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棉花种子处理剂63%吡·莠·福干粉种衣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衣剂又称种子处理剂,是指应用化学型、生物型、泥浆型等种子处理剂对种子进行处理。种衣剂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1962年美国首先用泥浆法包衣,20世纪70年代用氯唑灵(C5H5ClN2OS)和五氯硝基苯(C6Cl5NO2)处理棉种,防治苗期病害。1982年前苏联研制出用高分子聚合物作粘合剂生长调节剂和三氯酚酮[(C6H2OCl3)Cu)复合成胶衣剂处理棉花种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种衣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雷玉明 《种子》2005,24(9):101-102
种衣剂是近年来国内新兴的一种对作物种子进行包被处理的专用种子处理剂,也是实施"种子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取代了浸种、拌种而成为目前防治种传、土传病虫害经济有效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农药市场信息》2006,(14):27-27
人类使用铜制剂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铜制剂堪称是杀菌剂中的“百年老字号”。1761年,人们用硫酸铜处理小麦种子防治腥黑穗病。1800年,法国发现波尔多液的化学性质。1882年,法国波尔多大学教授米拉德发现波尔多液防治葡萄霜霉病的作用。1922年,哈利尔报道硫酸铜处理水坑防治钉螺  相似文献   

4.
1我国的开发应用现状 我国使用种子处理剂的历史悠久,古代就有温汤泡种和药剂浸种。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广浸种、拌种技术,用于防治地下害虫,保护种子的正常生长发育,但种衣剂的真正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在过去的20年里,种衣剂的发展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研究阶段、推广阶段和发展成熟阶段。1983年原北京农业大学成功地研制出了以克百威和多菌灵组成的国内第一个种衣剂产品。  相似文献   

5.
<正>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土传性根部病害,从苗期开始危害,使小麦根部变黑腐烂,引起植株成簇或大片枯死,降低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孙炳剑等就8种种子处理剂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效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江苏省一些地区秋播作物种传病害和土传病害发生有明显上升趋势,草害也年年重发,对秋播作物正常生长构成较大威胁,因此抓好种子处理和控制杂草危害十分必要。种子处理技术防治病害选用立克秀60克/升戊唑醇悬浮种衣剂5毫升,加水300毫升拌小麦种10公斤。其他三唑类种子处理剂  相似文献   

7.
<正>秋种临近,小麦种子处理剂销售、使用旺季到来,各地小麦种子公司和经销商异常忙碌。业内认为,继除草剂后,种子处理剂在未来3~5年也将占据较大的农药市场份额,农药企业上马种子处理剂项目的热情高涨。据统计,国内市场种子处理剂的年销量在以10%以上的速度  相似文献   

8.
<正>大麦散黑穗病和条纹病是典型的种传病害,即由种子带菌引起全株系统发病,对大麦产量影响较大。过去防治大麦种传病害多采用浸种灵浸(拌)种处理方法,但防效不稳定。近两年有些地方用施保克处理麦种,取得了明显防  相似文献   

9.
武玉臻 《种子》1990,(1):56-57
近年来,小麦散黑穗病有所回升,发生面积较大,发病率一般0.5—3%,严重田块达10%以上,对小麦生产已造成一定影响。为了在推广新品种的同时,控制小麦黑穗病的扩展蔓延,筛选经济,有效的农药。1985年以来,以多菌灵拌种为主进行了防治小麦黑穗病的试验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接上期)27.怎样使用福·戊唑防治黑穗病类?6%福·戊唑可湿性粉剂,商品名福立黑穗停,是戊唑醇与福美双复配的混剂,由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合成助剂厂生产。防治小麦散黑穗病,100千克种子用本品100~134克拌种。防治玉米和高粱的丝黑穗病,100千克种子用本品300~500克拌种。  相似文献   

11.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媛 《种子世界》2013,(9):38-39
1播种期播种期防治重点是纹枯病、地下害虫、吸浆虫等种传、土传病虫害。防治措施主要是土壤处理、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g拌种100kg,可有效预防黑穗病、纹枯病、白粉病等。金针虫主发生区,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与水、种子按1:80:800-1000的比例拌匀,堆闷2~3h后播种;蛴螬主发生区,用50%辛硫磷乳油与水、种子按1:(50~100):(500—1000)的比例拌种,可兼治蝼蛄、金针虫;吸浆虫重发区,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或辛硫磷颗粒剂30.45kg/hm2拌沙或煤渣375kg/hm2制成毒土,在犁地时均匀撒于地面翻人土中。  相似文献   

12.
正问:用60克/升戊唑醇种子处理悬浮剂10毫升、爱多收1.8%复硝酚钠12克,加水200毫升拌20公斤麦种,请问对小麦出苗有没有影响?答:用戊唑醇拌麦种主要防治小麦黑穗病、全蚀病和苗期纹枯病,一般每100公斤种子用纯药1.8~2.7克种子包衣防治黑穗病,用纯药3~4克种子包衣防治纹枯病。用爱多收复硝酚钠拌麦种,可以促进发芽和生根,一般用爱多收1.8%复硝酚钠4000倍液拌种。戊唑醇为唑类杀菌剂,对小麦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药量过大或施药后短期内遇低温,容易对小麦生长造成过度抑制。用戊唑醇拌麦种对小麦出苗有抑制作用,一般  相似文献   

13.
对小麦萌动种子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麦萌动种子利用的研究河南省方城县种子公司(473200)张希合郭贵张书义姬建章刘己先小麦种子因受成熟收获期间高温多雨的影响,往往造成大批种子萌动发芽,严重削弱了种子的生活力,再加上不适当的人工处理,生产中难以达到全苗和壮苗。本研究的目的即是通过采...  相似文献   

14.
王小波 《科学种养》2011,(11):62-63
种衣剂是给种子穿衣包裹的药剂,由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缓释剂和成膜剂等用先进工艺加工而成的药肥复合性产品。种子包衣具有明显的杀虫灭菌、防治病虫害、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和提高作物产量的功效。各地应用结果表明:使用种子包衣处理,一般可使小麦增产5%以上,玉米、棉花、水稻等农作物增产6%~10%。种衣剂的应用方兴未艾,前景广阔,但生产上的应用技术还有待普及。  相似文献   

15.
与其他主要农作物相比,小麦种子生产与经营具有品种区域性强、种子需求量大、纯度要求高、生产周期长、经营时间短等特点。在小麦种子生产与经营中,应注意小麦品种的区域适应性,重点利用广适应性品种,注意防杂保纯,实施小麦生产用种原种化,推广种子生产的免去杂技术和实行种子联繁联营。  相似文献   

16.
缪文 《种子科技》2008,26(6):30-31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小麦种子多为常规种子.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对其质量重视不够,认为在生产上只要不减产就可以做种用,致使生产上小麦种子质量不高,增产效果不够明显。通过近几年来小麦良种补贴工作的开展,对推广使用优良品种、维护粮食生产安全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个别中标品种田间纯度低于国家规定标准。  相似文献   

17.
<正>据统计,国内市场种子处理剂的年销量在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在未来3~5年,将是种子处理剂发展的黄金年代。日前在武汉召开的第四届种子处理与病虫害防治高层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我国种子处理剂产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市场上的种子处理剂老产品居多,剂型相对单一,使用范围较窄,种子处理市场亟需推进,加快产品推陈创新。种子处理剂在实际的推广销售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应值得注意:一是种子处理剂的推广,在各类作物上分布不均,潜力有待挖掘。在有些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我国及其进口小麦种子携带真菌的主要类群、致病性、药剂处理效果和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综述,对小麦种子发育和储藏过程中真菌菌群的变化情况进行了阐述,总结了小麦种带病原真菌预防措施和小麦种子安全储藏方法,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探讨,最后提出了尚未明确和急需研究的问题,以期为生产健康小麦种子,种子安全储藏以及预防真菌性种传病害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第六章种子消毒种子消毒就是在农作物播种之前,用化学、物理、机械和生理等手段杀死、抑制存在于种子内外的病原物,以达到恢复种子的健康和消除传病物隐患的一种病害防治方法。近年来,随着内吸杀菌剂的迅速发展,种子消毒的效果和作用电有很大的提高和增强。有一些难治病害如玉米丝黑穗、小麦散黑穗病可采取药剂拌种方法防治,已取得良好效果。有些以土壤为主的病害,也可通过种子拌药而减轻它们对农作物的危害。甚至有些气传病害如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等也可应用种子处理技术来控制它们对小麦生长前期的危害,如用粉锈宁可湿  相似文献   

20.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经济作物之一,种植广泛。近几年,随着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对小麦种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来看,我国部分地区在小麦种植中受长期连作和不合理耕作措施等因素影响,导致小麦种植水平较低,不仅产量得不到提升,而且还存在严重的病虫害问题,使得种植户的效益受到较大损害。目前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开始重视应用种子包衣技术,即在播种前使用一些药剂处理种子,操作简便,效果显著,尤其是病虫害发生概率明显下降,同时在小麦整个生长周期采用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比如在小麦选地、整地、播种、水肥管理等环节加强精细化管理,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小麦种植水平,对促进种植户的增收增效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小麦种子的包衣与配套栽培管理技术,以期能为当前的小麦种植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