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北京市农业节水与作物种植结构调整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农业供水资源对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作物种植结构对农业用水量,农业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影响以及作物种植结构对农业节水灌溉方式的要求和对灌溉效益的影响等几方面,研究探讨了农业节水与作物种植结构这种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关系,并就北京市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今后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北方许多大型灌区种植结构不合理、农业需水量偏大、水资源紧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作物空间信息特征的种植结构优化方法,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和优化空间分布,减少农业需水量,提高农业效益。利用地统计学(G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处理能力,分区计算了灌区多年平均参考作物需水量(ET0)和作物需水量(ETc),并统计分区内作物单产和产值信息;构建了基于作物空间信息特征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设计了2种作物种植结构方案。结果表明,与传统多目标种植结构优化模型相比,基于作物空间信息特征的种植结构优化方法在节水效果和农业效益上都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种植薯类作物,使用农业机械设备有利于实现灭茬、旋耕、松土、起垄等操作流程作业,减少了病虫害对作物的影响,有利于较快恢复土壤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营养和透气性。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了江西省薯类种植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薯类种植效益的有效对策。结果表明,薯类种植中应用农业机械提高了种植户的积极性,增加了农户经济效益,提升了农户现代化种植水平。  相似文献   

4.
研究考虑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为邢台市农业旱灾减灾供科学依据。在水资源日益减少的状况下,优化配置作物灌溉用水量,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是适应干旱的一种手段。采用1991-2013年邢台市的粮棉油作物的灌溉面积、灌溉水量和作物产量数据,以系统理论为指导,引入种植风险系数,构建数学优化模型。模拟了研究区主要作物最优种植面积配置,采用规划求解法求得灌溉用水量和种植面积优化结果。种植效益1995年、2003年、2013年增加了6.15%、15.9%、18.5%,优化结果与近年来作物实际种植面积的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5.
韩董庄引黄灌区水资源优化调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对河南省韩董庄引黄灌区作物种植布局和引黄水及地下水联合运用进行了分析。对和物种植规划,作物灌溉增产效益,引黄工程及井灌工程运行费用,引黄供水能力等参数进行了详细分析计算,建立了灌溉水资源优化调配模型,应用计算机求解提出了灌区作物种植优化布局方案及水资源优化调配方案,并给出了各种灌溉方案条件下的灌溉效益,所得结果对灌区规划与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高伟 《农机具之友》2014,(2):120-121
黄瓜属葫芦科,是日光温室种植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随着黄瓜种植效益的提高,黄瓜种植面积也不断增加。为提高黄瓜的商品价值及菜农的经济效益,现将无公害黄瓜生产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谷子是我国的特色作物,总产量占世界的80%以上。与其他作物(如玉米)相比,谷子种植机械化程度较低,种植规模也相差甚远,种植方式大部分仍以传统种植为主。为提高谷子种植的科技水平,实现优质高产,对近年来谷子种植研究领域的新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总结出谷子种植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分式两阶段随机优化模型在作物种植结构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为例,构建了以单方水效益期望值最大为目标的分式两阶段随机规划模型对地区5种主要作物进行种植结构优化,该模型可以在满足粮食安全基础上得到不同水文年不同可用水量下的作物种植结构。比较优化结果与现状水平年种植结构下的指标,现状种植面积比优化结果种植面积多出50.68%,耗水量多出36.91%,但现状水平年的种植收益比优化结果少了0.33亿元,单方水效益低1.33元/m~3。优化结果充分满足了作物的灌溉需求,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用水效率,为民勤县以及类似灌区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各地藤蔓瓜类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如何把深松技术应用到藤蔓瓜类作物种植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为此,黑龙江省宁安市农机推广站应用“双松耕法”栽培技术,经过近两年的试验示范,巳取得较好效果。实践证明,“双松耕法”是提高藤蔓巨型瓜类作物产量、品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机具是指围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生产全过程,以大豆、玉米双作物同步作业为主,实现两种作物同种、同管、同收的专用农业机械;由于目前大豆玉米两种作物同期收获较少,专用机具也包括小型窄幅单一作物收获机。专用机具出现后,减少了农机进地次数与人工投入,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种植效益,成为现阶段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主要发展方向和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1.
大蒜播种机单粒取种及补种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大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球范围内居于首位,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在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大蒜机械化种植应运而生。其中,大蒜蒜瓣单粒取种、补种的是大蒜播种机研究过程中的核心内容,也是提升大蒜的播种质量,使大蒜出苗齐壮,进而实现节本增效目标的重要保障。为此,介绍了大蒜播种机单粒取种、补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技术发展中的不足,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介绍玉米新品种良玉88的特点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及品牌效益,从种植、推广、销售3方面,详细分析良玉88产生的经济效益,为良玉88的推广应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籽用南瓜产量,对3种栽培模式进行产量对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与籽用南瓜1:1间作栽培形式及籽用南瓜白膜覆盖栽培形式均收到很好的效益;育苗移栽种植形式可保证全苗,且可提早成熟、抢种下茬;在果园空地等零散地块种植籽用南瓜也会得到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保护性耕作对旱作区冬小麦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比试验情况,研究分析了在保护性耕作和传统耕作不同生产条件下,冬小麦种植后土壤水分变化、病虫草害防治、抵御自然灾、生长发育、生产成本和种植效益等情况.在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区,总结出促进旱作区冬小麦生长发育,提高冬小麦种植效益的关键因素是秸秆覆盖和苗带旋耕播种.试验证明,施实保护性耕作对冬小麦产量和生产效益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春小麦不同种植模式水分利用效率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春小麦是宁夏灌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各种作物套种是灌区常见的种植模式 ,但在麦田各种种植模式中 ,究竟哪一种模式WUE较高 ,是当前节水型灌溉农业需要搞清的问题 ,2 0 0 0年我们对银北地区麦田不同种植模式的干物质积累动态、籽粒产量、能量储蓄及经济效益各指标与农田水分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麦田适宜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油菜全程机械化现状与技术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生产与需求、种植区域分布、品种特点和生产机械化等角度出发,概述了我国油菜生产现状,分析了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等技术问题;根据品种特点、种植方式、收获工艺3个方面与机械化的关系,阐述了油菜全程机械化的技术影响因素,指出了推进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的主要技术途径.通过研究分析可知:油菜全程机械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品种培育、规范农艺技术、改进和开发机械装备等3方面协调地解决;必须针对各主产区品种特点、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集成并融合单项技术,建立油菜机械化的区域技术模式和技术体系,系统地推进油菜机械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晶 《农业工程》2021,11(10):142-144
马铃薯是我国第4大主粮,各地对马铃薯种植越来越重视,但马铃薯生产成本持续走高、经济效益低下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总结了我国4大马铃薯主产区的生产情况、区域特点,分析了影响马铃薯种植效益的因素,提出了提高效益的措施,为进一步推动马铃薯高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14个玉米种植大户和合作社的种植规模、产量和效益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种植大户和合作社种植效益最大的玉米种植规模,西北地区为6.67~33.3 hm2(100~500亩)和1 000 hm2(1.5万亩)以上,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为13.3~33.3 hm2(200~500亩),西南地区为6.67~33.3 hm2(100~500亩)。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玉米种植效益最好,黄淮海地区受产量偏低制约次之,西南地区受产量低和成本高等因素制约,效益最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双层分式规划的种植结构多目标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茉  郭萍 《农业机械学报》2014,45(9):168-174
构建了基于双层分式规划的种植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通过交互式模糊规划方法进行求解。该模型可以定量得到研究区域在最小灌溉水量情况下的最大种植收益,避免多目标模型求解过程中的主观性;可以兼顾并综合上层管理者和下层管理者的种植方案决策。将构建的模型及相应求解方法应用于黑河中游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的种植结构优化中,并将优化结果与实际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优化的种植结构整体效益增加3.2×108元,整体用水量减少1.3×109m3,单方水种植效益比实际增加了1.94元/m3,得到的结果验证了模型及求解方法的可行性。构建的模型与得到的优化结果可为黑河中游及类似地区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刘洋洋 《农机化研究》2022,44(4):222-225
以生态农业蔬菜大棚持续化种植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种植过程中的资源循环利用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一种基于蔬菜种植、生猪饲养及沼气生成为一体的生态农业蔬菜种植大棚,可对蔬菜种植时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堆肥发酵处理,生成沼气用于取暖照明,发酵液及残渣用于喂猪或有机肥添加,降低种植过程中废弃物排放,形成一种生态化持续种植模式。分别对生态蔬菜大棚和传统蔬菜大棚的投入产出和投入收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生态蔬菜大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传统蔬菜大棚,且废弃物排放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