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试验选用产蛋高峰后期的罗曼蛋鸡1361羽,根据试验条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期问,对照组采用原来的常规饲料配方,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用5%和10%的优质蛋白纤维替代玉米。经31d饲养试验,对照组产蛋率为77.5%,平均蛋重66.6g;试验I组产蛋率76.0%,平均蛋重67.3g;试验Ⅱ组产蛋率76.0%,平均蛋重67.1g;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料蛋比,对照组为2.64:1,试验Ⅰ组为2.52:1,试验Ⅱ组为2.37:1。经济效益分析,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6.83%和35.27%。  相似文献   

2.
试验选用42日龄的杜长金三元杂种猪36头,随机分为3组,试验1组添加0.1%复合酶,试验2组添加0.2%复合酶,对照组为未添加复合酶的常规饲料。经90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日增重试验1组比对照组高7.54个百分点(P<0.01),试验2组比对照组高6.33个百分点(P<0.05);饲料报酬,每增重1kg,试验1组比对照组少耗料0.24kg,试验3组比对照组少耗料0.20kg,分别节省饲料成本0.28元和0.18元;试验期间,腹泻猪头数试验1组和2组比对照组分别减少12头次和14头次。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饲粮中使用酶和益生菌复合添加剂对仔猪生产性能和健康的影响情况,为仔猪的科学饲养提供依据。试验选用平均体重约6kg、体质健康(杜×长×大)仔猪60头,按单因子对比试验设计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个重复栏,每重复栏15头,分别喂给对照饲粮(基础饲粮)和试验饲粮(基础饲粮+0.3%酶和益生菌复合添加剂)。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日增重高于对照组27g/头,提高11.1%;试验组耗料增重比为1.25:1,低于对照组的1.42:1;试验组腹泻率为4.50%低于对照组的6.00%,降低了1.50个百分点;试验组每头仔猪比对照组的增加毛利12.69元。结论:仔猪饲粮中使用酶和活菌添加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耗料增重比,降低腹泻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褪黑激素对柴达木绒山羊春季促绒生长及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简易手术在柴达木绒山羊试验群A、B组 ,于 1998年 3月颈部皮下分别埋植不同剂量的褪黑激素药管 ,7周后梳绒。结果表明 ,试验组绒毛平均长度分别为 6 72cm± 1 0 5cm ,6 93cm± 1 2cm ;对照组为 5 89cm± 0 6 8cm。试验组绒毛生长效果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平均产绒量为 0 4 6kg± 0 10kg ,0 5 0kg± 0 14kg ;比对照组 (0 38kg± 0 0 6kg)提高 17 4 %~ 2 0 %。试验组产绒量的特级率 (≥ 4 5 0g/只 )为 5 6 %~ 6 7% ;对照组为 2 2 %。尽管存在着自然流失现象 ,但试验组产绒量仍显著高于对照组。MT对试验组绒毛与粗毛比 ,粗毛长度和产量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择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45头,体重9.00±0.60kg,随机分为3组一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组,试验1组为基础日粮+0.1%复合酶,试验2组以3%的次粉和2%的豆粕替代等量的玉米和鱼粉+0.1%复合酶,探讨不同营养水平下添加复合酶对仔猪生长性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试验1组和2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6.6%和5,8%(P〈0.05),差异显著;料重比下降5.93%和4.71%(P〈0.05),差异显著;毛利收入增加9.62%和10.42%;仔猪腹泻状况也有所改善。试验1组和试验2组相比,试验2组日增重下降了0.8%、料重比升高1.2%,但差异不显著,而毛收入增加0.8%。说明,在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对仔猪的生长性能均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菜粕专用添加剂在肉鸡饲粮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艾维因肉鸡5周龄开始,饲粮中菜粕分别占4.5%、9%和13.5%,试验组(3组)分别加入1%作者研制的莱粕型肉鸡饲粮专用添加剂,对照组(3组)均不加该添加剂,每组30羽,在相同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下饲养21d。结果显示:平均日增重,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16%、9.72%、15.72%;平均日耗料,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78%、6.89%、8.15%;料肉比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2.23%、2.62%、6.94%。试验表明本添加剂具有去除菜粕毒素,改善肉鸡生长性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将陈皮添加在肉鸡日粮中进行生长试验。同天入孵出蛋壳的240只京黄肉仔鸡随机分成四组,每组60只。对照组饲料不添加陈皮,而实验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1.5%的陈皮作添加剂,进行60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三个试验组只均增重比对照组依次提高8.6,10.6,10.2个百分点;成活率分别提高1.6,3.3,1.6个百分点;料重比分别减少9.7,11.4,15.3个百分点。经F检验,试1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1、2组与对照组问均差异极显著(P〈0.01)。3个试验组经济效益均高于对照组,以试2组为最好。  相似文献   

8.
于1997年4~6月.在青海省华青蛋禽公司选用150只27周龄笼养北京红商品代产蛋鸡,进行了60d添加富马酸有机稀土的饲养试验。试验分成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每组50只。试验1,2组分别添加300mg/kg、400mg/kg富马酸稀土添加剂;对照组不饲喂。结果表明:试验1,2组产蛋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73%和6.40%;产蛋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58%和9.19%;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5.83%和9.48%;只均纯收入分别比对照组增加1.12元和1.89元。  相似文献   

9.
选择 2 3~ 2 5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三元杂仔猪 2 4 0头 ,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80头。试验 1组、2组喂服不同配方的补液盐 ,3组为对照组 ,试验期分 2个阶段 6 0天。结果是断奶仔猪口服补液盐可明显提高保育猪的日增重 ,试验 1组(45 3.5 7g 日 )和试验 2组 (42 9.6 4g 日 )比对照组 (391.79g 日 )分别提高了 15 .2 0 %和 9.6 6 % (P <0 .0 5 ) ,增强生长后期的适应能力 ,提高了保育生长期的出栏合格率 ,试验 1组 (97.5 % )和 2组 (96 .2 5 % )比对照组 (88.75 % )分别提高了 8.75和 7.5 0个百分点 (P <0 .0 5 )。  相似文献   

10.
试验表明:应用抑菌宝肉鸡21日龄平均体重:抑菌宝组比对照组增加3.45%(P〈0.05);42日龄抑菌宝组比对照组增加6.63%(P〈0.05)。1~21日龄平均日增重抑菌宝组比对照组提高了3.64%;22~42日龄抑菌宝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8.66%(P〈0.05);从全期看,加抑菌宝组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了6.77%。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膨化玉米秸秆发酵饲料对肉羊育肥的效果,选取杂交绵羊(南非美利奴羊×东北细毛羊)16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每只为一个重复。对照组以干玉米秸秆为粗饲料来源,试验组以膨化玉米秸秆发酵饲料为粗饲料来源,两组精料相同,每天每只1 000 g。日粮均以先精后粗的方式饲喂。试验共计90 d。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择3只羊进行屠宰。结果表明:(1)试验组干物质采食量比对照组提高20%(P<0.05),净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4.16%(P>0.05);(2)试验组羊血液中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血液指标两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3)试验组瘤胃食靡中的滤纸酶活性和果胶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木聚糖酶活性两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秦枫  王菁  翟频  潘孝青  杨杰  邵乐  李健  张霞 《畜牧兽医学报》2021,52(9):2545-2552
本试验拟研究LED光照对苏系长毛兔毛品质及皮肤毛囊发育的影响。试验选择3月龄健康、体重相近((2.245±0.296) kg)的50只苏系长毛兔,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即LED红光组、LED绿光组、LED蓝光组、黑暗组和对照组(自然光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采用16L∶8D光照制度,光照强度50 lx,试验期73 d。试验末采集毛样测定毛品质,采集血液测定激素指标,采集皮肤组织观察毛囊发育。结果表明:1) LED光照对长毛兔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ADG)、采食量无显著的影响(P>0.05),但红光组提高了长毛兔的毛产量,高于对照、绿光、黑暗组(P=0.050)。2)红光组显著提高肩胛部的毛纤维长度,比对照组和绿光组长35.36%(P<0.05)。红光组显著降低了粗毛率,显著低于绿光组(P<0.05)。对照组粗毛细度显著小于绿光组和黑暗组(P<0.05),各组间细毛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红光组最细。回潮率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红光组能显著提高血清褪黑激素(MT)、三碘甲状原氨酸(T3)的浓度(P<0.05),黑暗组显著降低催乳素(PRL)的浓度(P<0.05)。4)组织切片观察发现,红光毛囊群个数最多(16.5),且多为次级毛囊,初级毛囊极少,毛囊分布均匀;对照、蓝光、黑暗组毛囊群结构处于正常水平;绿光组毛囊群个数最少(10.0),毛囊分布不均。LED红光可以促进机体MT的分泌,提高苏系长毛兔皮肤组织毛囊群数和次级毛囊数,进而改善毛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研究了日粮中添加不同中草药复方制剂对云岭黑山羊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无病、出生日期和体重相近的云岭黑山羊成年母羊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其中1个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不添加制剂;3个试验组分别按精料的1.2%添加自制复方紫锥菊提取物、四君子散和强壮散。预试期为7 d,第1~2 天添加试验量的1/4,第3~4 天添加试验量的1/3,第5~6 天添加试验量的2/3,第7 天添加试验量(精料量的1.2%);正试期为60 d,分别于正试期第0,30,60 天清晨对所有试验羊进行空腹称重并准确记录,并测定其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计算料重比,进而分析其经济效益;于试验结束当天从每组中分别随机选择10只羊进行空腹颈静脉采血,进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1)复方紫锥菊提取物组云岭黑山羊成年母羊的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最高,分别为6.17 和0.103 kg,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17.97%和6.18%;2)复方紫锥菊提取物组的料重比最低为1.96∶1.00,分别比对照组、四君子散组、强壮散组降低了7.09%,17.76%,45.01%,且与强壮散组差异显著 (P<0.05);3)复方紫锥菊提取物组羊的盈利额最大,每只羊每天可创效益4.25元,而对照组每只羊每天可创效益3.58元,比对照组提高了15.76%,而四君子散组、强壮散组的盈利额则低于对照组;4)复方紫锥菊提取物可显著提高血液中的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P<0.05),对白细胞数也有一定的提高作用(P>0.05),白细胞数较对照组提高了3.98%,四君子散亦可显著提高血液中的红细胞数(P<0.05);5)复方紫锥菊提取物和强壮散可显著提高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P<0.05),较对照组血清总蛋白分别提高了11.65%和12.33%,球蛋白分别提高了27.25%和22.16%;6)各试验组中胆固醇含量均有所降低(P>0.05),复方紫锥菊提取物、四君子散、强壮散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5.25%,2.12%,6.78%;7)强壮散和复方紫锥菊提取物均可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的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5和1.3倍。综合研究表明,复方紫锥菊提取物对云岭黑山羊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并可增强其免疫功能,提高养羊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夏季热应激情况下使用全脂膨化菜籽配制哺乳母猪饲粮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妊娠107 d不同胎次的长大母猪30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组,每组10头母猪,分别接受3种饲粮处理:即试验1组(5.63%膨化菜籽)、试验2组(9%膨化菜籽)、对照组(2%猪油+5%膨化大豆)。结果表明,母猪哺乳期第18至第22天日采食量,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0.90和0.38 kg;哺乳期第18至第22天日采食量峰值,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0.64和0.23 kg;日采食量达到峰值后下降速度,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比对照组低50%和42.5%。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母猪失重率均较小,分别为3.10%、5.90%、4.63%;母猪断奶后1周内全部发情。哺乳仔猪窝增重,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0.65、0.75 kg。哺乳仔猪18日龄以前没有出现腹泻,19~22日龄出现轻微腹泻,且腹泻率很低。乳品质,试验1组和试验2组优于对照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3组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使用全脂膨化菜籽配制的哺乳母猪饲粮适口性好,能显著增加热应激情况下哺乳母猪的采食量,改善乳品质,提高其生产性能,效果优于添加猪油+膨化大豆的饲粮。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NCG(N-氨甲酰谷氨酸)对妊娠前期鄂尔多斯细毛羊血液、尿囊液和羊水中氨基酸浓度的影响,试验选择年龄、胎次和体况相近、平均体重为50.62±0.52 kg的受孕鄂尔多斯细毛羊母羊40只,随机分为3组(NCG1组饲喂基础日粮+0.30 g NCG/d(n=13),NCG2组饲喂基础日粮+0.40 g N...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褪黑激素(Melatonin,MT)对长毛兔夏季产毛的影响。选择1.5岁左右的皖系长毛兔60只,其中公兔40只,母兔2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皮下埋植0、25、40、55 mg的褪黑激素,经过70 d的养毛期后测定各组产毛量及粗毛和细毛的长度变化差异,分析褪黑激素对长毛兔产毛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公兔40 mg埋植组产毛量显著高于埋植前产毛量(P<0.05),55 mg埋植组产毛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产毛量(P<0.05);母兔对照组试验后剪毛量显著低于试验前剪毛量(331.0 g vs 284.8 g,P<0.05),而3个褪黑激素埋植组试验后产毛量下降幅度并不显著(P>0.05)。皮下埋植40 mg或55 mg褪黑激素能够增加皖系长毛兔公兔或母兔的粗毛长度,但对细毛长度和兔毛细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说明长毛兔皮下埋植40 mg和55 mg褪黑激素能够提高公兔夏季产毛量且抑制母兔夏季产毛量的降低,同时增加公、母兔粗毛长度。研究结果可为褪黑激素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并为揭示其对促进长毛兔夏季兔毛生长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冷季暖棚饲养方式对鄂尔多斯细毛羊体重及产毛性能的影响,将选取的基础母羊、后备母羊、育成母羊、育成公羊分别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试验组于2012年12月7日—2013年1月31日,夜间圈入暖棚内饲养,对照组夜间在圈外饲养。记录冷季暖棚试验期间暖棚内、外夜间气温,比较各试验组及对照组在冷季暖棚试验期间的体重变化。冷季暖棚试验结束后,试验羊只继续饲喂至2013年6月初。试验结束时,分别测定并比较基础母羊、后备母羊、育成母羊的试验组及对照组产毛量、羊毛长度、羊毛细度。结果表明,冷季暖棚试验期内,圈内、外夜间平均气温相差9.76℃,圈内、外最低气温相差14.10℃;基础母羊、后备母羊、育成母羊试验组体重分别比对照组少下降3.57、2.98、2.74 kg,育成公羊试验组体重比照组多提高3.08 kg;基础母羊、后备母羊、育成母羊的试验组产毛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0.22 kg(P〉0.05)、0.11 kg(P〈0.05)、0.59 kg(P〉0.05);基础母羊、后备母羊、育成母羊的试验组羊毛长度分别比对照组增加0.40 cm(P〉0.05)、0.31 cm(P〉0.05)、0.25 cm(P〉0.05);基础母羊、后备母羊、育成母羊试验组羊毛细度均比对照组细,且细度分别降低了0.01μm(P〉0.05)、0.09μm(P〉0.05)、0.24μm(P〉0.05)。结果提示,冷季暖棚饲养方式可有效防止鄂尔多斯细毛羊掉膘,并可提高产毛量,增加羊毛长度,降低羊毛细度。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豆黄酮、芒柄花素及其组合对奶牛产奶性能、血浆和乳中激素含量的影响。选取健康年龄、泌乳期相近的4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Ⅰ、Ⅱ、Ⅲ组,每组10头。所有奶牛饲喂全混合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2.50 g大豆黄酮、35.0 g芒柄花素、1.25 g大豆黄酮+17.5 g芒柄花素。进行127 d的饲养试验,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120 d。结果显示:试验Ⅰ、Ⅱ、Ⅲ组产奶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0.40%、27.77%、28.37%;试验组的乳脂产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的乳蛋白率和乳蛋白产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Ⅲ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Ⅱ、Ⅲ组乳糖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乳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试验组血浆中雌酮含量低于对照组,而试验组乳中雌酮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血浆和乳中雌二醇-17β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试验Ⅲ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血浆和乳中孕酮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血浆中试验Ⅱ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乳中试验Ⅰ、Ⅲ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各组间血浆中促卵泡素、促黄体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血浆中催乳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Ⅱ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乳中雌马酚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补饲大豆黄酮、芒柄花素及其组合可提高奶牛产奶量,改善乳品质,显著增加乳中雌马酚含量,同时使奶牛血浆和乳中雌二酮、孕酮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能量限制对三黄鸡补偿生长及肠道结构的影响,选用72只15日龄三黄母鸡,随机分为3个组:自由采食组(对照组)、15%能量限制组(试验1组)和30%能量限制组(试验2组),限饲15 d(30日龄)、补偿生长14 d(44日龄)和35 d(65日龄)后分别屠宰,取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测量其肠壁厚度、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结果表明:1)限饲降低三黄鸡平均日增重(P0.05),但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补偿生长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2)限饲增加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及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补偿生长后,十二指肠肠壁厚度变薄(P0.05),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增加(P0.05)。本试验表明,能量限制显著降低三黄鸡限饲期生长性能,补偿生长35 d后表现出完全补偿生长效应;能量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三黄鸡的小肠肠道形态结构,增加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补饲水平对高寒牧区甘肃高山细毛羊生产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选择12月龄甘肃高山细毛后备母羊48只,随机分为补饲Ⅰ组(颗粒饲料)、Ⅱ组[玉米(Zea mays)和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Ⅲ组[玉米、苜蓿干草和燕麦(Avena sativa)干草]和对照组(不补饲),进行冬春季"放牧"+"补饲"试验,比较了后备母羊体重,剪毛量,毛纤维长度、细度、白度、强度和伸度等物理指标。结果表明,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试验羊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148.29%、133.09%、96.76%;剪毛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自然长度和伸直长度对照组均极显著低于Ⅰ、Ⅱ、Ⅲ组(P0.01),且自然长度Ⅰ组极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1),伸直长度Ⅲ组极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0.01),Ⅱ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细度(直径)Ⅰ组最大,Ⅰ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显著高于Ⅱ组(P0.05);白度Ⅰ组最高,Ⅰ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强度和伸度补饲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强度Ⅰ组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伸度Ⅰ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由此可见,补饲对体重、羊毛品质都有显著正向影响,高寒牧区冬春季节牧草营养缺乏,为了满足羊只营养需要,使甘肃高山细毛羊后备母羊能在1.5岁进行配种繁殖,在冷季放牧的基础上补饲1号料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