15):38-39
对引进的世纪警春、金美春绿、中甘21号甘蓝及青海地区栽培的青甘1号在大通县进行生育期、抗病虫能力、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世纪警春属晚熟品种,生育期较长,但其产量最高,抗病虫害能力最强,可作为大通县露天甘蓝高产种植的储备品种;中甘21号生育期短、早熟、货架期长,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可以作为青甘1号的替代品种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抗病、优质、高产的秋甘蓝品种,供大面积推广应用,浙江萧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了一些秋季栽培的甘蓝新品种。经栽培试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①参试品种 早丰甘蓝(香港黄清河有限公司);强力50(ITA SEEDS CO LTD),阳炎甘蓝(力礻■种苗株式会社),超绿甘蓝(北京井田种苗),京丰一号甘蓝(河北省邢台市蔬菜种子公司)。以京丰一号为对照品种(CK)。 ②试验方法 试验于 2000年 7月至 11月,在浙江萧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蔬菜试验地进行。地势平坦,土壤为小粉泥田,pH值7.3左右,…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合衡阳地区种植的优质秋甘蓝新品种,笔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育种团队引进了14个秋甘蓝品种,对其生育期、丰产性、抗病性、商品性等开展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甘蓝品种生长整齐一致,抗性强,叶质脆嫩,品质优,适宜在衡阳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其中Q2和Q3为早中熟圆球形秋甘蓝品种,Q16为中晚熟圆球形秋甘蓝品种,单球重在0.99~1.39 kg之间,其余11个品种为晚熟扁球形秋甘蓝品种,单球重在1.63~2.12 kg之间。  相似文献   

18.
甘蓝是萧山垦区夏秋季种植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但目前夏秋季种植的甘蓝品种产量较低,抗性差,易发生心腐病等生理性病害,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我们于2005年引进了4个夏秋甘蓝品种与常规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通过试验,初步筛选出了适宜本  相似文献   

19.
对引进的‘金富’、‘永乐’、‘黄菠’、‘墨丽’、‘无敌’、‘春夏’、‘小叶菠菜’、‘黄叶1号’、‘急先锋’、‘超越’10个菠菜品种进行植物学性状、产量、抗病性的分析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金富’和‘超越’两个品种具备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等优点,可作为福州市冬、春菠菜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 ,随着加工出口的需要 ,莱阳市春播菠菜面积不断扩大 ,常因品种选择不当 ,或因耐暑性差 ,抽苔过早 ;或因抗霜霉病差 ,发生病害 ;或综合性状差 ,不符合加工出口标准 ,生产上常造成很大经济损失。为筛选出适宜本地气候条件并适于加工出口的菠菜优良品种 ,我们对新引进的几个菠菜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1 供试品种供试品种 9个 ,以当前的主栽品种急先锋为对照 ,见表 1。表 1 供试菠菜品种名称及来源品种名称来  源  速成荷兰引进杂交一代种胜先锋 (一代交配 )荷兰诺华培育并生产新阪急 (一代交配 )日本细田种苗株式会社西螺 1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