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粳稻光温敏感雄性核不育系(简称“二系不育系”)的繁种是二系杂交稻繁殖的重要环节,影响不育系育性的两大因素为光周期与温度,光周期是基本不变的因素,温度在气候环境影响下为可变因素。通过6个不同类型的不育系在上海地区晚播和海南短日照下,观察不同温度对各不育系的育性影响,了解不育系育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确定二系不育系的最佳繁种地点、时间、方法,为二系杂粳组合在生产上应用提供繁种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选择4个不同生育类型的粳型二系不育系.在上海浦东和海南陵水两地进行不同光温条件的试验。结果表明:粳型光温敏感核不育系在上海本地繁种产量低、成本高、风险大.不宜在生产上应用。在海南陵水县于11月25日左右播种.育性转换敏感期安排在次年2月10~25目.能达到较高的繁种产量。  相似文献   

3.
光敏感核不育不稻育性转换对光温要求的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粳稻光敏核不育系93—926s的育性转换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粳型水稻光敏核不育系93—926s的育性转换特点及育性转换期,证明93—926s是以光敏为主的不育系,育性转换明显,在天津地区,其不育期在8月初到8月底,育性转换期在8月30日左右,其育性转换临界日照长度为13~14h,临界日平均温度为23.0~24.0℃。  相似文献   

5.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转换光温反应型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在人工控制的9种光温处理下,对76份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光温反应进行了研究。根据自交结实率的光周期效应、温度效应和光温互作效应的分析,供试的两用核不育系中,占96%的不育系的育性转换光温反应型可归为以下3种:(1)光周期敏感不育型,其统计学特征是育性转换的光温互作效应和光周期效应显著而温度效应不显著;(2)温度敏感不育型,其统计学特征是育性转换的温度效应显著而光周期效应不显著、光温互作效应显著或不显著;(3)光温互作不育型,其统计学特征是育性转换单独的光周期效应和温度效应不显著,仅光温互作效应显著。在供试的粳型不育系中,有34.8%、13.0%和47.8%的材料分属上述3种光温反应型;在供试的籼型不育系中,有73.6%和22.6%的材料分属温敏型和光温互作型,没有一份材料为光敏型。结果表明现有的两用核不育系育性转换光温反应是多型性的。文中还对实用性籼型两用核不育系育性转换光温反应型的选择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7.
KS—14等籼稻光敏核不育系育性表达的光温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再论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光温作用模式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相似文献   

9.
国内新育成的两用核不育系1994年在贵阳采用12小时和15小时的不同光照处理以及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各不育系在不同光照处理下,其育性表达有以温度控制为主的温敏类型或温光类型和以日长控制为主的光敏类型或光温类型;分期播种经花粉检测和考查套袋自交不结实率表明:GP-2S、迟1356S和3NC1182S3个不育系分别有41天、30天和16天的基本稳定不育期,是很可贵的不育材料。低温敏型或低温光敏型S系  相似文献   

10.
主要粳型光敏核不育系的育性及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以3418S、X07S、399S、2301S和培矮64S(CK)5个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为材料,1994~2001年在合肥进行分期播栽试验,抽穗时观察其育性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历年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稳定不育时段大致为8月10~25日,其相应的育性敏感安全时段约在7月25日~8月14日.  相似文献   

12.
大穗型粳稻新品种(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高产粳稻新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豫粳6号为对照,对大穗型粳稻新品种新选1号、蒲粳2号、3优32、两优豫101、X65003、郑稻05094、郑选3号、新粳优1号、焦杂粳1号和金稻1008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分析各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供试品种中有8个品种较对照增产,增产幅度为1.4%~11.2%,其中较对照增产5%以上的品种有6个,分别为郑稻05094(增产11.2%)、焦杂粳1号(增产10.3%)、新粳优1号(增产9.9%)、X65003(增产8.8%)、两优豫101(增产8.7%)、新选1号(增产6.3%);进一步分析发现,株高增高、长势增强、穗长增加、穗总粒数和实粒数大幅度增加是大穗型粳稻品种高产的主要因素。[结论]供试的部分品种可代替豫粳6号在黄淮稻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对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光温敏核不育系粳型7001S、3516S,籼型3418S、399S、2301S及宣城地区农科所育成的X07S的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光敏型不育系7001S、3516S、3418S立足于安徽省内秋繁,辅之以海南春繁;温敏型不育系399S、2301S、X07S以海南春繁为主,辅之以安徽省山区冷水灌溉繁殖的技术策略,并总结出相应的高产繁殖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不同粳稻品种(系)稻米品质差异,改良稻米品质,筛选出新疆优质粳稻品种(系)。【方法】 以新疆近年来筛选出的16份粳稻品种(系)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粳稻品种外观与蒸煮食味品质的差异,采用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不同粳稻品种(系)品质性状之间的差异。【结果】 供试16个粳稻品种(系)稻米品质性状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在1.5%~140.0%,其中糙米率变异系数最小为1.5%,垩白度变异系数最大为140.0%。垩白度与垩白率,糙米率与精米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新稻56号品质性状综合得分最高为2.233 7,新稻50号品质性状综合得分最低为-1.716 5。第Ⅲ类粳稻品种(系)品质较优,第Ⅱ类次之,第I类与优质稻米要求差距较大。【结论】 16个粳稻品种(系)中新稻56号品质最好,新稻50号品质最差,降低稻米垩白度和垩白率可以作为新疆粳稻品质改良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选择2个粳型光温敏感核不育系(简称"二系")S1、S3试验材料,以BT型三系不育系寒丰A、常规品系秀水123为对照,观察4份材料在上海地区自然环境下,抽穗、扬花期、始花、开花高峰、张闭颖时间和温度、湿度之间的关系,了解各材料不同天气环境下,开花历时、花时、开花趋势等规律,研究二系、三系不育系和常规粳稻品种开花特点和差异,针对二系不育系特有的开花特性,提出二系杂粳组合安全、高产制种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2个粳型光温敏感雄性核不育系和3个其他水稻材料进行了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在28℃以上,湿度在51.5%~86.0%,参试材料均能正常开花,最适宜开花环境为:温度31.3~33.2℃,湿度51.5%~55.8%。粳型二系不育系有4个开花高峰,开花数量各占全天开花量的26.2%、32.0%、32.9%、8.9%,呈现出开花高峰多、开花过程时间长的特点。籼型恢复系‘浦恢22’开花集中,开花量大,全天有2个开花高峰,开花量占全天开花量的%.1%,开花时间早于粳型二系不育系,花时差达50~80 min;在制种中只能以第2开花高峰37.8%的开花量与粳型二系不育系相遇,影响制种产量。因此,选育花时早而集中、异交率高的粳型不育系,成为粳籼亚种间杂交选育超高产杂粳组合、提高制种产量和大面积推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1987~2001年对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7001S、8087S、3502S、3516S 4个粳型光敏核不育系进行了育性观察.研究结果表明:4个粳型光敏核不育系在合肥历年稳定不育期为8月10日至25日.同时根据多年应用实践,对各不育系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培育水稻粳型亲籼系是克服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实现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促进水稻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一条有效地途径.利用88对SSR标记多态性分析的资料,采用Dj值分析法对42个待测粳型亲籼系进行粳型性鉴定,从中筛选出18个偏粳型材料;利用4个籼型和4个粳型测验种对其中13个偏粳型待测粳型亲籼系进行亲和性测定,结果鉴定出5个偏粳型特异亲籼系和6个偏粳型广亲和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