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宁南山区肉牛养殖“石羊模式”初探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牛产业的发展壮大同发展饲养模式密切相关,国内外养牛的模式很多,有小区养殖模式、规模养殖模式、公司加农户养殖模式和农户散养模式。为发挥肉牛生产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需要,宁南山区摸索出一条适合宁南山区养牛小区标准化饲养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抽取的60个农户(项目农户和非项目农户各半)跟踪监测、对比分析,客观地评价了世行项目肉牛农户生产模型在农户生产中的实施效果。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实施前世行组织专家精心论证评估确定的三头规模肉牛投资模式,在项目实施期呈现出显著的经济效益,项目农户获得了良好的投资回报,户均年纯收入比非项目农户提高1 112元,提高了20.4%,项目农户在保持与非项目农户自然增长水平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在5-6年内回收全部项目投资。农户通过种草养牛,养牛数量从2004年的1.83头增加至2008年的4.83头,世行的这一种草养牛模式再次证明,种草养牛完全符合草畜同步建设、生态平衡发展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生态发酵垫料养牛技术,是指将经过功能性微生物发酵的木糠、木屑、谷壳、粉碎的农作物秸秆和牛粪等原料混合制成的生态发酵垫料,铺在设有生物发酵垫床的现代生态养牛栏舍而进行养牛活动的一种生态养牛技术,是适应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要求,顺应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向,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的一项重要养殖模式创新。近年来广西大力推广“微生物+”畜禽现代生态养殖技术,其中生态发酵垫料养牛技术作为肉牛、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农民养牛的用途已经从役用逐步转变到乳用、肉用上来。但是,广大养牛农户仍沿用传统养殖模式进行饲养,科学养殖所占份额很小。传统养牛模式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严重影响农户养牛经济收入。笔者在基层从事畜牧兽医工作30多年,对母牛的饲养、繁育、疾病防治等进行了长期摸索,对农户养母牛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一些粗浅的认识,现交流探讨如下:1农户母牛养殖存在的问题广大农户受小农经济生产模  相似文献   

5.
近日,中共雅安地委书记魏宏带领地委组织部长彭定邦、地委委员、雅安市委书记王平和市长向世毅同志等一行视察了西雅肉牛生态牧场。魏宏书记指出:"公司+农户"这种模式很好,关键是农户的户数要多,养牛的数量要大,效益才好;你们提出种植一流牧草、养殖一流肉牛、加工一流产品、培育一流市场,这种生产和经营理念值得推广;该项目已成为全省80个产业化项目之一,希望在种草养牛方面、在畜产品加工利用方面,在"专业大户+农户"方面积极探索有益经验,辐射种草养牛半径,象严桥镇养牛专业大户黄贵祥那样,舍得投入,舍得在良田沃土上种草…  相似文献   

6.
随着养牛行业规模化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矛盾的日益突出,如何生态养牛,促进健康养牛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近几年,床场一体化养牛模式作为无污染、零排放、降本节能的新型养殖模式在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多家奶牛场和水牛场得以应用与推广,本文就该模式的诞生、发展及应用进行全面阐述,为其在养牛业更大范围地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尽介绍了几种适合我国的养牛产业化经营模式,为我国养牛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农户养牛的经济效益,我们对部分养牛村、户进行了调查。发现在养牛生产上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生产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直接影响了养牛生产的经济效益。 一、对品种改良不够重视 养牛热的兴起造成各地牛源普遍紧张,部分农户急于求成,只要是母牛就留下配种,用土种公牛搞本交;有的农户看到杂交一代公牛体型大、发育好,  相似文献   

9.
<正>泰和具有养牛的传统习俗,养牛业是该县的一项传统产业,自1976年开展牛改工作以来,尤其是1980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首批商品牛生产基地示范县后,农户养牛积极性空前高涨,大部分农户掌握了养牛的科学技术,积累了丰富的饲养管理经验,具备了一定的生产基础,尝到了甜头的农户纷纷扩大规模,种牧草,建牛舍,规模养殖户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为了更好地发展肉牛产业,近期,笔者深入到有关乡镇和规模养牛户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永寿县畜牧业坚持走养种有机结合、生态循环发展的路子,大力推广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积极引进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小农户适度规模养殖,群众的养殖积极性不断增强,规模养殖发展迅速,养殖模式不断创新,合作形式多样。经调查笔者把永寿县畜牧养殖业分为草食畜牧业、耗粮畜牧业和特色养殖三种两类型,草食畜牧业以养牛、养羊为主;耗粮畜牧业以养猪、养鸡为主;特色养殖以养鹿、养蜂为主。  相似文献   

11.
苜蓿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来自国内外27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在阴湿区、干旱区、盐碱地3个不同生态区域4年(2000-2003年)的试验观测,与固原当地苜蓿作对照,结果表明:美国杂交苜蓿、Dei、中苜1号3个品种适宜在固原盐碱地种植;Dei、阿卡西亚、美国杂交苜蓿、当地苜蓿4个品种适宜在固原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朝阳、皇后、美国杂交苜蓿3个品种适宜在固原阴湿半阴湿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固原市丰富自然资源为肉牛养殖提供了极好的条件。肉牛产业作为固原市畜牧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当地市县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农民增收。笔者通过对固原市下辖四县一区的肉牛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充分了解了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对策建议,旨在促进该地区肉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固原地区秦川牛的生长发育规律。[方法]本实验采用随机抽样法测定了309头固原地区秦川牛利杂群体不同生长阶段的体尺和体重指标,利用Logistic、Brody、Gompertz、Bertallanffy四种生长曲线模型拟合其生长曲线,分别估算出四种曲线方程中的相关参数值。[结果]陕西秦川牛和固原本地秦川牛利杂...  相似文献   

14.
研究旨在鉴定适宜黄土高原西部丘陵区种植的饲用燕麦品种.选择固原大燕麦为对照组(CK组),对引进的13个饲用燕麦品种开展草产量、品质等方面的研究.结果 显示,丹燕444、蒙特、青海444鲜草产量3年平均值分别比CK组显著降低21.79%、25.32%、28.08% (P<0.05);丹燕444、青海444干草产量3年平均...  相似文献   

15.
固原黄牛毛色及外形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国庆  徐刚 《中国牛业科学》1997,23(2):17-19,22
以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法调查分析了固原黄牛3个系统共186头毛色及外部形态特征的表型和基因频率分布。结果表明,固原黄牛毛色以红、黄色为主,头型、体型长窄为主,小肩峰(0.7946),额头无毛。为研究固原黄牛类源系统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侯湃  陈彩锦  张静妮  范龙  丁旺 《草地学报》2021,29(10):2346-2354
为了筛选适宜固原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Zea mays L.)品种,本研究对16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了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对照品种‘北农青贮208’的株高达到328.80 cm,显著高于除‘豫青贮23’之外的其他参试品种(P<0.05);‘大京九26’和‘科玉188’的干草产量较高,分别达到35.76 t·hm-2和35.27 t·hm-2,显著高于其他参试品种(P<0.05);参试品种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淀粉、无氮浸出物、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介于6.20%~9.19%,2.11%~4.08%,20.90%~35.54%,5.78%~8.63%,16.10%~27.44%,44.69%~59.71%,36.00%~59.27%和21.86%~32.90%之间,相对饲喂价值的变化范围为96.52~158.68。从产量、品质和能量产出等方面综合评定,‘大京九26’、‘SN211’和‘蒙青贮1812’表现最好,适宜在固原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固原鸡是宁夏唯一的地方鸡品种资源,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遗传特性。该试验采用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定固原鸡(白羽、麻羽、红羽)线粒体DNA(mtDNA)控制区(D-loop)全序列,结果表明固原鸡3个类群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长度分别为1230bp、1231bp或1232bp。分析种内的遗传变异,3个类群固原鸡共发现6个变异位点,其中4个转换,2个缺失/插入,没有观测到颠换;A、T碱基含量占59.9%~60.0%,G、C碱基含量占40.0%;固原鸡与其它8种禽类的D-loop基因序列同源性的分子进化树聚类结果表明固原鸡不同类群与红色原鸡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畜牧业健康发展的认识出发,通过对宁夏固原六盘山地区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深刻分析,提出保障该地区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为今后更进一步地发展该地区畜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甘引1号黑麦(Secale cereal cv.Ganyin No.1)在高寒地区适应性栽培试验,以冬牧70(Secale cereale cv.Wintergrazing 70)和固原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 cv.Guyuan)为对照,对其在高寒地区的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做出客观评价。结果表明:甘引1号黑麦较冬牧70和固原小黑麦提前出苗4~6d;在抽穗期前甘引1号黑麦生长速度最快,生长速度2.20cm/d,孕穗期及孕穗期前刈割,一年可收获2茬;甘引1号黑麦的鲜草和干草产量均显著(P0.05)高于冬牧70黑麦和固原小黑麦,干草产量较后两者分别提高53.61%和41.39%,鲜草产量分别提高33.33%和27.45%;甘引1号黑麦粗蛋白、粗脂肪、钙、磷产量分别较固原小黑麦高42.36%、39.0%、54.02%和47.82%,较冬牧70高54.66%、53.61%、61.55%、60.59%。  相似文献   

20.
为充分发挥固原鸡品种的遗传潜力和杂种优势,推进地方鸡品种的开发利用,本文总结了一些蛋鸡和肉鸡的选育方法,结合传统育种和基因组水平选育的技术方法,以及目前固原鸡生产性能和种群开发利用现状,提出对固原鸡选育提高和杂交改良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