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促进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辉 《湖南林业》2009,(11):6-6
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指出,要建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也明确提出,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扶持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促进林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由此,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加快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深入调查福建、江西、湖南、浙江、河南、山东、四川、辽宁和广西等9个省(自治区)18个县54个乡镇162个行政村及其1413余户林农,结合相关资料,分析了当前我国新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其原因.提出了夯实基层林业工作站和技术推广机构,加大培育林业专业合作社,壮大林业龙头企业,明确林业社会化服务的重点,创新林业社会化服务方式,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加大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等七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安县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基本保障.通过对文安县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的分析,总结了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发展对策,即创造宽松林业发展环境,建立森林资源评估机构,健全活立木市场,强化市场服务,支持农民自办、联办服务.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非常旺盛。但是目前河南省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还很不健全,难以满足林农的需求。今后,应在稳步提高政府公益性服务的基础上,扶持以林业合作组织为代表的社会性服务组织和以涉林企业为代表的市场性服务组织,促进河南省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康发展,湖南省积极开展政府购买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以湘乡市2017-2018年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社会化服务为例,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分析"以林业部门为主体,林业科研机构为技术支撑,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实施主力,基层测报队伍为依托"四方联动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社会化服务新模式的利弊,针对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全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议。  相似文献   

6.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及问题剖析的基础上,依据巴纳德现代组织结构理论,探讨了新时期我国建设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优化路径和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7.
建立以林权流转管理信息平台及林权社会化服务平台为主的林权社会化服务体系,将有效整合业内资源,连接社会各方,创新林业发展模式,实现服务林农目标。云南以普洱为试点,开展林权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规范了林权流转市场,完善了林业行业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推动当地林业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普洱经验,建设全省林权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云南林业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云南省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状的分析,对云南省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提出了4点对策:进一步推进林权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林农专业合作社建设,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科技服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掌握全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研究探讨加快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的新途径,市林业局调查组利用1个月的时间深入到4县1区林业局、基层林业站和农户家中,采取座谈、走访、填调查表等方式,对全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1现状1.1以乡镇林业站为基础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据调查,全市林业社会化服务从业人数522人。其中:市级5人,县级48人,乡级338人,村级85人,个人46人。市级服务以市林业工作总站为主,主要是在宏观上指导林业的发展和举办较高层次的培训班。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农户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为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我国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及支持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我国8省(区)集体林区的1 413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集体林区农户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75.26%的农户对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意愿十分迫切。在影响农户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因素中,农户是否加入林业合作组织、是否接受服务收费、是否经历相应的困境和当地是否提供相应服务等诱导因素显著影响农户6类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结论】农户对林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主要发生在生产和销售2个环节;提高林业社会化服务的有效供给水平可以显著激发农户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意愿;林业专业合作社在林业社会化服务功能上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服务收费对农户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基于以上结论,得到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 是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措施之一, 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文中构建了以组织生命周期理论和多元治理理论为基础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阶段与政府角色变迁分析框架; 提出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为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立与建设期, 改革开放后进入变革与成长期(包含缓慢发展、逐步变革和快速成长3个亚阶段); 阐述了各阶段特征以及相应的政府角色定位。随着未来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趋成熟, 需要建立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合作的多元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积极推动林业有害生物社会化防治服务,建立起较完善的社会化防治服务体系。通过制定防治公司资质标准,开展防治公司资质认定,积极培植社会化防治服务组织,推进社会化防治服务组织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进程;通过制定和完善防治项目管理制度,积极推行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招投标制和监理制,实现管理、监督和实施方的三方相分离,确保防治市场依法、公平、有序、健康发展;通过建立林业行业学会机构对有害生物社会化防治服务组织的监督和管理,构建社会化防治服务保障体系,推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集体林区林业规模经营的现实分析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业规模经营是我国实现林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必要过程。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既为发展林业规模经营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为其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文中通过对规模经营相关理论的分析,对我国集体林区发展林业规模经营的现实必要性以及阻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探讨,并就其实现路径提出如下建议:创新林地流转机制、培育新型林业规模经营主体、逐步建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握好林业规模经营的"度",以期为我国林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林业有害生物社会化防治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论述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形势下,湖北省林业有害生物社会化防治工作开展情况,针对发展初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西省20个县的调研和409份调查问卷整理,就林农林业生产要素稀缺性、林业经营风险状况、森林抵押货款需求意愿、森林资源保险意愿、法律咨询、科技服务、社会中介服务、林业产权交易机构需求等进行定量分析。分析表明,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或潜在需求总体旺盛,客观上要求建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邵武市林业服务中心是适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建立新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而建立的,通过完善机构设置,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为林农和社会搭建了服务平台。但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定位不清、权责不明、服务主体供给单一、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为此需要准确定位、明确职责,建立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新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应加强其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7.
我国森林资源数据共享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在介绍国外森林资源数据共享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我国的森林资源数据共享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国外在森林资源共享方面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共享服务机制, 共享的数据资源非常丰富。数据共享对其林业科技发展的作用十分明显。近几年, 我国森林资源数据共享工作进展迅速, 在标准规范研制、数据加工整合、共享平台与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与国外相比, 还存在诸多问题急待解决, 主要表现在观念陈旧、共享机制不完善、数据资源整合缓慢等方面。最后, 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森林资源数据共享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林木种苗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施行以来吉林省林木种苗工作取得的成绩,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十二五"期间全省林木种苗发展的重点及目标,提出了全面提高林木良种选育水平、切实增强优良种苗生产能力、着力强化林木种苗市场监管、努力提高林木种苗综合服务水平、继续加大林木种苗政策扶持力度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