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秆野生稻叶片可诱导出胚性和非胚性2种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在合适的分化培养基上可不断形成胚状体,进而大量获得再生植株,再生植株以绿苗为主,未见绿白嵌合苗。源于不同脱分化培养基的胚性愈伤组织具有相似的胚状体形成和植株再生能力。诱导胚性愈伤组织以N6培养基添加NAA1 mg/L、2,4-D2 mg/L和ZT0.5 mg/L效果最好,形成胚状体并分化植株以MS培养基添加NAA2 mg/L和IAA0.5 mg/L为佳。  相似文献   

2.
西北粳稻成熟胚高频再生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基因型、培养基、激素、碳源的种类和质量浓度对西北粳稻成熟胚培养特性的影响,建立西北粳稻成熟胚离体再生体系。【方法】以4个西北粳稻品种宁粳16、宁粳34、宁粳35和宁粳38的成熟胚为材料,利用组织培养法,对水稻成熟胚进行脱分化和再分化,获得再生植株,研究培养基、基因型及激素、碳源质量浓度和种类对西北粳稻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结果】基因型对西北粳稻成熟胚培养的影响较大,参试材料中宁粳34的培养特性最好;N6和NB 2种培养基对西北粳稻培养效果的影响随粳稻品种基因型的不同而不同;诱导培养基中添加2,4-D的质量浓度以2 mg/L为好,添加0.2~0.5 mg/L的6-BA可提高西北粳稻成熟胚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以麦芽糖和蔗糖为碳源时,西北粳稻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均较高,蔗糖质量浓度为30~40g/L时培养效果最佳。【结论】基本明确了基因型、培养基、激素、碳源对西北粳稻成熟胚离体培养特性的影响效果,初步建立了西北粳稻成熟胚高频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3.
以北方粳型超级稻沈农265成熟胚为材料,对其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与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弱光下培养20 d,有利于成熟胚诱导出质量较好的愈伤组织,这些愈伤组织在添加2,4-D(3.0 mg/L)和脯氨酸(500 mg/L)的N<,6>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状态调整后,可获得适于悬浮培养的胚性愈伤组织.悬浮培养时适宜的2,4-D浓度为2~3 mg/L;起始接种量以20 mg/mL的效果较好;最佳继代时间是7 d.悬浮细胞团先经固体继代培养获得愈伤组织小块,再将愈伤小块干燥处理2 h后进行分化,可显著提高植株再生率,愈伤组织绿点分化率和成苗率分别达58.6%和27.2%.  相似文献   

4.
苏丹草幼穗离体培养植株的再生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苏丹草幼穗为外植体材料,研究幼穗发育期以及配比的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发生、生长状态及其绿苗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长度为1.5~5.0 cm的幼穗,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添加3.0 mg/L 2,4-D和0.2 mg/L KT,诱导频率达80%~90%,继代培养基中仍添加3.0 mg/L 2,4-D 0.2 mg/L KT,愈伤组织增殖速度快,且保持植株再生的能力;在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中添加2.00 mg/L 6-BA 0.01 mg/L NAA或添加2.00 mg/LCPPU 0.01 mg/L NAA,经继代培养3~5代的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保持在50%以上;在继代培养中选择外表呈白色、干燥、紧密、颗粒状的愈伤组织,是提高其再生植株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草木樨状黄芪A4转化系原生质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草木樨状黄芪A4转化系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实验体系.以草木樨状黄芪发根农杆菌A4转化系再生植物幼叶为材料,通过酶解法,游离出大量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经培养持续分裂形成了愈伤组织,并分化出再生苗.比较了不同酶解时间、培养密度和培养基对原生质体分裂和再生植株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生质体植板密度为3×105个/mL,采用液体浅层培养,在附加了2.0mg/L 2,4-D、0.5mg/L 6-BA、0.3mol/L甘露醇和2%蔗糖的DPD培养基中,可获得最高分裂频率,达32.4%.原生质体持续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可高频[(91.75±3.1)%]分化出再生苗.甘露碱纸电泳和PCR分析表明,外源基因T-DNA在原生质体来源的再生植株中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6.
马齿苋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马齿苋的幼嫩叶片和茎段建立了马齿苋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系统。最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 6-BA 0.5 mg/L 2,4-D 0.5 mg/L或2,4-D 1.0 mg/L,愈伤组织诱导率均可达100%。将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块转入分化培养基中以诱导不定芽的分化,其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 6-BA 4.0 mg/L NAA 0.2 mg/L,分化率达到87.5%。再生苗在1/2MS IBA 2.0 mg/L的培养基上诱导生根,经过15d培养,100%生根成苗。  相似文献   

7.
籼稻(Oryza sativa L.)推广品种“秋桂矮11”成熟种胚在N6+2,4-D培养基上诱导选择胚性愈伤组织,然后转入N6+2,4-D及高浓度脯氨酸的液体培养基悬浮培养。继代近6个月后建成胚性细胞悬浮系.悬浮细胞通过酶解游离产生大量原生质体,经合适渗透压的KpR琼脂糖培养基包埋,在无哺育培养条件下,分裂频率为11.36%,细胞克隆转至N6分化培养基再生出完整绿色小植株,分化频率为9.4%。  相似文献   

8.
利用目前四川省主推的6个高淀粉甘薯品种进行悬浮培养及有效植株再生的研究,对以MS为基础的10种胚性愈伤培养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基在添加1.8 mg/L 2,4-D、30 mg/L蔗糖的MS培养基上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最多。胚性愈伤组织在添加1.8 mg/L 2,4-D、30 mg/L蔗糖的MS培养基上进行震荡培养建立悬浮细胞系,悬浮培养40周后,进行植株再生培养,比较了3种以MS为基础的再生培养基,将直径大于1cm的大细胞团放在添加1.5 mg/L ABA、30 mg/L蔗糖的MS上获得再生植株最多,再生率为96%。  相似文献   

9.
利用普通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去壳种子,诱导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用N6+1mg/L2,4-D液体培养基进行悬浮培养继代。疣粒颗生稻愈伤组织生长很快,每周至少继代培养1代,有时甚至要继代2次。疣粒野生稻愈伤组织继代培养1年后分化能力仍然很强;普通野生稻愈伤组织继代8个月后分化能力开始下降,至10个月后分化能力完全丧失。在所用的11种培养基中,N6+1mg/L 6-BA 0.5mg/L NAA诱导疣粒野生稻愈伤组织再生绿苗效果最好,诱导率为70%。1994年采集到的普通野生稻的种子,在本实验中(1997年)被用来诱导愈伤组织,其再生绿苗率平均仅为4%,比1995年用该种子进行原生质体培养的再生率(平均23%)低,这可能与所用的诱导愈伤组织的种子保存时间(3年)太长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玉米愈伤组织再生率,以1个玉米自交系和3个杂交种的幼胚愈伤组织为试材,接入含有不同浓度2,4-D的分化预处理培养基(N6+脯氨酸700 mg/L+水解酪蛋白500 mg/L+蔗糖30 g/L),2,4-D浓度设0、0.5、1.0和1.5 mg/L计4个处理,培养7 d后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中进行分化处理,以继代培养7 d的愈伤组织直接转入分化培养基进行植株再生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浓度2,4-D分化预处理对玉米愈伤组织再生率和再生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在转入分化培养基前进行预处理,可以提高玉米植株再生率。分化预处理培养基以不加2,4-D的效果最好,玉米愈伤组织再生率最高,与对照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且分化成苗进程加快。不同基因型中,杂交种87-1×郑22的植株再生率最高,与其他2个杂交种差异不显著,但三者的植株再生率均极显著高于自交系87-1。对玉米愈伤组织进行分化前的预处理,可以提高植株再生率,加快再生进程。  相似文献   

11.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草矮病毒NS6基因的转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水稻草矮病毒(Ricegrassystuntvirus,RGSV)RNA6片段毒义链编码的非结构蛋白NS6,与病害症状密切相关,被称为病害特异蛋白.因此,应用农杆菌介导法,选取对RGSV表现不同抗性的台农67、中花6号、中花12号、中花15号、台中1号、合系28和063817个水稻品种,以其未成熟胚或成熟胚预培养4d后,诱导生长旺盛的愈伤组织为外植体,将NS6基因导入其中,对影响水稻再生及农杆菌转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获得了转NS6基因工程植株.结果表明,以未成熟胚为受体,获得的抗性愈伤组织转化率明显高于成熟胚;水稻不同品种对农杆菌转化反应不同;添加一定浓度乙酰丁香酮和葡萄糖,可提高抗性愈伤组织形成率;选用G418进行抗性筛选能获得转NS6基因再生植株,用卡那霉素筛选产生的愈伤组织则未能获得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2.
影响小麦花培诱导率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抽滤灭菌常规培养的方法,以小麦科冬58、欧柔和高原602的花药为材料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了影响小麦花药培养效果的几个因素,实验结果表明:(1)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甘露醇不仅能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而且还能大幅度提高愈伤组织的质量,从而提高再生植株的诱导频率,降低白苗率;(2)山梨醇的浓度在20-100mM范围内均可提高绿苗产率。愈伤组织诱导率则随着山梨醇浓度和其材料基因型的不同而效果各异;(3)多效唑对小麦花药培养的反应比较复杂,但分化和壮苗时加入多效唑可使绿苗根系粗壮、发达从而提高其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对水稻5个品种的种胚和11个品种的幼穗在含不同激素浓度的MS培养基上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并再生绿苗。品种间在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苗分化率和对激素的诱导效应表现了基因型差异。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高于种胚。种胚的盾片愈伤组织分化能力高于胚轴,胚芽鞘的未分化得绿苗。去分化培养基添加2,4—D2mg/1+KT0.5mg/1,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甚佳,并促进绿苗分化。选择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种胚的培养270天,幼穗的培养210天,仍有部分品种保持较高的绿苗分化率。  相似文献   

14.
基因型及外源因子对小麦花药培养一步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及几种外源因子在小麦花药培养一步成苗中的效应。结果表明 ,花药培养一步成苗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苗分化率、白苗分化率及绿苗产量存在基因型间的差异。高蔗糖浓度有利于获得高频率的花药愈伤组织 ,但同时又提高了花药培养中白化苗频率。动力精 (KT)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影响的差异不大 ,但对绿苗分化率、绿苗产量及绿苗 /白苗 (G/ W)均有显著影响。在试验浓度范围内 ,随 KT浓度的增大 ,绿苗产量提高 ,绿苗分化率明显增加 ,而白苗分化率下降 ,因而 G/ W值明显增大。说明 KT主要是通过提高绿苗分化率和降低白苗分化率 ,增大 G/ W而提高花培一步成苗效率的。在与 KT的配合使用中 ,2 ,4 - D比 NAA更有利于提高小麦花药培养中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苗分化频率  相似文献   

15.
<正> 多年实践证明,花培育种是行之有效的快速育种方法之一。而花培的成败取决于试验材料和诱导分化率。从目前情况看,水稻花培诱导分化率不甚高,其中籼稻更低,影响了花培育种的选择和应用。1987年我们承担农业部“水稻花培新品种选育”课题任务后,当年花培籼稻杂交组合110个,从中发现3个材料出现花粉胚性细胞团,并及时加以繁殖利用,获得较为理想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试验材料,是由本所常规育种室提供的籼稻杂交组合110个,每个组合取花粉发育为单核靠边期的花药接种。培养基有三种:诱导培养基为N6+2.4D 2毫克/升+谷氨酰氨100毫克/升  相似文献   

16.
水稻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水稻花粉株系9211215及品种早雪的细胞悬浮物游离原生质体,采用改良的RY—2培养基以琼脂糖珠包埋法进行原生质体培养,发生了持续分裂,早雪植板率达5%以上。ABA对恢复和提高原生质体再生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作用显著。两个材料均成功地再生出植株,再生频率9211215为8.9%,而早雪高达33.3%。60余株再生植株移栽田间后能正常开花结实。这是我省第一次水稻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报道。  相似文献   

17.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并比较白花蛇舌草野生植株及其组织培养物中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白花蛇舌草野生植株中的多糖含量为3.517%、试管苗中的多糖含量为3.041%、愈伤组织中的多糖含量为4.825%.白花蛇舌草野生植株与试管苗的多糖含量相当,愈伤组织中的多糖含量较野生植株的高.为通过细胞大量培养技术提取白花蛇舌草免疫多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玉米耐盐自交系及单交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玉米骨干自交系黄早 4、齐 319和 8112的幼胚为外植体 ,用含有 10g/LNaCl的培养基筛选获取耐盐愈伤组织。耐盐愈伤组织分化出幼苗 ,自交结实。子一代通过水培进行耐盐性测定 ,选择耐盐植株 ,对其后代继续进行耐盐性鉴定、筛选 ,获得耐盐突变体。以农艺性状稳定和耐盐性稳定的自交系为材料 ,组配出耐盐杂交种N2 - 1×N1- 4A和 8112 - 1×N1- 6A等杂交组合。盐碱地试验表明 ,这些组合适合于在中度盐碱地种植 ,且在生长后期可以用 5 0 %海水灌溉  相似文献   

19.
对中花15的幼胚和悬浮细胞的遗传转化研究表明:它们对潮霉素的筛选压有所不同,幼胚愈伤为50mg/L,悬浮细胞的耐受压为30mg/L;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目的基因gus分别转入这2种不同培养来源的愈伤组织中,通过PCR检测,从91株Tn代再生植株中筛选出26株转基因植株,且筛选后得到的抗性愈伤率和绿苗分化率也有差异,其中幼胚来源的分别为40.87%和1.80%,悬浮细胞的分别为30.4%和1.5%,这可能与悬浮细胞后期培养时间较长导致细胞的活力有所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0.
多胚水稻未受精子房和花药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得田  祝虹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1,10(3):228-232,T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