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定期评估种猪选育进展,是育种工作的重要内容,可以指导性状选育方法和改进育种方案。  相似文献   

2.
长白猪新品系,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经过五世代的选择,主选性状背膘厚和日增重获得明显的选择进展。五世代比一世代,90kg体重长白公、母猪的背膘厚分别下降了0.58和0.55cm,即下降了27.9%和24.8%,2 ̄6月龄日增重分别提高了64g和130g。通过初步的杂交配套利用,作母本品系表现了良好的配合力。1992 ̄1995年的四年间,共推广种猪4102头,获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比较新丹系、美国、英系三个品系的肥育性能差异,用新丹系20头(公12、母8),美系27头(公17、母10),英系26头(公16、母10),采用群养单饲法,在一致的条件下试验猪从25kg体重养至90kg体重结束。结果表明:25-90kg平均日增重新丹系为920g,美系824g,英系820g;饲料报酬新丹系2.512、美系2.930、英系2.823;达90kg体重日龄新丹系145.5天、美系150.5天、英系152.5天。  相似文献   

4.
知道品种的起源、历史发展,对认识、理解现今品种属性和问题非常重要。猪品种形成的中心在英国、中国和美国,而中国品种的形成和进化比英美都早。  相似文献   

5.
长白猪氟烷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PCRRFLP技术对乐山市种畜场长白猪选育群72头后备猪进行氟烷基因型检测结果:NN型为75%,Nn型为1398%,nn型为1111%,N基因频率为8194%,n基因频率为1806%。对三种基因型猪的生长性状研究表明,NN型与Nn型的初生重显著大于nn型,日增重NN型显著高于nn型,其他生长性状三种基因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王家圣  潘晚平 《养猪》1999,(3):29-30
本研究用新老丹系长白猪组建基础群,应用BLUP育种软件,开展常年大群种猪测定,严格按EBVS值形成核心群,经过2个世代选育,品系主要性能指标:产仔数11.04头,产活仔数10.10头,25~100kg平均日增重969.5克,料重比2.52,体重达100kg日龄150.2天,背膘厚13.7mm,胴体瘦肉率66.51%,肉质优良,较好地保持长白猪优良性能,同时开展长大杂交优势研究,繁殖性状杂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8.
分析了三种模型对出生重,21、60、90日龄重,总产仔数,以及出生窝重性状遗传参数估计中的加性遗传效应、母体效应、窝效应和残差效应的方差组分、遗传力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出生重、21日龄重和60日龄重采用包含加性遗传效应、母体效应、窝效应和残差效应的模型进行估计比较适宜。90日龄重、总产仔、产活仔和出生窝重性状采用包含加性遗传效应、母体效应和残差效应的模型进行估计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对淮南猪经过多组合杂交试验,筛选出导入一定比例的杜洛克猪血缘为最佳组合,经扩繁和建立育种核心群,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培育淮南猪新品系,历经5年4个世代的选育。结果表明,主选性状进展明显,其中公猪平均日增重由选育初期的481.23g提高到四世代的535.51g,每世代平均改进13.57g,母猪分别为465.15g,535.03g和17.47g;在生长速度改进的同时公母猪的体尺变化也较明显,其中公猪体长增加了10.27cm,母猪体长增加了14.57cm;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公母猪6月龄的体重与体长、平均日增重、胸围呈强的正相关,且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与体高、臀围呈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0.
长白猪概述     
张伟力 《猪业科学》2011,28(2):102-104
1育成简史长白猪原产丹麦,原名Landrace,有本地品种之词义。该猪在我国文献中最早的译名为伦特瑞斯、兰德瑞斯、兰坠斯、兰德拉斯。前三者从英文发音译成中文,后者从俄文发音译成中文。由于其发音与汉语差别较大,饲养员常将兰德拉斯误读为懒得要死,后来国人用最简洁的中文表达将其命名为长白猪,意为又长又白的猪种,符合其品种特征。  相似文献   

11.
多性状动物模型BLUP(Best Linear UnbiasedPrediction)法是当今世界上先进的育种值估计方法,能消除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利用各种亲属资料,考虑选择近交及性状间遗传相关等因素,准确地同时估计出种畜各性状育种值以及综合育种值,并能比较场内,场间,地区间甚至国家间种畜优劣,可加速优良种畜的推广利用,提高种畜质量。  相似文献   

12.
加系长白猪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系长白猪是世界著名品种,具有四肢健壮、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等优点,本次研究采用核心群开放式育种体系(ONBS),使用BLUP法,经三年2个世代的选育,各项主要性状已达到或超过预期育种目标,第二世代加系长白猪100千克本重日龄公猪为1534天,母猪为1546天,背膘厚公猪为1491mm,母猪为1572mm。  相似文献   

13.
以天津市未来10a养猪生产,市场及群体生产性能参数为依据,结合差额法和系统分析原理模拟商品猪群生物经济学过程。计算天津长白猪育种目标性状(窝活仔数、日增重、饲料转化效率、瘦肉率及肉质指数)的边际效益。结果,以上五个性状的边际效益分别为11.66、0.41、-91.95、10.14、2.04元。  相似文献   

14.
课题以新丹系和老丹系为题材,运用GPS育种软件选育,经过1999-2003年共5年四个世代的测定与选择,其主要经济性状已达到育种目标.初产母猪平均产仔数11.5头,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12头.公猪达90千克,日龄为164.2天,体重25~90千克的日增重722.9克,料重比2.80,背膘厚2.1厘米;母猪达90千克,日龄为164.9天,体重25~90千克日增重702.7克,料重比2.86,背膘厚2.16厘米.运用GPS分析,5年选育累计日龄缩短15.1天,背膘降低6.4毫米,眼肌面积49.62平方厘米、胴体瘦肉率64.12%、肉质优良.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食欲素前体(prepro-orexin)基因对长白猪采食和生长性状的影响,试验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132头长白猪prepro-orexin基因的C62T和G426A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对各位点与30~100 kg阶段的采食及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长白猪prepro-orexin基因C62T和G426A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等位基因频率表现为野生型(C、G)高于突变型(T、A);两个位点的4种单倍型和7种单倍型组合中,CG、TA为主要单倍型,CG/CG、TA/CG和TA/TA为主要单倍型组合。C62T位点的CC基因型、G426A位点的GG基因型及CG/CG单倍型组合均可显著减少日采食次数、延长每次采食时间和提高每次采食量(P < 0.05);其中CG/CG组合的日采食次数、每次采食时间、每次采食量分别较TA/CG组合显著减少1.22次、延长0.79 min和提高32.18 g(P < 0.05),而与TA/TA组合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 > 0.05)。C62T位点的TT基因型、G426A位点的AA基因型及TA/TA单倍型组合可显著或极显著缩短达100 kg体重日龄、提高30~100 kg平均日增重(P < 0.05;P < 0.01);TA/TA组合达100 kg体重日龄分别较CG/CG、TA/CG组合分别显著缩短6.23和6.69 d(P < 0.05),平均日增重分别极显著提高47.91和50.04 g/d(P < 0.01)。结果表明,prepro-orexin基因C62T和G426A位点对长白猪采食和生长性状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6.
利用贵州省家畜冷冻精液站西门塔尔种公牛2006、2007、2008年采精量、鲜精活力、冻精活力和合格冻精产量7172条记录,建立动物模型,利用MTDFREML软件对种公牛的单个精液性状育种值进行估计,对育种值排序做秩相关分析,并跟据各性状的不同遗传特点,计算种公牛综合育种值。结果表明,各性状育种值排序有所差异;综合排名前10位的公牛依次是6021、2190、6019、6075、6059、6053、452、439、6051和6063。为该站种公牛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根据1991-2000年春杭州市种猪试验场进行的“中国瘦肉猪新品系长白猪Siv系”选育试验,第2-10世代共2384头后备猪的生长发育性能测定记录,用非求导REML法分析了12个性状的遗传参数,其中日增重等4个性状的遗传力较高,在0.46-0.59之间。体长等6个性状遗传力中等,在0.19-0.37之间。6月龄体重与日增重、胸宽、校正膘厚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99,0.55,0.33。达90kg体重日龄与2月龄个体重的遗传相关为-0.77。体高与饲料转化率之间的遗传相关为0.95。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生长育肥阶段长白猪和杜洛克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和采食规律,采用电子自动饲喂系统对24头长白猪和36头杜洛克猪进行生长性能的测定,比较不同阶段之间的差异,为育肥猪的精准饲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30~100kg生长育肥期内,长白猪和杜洛克猪在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料重比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平均日增重先增大而后有减小趋势。长白猪在70~80kg阶段日增重达到最大,杜洛克猪在80~90kg阶段日增重达到最大。60奴前与60奴后的增长速度差异显著(P〈0.05),长白猪和杜洛克猪相同体质量阶段差异不显著(P〉0.05)。建议在育肥猪的饲养中以60k和80kg为转折点划分饲养阶段。  相似文献   

19.
生长性状是猪的重要经济性状之一,在猪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通过营养调控改善生长性状,但是要从根本上对其改良,还是需要通过育种技术和方法。应用PCR-SSCP、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发现了与生长性状有关的基因、QTLs和SNPs。该文主要对已发现的影响猪生长性状的基因加以综述,为性状的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奶牛繁殖性状的育种值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北京市8个荷斯坦奶牛群的头胎繁殖性状资料,用BLUP法估计了公牛繁殖力的育种值。利用20头公牛的2299头与配母牛头胎繁殖性状资料.估计了公牛雄性繁殖力的育种值。利用19头公牛的2001头女儿的头胎繁殖性状资料.估计了公牛雌性繁殖力的育种值。分别比较了考虑场、年、季之间互作效应的和未考虑场、年、季之间互作效应的育种值估计准确性.分析了不同场、不同输精年份、不同输精月份对公牛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场、年、季之间互作效应时的准确性最高.未考虑时的准确性最低;本文中不同场、年、季水平对公牛繁殖力的影响是显著的。结论:估计公牛繁殖性能的育种值时,应事先或模型中加以剔除这些固定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